“陛下,如今长安城中流传着恶毒的流言蜚语,大肆的攻击朝中文武百官,勋贵世家,臣……”
程……不对,今天居然是尉迟恭第一个站了出来,恶狠狠地瞪了一眼郑侍郎。
然后努力地在他那张不高兴的黑脸上推出了一个开心的笑容来。
“姓郑的,你少胡说八道。陛下,长安城内的童谣各种各样。
臣倒觉得那《顺溜之百家姓童谣》既朗朗上口,好听又可乐,实在是道出了百姓的心声,还有对我辈人物的中肯评价……”
“尉迟大将军,那等居心叵测,分明就是恶意攻击朝庭重臣的谣言,你居然还说是道出了百姓的心声?”
“废话,怎么的,说你老王家不对吗?那叫什么来着……”
尉迟恭砸了砸嘴皮子,一时之间,只记得夸自己的那句顺口溜,倒把调整老王家的话给忘了。
就看到了兵部尚书李某人鬼鬼祟祟地凑到了他的耳朵边一阵嘀咕。
尉迟大将军呵呵一乐,抚着浓须大声道。“太原读书王,喜欢作文章,夸你们老王家喜欢写文章你还不乐意?”
“像人家老崔氏家,这辈子就顶着个黄门郎也没见人家闹腾。”
“那是因为崔刺史不在朝堂好不好?若是他在朝堂,又岂会……”
“都给朕闭嘴!”李世民一脸懵逼拍着御案,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那顺溜之百家姓童谣又是什么鬼东西?
随着大唐皇帝陛下的怒吼出声,一干臣子们这才悻悻地朝着陛下请罪之后,退回各自列班。
不过,郑侍郎犹自固执地留在原地。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朝着郑侍郎温言道。
“郑卿,你继续说下去,到底怎么回事,还有那个顺溜之百家姓童谣是什么东西?”
“臣也不太清楚这个童谣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不过这几日以来。
这个童谣在长安城内越传传厉害,甚至长安周边都开始有所耳闻。”
“陛下,臣以为这等暗讽朝中重臣的童谣,十有八九乃是别有用心,甚至是对朝庭不满人士之作。”
“还请陛下彻查此事,另外不许此童谣流传,以安抚百官之心……”
第769章 这得有多厚的脸皮,才能够这么夸老程家?
李世民听着那郑侍郎气极败坏地侃侃而言目光一扫。
看到了站在文臣之首的房玄龄一脸纠结地在那不停地薅着长须。
看到了长孙无忌阴沉着脸,也是不言不语不表态,反观另外一边。
程咬金这家伙正在跟几个同僚挤眉弄眼,不知道嘀咕啥子,至于那尉迟恭难得地咧着个嘴直乐。
李世民心中不禁越发地觉得这事诡异得紧,等到郑侍郎禀完之后。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房玄龄的身上。“房卿家……”
房玄龄无可奈何地轻叹了一声之后,从袖子里边取出了一份已然准备好的奏折。
“陛下,臣也听闻到了这首童谣,因为事涉百官,更涉及陛下,故尔,臣不敢擅专。
特地将这《顺溜之百家姓童谣》整首都抄录了下来,还请陛下御览……”
李世民听着这个极其古怪的童谣名字,心中也同样升起了旺盛的好奇心。
由着宦官从房玄龄的手中接过奏折,摆放到了御案上,李世民摊开之后,凝神看去。
第一句话,就让李世民嘴角微扬。
大唐李为皇,威名四海昌;长孙贤为后,母仪人向往……这两句童谣其实挺不错的嘛。
大唐王朝,当然是李氏为皇,长孙皇后母仪天下,这也是必须的,没毛病。
李世民端起了茶水呷了一口,目光接下朝下看到,下一句话,直接让李世民口中的茶水从鼻孔里边喷了出来。
“!!!”李世民整个人都方了。神特么的东阿诗书程,诗赋美名扬。这得有多厚的脸皮,才能够这么夸老程家?
