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那咱们父子,就在这等着承乾回家。”李渊的脸上,多了几分意味深长的笑容。
  当听到了下面分列于两侧的满臣文武那整齐划一的高呼声,父子二人都看到了。
  看到了太子承乾脚步微微一顿,旋及,双手朝着两旁边一礼,这才继续大步前行。
  “这孩子,可真是长大了……”李世民的剑眉一扬,嘴角绽出了一丝笑意小声地道。
  “不错,颇像老夫当年年轻的时候……”李渊抬手抚着长须,满脸慈爱地道。
  “???”李世民一脸懵逼地看向父亲。半天才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得,你老人家乐意就成。
  李承乾已经看到了站在那高台之上,含元殿外的父皇和皇爷爷。
  他有些难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半天才敢确定自己没有花眼。
  赶紧撩起前襟快步疾行,到得后来,干脆就甩开大袖跑了起来。
  那些满朝文武还有一干东宫属官,此刻都一脸懵逼的看着突然加速的太子殿下。
  他们也都看到了立身在台阶上的大唐皇帝和大唐上皇二位陛下并肩而立。
  李渊与李世民就这么看着李承乾一路小跑而来,然后撩起前襟,开始登上台阶。
  甚至还被袢倒了两下,李承乾却咬着牙,继续向前……
  看着他那很不符合太子威仪的举动,李世民出奇的没有开口喝斥,脸色也没有板起。
  只是难得的,笑得那样慈祥和温暖地看着他。
  就像看到了当年才开始蹒跚学步的长子,挥舞着双手,跌跌撞撞地向着自己跑过来。
  甚至还摔得一身是灰,却不管不顾地站起来,继续开心地笑着,唤着爹爹,朝着自己跑来。
  李渊看了眼二郎,又看了一眼承乾,没来由的鼻子一酸,好在,承乾已经离得越来越近。
  李渊抬手揉了揉脸,露出了一个宽慰而又慈祥的笑容,伸出了手。“你这孩子,小心点……”
  “哎……”李承乾嘿嘿地傻笑着拍了拍前襟上的灰,一直步上到了平台。
  然后朝着迎上前来的父皇和上皇帝拜倒于地。“孩儿见过父亲,见过爷爷。”
  李世民快步上前抬手将李承乾拉了起来,打量着他那张方才因为擦汗而抹上了灰的脸庞。
  掏出了一方手帕,亲自给他拭掉了脸上的灰土温言道。
  “好好,快快起来……看你,这一脑门的汗,今天吃了不少苦头吧……”
  李承乾腼腆的一笑,有些不太习惯父亲对自己这么亲昵的举动,但他还是老老实实地答道。
  “不,孩子不觉得苦,比起过去,如今这点,算得了什么。”
  “好!这才像咱们李家的子孙,就该有骨头,吃点苦算什么。”
  听到了这样的回答,李渊不由得心怀大畅,慈爱地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
  “父亲,爷爷,你们看,孙儿带来的书籍……”顺着李承乾的手指方向。
  李世民与李渊朝着那边看去,看到了那数百辆被书籍堆彻得满满当当的车子,则在精锐健卒的拱卫之下,朝着这边运来。
  那副极其壮观的场面,便是李世民,也不禁有些按捺不住。
  “这些,就是程三郎所献的铅活字印刷术,这短短数月印刷出来的书?”
  “是的父皇,一百四十万册,这个数字,还是截止于七天之前……”
  李承乾也很激动,他这一辈子,全部时间都看在看书上,怕也难以看完。
  李渊打量着这个场面,不知为何,突然咧嘴一乐。
  “若是给程三郎三年五载的时间,说不定我大唐百姓可以人手一册《三字经》了。”
  李世民下意识地嘿嘿一乐。“父亲所言极是,程三郎真能干得出这样的事来。”
  李承乾看到父亲和爷爷二人互望了一眼,不约而同地放声大笑起来。
  不禁有些可怜起那位兢兢业业呕心泣血的处弼兄。不过话说回来,怕也就处弼兄才能有这能耐。
  满朝文武,呆愣愣地看着那数百辆大车,将无数的书册运送到了附近,这才缓缓停下。
  让这些大唐的达官勋贵们有机会看看,一百多万册书,那是何等的壮观。
  “不可能……便是整个长安的书坊,一同印刷,怕是没有一年半载,根本就印不出这么多的书籍。”
  一位荥阳郑氏的郑氏大臣难以置信地连连摇头,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些书,到底是怎么来的。
  甚至有臣工干脆大步上前到得车前去抄起了一本,只看了第一眼,整个人都不好了。
  ……
  《三字经》……然后他看到了,满满一车全特娘的都是程三郎那个武家子弟创作的《三字经》。
  目光一扫,脸色越发地黑得厉害,周围十数辆大车,都堆叠着满满当当的《三字经》。
  “这个混帐小子是想出名想疯了吧?”旁边一位文臣咬牙切齿地吐了句槽。
  “印那么多,他就不怕没人买吗?”
