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3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实在是让魏王李泰心头不爽到了极点,舅父所举荐之才俊,居然比不过他程处弼举荐的才俊。
  这叫什么事?若不是因为这件事情事涉国家大政,魏王李泰都想亲自去问一问父皇,这是想要干嘛。
  毕竟老师王珪一直都告诉自己,大唐王朝立国根基已固,如今治理天下,自然用人当重其德行,其次才是才华学识。
  而作为天下诸多诗书传家的世家大族有着无数的才俊,可偏偏,父皇用这些人的时候,总是举棋不定。
  反倒像马周这样寒门出身的臣子,又或者是孙伏伽这样科举入仕的寒门臣子,却深得其信任与重用。
  要么,就是那些随着父皇打天下的老臣子,这样的做法,魏王李泰则有不同的想法。
  “唉,可惜,本王不是太子……若本王是太子,当会劝说父皇,将世家贤才,尽纳入朝,方才上善之策。”
  ……
  来到了甘露殿前,长孙无忌拭了拭额角的油汗撩起前襟拾阶而上。
  面对着那位朝着自己恭敬行礼的陛下心腹侍卫头子赵昆。
  长孙无忌只是矜持地淡淡一笑,稍微动了动下巴算是还礼之后,径直步入了甘露殿。
  就看到了陛下正在那里愣愣地看着某处,似乎在想事情,又像是在发呆。
  长孙无忌收住了脚步,由着那赵昆快步到得陛下身边提醒了声,这才上前恭敬地行礼致意。
  “臣参见陛下。”
  “无忌来了,快快坐下吧……”李世民这才回过了神来,目光落在了长孙无忌身上,笑着抬手一引。
  听到了陛下如此称谓自己,长孙无忌心中不禁一暖,一种陛下其实还是爱我的感觉瞬间溢满胸怀。
  长孙无忌来到了跟前,正襟危坐,一旁的宦官给这位长孙吏部满上了一杯茶水之后,这才退到了一旁侍立。
  李世民也抿了一口清肝明目又养生的菊花茶,这才笑眯眯地朝着长孙无忌道。
  “无忌,科举殿试至今,也有些日子了吧?”
  “是的陛下。”长孙无忌点了点头,却对于李世民的这句问话有些摸不着头脑。
  然后,就看到了大唐皇帝陛下从案几上抄起了一份《长安旬报》朝着自己递了过来。
  “???”长孙无忌一脸懵逼地看着陛下递到跟前的报纸。
  整个人都不好了,嘛意思?莫非市井八卦已经传到了陛下的耳中。
  这位年轻的时候性格比较顽劣的皇帝大佬,莫非又想整妖蛾子嘲笑自己人?
  “今日这份《长安旬报》你可有看过?”李世民看到了长孙无忌的表情,有些莫明其妙,不过还是指了指那份报纸问道。
  “臣……臣是看了一些。”长孙无忌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勉强一笑言道。
  “朕觉得今科的这四位进士,都是难得的才俊,不知吏部那边的铨选准备何时开始?”
  听得此言,长孙无忌心中顿时一沉,表面倒是不动声色地道。
  “陛下,臣打算这个月底开始进行铨选。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看到长孙无忌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李世民微微颔首。
  手指头轻轻地敲击在案几上,仔细地思量了半天,这才言道。
  “今科状元辛茂将,此人秉性刚正不阿,书法中正平和,可为起居郎。
  榜眼任雅相有勇有谋,可入职兵部职方司,探花上官仪文采菲然,风姿儒雅,可入职礼部主客司……”
  听到了陛下那笃定的语气,长孙无忌垂低了头,可是眼皮却直跳不停。
  怎么也没有想到,陛下居然会直接插手到吏部铨选,这可是极为罕见的。
  等到李世民将四个人的安置尽数言皆之后,这才朝着长孙无忌道。
  “朕的安排,无忌你可有什么话说?”
  “陛下,骤然委以重托,会不会让他们……”
  “无妨,既是才俊,就要委以重任,方才能够显出他们的本事。”
  “既然无忌你不反对,那便这么定了。”
  “……”长孙无忌张了张嘴,最终却只能恭敬地朝着李世民一礼。
  心里边却直呵呵。陛下你都已经有了定论,难道我还能反驳你不成?
