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马背上的李恪扶了扶自己那发酸而又深感空虚的腰子。
略有一些忐忑地看着那越来越近的卢国公府大门,这两天自己似乎也太懈怠了点。
当然,自己也不是刻意懈怠,只是那位许大师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跟自己走得很近。
拿出了他的好几幅珍藏的极品佳作,送给了自己。
得到了好宝贝,自然要好好地欣赏把玩一番,又拿去某些地方,跟自己的红颜知己共赏。
结果一不小心就睡在了温柔乡中好几天,也不知道处弼兄会不会暴跳如雷。
想到了这,李恪有些心虚了摸了摸鼻子,一会见到了处弼兄之后,一定要老实恭顺一点,唾面自干都成。
一想到处弼兄身为武家子弟,偏偏长着一张能说会道,又份外刁毒的嘴。
李恪就一阵心累,处弼兄的嘴皮子之滑溜,便是最擅长打嘴仗的斯文人也干不过。
当然,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大家害怕嘴皮子上占了便宜。
万一惹急了处弼兄这位粗鄙武夫,决定一力降十会那又咋办?
打是打不过的,说得过又能如何?李恪打量了下自己那跟处弼兄相比起来显得纤弱的细胳膊细腿,无奈地长叹了一声。
就在李恪为自己这几日懈怠渎职而显得有些忧心忡忡地当口,终于来到了卢国公府门口。
而早就有程府家丁看到了这位,禀报入府,管家富叔已然匆匆迎到了府门外。
李恪刚翻身跃下马来,就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疾蹄之声。下意识地一扭头,唔……那个策马而来的人有些眼熟。
就看到了管家富叔朝着那边望过去喝问道。“程虎,你怎么来了?”
“小人见过吴王殿下,富叔,三公子交待我们试制的纸已经成了。”
作为大唐勋贵圈八卦党的精英骨干,皇族子弟中最长袖善舞的老司机。
各个衙门都能找到熟人的吴王殿下,第一时间就觉得不对劲。
“纸?什么纸?”
程虎朝着李恪恭敬地一礼之后赔着笑脸道。
“殿下,这是我家三公子让我们程家纸坊照着他的办法新制的纸。”
这下子,李恪直接就乐了,一脸不怀好意的笑容朝着程虎伸出了手指头勾了勾道。
“哟呵,处弼兄这还真是,什么行当都想去掺一手露个脸,来来来,给我瞧瞧。
看看处弼兄是不是觉得拿硬黄纸擦腚太硬了,想弄个软乎点的纸……”
第546章 这张就写赠给你那便宜舅父的那首……
“???”管家富叔和程虎直接就风中凌乱,黑着脸看着这位胆敢当着程家人的面嘲讽程府三公子的皇子。
嗯,要不是这家伙是个皇子,管家富叔肯定很乐意抄起大棒棒把跟前这个眉清目秀的混帐揍得吱哇乱叫。
眼角的余光,扫到了老程家的家丁和管家那不善良的表情和眼神。
李恪心中一紧,哪怕是这两个家伙不敢惹自己,可是龙潭虎穴般的卢国公府里有的是惹得起自己的人。
一想到了这,堂堂的吴王殿下赶紧话风一转。“这是好事,对吧,我来……我说你们这是……”
李恪的目光直勾勾地落在了自己抽出来的那张纸上。
这是一张颜色比较接近于白色,手感舒服,而且富有一定柔韧性和厚度的纸张。
李恪凭着自己多年使用宣州贡纸,进行不正经艺术作品临摹和抄录的用纸经验,纸一上手,就觉得不对劲。
似乎跟那宣州贡纸略有些类似,但还是可以感觉得到,比起宣州贡纸的档次要差上不少。
但是,却又远远比那些纸钱的用纸,不论是在厚度还是其柔韧性方面,都要强上太多。
“这是处弼兄让你们制造出来的纸张?”李恪的嗓音陡然高了好几度。
虽然这种纸张的质量要次于宣州贡纸,但是,却已经从手感和视觉上出乎了李恪的预料。
作为程府管家,富叔觉得很有必要替自家三公子的聪明才智进行宣传和广而告之,满脸傲然地道。
“那是自然,这是我家三公子去察看了我们程家纸坊之后,给出来的新配方制作的纸张。”
“走,去见见处弼兄,我也很想知道,他捣腾这种纸张所谓何事……”
李恪的心中,已然隐隐猜测到了原因,但他还是想要见一见当事人,更想要见识一下这种纸张的品质到底如何。
程处弼正在享受着美味而又有着丰富营养的早餐,一大碗的羊奶,一盘瓜果,还有两个煎蛋。
以及一块煎得香喷喷的羊排,当然也少不了烧饼。
这种烧饼,外皮烤得焦黄酥脆,浓浓的麦香,令人回味……
这边正用着早餐的当口,就听到了厅外传来的脚步声还有熟悉的嗓音。
嗯,正是来自那位不良皇子,在长安城东浪西浪没个正型的李恪。
抬头,就看到了印纸坊的管事程虎一脸兴奋地抄着一个竹筒,跟着管家富叔正快步拾阶而上。
而李恪脸上也挂着热情洋溢的笑容。“哎呀呀,处弼兄这是刚起啊,小弟来也……”
……
程处弼打量着这个厚脸皮,将那盛满羊奶的空碗搁下,打了个饱呃呵呵一乐。
“哎哟,我还以为是谁,原来是殿下这样的稀客,不知殿下这几日到哪忧国忧民去了?”