  “诸位诸位,全是我家三郎的大作,哈哈哈,快来瞅瞅……”
  程咬金大喜之下,直接抄起了一摞书,窜回到了武臣行列里边开始分发。
  “来来来,一人一本,你家娃娃多,都要开开蒙,我家三郎这《三字经》最适合开蒙了……”
  一干人等全都满脸黑线地看着这位厚脸皮的大将军,那些粗鄙武夫们倒也不客气,嘻嘻哈哈地接到了手中。
  甚至有些人直接往怀里揣,让已经赶过来准备接收的官员一脸蛋疼。
  想说又不敢说。只能催促那些车队转向,远离这帮子不讲武德的粗鄙武夫。
  庄严肃穆的气氛,生生让程咬金给破坏殆尽……


第662章 太子足疾难愈,却受朝野非议,朕甚是痛心
  李世民、李渊、李承乾祖孙三代一脸黑线地看着下方的乱局,皆是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李世民悻悻地翻了半天白眼。“这个不要……哼!”着实不好当着娃娃的面暴粗口。
  “这个程咬金,就这德性,唉……”李渊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这才言道。
  “既然承乾到了,皇帝是不是应该入殿等待百官朝贺?”
  “那既然如此,父亲,承乾,咱们一起入殿。”李世民一手牵住了父皇那只粗粝的大手,又一手握住了太子的手。
  祖孙三人,连袂朝着含元殿内直行而去。
  此刻,立身于高台之下的满朝文武全都呆呆地看着这一幕,半天作声不得。
  特别是一些臣工的脑袋里边甚至都冒出了问号,太上皇跟陛下的关系,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亲密了?
  程处弼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僚都分为文武,各处列班,程处弼这才刚刚朝着武臣那边走了数步。
  就看到了兵部沿书李靖朝着自己一个劲地摇手。“你小子过来做甚,你是文官,赶紧过去……”
  “???”程处弼一脸,懵逼,老子是文官没错,但我也是武官啊。
  这个时候,就看到了意气风发的亲爹程大将军扯起了大嗓门,胡萝卜粗的手指头指向对面的文臣列班喝道。
  “三郎,胆子大点,你可是太常寺少卿,赶紧过去蹲着,谁敢不让你过去,老夫帮你收拾他。”
  瞬间,武臣列班里边,一票没有半点素质道德的长辈全都笑得东歪西倒。
  “对对对,赶紧过去,就伯伯在,别怕。”
  “就是,赶紧过去站住你的位置,别让人抢了……”
  “……”程处弼一脸黑线地扭头就走。神特么的胆子大点……老子蹲着做甚,又不拉屎。
  长辈就没个长辈的样子,简直就是一票老流氓。
  程处弼黑着脸朝着这边走了过来,一干文臣则全是满脸嫌弃地打量着这位诗书传家的武家子弟。
  靠,这货还真是太常寺少卿,能怎么办?总不能再撵回去吧……
  这个时候,长孙冲明显变得紧张了起来,他看到了程处弼这个高大英武,一脸黑线的粗鄙武夫正朝着自己大步行来。
  心中疯狂地回忆着自己这段时间有没有得罪过这个粗鄙武夫,寻思了半天:没有……
  但为什么自己心里边慌得一逼,莫非是怕这家伙胡来?
  就连长孙无忌也紧张了起来,这小子该不会是想报复老夫,难道是怕打不过自己,去找自家儿子的茬?
  “长孙少卿,来来来,麻烦你挪一挪。”
  程处弼此刻已经站在了只及自己下巴的长孙冲跟前,朝着这位一脸担惊受怕的赵国公世子露齿一笑。
  “挪什么?”长孙冲有点懵,他不是来找茬的,那我要挪什么?
  程处弼看到长孙冲那副懵逼的样子,顿时不乐意了。
  “你看你,你也是少卿,我也是少卿,咱们肯定得蹲一块,你不把屁股挪挪,我怎么插进来?”
