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15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来。
  随着大批的建设兵团的成员到来,犹如拿墨水掺牛奶里一般用力一搅合,瞬间就开始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变化。
  毕竟这些建设兵团的人,原本就是平壤以及周边地区的老百姓,他们的亲戚、朋友、故交、熟识,都会成为被他们所影响的对象。
  再加上他们这些都是曾经抄起刀子上了战场跟大唐拚过命的男人,却被那位仁慈的大唐皇帝陛下给释放,并且还授予官职,给予钱粮。
  重要的是,他们这些已经经过了差不多一年的灌输和教育,早就已经彻彻底底地把自己当成了一位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唐子民。
  并且他们已经很明白自己乃至自己祖宗十八代与中原的渊源。
  自古以来,这辽东四郡就是中原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只是这些年以来,狼子野心的高句丽南侵,吞并了中原帝国的辽东四郡。
  让他们这些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中原帝国子民,变成了被高句丽统治的高句丽百姓。
  而现如今,大唐帝国的到来,并不是在侵占他们的家园,而是推翻那骑在他们头上,统治了他们数代人的异国。
  让他们能够重新回归到中原帝国的怀抱,让他们重新成为骄傲的中原帝国子民,大唐子民。
  呵呵……有谁敢说我们说的这些没有根据,来来来,请你们好好看看,这些精装印刷版的关于辽东四郡的科谱读物。
  里边那些详实的历史资料,就证明着,自古以来,辽东四郡就是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当然,如果你不认字,这也没关系,我们这里还有同样是精装印刷的儿童版插画读物。
  不需要你认识多少字,只需要你能够看得懂那些简单明了又可爱的图画,就会对自己的国家和历史,知道个八九不离十。
  数千名抄着十分流利的大唐官话的建设兵团成员,他们的原高句丽人身份,让他们更能获得当地的百姓的认同。
  再加上亲朋好友,本乡本土,让他们至少能够影响周围几十,上百号人。
  再加上他们都是接受过专业的宣导训练,使得他们明白,自己该怎么去劝说。
  该怎么去引导,如此才能够最短的时间内,让那些人明白。
  至少让他们能够安静下来,不会对大唐起反感之心。
  再有就是,原本应该调拔给平壤百姓以及周边之地的百姓的各种生产生活物资。
  不再交给高句丽旧有官吏发放,而是交给这帮子站在大唐这一边的建设兵团成员来发放。
  让他们明白,这些恩惠,都是大唐王朝对于治下之民的回报,更要让他们明白。
  只有跟着大唐王朝走,他们这些小老百姓才能够吃饱穿暖。
  看看大唐的武贲,对老百姓秋毫无犯,看看大唐的商贾,善乐好施……
  可以说,老百姓们是最质朴的一个团体,而大唐的各种怀柔手段,又恰好是针对他们。
  让好处落到实处,让每一位老百姓都能够感受到大唐对他们的宽仁和浓浓的关怀。
  再加上,将那些原属于高句丽王公贵族的土地,拿出了许多来,分派给那些原本只能老老实实给达官显贵当奴隶、佃户的贫苦老百姓。
  再有,那些新近投降的高句丽士卒也没有被轻易地直接放回家。
  而是也被程三郎如法炮制,让他们很快也融入到了建设兵团这个大集体里。
  并且,有了这一大票劳动力的加入,正好对平壤城进行天翻地覆式的重新修缮,正好把那些高句丽的旧有痕迹给抹掉。
  再有就是,开始兴修一条沿阿利水直接抵达阿利水入海口的水泥官道。
  当然,各种工厂,特别是水泥厂、砖厂等相关于民生的工厂的兴建,将大量的无业游民收入囊中。
  让老百姓们都有事情做,都有饭吃,谁特娘的还乐意抄起大刀片子哇呀呀的打生打死?
  至于有人想要跳出来说光复高句丽七百载社稷荣光,拜托,你有兵吗?你有人吗?你想拥戴谁?