李恪笑眯眯地一副唾面自干的架势,厚着脸皮凑到了处弼兄身边道。
“嘿嘿,小弟我这几日忙一些小事情,不足挂齿。倒是兄台你让程家纸坊新制的纸,小弟我方才看到了,感觉很不错的样子。”
程虎大步上前,恭敬地将那个装着纸的竹筒给递了过来。
“三公子,这是咱们自家的纸坊照您的配方和法子制作出来的纸。”
程处弼接过了竹筒打开之后,将里边的纸张给抽了出来,里边一共有七八张纸。
看到了这些纸张,不论是厚度还是密实程度以及柔韧性,真的是跟过去程家纸是天壤之别。
那边,管家富叔已经派人去拿来了之前采办的硬黄纸还有老程家常用的宣州贡纸。
当然也少不了笔墨纸砚,这自然是拿过来测试纸张所用。
程处弼仔细地感受了一番之后,看到了身边那位抄着一张纸啧啧称奇不已的李恪。
“贤弟,你来试试纸如何?”程处弼不乐意自己的童趣体书法在人前献丑,决定把试纸的重任交给李恪。
“小弟我可是求之不得,正好试一试这程家纸到底品质如何?”
说话间,李恪研磨出了一些墨汁之后,便抄起了笔,开始在那程家纸上落笔。
旁边的三位程家人目光都死死地盯着李恪写出来的笔迹……
先是一条长长的横,一直到那李恪提笔,可以看到,纸面上的墨迹,虽然有往旁边浸润的迹象。
但是,只是略微地朝着笔迹的两侧略微地渗了些许,看到了这一幕。
李恪忍不住继续下写,将程处弼之前给他亲爹程咬金创作的那一首《奉父命,程三郎送家父程咬金西出长安》给抄录了下来。
程处弼一脸黑线地扫了一眼李恪,总觉得这位小老弟是在讽刺自家父子。
不过看在他表情认真,用笔专注的份上,程处弼放弃了掐着这货的脖子一个大回环扔出卢国公府的打算。
程虎拿来的纸样一共是八张,程处弼看到李恪这位认真专注的抄录诗赋的模样,眼珠子一转。
等到他搞完第一张纸,便将第二张纸递了过来。“来来来,贤弟,继续。”
“???”李恪一脸懵逼地看向一脸殷切笑容的处弼兄。
“兄台你啥意思,试纸,一张不就够了吗?”
“错,一张怎么够,知道不知道,这是新的配方,新的制造工艺,制作的纸张。”
“每一张纸样都会有着一定的差异,贤弟你想,万一纸样成功,那将来是会走入到千家万户的。
所以,试验,一定要足够严谨,一张怎么可能够。
何况贤弟你这样精擅书法的大师出手落笔,才好作出比较。”
李恪呆愣愣地看着笑容殷切着透着慈祥的处弼兄。偏偏还找不到适合的反驳之言。
当然,主要还是处弼兄的马屁话说得恰到好处,令李恪深感身心愉快。
“罢罢罢,既然兄台你都这么做了,小弟我也该拿出点本事来。”
“来来来,这首就写被你爹命名的诗名很长的那首……”
“这张就写赠给你那便宜舅父的那首……”
“为什么不写一样的?”连写了好几张之后,看到处弼兄要求这么多,李恪直接不乐意了。
“一样有什么意思,再说了,到时候你的书法作品,愚兄可以给你装裱起来嘛,这可是给你扬名的机会哟……”
“……”
第547章 今日本王有要事去寻母后,速速领路
八字纸样,其中有两三渗墨显得有些厉害,但是另外五张的情况则好了许多。
饶是如此,依旧是让李恪震惊得无法自己。
“处弼兄,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你不是要搞印刷,怎么又想着去研制造纸了?”