  “臣明白了,陛下放心。”
  “此事,也唯有交给无忌你来办,朕才能够安心。”
  李世民笑眯眯地点了点头,然后拿起了那本《氏族志》又递了过去。
  “对了,朕这里刚刚收到了此物,你且来看看……”
  ……
  长孙无忌不禁一愣,旋及朝着李世民恭贺道。
  “陛下,贞观六年朝中诸多臣工奉陛下旨意刊正姓氏,至今已有四载,能有成果实乃我朝大喜之事也。”
  “呵呵……你且先看了再说。”李世民脸上的笑容,落在长孙无忌的眼中,则透着一股子冷厉。
  长孙无忌接到了手中之后,只翻了几眼,顿时醒悟了过来是什么意思。
  位列《氏族志》榜首的,或者说第一等的,却是山东氏族的博陵崔氏,而这博陵崔氏的族长,如今正是朝中任职幽州刺史的崔干。
  人臣的氏族,居然位列一等,居于皇族之前,这样的做法。
  饶是长孙无忌这位刻意结交世家大族,经营势力的重臣,此刻也不禁两颊直冒冷汗……


第741章 若是消息无误,我辈侠义之士的夙愿可成矣
  长孙无忌抬起了头来,看到李世民那张冷漠的表情,心中生悸。
  “陛下还请息怒,这《氏族志》如此列等,臣也觉得不妥当。”
  “不妨事。”李世民目光从长孙无忌的脸上移开之后,这才淡淡地道。
  “此事先如此,待朕想到对策再说。”
  长孙无忌听得此言,不禁一愣,抬起了头来看向李世民,却无法从这位大唐皇帝的脸上捕捉到任何端倪。
  “无忌,你且下去吧,把那四位新科才俊的入仕之事,办得漂亮一些,莫要让朕失望。”
  “陛下有命,臣定竭尽全力。”长孙无忌恭敬地向着李世民一礼答道。
  站起了身之后,扫了一眼那本被李世民随手扔在案几上的《氏族志》,这才快步离开了甘露殿。
  李世民站起了身来,目送碰上长孙无忌离开之后,眉头微皱,扶了扶那酸软的腰背。
  视线再一次落回到了那本《氏族志》上,然后目光一转,落在了一旁的《长安旬报》上。
  目光就这么游来移去,李世民紧抿着嘴,反复地打量,半天之后,坐了回去。
  拿起了那一本程处弼所作的《三字经》,之后又搁下,仿佛在考虑着什么难以决断的大事。
  ……
  卫国公府中,二公子李德奖正在与娘亲练习击技,但见这位一身红衣的李夫人每一击,都让李德奖份外的难受。
  顶着一脑门的臭汗左遮右挡,最终手中的横刀被打落尘埃,只能狼狈地打了个滚,避开了娘亲刺来的一剑。
  “娘,孩儿败了。”李德状气喘吁吁地站起了身来,擦了把脸上的汗水,有些沮丧地苦笑道。
  “面对老身,你居然还走神。”
  这位四十许人,仍旧靓丽动人,眉宇间英气逼人的李夫人摇了摇头。
  将武器还鞘之后,给李德奖擦着汗水,有些担忧地问道。
  “莫非是有什么事情藏在心里?”
  李德奖接过了毛巾,自己擦拭一面有些敷衍地道。
  “孩儿能有什么事,就只是希望父亲能够早日解了孩儿的禁足令罢了……”
  “你呀,怎么,还真是翅膀硬了,连心里话都不跟娘说了?”红衣飒爽的李夫人不由得嗔道。
  “亏得娘亲一直在你父亲跟前帮你说话,给你遮掩,没良心的臭小子……”
  “娘……”一通话下来,李德奖臊眉搭眼地赶紧赔笑道。“娘亲莫恼,孩儿,孩儿直说就是。”
  “程三郎,他前些日子过来给父亲治病的时候,曾经跟孩儿言及何为侠义。”
  李夫人不禁一乐,对于这位给夫君治足疾的程处弼,她也是久闻大名。
  “哦?就是那个喜欢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程三郎?”