  高句丽的国主还有一干贵族王公,已然被迁居于位于平壤城不远处的一座村镇中监视居住。
  有本事你就一个人跑去单挑过万披盔带甲,武装到牙齿的大唐铁甲精锐,把大王给迎回来,我们就相信你是真心的。
  总而言之,随着大唐这边各种手段齐出,短短不过一两个月的光景,整个平壤城以及周边地区都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大量的平壤百姓子女们纷纷入读蒙学,哪怕是大人,也可以进入到扫盲班去学习。
  总而言之,大唐官话,以超英赶美的速度正在这原高句丽王者一带迅速的普及。
  而这样的速度,被程三郎骄傲地命名为辽东速度。
  李世民,这位大唐天子也留在平壤坐镇,并未离开,眼睁睁地看着这平壤以及其周边地区,那种日新月异的变化。
  亦不得不承认,程三郎这小子,最适合做的,就是搞边塞事务。
  兴许这程三郎的军略,比不上李靖与自己这样戎马一生的老手。
  但是,他对于这些大唐新占之地,所使出来的各种手段,绝对是他的独创。


第3043章 朕还等着搞上一场最盛大的宗庙献俘
  李世民此刻没有呆在平壤王宫,现如今的大唐天子行宫内。
  他正悠闲地坐在程家酒楼的三楼雅间里,呷着美酒,吃着小菜,欣赏着窗外的风景人物。
  入目所见,平壤城内的建筑鳞次栉比,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甚至还能够听到不少人正在用腔调略显得古怪,但是已然很流利的大唐官话在那里高谈阔论。
  又有谁能够想象得到,短短两个月之前,这里还是对大唐充满着戒备与恐惧的高句丽王都。
  而今,居然已经有了一种像是生活在繁华喧闹的大唐城镇之感。
  讲大唐官话,学大唐汉字,穿唐衣,吃唐食,用唐物,已然成为了现如今乐浪省的百姓们最喜欢干的事。
  不多时,李世民就听到了有脚步声传来,赵昆这位大内侍卫头子第一时间来到了雅间门口,看到了是李绩与那马周二人连袂而至。
  “二位爱卿怎么有闲暇到这里来寻朕?”李世民笑眯眯地召手示意二人到跟前来坐下。
  李靖笑呵呵地坐了下来之后,忍不住吸了吸鼻子道。
  “陛下有这等闲情雅趣,臣等自然也想要凑凑热闹,咦……臣好像闻到了那干锅竹鼠的香味……”
  “哈哈,想不到李爱卿不但耳聪目明,就连这嗅觉也还是一流。”
  李世民点了点头,抬手指了指那个下面有个小碳炉的小陶锅道。
  “这是齐王让人从登州送来的,论及做这等美食,还是这程家酒楼做起来正宗。”
  “而且加了些辣椒之后,滋味可是比之过去品尝到的干锅竹鼠,更胜一筹……”
  “赵昆,让人再给送两份过来,二位卿家若不忌口,也好好尝尝。”
  马周也同样是个美食家,听得此言,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星子。
  “那臣可就却之不恭了,加了辣椒提高香辛味的干锅竹鼠,这臣还真没尝到过……”
  不大会的功夫,两锅干锅竹鼠被端了上来,这些干锅竹在锅上。
  浓稠的汤汁正在缓缓地冒着小泡,随着火力的继续煎熬,等到汤汁被竹鼠肉吸收之后。
  就会变成油脂在锅里慢慢地炸着竹鼠肉,以便让竹鼠肉变得更加的香浓入味而又富有嚼劲。
  李绩可是在泸州呆过一段时间,蹭吃过不少的竹鼠,也是很好这一口。
  慢慢地咀嚼着那带皮的竹鼠肉,弹牙的肉皮,越嚼越香,香浓的滋味,溢散在唇齿之间。
  又香,又辣,又带劲,这让马周吃得满嘴冒油的同时,亦连呼过瘾不已。
  甚至都差点想要吐出舌头来减缓辣味在口中的肆虐,赶紧吃上几口凉菜缓缓。
  又忍不住继续抄起筷子,对付起了锅中的美食。
  李世民笑眯眯地看着这二位卿家那副有些控制不住的吃相,不禁呵呵一乐,正要说话。
  就听到了下方传来了喧哗声,原来是那位距离这程家酒楼不远的广场大戏台有戏要开场了。
  “这平壤城,可真是比过去热闹得多了,臣听闻这些日子。
  但凡是逢五、逢十戏台开戏的日子,平壤城周边的百姓也都纷纷赶来凑热闹。”
  “好在城内城外,也都安置了几个大戏台,以供百姓们观戏。
  不然臣真有心担心,百姓们会不会因为看这样的大戏而生出乱子来。”
  听到了李绩与马周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了戏台,聊到了那些剧目。
