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15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者,历史上那个大唐,可是被那高原雄主松赞干布搞出来的强盛吐蕃给弄得相当的难受。
  甚至最后还被吐蕃直接夺走了河西走廊,这等耻辱,简直令人吐血。
  可是现如今呢?吐蕃高原雄主还有他亲儿子已经升天,象雄国还有那后藏王国对那吐蕃虎视眈眈。
  反正现在如今高原之上,散沙一般,再加上程三郎之前跟那任雅相暗戳戳地反复商议之后。
  那就是顺水推舟地给他们上眼药,象雄国与后藏喜欢苯教,就由着他们奉苯教为国教。
  而吐蕃之前松赞干布要搞事情,削弱苯教,扶持佛教,自然,通过各种暗中的手段,最终现如今吐蕃奉佛教为国教。
  结果嘛,反正吐蕃不敢说信了佛有多好过,反正光是宗教之争,就足以让三国互为仇寇。
  总而言之,反正现如今的大唐与历史上的大唐已经变得很不一样。再加上程三郎也知晓了历史上大唐行政区划分所带来的弊端。
  所以就推出了行省,将大唐的行政区划分,再添加上一层。
  行省,肯定不能像道那样大,例如辽东州都督府,单独划成一个省就解决很多的后续问题。


第3025章 如此负有哲理的名言,难道不是出自丈人之口?
  而后,在这辽东省,设立更多的官吏来进行分权,例如民政使就专门管民政,财政使专门管理税赋收支,而监察使专门负责刑狱诉讼……
  学政使专门负责一省之教学工作,同时也能够从根子上解决寒门读书无途径的问题。
  “至于负责军队的武将,只负责当地军队的招募、训练等工作。若是地方发出现匪乱或者是其他的紧急情况。”
  “由民政使和监察使一致同意,将领才可调兵在辖区内进行平叛……”
  “若非紧急到非必要的情况,当地官员,无权调动当地驻军一兵一卒,只有朝廷遣旨方可……”
  “如此一来,杜绝了自秦汉以来,军、政、财权尽聚于一人之手,容易形成地方军阀的弊端……”
  “……”李世民与马周呆愣愣地看着程三郎中气十足,有条有理的在那里侃侃而言。
  不知何时,李世民就已经叫来了舍人,此刻正在一旁奋笔疾书,这让程三郎越发地来劲。
  毕竟自己在对大唐天子与大唐名相进行教学与科谱行政级别的划分,以及地方上责权划分的讲学。
  将会被记载下来,说不定哪天就会成为有据可查的历史资料。
  而自己也将会成为历史上开创行省制度的优秀政治家。
  再者,正是由于过去那种行政区划分的弊端,导致了大唐的官吏很容易出现大问题。
  大唐的州刺史是从三品,而下一级行政级别的县令则是七品。
  看看,从三品到七品县令之间,这个跨度,实在是贼鸡儿大了点。
  一位县令,在地方上政绩优秀,你能把他直接提拔到上一级行政区,也就是州当刺史吗?
  这样夸张的晋升,怎么可能,那么大的步子,你就不怕扯着蛋吗?
  所以当然是不可能,那么假如,将州设为二级行政区,而将行省设为一级行政区的话。
  这岂不就简单了许多?你在县令的位置上干得相当的优秀,那么晋升你去二级行政区,再干上两三轮,优秀,那么再升。
  而且如此一来,随着大唐的国泰民安,越来越多的科举取士,大量的才俊,也才能够人尽其用。
  其实这也是一种解决冗官的优秀手段,让他们各司其职,各有分工。
  ……
  终于,大唐天子在听到了程三郎那洪亮的嗓音开始显得有些沙哑的时候,及时叫了一个暂停。
  “贤婿,你先停一停,等会,你说的实在太多,老夫现在脑子有些乱……”
  看到程三郎有些意有未尽地闭上了嘴,开始抄起茶水自斟自饮。
  李世民则把目光落在了那马周的身上。“爱卿,你觉得……”
  “陛下……”马周瞅了一眼那位脑子里边都不知道装尽了多少奇奇怪怪玩意的程三郎。
  这才朝着李世民压低声音小声地道。
  “小程太保之言,依臣之见,虽然不成熟,却绝对是可以解决历朝历代以来。
  地方责任过大,自行其事的良策。”
  李世民此刻脸上的酒红已然退去,现以,脸上仍旧红光满面,只是这一种红,跟兴奋有关系。
  “卿之所见,亦与朕一般无二,朕之前,只是想到了划道以监察。”
  “却怎么也没能想到,像这小子一般,直接想的就是,将监察道划为行省,而行省之军政财权分授于人。”
  “如此一来,当可杜绝有汉以来地方当权者为所欲为,甚至是自立为王的旧事……”
  马周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对于陛下清醒而又冷静的分析,深感佩服。
  “不过……贤婿啊,若是照此策施为的话,我大唐武勋之臣,说不定要寻你小子的麻烦……”
  看到了老丈人斜过来的似笑非笑的眼神,程处弼只能把在口中咀嚼的脆黄瓜咽下。
  “丈人,个人事小,国家事大,寻小婿的麻烦又如何?”