  “对,就是他,他之前问孩儿何为侠,孩儿行侠仗义,流浪江湖多年,自然知道。”
  “可是他那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让孩子深有感触,每每思及这句话,便觉得心潮澎湃,难以自己。”
  原本还笑容满面的李夫人听得此言,也不禁神色一凛,数息之后,这才有些讶然地道。
  “好小子,这一句话,便是老身都觉得气概非凡。
  不愧是能够作得出《三字经》,写得出大气雄浑诗赋的程三郎。”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说得实在是妙哉。可是要比老身所领会的侠义境界,还要高远……”
  “娘亲,你也觉得他说的对?”李德奖看着跟前这位自己自幼就开始崇拜的娘亲小声地道。
  “自然,娘过去只觉得,仗义除奸,扫荡不平,便为侠义。
  可是程三郎此言,却将天下社稷、黎民百姓囊括其中。
  且不说程三郎那小子有没有这本事,但这句话立意之高远,非凡人所能及也。”
  说到了这,这位喜穿红衣的李夫人回过了头来,看向李德奖。
  “若是为侠者,真能做到这一步,的确此生足矣。”
  李德奖看着心潮澎湃,犹自在回味着程三郎之言,从容离开的娘亲,双手紧握成拳。
  “二公子,你唤小的有什么吩咐?”不大会的功夫,一位体格精悍的亲随来到了李德奖跟前问道。
  李德奖将自己已经写好的一封信交到了这位心腹亲随的手中,看了一眼门外,压低了声音吩咐道。
  “去,知道我那几个弟兄,把这个交给他们,另外带上一句话。
  若是消息无误,我辈侠义之士的夙愿,当可成矣。”
  ……
  这一期的《长安旬报》因为及时地抓住了时事的热点,并且采访到了今科状元、榜眼、探花等人。
  满长安的百姓们,但凡是识字的,都很想要了解一下,或者说想要八卦一下这几位才俊。
  自然令这《长安旬报》的销量,再一次暴发性的增长。
  还有一个问题是,之前那些商贩采购之后,拿到了长安周边去贩售的《长安旬报》,极受追捧。
  特别是人口规模和富庶程度仅次于长安的东洛洛阳,更是被人纷纷掏钱抢购。
  真可谓是一报难求,使得那些商贩们的心思越发地活泛起来。
  以至于这一次,晋阳书坊第一天拿出了差不多十万份,愣是到得中午的时候,就没一份剩下,再一次销售一空。
  ……
  依旧是丽正殿偏殿,正在跟程处弼吹牛打屁的李承乾,看到了意气风发的三弟李恪大步而来。
  随着他的到来,还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那就是,今日提前准备下的十万份《长安旬报》已经卖得一干二净。
  “十万份,才中午就没了?”程处弼看到兴奋得都一副快要喜极攻心的不良皇子李恪,也不禁有些吃惊。
  “嘿嘿,兄台你也不想一想,本身那《三国演义》,就是极其难得的精妙小说。”
  “再加上辛茂将等人,又是我父皇登基至今,第一次钦点的状元。谁不想瞧瞧这些状元、榜眼都会说些什么?”
  “另外,小弟还听到了从洛阳那边传来的消息,上一期《长安旬报》流入到洛阳那边的怕是得有近两万份。”
  “而且是十文钱一份,结果你猜怎么着,全都销售一空,一份不剩。”
  “唉……可惜咱们的订价实在太低了点,让那帮子奸商狠狠地赚了一笔。”
  “……”


第742章 处弼兄流的血,是不是去上茅房的时候滴的
  说到了这,李恪这位吴王殿下那副捶胸顿足的模样,实在是让程处弼深感鄙夷。
  “你好歹也是堂堂的亲王殿下,那些商贩也不过就赚了几百贯。
  瞅你那副眼红的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不是皇子而是个穷鬼。”
  “???”李恪一脸黑线地瞅着处弼兄,整个人都不好了。老子本来就是穷,但不是鬼好不好?
  “处弼兄,你这么埋汰小弟好吗?小弟穷是穷了点,可我这模样,哪有半点鬼气?”
  李承乾忍住笑意,赶紧转移话题。“二位,正经事,咱们还是商议一下正经事。”
  李恪不乐意搭理程处弼,扭头朝着大哥李承乾道。
  “兄长放心,小弟已经派了人过去了,让他们再加印六万份出来,用以明日销售。”
  “辛苦三弟了,如今看来,这《长安旬报》的影响力还真不小啊。
  此物若是操作得法,长安城的舆论几乎尽被其左右。”
  “难怪我那四弟,千方百计,想要将这《长安旬报》据为已有。”
  “虽未成功,却也处那些世家一起,弄出了份《长安文集》来……”
  说到了这,李承乾目光落在程处弼的身上。“处弼兄,此事,不能不防。”
  听到了李承乾这番话,李恪直接就乐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