  说来说去,其实这些剧目也都已经算是老掉牙的了,毕竟在辽东的各大戏台,演的就是这些。
  现如今到了这里,还是这个套路,顶多也就是把人物或者是情节改一改,然后又继续演。
  可即便如此,偏偏那些高句丽……嗯,应该说是乐浪省的百姓们却乐此不疲。
  “这样的戏如此敷衍,连老夫都觉得有些腻味了,回头就让程三郎那小子再弄出点新剧来。”
  李绩打了个哈哈,努力地咽下了口中的美食之后,开始聊起了正经事。
  “陛下,征调来用以渡海的船只,已经悉数抵达了阿利水入海口码头处。”
  “另外,齐王殿下传来消息,从洛阳通往登州的水泥官道,已于十日前,全线通车……”
  “而且根据传回来的消息,汉唐商行的驿车已经试车,从洛阳至登州全程水泥官道,他们的驿车大约十三到十四日便可抵达登州。”
  “不到半个月?”李世民顿时两眼一亮。
  李绩点了点头笑道。
  “正是,不过这相比起长安与洛阳之间的特快驿车而言,则是慢上了不少。”
  马周点了点头,不过也说了一句公道话。
  “那可不一样,长安到洛阳的特快驿车,那可是中途会多次换马的,而他们这长途驿车,一日换马一次,慢一些很正常。”
  “好好好,既然如此,乐浪、辽东二省诸事已然井井有条,而有李卿你坐镇乐浪,朕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也该是朕班师还朝的时候了。”
  “朕还等着,回到了洛阳之后,好好的搞上一场最盛大的宗庙献俘。
  也好让天下万国知晓,朕已克敌凯旋,高句丽君臣,已为我大唐阶下之囚……”
  李世民站起了身来,满面红光地负手而立,拿下高句丽,带着高句丽君臣,在天下人面前进行宗庙献俘。
  对于大唐,对于自己这位大唐天子而言,所带来的成就感,就连昔日的颉利可汗被缚于长安城,也是远远不如。
  毕竟,这是自己亲率大唐武贲,成功地破高句丽,擒其君臣而还。
  天下,还有谁敢叽歪半句,老子不是天下公认的英明之主,我大唐比不上前隋?
  至于南边的百济嘛,就且先留着,自己这个当爹的已经把最困难的难关都攻克了。
  总不能让自己亲儿子太子承乾,未来连个提高自己威望的机会也没有……
  嗯,那就当成自己送给亲儿子未来登基之后,增添威望的一件工具。
  想到了这,李世民不禁脸上露出了一个慈祥的笑容,此刻,他也无比地想念远在洛阳的亲人们。
  ……
  同一时刻,百济之王扶余义慈,此刻正软绵绵地瘫在王宫的案几上,跟前的残羹剩酒,证明了他经历了些什么。
  他很不乐意看到大唐轻易地掌控高句丽旧地,可他也实在是抽不出精力去闹妖蛾子。
  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今的百济国内的诸事,就已经让他焦头烂额,心如死灰。
  登州水师在经历了整个冬天的修整之后,再一次恢复了之前的各种骚操作。
  可以说,现如今的百济百姓们,要么已经破罐子破摔的躺平。
  要么,就只能退缩到远离海岸与水岸的内陆去讨生活。
  因为只有在那种地方,百济的百姓军民才不会遭遇大唐水师以及水师登陆部队的骚扰。
  不然,眼睁睁地看着种好的庄稼被捣毁,城墙被拆掉,就连官衙都被炸掉。
  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则直接就被唐国士卒给押走,听闻全被弄到那辽东去当苦力。
  面对这样的结果,一干百济将士,谁也不乐意去面对这种已知的无奈命运。
  丝竹之声在大殿之中回荡,还有眉清目秀的舞女,正在扭动着妙蔓的身姿。
  可扶余义慈瞪着一双腥红的醉眼,呆愣愣地看着天花板,就像是陷入了贤者时间的智者。
  他所考虑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唐啊,你特么的到底想要干嘛?


第3044章 大唐啊大唐,你能不能给我百济一个痛快
  扶余义慈其实也是一位很有雄心壮志的枭雄,他很有野心。
  也正是因为有野心,也有才能,所以才能够在与新罗的作战中,连连取得大捷,夺取了不少的新罗城池。
  同样,他也有很强的战略眼光和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