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3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孔颖达一脸懵逼地看向那边,就看到了几个小娃娃一脸兴奋地冲这边指指点点。神特么的孔让梨,老夫是孔颖达!
  好在随着家丁与亲随的驱赶,总算是把那些小娃娃还有百姓们给驱散。
  孔颖达的车驾前行不远,终于来到了府门前停了下来。步下了马车之后,下意识地左右一张望。
  就看到了周围那些街坊四邻表情诡异地朝着这边指指点点,总之不是敬佩与仰慕。
  孔颖达满头雾水地步入了府中之后,抬手招来了管事。
  “怎么回事?府门外面,怎么围着那么多的市井闲杂?”
  “老爷,小的也不太清楚,要不,小人派人去把他们驱散了?”
  “去吧,对了,顺便去打听打听,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管事领命快步而去,孔颖达则抚着长须缓步而行……
  ……
  孔颖达已然换下了朝服,穿着便装,跟前摆上了一壶已经煮好的菊花枸杞茶。
  这玩意是陛下所赐,据说这玩意不但有清肝明目之效,还能养生。
  特别是冲泡的时候,茶碗里边会浮着一朵很漂亮的菊花,又有枸杞点缀,份外地漂亮。
  呷着菊花茶,抄起了一份《长安文集》,仔细地欣赏着上面自己特别创作的一篇文章。
  这是关于对于《尚书》的点评还有对于《尚书》内容的理解,可以说,这一篇文章,绝对是自己这些年来,针对于《尚书》创作出来的精品之作。
  作为一位文学家,又是一位博学鸿儒,孔颖达当然也很希望自己的学问能够让更多的人知晓。
  但问题是,不知为何,每一篇文章,都绝对是大唐的饱学之士,博学鸿儒的呕心泣血之作的《长安文集》。
  原本孔颖达还觉得自己的文章一出,必定会令长安城震动,无数文人士子弹冠相庆,为能够拜读到这样的好文章喜极而泣。
  结果……除了自己的学生之外,也就只有一帮子同僚给自己频频点赞。
  想象中的那种《长安文集》一出,万人空巷的场面,根本没有出现。
  每一期六万份《长安文集》,总是要卖上几天的光景,才会卖光。
  反倒是听说程处弼那个粗鄙武夫办的那份不知所云的《长安旬报》,每一期的销量据说都有十来万份的样子。
  而且还有不少的商家现如今都是哭着喊着拿着财帛想要在《长安旬报》上打上一个广告。


第767章 那朗朗上口攻击点十分刁毒的童谣犹自回荡
  打量着跟前堆叠起来足足有好几十份的《长安文集》,孔颖达不禁小声地嘟囔道。
  “唉,想必魏王殿下的心情不会太好,改日,老夫应该往魏王府走上一遭……”
  嗯,虽然不能给这位既乖巧又懂得尊师重道的魏王殿下送财帛,但是好歹给他进行一下精神上的鼓励。
  支持他继续将《长安文集》办下去,并且要办好,而且还要维持着《长字文集》这种高雅的格调。
  万万不要跟那乱七八糟,什么玩意都往里边塞的《长安旬报》似的。
  毕竟,《长安文集》在孔颖达看来,这可是他们这些饱学之士,博学鸿儒们宣传自己思想与学问的大好平台。
  就在孔颖达浮想联翩的当口,听到了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一抬头,就看到了管事有些气极败坏地出现在了书房门外。
  看到他那副气喘吁吁,气极败坏如同丧家之犬的模样,最讲究风度和姿仪的孔颖达面色一沉。
  “你这样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是是,老爷教训得是,小人错了……”管事拭了拭脸上的臭汗,赶紧弯腰垂首,保持着恭敬的姿态。
  孔颖达又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茶汤之后,这才问道。“怎么样,可有打探出什么消息?”