李世民有些狼狈地拿丝帕擦了擦,抬起了头来,朝着程咬金看过去。
就只看到了程咬金笑容是那样的腼腆而又含蓄,李世民脑海里边直接闪过一道电流。
这玩意要是说跟他们老程家没关系,朕把名字倒起写。
李世民强忍住想要掀桌子的冲动继续看下去,旁边的宦官将案几擦干净之后,又换来了一杯茶。
不过李世民下意识地将那茶杯推远一点,生怕一会又出现尴尬的场面。
……武功兴苏氏,家风当谨贤;临淄房玄龄,兢业为名相。
三原李药师,百战胜为强;历城秦叔宝,为友肝胆照。
清河有崔氏,本朝黄门郎;曲阜老孔氏,让梨他最强……
所有人都突然听到了阵突如其来的咳嗽声从那御案后方传来。
都看到了大唐皇帝陛下的脸色涨得通红,抬手捂在嘴前,然后抄着那份奏折快步朝着一旁而去。
随着李世民匆匆而去时比划的手势,一旁的宦官赶紧大声宣布群臣静候。
“……你觉得陛下他这是去干嘛去了?”秦琼朝着那边张望,一面小声地嘀咕道。
“这还用说吗,肯定是被某个姓氏的评价给臊得想退朝了。”
李绩斜眼看了一眼程咬金,闷哼一声嘀咕道。
程咬金不乐意了,拿胳膊肘顶了顶站在一旁美滋滋的尉迟恭。“敬德兄,那家伙说你坏话。”
“嗯?!”尉迟恭那张不乐意的脸顿时扭了过来。
“???”李绩整个人都黑了。“敬德老哥,莫听老程胡咧咧,小弟可没说你。”
“再说了满朝文武,天下百姓,谁不知道你老尉迟最擅夺槊。”
“嗯……”尉迟恭这才心满意足地收回了目光,继续在那薅着浓须顾盼生威。
此刻,站在两仪殿后门外边的李世民看着手中的那份《顺溜之百家姓童谣》,时不时的噗呲之声不绝于耳。
甚至于李世民需要拿手揪自己的大腿,才能够控制住自己不笑得太过大声。
好在身边的人都已经被远远地赶开,就连赵昆都被他安排站在门内警戒,生怕有人看到大唐皇帝陛下失态。
直到将这份房玄龄亲手抄录的《顺溜之百家姓童谣》全部看完,李世民这才终于能够沉下心思来考虑问题。
手中的这玩意看似戏谑,但是这其中的潜藏的东西,却让李世民品出了味道。
大唐王朝的这么多勋贵高官,大多数都是褒议或者是中恳的评价,虽然这些评价看似儿戏。
而让李世民最为在意的就是,这首童谣里边,对于那些他大唐皇帝最看不顺眼的诸多世家大族的评价,则更像是戏弄,讽刺。
可偏偏又点出了那些世家大族的某处要害,例如那曲阜孔氏,最喜欢的便是邀名卖直。
而那荥阳郑氏,掌控着长安和洛阳的一带的印刷行业,哪怕是明面上。
郑氏的印书坊占不到两成,但是实际上嘛,呵呵……
“顺溜之百家姓童谣……百家姓……姓氏,呵呵……有意思。”
站在后殿的殿门外边,足足转悠了柱香功夫之后,李世民这才作出了决定。
回身入殿,不大会的功夫,李世民再一次出现在了御案后边,原本像进了成千上万史苍蝇的两仪殿瞬间一片寂静。
……
“朕已经知道了,此事,不过是市井稚童玩耍编撰的童谣,诸卿不必把他当事。”
“陛下,这怎么可能,臣觉得分明就是居心叵测……”
那边,今天整个人都显得份外憔悴的孔颖达站了出来,还想再挣扎一下,陈述厉害,让陛下出手弹压流言。
不过话还没说完,就被李世民不由分说地打断。
“朕已经说了,不必把它当事。”
“此许童稚之戏言,难道还需要朝庭出面吗?!”
“诸位卿家,好好想一想,当年还有人传,自己能为帝王,这样的流言,朕都不惧,何况这样的稚童嬉戏之言?”