勤俭持家的程处弼扫了一眼这位不知柴米油盐贵的吴王殿下,不乐意地道。
“因为我穷行不行?”
程处弼话音刚落,见识过处弼兄土豪一面的李恪直接就乐了。
“……处弼兄莫要说笑了,你之前入股那个小小的印书坊,一下子就砸进去了五千贯。
这样的大手笔,你居然还在小弟跟前哭穷?”
“那五千贯可是我连兜裆布都当了才凑出来的好不好?”程处弼不乐意地瞪了一眼这家伙。
“你爹都欠了我一年多的俸禄了。”
李恪口歪眼斜地看着这位满脸愤忿之色的兄台。神特么的欠你一年多,分明就是你自己闹腾妖蛾子被扣掉的好不好?
但是考虑到自己身处于龙潭虎穴一样的老程家,李恪决定从心,呵呵一笑,低眉顺眼地道。
“那是你跟我父皇的事情,跟小弟可没有半个铜板的关系。”
“……哼,你想,那一丈贡纸,就得几十文钱,裁剪下来,怕是还不够一本书的用纸量,若是我们印上三五十万册,光是那纸张就得耗费多少财帛?”
“我不自己想办法,还能怎么办?”程处弼长吁短叹地道。
之前还觉得活字印刷术,只要搞出来,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
可是等到事到临头之后,才发现事情远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例如那铅锡合金的配比。
以及滚筒式印刷机,还有油墨,甚至是纸张,几乎所有的东西,都需要推翻重来……
这一切,都是自己呕心泣血,绞尽脑汁给搞出来的好宝贝,都仅仅只是为了配合铅活字印刷术而已。
听着程处弼那半吐槽半吹嘘地在那里自夸着丰功伟绩。
李恪呆愣愣地看着程处弼这位斩鸡头烧黄纸的兄台,心中的震撼程度,远远地超过了表面所能够表现出来的。
程处弼没功夫理会呆头呆脑的李恪,满脸欣喜地打量着这些纸样,仔细地询问了程虎,给出了新的解决办法。
其实也就是延长一下熬煮的时间,还有浸泡的时间,再就是增加研磨的次数。
当然,程处弼只是提出自己的构想,具体自然还得由程虎所负责的程家纸坊去反复的试验。
程处弼勉励了程虎一番之后,交待他尽快制作,争取三五天之内,送一批纸样过来。
李恪在卢国公府蹭了一顿香喷喷地早餐之后,就有点心神不属地拍屁股离开。
而且这家伙离开的时候,还顺走了三张他自己的书法作品,说是自己写得不满意,要带走。
程处弼手中已然有了五幅大唐吴王殿下的书法作品,自然是少上三幅也没什么关系,毕竟都是重复的。
再说了,东西也要物以稀为贵,要是李恪的书法作品烂大街,那程处弼怕是拿来楷屁股都还嫌有墨呢。
……
李恪拿走的三幅书法作品,有两幅是有墨浸的问题,还有一幅则是没有问题的。
拿着装着这三幅字的竹筒,离开了卢国公府之后,李恪先是策马朝着皇宫的方向疾行。
可是到得宫门前后,李恪又不禁有些犹豫,毕竟他觉得这种程家纸,实在是很重要,毕竟朝庭每年采办纸张,都耗费不小。
加上自己父皇之前就曾经私底下抱怨过,每年朝庭在纸张上耗费的财帛可不是小数。
但是,每年的文书往来,公文,以及各种文字文案,都会用到大量的硬黄贡纸和宣州贡纸。
因为只有这两种纸张才能够承戴笔墨的书写,父皇也督促过工部研制新纸,奈何要么就是品质太过强差人意。
要么就是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没能够获得更加物美价谦的纸张。
但是现在若是拿去进献给父皇,会不会打扰到处弼兄的算计……
一干护卫呆愣愣地看着自家王爷,站在宫门口长吁短叹了老半天,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