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以六十万册来计,那就需要两百辆车,若是以五十车一组入一座城门,那就需要通过四个城门,若是再把那些《论语》算上的话,啧啧啧……”
  《论语》印下来,单论册不论套,那至少也得有四五十万册之数,如此一来,长安东、南、西,三个方向的城门,同时涌入装载书籍的车队,绝对能够引起轰动。
  程处弼两眼顿时一亮。特别是当那些长安的百姓们,口耳相传之间,知道诸门都有数十车书进入长安。
  单单从视觉上的冲击,还有在宣传炒作方面,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鹅滴个乖乖,那光是车就得数百辆,车夫也得数百……”宁忠这位见识短浅的宦官脸色直接就变了。
  于志宁摇了摇头,朝着程处弼摊开了双手,指出了这里边的漏洞道。
  “长安城,东、西、南,各有三门,若是一队五十辆车,那便是四百五十辆。
  那所需要的书籍,得差不多一百五十万册,可咱们根本没那么多啊……”
  程处弼目光扫过这两位,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二位,请用你们好好想一想,当书籍的数量,不再是千、万,还是用百万来计算的时候。
  你们觉得有谁真的会去一车车的清点,咱们到底押送来了多少册书吗?”
  于志宁不禁老脸一红,虽然程处弼这句话明显带着嘲疯的意味,但是于志宁也承认,自己是思维走出了误区。
  毕竟,谁特娘的有毛病,会在那个时候窜出来清点书籍。
  再说了,咱们一车运两千册也是运,运三千册也是运。要的只是为了增加宣传效果。
  ……
  程处弼没有理会这两个羞愧的人,嘴角阴恻恻地扬了起来。
  “而且光如此还不够,咱们运来的书籍,我们知道是什么,可是那些看热闹的百姓不知道啊。”
  “若是他们不清楚,那咱们之前请吴王殿下在长安城热炒《三字经》,岂不就白瞎了。”
  “所以,我们就要自己动嘴。”
  “???”于志宁与宁忠一脸懵逼地看着程处弼。总觉得有哪进而不对,自己动嘴是啥意思?
  “不光我们动嘴,更要殿下动腿……嘿嘿嘿……如此一来。
  便是满长安那些乐意意看八卦,凑热闹的市井百姓都能够看到太子殿下身强体健,健步如飞,行走在朱雀大道上。”
  “那样一来,说太子殿下因为德行有亏,而致足疾不愈的谣言,就再也没有翻起浪花的机会。”
  于志宁愣了半天,赶紧插嘴打断程处弼的畅想。
  “程三郎你先等会,什么叫太子殿下健步如飞的行走在朱雀大道上,殿下回长安,怎么可能走?”
  “殿下的腿好了,怎么就不能走了?”程处弼不乐意地瞪了一眼这位不懂得变通的太子詹事。
  “太子殿下不但要走,而且还要走得大张旗鼓,走得天下皆知才行。”
  “……”


第607章 脸渐渐地红了起来,不是激动而是臊的
  操琴声,还有洞萧声终于止歇,李承乾轻揽着苏氏那盈盈一握,咦?……
  李承乾突然感觉,娘子苏氏的腰肢,似乎比之前的一握要更丰盈了一些。
  唔……应该是骊山汤泉宫吃得好睡得好,再加上两口子关系蜜里调油有一定的关系。
  苏氏拿着洞萧,感受到了夫君环于纤腰上的大手,心中微酥,有些紧张地看向隐隐传来说话声的方向。
  “夫君,妾身听到那边有说话声,好像是程将军和于詹事他们……”
  “好像还真是……”李承乾支愣起耳朵听了半晌,一向注意在臣子跟前。
  维持太子风仪的他只能恋恋不舍地松开了大手。
  不大会的功夫,苏氏已然离开,程处弼还有于志宁和宁忠,来到了耸立于灿烂菊花丛中的小亭前。
  朝着这位大唐太子爷恭敬行礼致意。
  “二位卿家平身,快进来坐会吧,这一带的菊花,甚是漂亮,再饮着这清肝明目的菊花茶,赏着菊花,别有一番风味。”
  “殿下所言极是,这菊花茶的确别有一番滋味。”于志宁点了点头,还特地朝着太子殿下举了举手中的茶碗道。
  程处弼可没心思去管那些风花雪月,最不乐意这些读书人在说正事之前喜欢叽叽歪歪的绕半天弯子才到正题。
  “殿下,方才臣和于詹事正在就殿下入城的仪式,进行了很有成效的讨论,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跟殿下说说。”
  “入城仪式?”李承乾有些懵逼,自己不过是跟随皇爷爷以渡假之名,到这骊山汤泉宫治疗腿疾。
  难不成,回长安还要整什么仪式?要整也不该是自己这个太子。
  ……
  等到程处弼唾沫星子横飞地把一百余万册书,分为九个车队,从东、西、南三个方向九个城门入城。
  然后请太子殿下从南面的明德门沿朱雀大街,径直步行前往朱雀门,让东宫诸属官齐声吟诵《三字经》,来增强轰动效应……
  李承乾的小脸先是一白,旋及渐渐地红了起来,不是激动的,而是臊的。
  总觉得唾沫星子横飞地处弼兄的建议,简直等于是把自己放到了长安城百万百姓跟前,感觉太特娘的羞耻了点。
  “那个处弼兄,你先等会,这么做太,太过份了吧?”