  听到了这话,原本挤在长孙冲周围的几位文臣以最快的速度远离,瞬间空出了老大一个位置。
  “……”
  ……
  程处弼站进了列班,看着前后左右至少空出两个人的位置,不禁有些蛋疼。
  老子又不是瘟疫,又没有狐臭,一个二个都离那么远嘛意思?
  程处弼不乐意地往前挪了一个身位,跟前的却是一位太常寺少卿,此刻看到了程三郎。
  就下意义想要再往前挤一挤,前边的另外一位太常寺少卿可不乐意了。
  “吴少卿,莫要挤了,你都顶到我了。”
  “???”程处弼听到了前面的嘀咕声,不禁大乐。差点就想插嘴问上一句进去了没,需不需要要帮忙推一把。
  程处弼这边槽还没来得及吐完,就听到了宦官的吆喝声,文武臣工的队列开始登上了台阶,朝着含元殿行去。
  李恪看到了这一幕,更看到了身边的老四李泰不停的频频摇头,满脸嫌弃地连声嘀咕粗鄙武夫。
  害得这位不良皇子憋笑差点把自己给憋出神经病来,揉着那疼得快要痉挛的肚皮,很想窜过去跟处弼兄蹲一块。
  可又害怕处弼兄那神出鬼没的骚话到时候笑场那可怎么办?
  算了算了,改日再说。今天这样的元旦朝会,可容不得差池。
  此刻大殿之内,大唐皇帝陛下居中而坐,上皇陛下在右(这个时代还是以右为尊),太子居左。
  祖孙三代都坐在了最上首,等到朝臣们纷纷步入含元殿。
  武将那边,人手一本《三字经》一个二个比文臣还像文臣,特别是程咬金,手里边还有至少七八本。
  看得李世民白眼乱翻,有无数的槽,却不知从何吐起。
  等看到了程处弼这货满脸不乐意地站在一帮更加不乐意的文臣中间。
  祖孙三代整齐划一的吡牙一乐,赶紧又收摄住心神,摆出了皇家的威仪。
  好吧,老程家这对父子,真特娘的让人无话可说。
  ……
  这个时候,当然不再是程处弼这位太子殿下入城大典的总指挥露面了,但见太子詹事于志宁当先站出了列班。
  朝着大唐皇帝陛下恭敬地一礼。然后开始侃侃而言,先是陈述了一遍太子殿下的足疾经过了治疗。
  现如今已然完全康复,之后,满朝文武整齐划一地再一次起身朝贺。
  接下来,于志宁则继续讲述起,太子殿下心忧现如今大唐无数有志读书报效朝庭的寒门士子,却苦于囊中羞涩。
  想要读书,要么只能借书,或者是去抄书,受无数人的白眼。
  太子殿下深感寒门士子读书之艰辛困苦,虽然远在骊山汤泉宫治足疾,却仍旧忧天下寒门士子的痛苦。
  于是决定,向朝庭捐赠《三字经》三十五万册,《千字文》三十五万册,《论语》十万套七十万册。
  计一百四十万册捐献给父皇,恳请大唐皇帝陛下着令有司,派发给那些无书可读的寒门士子。
  听到了这个消息,原本已经渐渐平静下来的朝臣再一次发出了激烈的议论声和喧哗之声。
  之前听到的消息只是捐献给朝庭,现在才明白,这特娘的根本就是太子在收买人心。
  李世民早就已经坐不住了,站起了身来,目光扫过身边已经站起了身来的太子,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才转过了身来,俯视满殿文武臣工。
  “昔日,太子足疾难愈,却受朝野非议,朕甚是痛心……”


第663章 “这个幸运的混帐小子……”
  “幸太子足疾得愈,万民贺,百官贺,足见太子得上天庇佑。”
  此言一出,朝堂之中,针落可闻,群臣都识趣地没有插嘴。
  就见李世民站在御案后方,大声言道。
  “太子乃国之储君,仁孝恭顺,朕甚爱之,太子能体察民情,知民间疾苦,朕甚慰之……”
  “太子愿献百万册书籍,以馈天下寒门士子,朕准奏。”
  “儿臣谢过父皇。”李承乾赶紧朝着父亲恭敬地一礼。
  满臣文武整齐划一地出列再次拜称赞太子仁孝恭顺,称赞大唐皇帝陛下泽被苍生。
  至于为何不提及铅活字印刷术,陛下之前已经说过了,那是他闺女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