  “老爷,那帮子升斗小民,也不知道的从哪听来乱七八糟的流言蜚语,被小人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什么样的流言蜚语,你且说说?”孔颖达扬了扬花白的眉头,好奇地问道。
  “老爷,那些话实在是有碍视听,小人觉得你还是不用搭理为好。”管事有些心虚地看了孔颖达一眼道。
  “老夫让你说,快点。”这话孔颖达可不爱听,忍不住板起了脸喝道。
  “不知道那些市井的小童从哪学来的童谣,小人打听到了几句,其中一句是这么说的……”
  管事摸了摸鼻子,在孔颖达那极具威摄力的目光的逼视之下,硬起头皮道。
  “清河有崔氏,本朝黄门郎;曲阜老孔氏……让,让梨他最强。”
  “……”一阵突如其来的穿堂风,从书房门外卷了进来。
  角度刁钻地经由孔颖达的袖口,钻到了他的心口位置,让他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哆嗦。
  管事一脸惊恐地看到了,看到了自家老爷整个人都在哆嗦,然后脸色一会青一会红一会紫一会蓝的变化莫测。
  抬起了颤抖的手指头,指了指自己,紧接着白眼一翻,一头直接栽倒在案几后边。
  看到了这一幕,管事直接给吓得亡魂大冒,用足吃奶的劲,扯起嗓子干嚎起来。
  “老爷昏倒了,快来人啊啊啊啊!!!!”
  ……
  礼部郑侍郎,迈开四方步,牵着自己的小乖孙正在自家的后花园里边溜达。
  这个乖孙不但乖巧,重要的是很聪明,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
  这让郑侍郎宠爱不得行,原本想要亲自教导,可惜自己实在是太忙了点,加上他父亲在外地任职。
  所以郑侍郎给这个才七岁的乖孙找了一个好老师,那位可是萧德言的师弟宁学士。
  宁学士不但博学广闻,重要的是特别会给小娃娃们启蒙,为此,郑侍郎也是费了老鼻子劲。
  这才把自家的乖孙塞到了宁学士门下去学习。
  方才郑侍郎亲自去将乖孙接了回来,一路上考校小娃娃的学业。
  还真别说,这小子,居然把整篇《三字经》都给背下来了。
  虽然郑侍郎很不看不起程处弼那个粗鄙武夫,跟他爹程咬金一般,都不是什么好鸟。
  但是,郑侍郎也不得不承认,他创作的《三字经》不论是易学性,还是可读性,都的确在《千字文》之上。
  “乖孙,你在老师那里,除了学业之外,可有交到朋友?”
  来到了凉亭处,郑侍郎坐了下来,看着跟前这位聪明的乖孙问道。
  “交了,老师也说过,让我们不能只注重学业,还要多教朋友,而且孙儿还认识一位很厉害的师兄,他会的可多了。”
  “他不但会背《三字经》也会《千字文》还会《顺溜之百家童谣》呢。”
  “???”郑侍郎一脸懵逼地看着乖孙。顺溜之百家童谣是什么鬼?
  看到爷爷呆头呆脑的模样,这位乖巧的孙儿不禁有些得意地道。
  “那是我那位师兄这两天跟邻居家小孩学会的,他一学就会了,还拿来试我们,孙儿又岂会怕他,也学会了。”
  看到乖孙一脸洋洋得意的劲头,郑侍郎不禁心怀大畅,爽朗地笑了起来,抚着长须道。
  “哦?那爷爷倒要洗耳恭听一下……”
  “好的,那孙儿就背给你听……”就看到了乖孙一边拍巴掌一边伴着节奏背诵起来。
  “大唐李为皇,威名四海昌;长孙贤为后,母仪人向往。
  东阿诗书程,诗赋美名扬;善阳老尉迟,夺槊最在行……”
  郑侍郎脸上的笑容与慈爱渐渐地僵硬,薅长须的手也僵在半空动弹不得。
  脑子里边只有那种魔鬼般的节奏,还有孙儿快活而又稚嫩的嗓音继续响起……
  ……
  “停!”当听到了“荥阳有郑氏,卖书比人强。”这句时,郑侍郎整个人都差点裂开。
  神特么的荥阳有郑氏,卖书比人强。我们郑氏乃是传承千载的世家大族。
  诗书传家的好不好,卖书比人强是什么鬼意思。
  看到自家爷爷手捂着心口,一脸黑线摇摇欲坠的模样,乖孙小脸给吓得煞白。
  “爷爷,爷爷,你没事吧?别吓孙儿。”
  “老,老夫得缓缓,你先停一停……老夫必须得缓一缓。”郑侍郎软软地靠着凉亭的柱子,闭上了双眼。
  偏偏那朗朗上口,攻击点十分刁毒的童谣,犹自回荡在脑中,久久不散……
  长安城内的世家大族,又或者是勋贵高官,都从各种各样的渠道,听到了这朗朗上口,易唱喝记,别具一格的《顺溜之百家姓童谣》……
  有听到了这玩意之后,捶胸顿足破口大骂的,有气得晕厥过去,赶紧去请医者的。
  也有听到了这玩意之后,心怀大畅,呼朋唤友前来喝酒,祝贺自己也能够显摆名声的,不一而足。


第768章 到底我这是怎么了,到底我兄弟是怎么了
  李世民扶着空虚的腰,再一次悄悄地半夜爬了起来,懒洋洋地走到了远处抄起了溺壶。
  之后,又懒洋洋地回到了床榻前,缓缓地坐下,看着这张空荡荡的床榻,李世民不禁有些纠结。
  到底昨天晚上是怎么一回事?就记得自己这才兴致大起,正要提着兵器纵身上阵。
  结果……没几回合,就没了……
  这样极度尴尬到令人面红耳赤至脸色的场面,实在是让李世民气的差点想要揪住相伴几十年的好兄弟。
  责问他是什么意思?这是不给自己面子还是想要咋的?