  “丈人你也曾经说过,马上得天下,却不可马上治天下……”
  “……”程三郎洋洋得意地显摆完这句话,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老丈人原本斜向自己的眼神瞬间凝固,而那位马周,此刻则是满脸古怪地看向老丈人。
  “贤婿,你不会是酒喝多了吧?”李世民的脸色瞬间就拉了下来。
  “怎么,难道小婿说错了吗?如此负有哲理的名言,难道不是出自丈人之口?”
  程三郎也有些懵逼,反正他只记得,有一回喝酒的时候,老丈人显摆过这句话,当时自己可是听得深有感触,狂拍了一顿老丈人的马屁。
  当时的场面真可谓是翁婿相得,为何现在,老丈人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怎么的,不爱了是吗?
  马周看到这对翁婿那生动的表情,差点就想抱着肚皮滚倒在地板上。
  好在他及时地控制住自己的微表情,用力地抹了把脸,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深沉。
  “那个……小程太保,此言应该是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
  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啊这……”读书比较少的程家第一靓崽不禁有点傻眼,好在他眼珠子一转,继续强行狡辩。
  “原来那位先人,居然也我丈人英雄所见略同,还是丈人你总结更好,也很透彻……”
  “你小子……”
  李世民哭笑不得地抹了把脸,算了算了,懒得跟这个厚脸皮计较,还是继续聊正经事为好。
  “反正小婿就是听过丈人你说过这话,而且小婿也觉得这是至理名言,更应该成为我大唐治理天成,开创万世太平的行为准则。”
  大唐以武立国,但是当四海承平之后,如果不处理好军政方面的关系,很容易让大唐出大问题。
  想想后世的国家,军队只忠于朝廷,忠于国家,不掺手当地的民政财政等责权。
  还不就是因为军队是国家授权使用致命武力及武器,来保护其国家人民的利益的常规武装力量。
  只有国家才可以动用,地方无权调动……
  “来人,上茶,上浓茶,老夫今日,可是要跟你小子好好聊聊……”
  “陛下言之有理,臣也要洗耳恭听。”
  面对着这二位大佬笑呵呵,程三郎丝毫不虚。
  这个时候,没有人比我更懂得五级行政区划分的重大意义,没有人。


第3026章 见不得程某人足智多谋,想占口舌便宜是吧?