说时迟,哪时快,程咬金这回第一个蹦出来。
“陛下所言极是,老程也觉得,市井百姓就是图个乐子,哪怕是百姓们唾我老程两口,我老程也不会当回事。”
“就某些心思鬼祟的人,才会成天胡思乱想……”
这话直接就让一肚子郁闷的孔颖达炸了毛了。
“卢国公你此言何意,你这分明就是恶意攻讦。”
“哎哟,我老程提你名还是道你姓了?居然还说我老程恶意攻讦。
你们老孔家成日就喜欢让梨,全天下谁不知道,又不是谁谁谁恶意编排你们老孔家。”
此言一出,孔颖达面色涨紫,一干武臣又瞬间抱着肚皮笑得东歪西倒。
第770章 被《顺溜之百家姓童谣》埋汰讽刺的那些臣工
乱,朝堂之上再一次由于朝堂大恶霸程咬金的下场乱成一锅粥。
这个厚脸皮再一次开启了群嘲模式,双手往腰上一叉,唾沫星子横飞指南打北。
每一句话都能够把那些被童谣编排的世家大族脆弱的小心肝扎得暴跳如雷。
一开始程咬金自己站在殿中,被一票文臣围着,面无惧色地互喷唾沫星子。
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老神在在地蹲在御案后边,仿佛在打瞌睡。
很快,场面随着几位不乐意喷唾沫,更喜欢动手动脚的武臣被挑衅下场。
也不知道是谁踹了程咬金屁股一脚,把这货踹得一个踉跄,扑倒了几个弱不禁风的文臣。
战争瞬间就暴发了,幸好大唐皇帝陛下及时地清醒过来喝止弹压,又有侍卫头子赵昆及时地叫来了禁军弹压。
总算是没闹出血腥事件,但是,等到一干臣都跪在殿中朝着陛下请罪的时候。
地上散落的袜子还有帽子,还有手中拿着的勿板都有不少落在了地板上。
大唐天子雷霆震怒,唾沫星子横飞地狠狠训斥着这些把朝堂当着市井菜场的臣工们。
最终,即便不是程咬金主动动手,但是因为他导致的局面失控,因此,罚俸禄半年。
而同样不听陛下圣旨,非要跟程咬金站在殿中叽叽歪歪骂街的那几个世家背景的臣工各罚俸禄三个月。
然后,脸色铁青得怕人,仿佛随时都想要抄刀子捅人三刀六眼的大唐皇帝陛下手指头指着那些臣子哆嗦了半晌。
“若是还有谁,敢再拿此事扰乱朝堂,朕定严惩不怠,哼……”
一声怒哼之后,李世民拂袖大步而去,程咬金摸到着屁股一脸狐疑地看着左右的同僚,总觉得那一脚是被人坑了。
不过等他看到了对面那帮子被罚俸禄的郑侍郎、孔颖达一干臣工那怨愤的表情瞪着自己时。
顿时把想要找踹自己的罪魁祸首这事给抛在了脑后,呵呵一乐。
“怎么的,陛下不在了,还想跟我老程比划还是咋的?”
“有本事,我老程一个挑你们一群,准你们再拉几个人作帮手。”
“对,某家可以你看着,不许人帮老程。”
尉迟恭咧嘴一乐,磨拳擦掌地期待着看到一票文件臣耍起王八拳群殴程咬金的场面。
“哼!……”郑侍郎气得说不出话,抄起了掉落在地板上的官帽,愤愤不已地拂袖而去。
谁特娘的跟你这个膘肥体壮的粗鄙武夫单挑,就算十个群殴你一个也不可能。
泥玛,刚刚被程咬金那块头扑过来,到现在郑侍郎都还觉得脑仁疼,十有八九鼓包了。
至于孔颖达,在陛下离开的那一刻,就已然心丧若死。
颓然地叹了口气,把袜子给穿上,晃晃悠悠地朝着殿外行去。
……
“我怎么觉得此事,似乎陛下是有意的……”一位臣工出了两仪殿后,小声地朝着同僚议论道。
一旁的一位老谋深算的同僚忍不住失笑,很快又压制住处了笑意,警惕地左右张望了一番这才小声地道。
“呵呵,你才想到啊?你难道忘记了之前《氏族志》的事了?你再想想被《顺溜之百家姓童谣》埋汰讽刺的那些臣工……”
那位之前提出疑问的大臣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赶紧闭上了嘴不再说话。
只是他的目光显得有些诡异地看着旁边不远处路过的那些同僚。
那几位同僚的脸色明显很不好看,而他们,正好都是有世家大族背景的,又或者就是世家大族出身的。
“难道这是陛下弄出来的?”等到那帮同僚离得远些之后,他这才小声地嘀咕了句。
“呵呵,若是陛下弄出来的,陛下又何致于那么失态?”
另外一位同僚忍不住鄙视了眼这位跟好奇宝宝似的大臣。
李世民离开了两仪殿后,原本那张铁青得怕人的脸渐渐地恢复正常。
甚至那时不时控制不住频频扬起的嘴角,暴露了此刻他的心情有多么的畅快和愉悦。
特别是看到那帮子前段时间表情恭敬,实则骨子里边洋洋得意的世家大族。
今天就跟吃了苍蝇似的,气极败坏到手足无措的样子,实在是太让李世民觉得解气。
……
李承乾有些忐忑不安地正襟危坐于母亲长孙皇后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