  程处弼不乐意地抹了抹嘴角的白沫,继续振振有词地道。
  “哪个地方过份了?殿下你想,若是让长安城中的平民百姓都看到了你脚疾尽愈,健步如飞。”
  “必定不会再去提及之前攻讦你德行有亏的流言,也正好让天下人都知道,太子殿下你向朝庭进献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如此能够宣扬开来,整个长安城的市井百姓都知晓了有这等好宝贝。
  那么,那些世家大族,想来也不敢冒天下之韪,站出来反对推广利国利民的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可以让天下的寒门士子,不再为买不起书,买不到书而只能依旧世家大族。”
  “他们必然会对殿下的恩情铭记于心,对朝庭,对大唐感恩戴德……”
  这些话还真没毛病,但是于志宁总觉得程三郎这小子是想要羞辱一干东宫属官。
  毕竟,别人不知道,他却是知道那《三字经》的创作者,就是这个唾沫星子横飞的程三郎。
  所以,于志宁忍不住再次插嘴道。“程将军,东宫诸官,大庭广众之下念那《三字经》会不会不太妥当?”
  “毕竟东宫诸属官,不见得真的能听……听本官的号令,再说,即便本官真的交待了。
  他们必定会反问,为什么要念《三字经》,朗诵《论语》,朗诵《千字文》不也可以吗?”
  听得这话,程处弼呵呵一乐,看着这位提出置疑意见的于志宁道。“不论是《论语》还是《千字文》。”
  “它们跟《三字经》相比起来,谁更朗朗上口,谁更通俗易懂?”
  “处弼兄这话没毛病,可孤觉得这么做,会不会太招摇了?”李承乾摸了摸自己那微微发烫的脸。
  总觉得照处弼兄的办法去办,嗯,宣传效果,必须是岗岗的,可就是觉得太特娘的臊得慌了点。
  不过李承乾也很清楚,处弼兄这是真心在为自己打算。既然处弼兄如此戳力相助。
  而自己这位受益人,难道还要扭扭捏捏不成,大不了自己就厚着脸皮,走一趟朱雀门。
  羞耻是羞耻了点,可是李承乾从内心来讲,他也真的很想向天下人证明,孤已然足疾痊愈,孤并没有德行有亏。
  “孤有些担心,那些臣工之中,不少都已经上了年岁,让他们伴孤步行,或许还能指使得动。”
  “若是想要让他们一边诵读,一边步行,唔……便是孤,都有些难以想象那样的场面。”
  程处弼的脑海里边也顿时划过一道画面,一帮子歪瓜劣枣的中老年男人,颤颤微微地在凛冽的寒风之中行走。
  一边哆嗦一边叽叽歪歪地念着《三字经》,程处弼觉得,就那帮子歪瓜劣枣的东宫属官,怕是吐出来的字句,都比不上北方的寒风呼啸声大。
  想要让那些围观于宽达一百多米的朱雀大街两旁的百姓知晓,那么边走边朗诵的那些朗读者。
  必须声音宏亮,而且必须很有精神,才能够昂首挺胸地一边大步前行一边大声地朗诵着《三字经》,这样才能够起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程处弼看了一眼于志宁,于志宁好歹也是几十岁的人,但是在官员之中,却也已经算是年富力强的。
  东宫的诸多属官之中,年纪比于志宁大上七八岁甚至是十几二十岁的彼彼皆是,而比他年轻的,怕还真没几个。
  而且,东宫属官的数量也不算多,让他们叽叽歪歪,等声音通过宽阔的朱雀大街,传到百姓的耳朵里时,怕是比和尚念经的声音还要小上几分。
  程处弼忍不住嫌弃地叹了口气,目光移开。
  “???”于志宁一脸懵逼地看着程三郎,这小子怎么又用那种鄙夷的眼神看自己,老夫可没得罪你。
  程处弼的目光一转,落到了宁忠的身上,宁忠顿时菊花一紧,很警惕也很戒备地看着程三郎。


第608章 望殿下恩准臣来主持操办入城典礼
  这位太子身边的心腹宦官,声音足够嘹亮,可就是声音太过尖细,平时说话都跟捏着嗓子似的。
  若是让宁忠率领东宫的一干宦官齐声朗诵,一想到近百宦官,整齐划一地用那娘里娘气的尖嗓子在那里朗读《三字经》。
  程处弼觉得自己这位作者不吐血,怕是那些前来围观热闹的市井百姓们怕也会纷纷皱眉掩耳走避。
  嗯,这帮子家伙也不适合,程处弼目光一转,怎么办,还能有哪一个大集体适合朗读者这样的工作?