  李世民从来没有像此刻这般觉得这位爱婿显得那样的眉清目秀。
  是的,这位一向喜欢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爱婿,今日所献的这一良策,简直优秀到不能再优秀。
  李世民感觉自己就好像是在黑夜之中努力寻找方向的旅行者,突然之前,看到了前方,有一点星光在闪烁。
  当越走越近之后,发现居然就是眉清目秀的程三郎,举着一支火把,还伸出了一只强有力的胳膊,笔直地指向正确的方向……
  马周也是满脸羡慕妒忌恨地看着侃侃而言的程三郎,这小子,这已经不能用聪明绝顶来形容了。
  他搞出来的这种几名官员分权,设立行省,以管辖州,再由州辖县的方式。
  可以说是一大创举,从根本上,杜绝了地方官员会渐渐演化成为土霸王的弊端。
  而且,几名官员分权,如此一来,官员的调动,也更加的便利,同样,也不用担心官吏的更替,容易造成吏治的混乱。
  另外就是,随着大唐科举的士子越来越多,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才俊之士入仕。
  而多出来的这一级行政区划分,还有那种细致的分工,同样也使得人才得以物尽其用。
  至少数十年内,不用担心才俊之士太多,而无用武之地。
  而且程郎也说得对,术业有专攻,刺州只是一人,累死累活也干不完事情,为此,不得不设立长史,之后又设立司马。
  可这些手段,更像是破旧的窗户,所有人都没有打破重建的意愿。
  或者说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去重建,只能够努力地修修补补,哪坏修哪。
  而程三郎却跳出了这个框框,重要的是,他还能够拿出一份绝对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蓝图来。
  这等本事,简直就是天授一般,为什么偏偏是出自程三郎之手?
  粗鄙武夫一堆,恶名远扬的老程家,为何就冒出这么一个文武双全出将入相,治军治民无所不能的程三郎?
  这让马周不禁心生感慨。“生子当如程处弼……”
  “???”正讲得神采飞扬,唾沫星子横飞的程三郎突然听到了马周冒出这么一句话,整个人脑子一乱,差点就毛了。
  怎么的,是不是见不得程某人足智多谋,过于天才,想占老子便宜是吧?
  ……
  看到程三郎直接就鼓起眼珠子满脸不乐意的架势,李世民直接就让口水给呛得在那里狂咳了好几声,赶紧抬手狂摇。
  生怕这位心眼不大说出什么不好听,影响团结的话来,然后赶紧补救道。
  “马卿家此言,甚合朕心,他虽非朕之爱子,却是朕之爱婿……”
  马周也意识到了自己好像是在占程三郎的便宜,赶紧顺水推舟的就坡下驴。
  “陛下所言甚是,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就在这个当口,原本摇曳的烛火突然发出了一声哧响之后,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完全熄火。
  直到这个时候,一干人等这才注意到,屋外已然天当大亮。
  “哎哟,丈人,这天都亮了,没想到这一聊就是一夜,实在是……”
  程三郎也没有想到,吹起牛逼来,时间会过得那么快,时间过得快倒也没啥,但问题是老丈人年纪大,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而且过不了两天就要蹿往高句丽,程三郎只能意犹未尽地起身向丈人告辞。
  马周也站起了身来向陛下告辞后,与那程三郎肩并肩地出了屋,正想再讨教一二。
  结果这小子脚程贼快,而自己吆喝两声,非但没能让这小子停步,反倒是越跑越快,犹如怕被鬼撵一般。
  马周一脸黑线地看着程三郎的背影,想了想,屁股一扭,又转身往回走。
  不大会的功夫,满脸倦意的李世民再一次见到了马周。
  “马卿还有何事?”
  此刻,熬了一个通宵的李世民也很想直接倒头就睡,只是马周非要求见,自己也不得不强打精神见上一见刚刚告辞的马周。
  “陛下,臣想留在辽东州,还请陛下恩准。”
  “小程太保所献之良策,依臣之见,大有可为,而且,若是能够在这辽东州试行成功的话。
  若是在我大唐全面推广开来,当可保我大唐再无有汉以来军阀林立之忧患……”
  “看来,爱卿也极其看好程三郎此策。”李世民欣慰地一笑,抚着长须眯眼半晌。
  “朕与卿一般想法,可惜明日就要启程,这样吧,就让程三郎随行,到时候,朕与卿,正好好好的跟这小子聊聊。
  争取能够将此等良策打磨出来,等高句丽事了,正好拿这辽东州来作为试点……”
  ……
  那马周顶着一双黑眼圈,偏偏还神采熠熠地想要逮着程三郎追问问题。
  但是刚刚才被此獠占了一番口舌便宜的程三郎岂会给对方机会。
  老子只是搞工作,不是玩命,程三郎根本没搭理马周,直接快步闪人回府补眠去也。
  结果,程三郎这才刚刚躺下,准备好好地补上一波瞌睡。
  下午才好跟一票狐朋狗友们继续打打小牌,喝喝小酒,继续干着自己有滋有味的都督工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