  好在,李世民以国事烦忧为重为借口,难舍难离地离开了那间屋子,回到了甘露殿偏殿中,孤守空房。
  就是想要认真地复一下盘,到底我这是怎么了,到底我兄弟是怎么了……
  想想自己年少之时,纵马扬鞭,何其快哉,哪怕是日夜耕耘,也是犹有余力。
  没想到,这近一两年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难道朕真的老了?
  李世民不禁愁肠百结,可是一想到亲爹李渊,比自己年纪还大的时候,照样还能生娃。
  唔……看来,兴许是自己忧国忧民,加之这段时间被《氏族志》的事情给闹腾得心情郁结。
  这才出现这样的情况,罢了,明日找个医者过来瞧瞧?
  只是想到了医者的第一时间,李世民的脑海里边闪过程处弼那张贼兮兮的脸,不禁打了个寒战。
  不成不成,万万不能找那个小混蛋,这小子虽然干事一流,但是闹腾妖蛾子的本事更是超一流。
  想一想,自家娃青雀的腚眼有暗疾的流言,虽然程处弼那小子抵死不承认跟他有关系。
  但是,李世民总觉得跟那小子有关,不然,为何之前青雀能够瞒得死死的。
  就让程处弼给治,结果病还没好,满长安城都知晓青雀腚眼有毛病这样的八卦。
  “唉……这个混帐小子。要是嘴巴上能够多个门栓就好了。”李世民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小声地嘀咕了句。
  听到了偏殿内传来的动静,守在外面的宦官与侍卫陡然一个激灵。
  一名宦官赶紧轻咳了一声开口唤道。“陛下……”
  就听到了里边传来了陛下的声音。“朕没事,就是醒了。”
  得到了回答之后,殿外再一次恢复了寂静,而李世民再一次躺回了榻上,只是,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直到天色麻麻亮的时候,这才昏昏沉沉地又睡了过去。
  等到再一次听到宦官的轻唤声,省起今日是还有朝会的李世民只能无可奈何地爬起了身来。
  顶着两个黑眼圈,收着宦官侍候自己洗漱穿戴。
  ……
  等到李世民来到了两仪殿时,便觉得有些不对劲,感觉整个大殿之中,明显气氛不对劲。
  唔……很古怪的气氛,那一票武臣一个二个洋洋得意,而文官那边,有些人表情很复杂,有些则显得很激愤。
  总之不一而足,而且明显能够看出来,在自己还未到来之后,想毕已经有过了一场争执。
  因为李世民已经看到好几位文官的官帽都有些歪斜,嘴皮子也还在不停的蠕动,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暗中咒骂着什么。
  好在这个时候,陛下入殿,所有人都安稳了下来,至少现在显得相安无事。
  等到李世民顶着两个黑眼圈站到了御案后边之后,文武百官朝拜之后,李世民正要照例来上一次开场白。
  就看到了郑侍郎直接迫不及待地大声道。“还请陛下为臣作主……”
  “???”李世民一脸懵逼地看着满脸悲愤的郑侍郎,下意识地把目光落着武臣那边扫了一眼。
  就只看到那边蹲着的一帮朝堂惹祸精此刻一个二个老神在在,仿佛事不关已的模样。
  这下子,英明而又睿智的大唐皇帝陛下也有些拿捏不准是什么事了。
  “郑卿家,到底是什么事情,你且说来。”李世民只能朝着一脸悲愤之色的郑侍郎道。
  “陛下,如今长安城中流传着恶毒的流言蜚语,大肆的攻击朝中文武百官,勋贵世家,臣……”
  程……不对,今天居然是尉迟恭第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