  程处弼站起了身来,开始在亭中走动,思考。
  李承乾呷了一口清肝明目的菊花茶,欣赏着亭外的绽放的菊花,时不时看一眼处弼兄。
  唔……不是孤不用脑子,而是孤实在是在干舆论宣传方面不擅长,这样的重任,还是交给处弼兄自己思考比较好。
  程处弼目光移出了亭外一扫,看到了立身于亭外不远处,精神抖擞,意气昂扬的左卫精锐。
  不由得两眼一亮,咦……等下,太子此番前往骊山汤泉宫,来的可不止有左右卫率,还有左右宗卫率、左右虞侯率以及左右内率。
  至于太子左右监门率则是负责东宫守备的,所以没有随行。
  虽然因为是低调地伴驾上皇,不过前来的诸率的精锐加起来,也足有近千之数。
  若是让这些大唐武贲之士,列阵于朱雀大街两翼,拱卫太子殿下前行,慷慨激昂地朗诵着《三字经》。
  啧啧,程处弼已然脑袋里边有了画面感,的确要比歪瓜裂枣的东宫属臣,又或者是娘里娘气的宦官集团,要强过太多太多。
  “殿下,臣已经有了万全之策。”程处弼当既一扭屁股,朝着李承乾一礼,无比自信地道。
  “哦?不知处弼兄策将安出?”
  “他们最适合!”程处弼并指如剑,指向了守在亭外的那些精锐护卫。
  于志宁看了外面一眼,整个人都不好了。让一群粗鄙武夫来念那玩意,那岂不是打他这位东宫头号文官的脸吗?
  “……程将军,这不妥当吧?你让一群粗,咳……一群军卒来朗读这《三字经》,会不会显得太……”
  “那于詹事你能有更好的主意吗?”程处弼摊开了双手,朝着于志宁道。
  “之前我说让东宫诸官念,你不乐意,你总不能让宁公公领着一票宦官来念吧?”
  “???”宁忠一脸黑线地扫了一眼程处弼,又看了一眼于志宁。自己真特娘的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咱家可是屁都不吭一声,你们能不能别老找咱家的麻烦?
  “程将军,于詹事,咱家可念不了,毕竟,嗓子不好。”宁忠是一位很有自知之明的宦官。
  当着满长安百姓的面去读《三字经》,宁忠觉得自己可没有程三郎那样的厚脸皮。
  再说了,以他为代表的东宫宦官都是不完整的男人,嗓子又尖又娘,平时需要他们开腔的地方还真不多。
  于志宁目光呆滞地看着程处弼,嘴开合了半天,愣是找不着适合的理由来反驳这货。
  东宫属官都是读书人,还真没办法像大唐的军伍之士那般可以如臂使指,敢不听军令,那帮子糙老爷们直接按军法剁脑袋都敢做。
  但是自己可以吗?不好意思,不行……这让于志宁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既不乐意看到那些粗鄙武夫去朗诵《三字经》抢风头,也明白帮东宫属官做不到如军伍般服从上级。
  “若是随行的千余军卒,肃穆前行,拱卫殿下行于朱雀大街,齐声而诵《三字经》。
  这效果,肯定要远远好过于让东宫属官和宦官。”
  程处弼洋洋得意地看向李承乾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