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14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很快,马周便将程三郎在那辽东州开始大规模扫盲之事详细地讲述了一遍。
  当然这里边,就不得不提到这本《蒙学小字典》以及那份带着拼音的《三字经》。
  重要的是,马周向李世民详细地解释了一遍这汉语拼音的妙用,而像他这样的聪明人。
  只花了不过数日的光景,就已经差不多学会了全部的声母韵母。
  并且可以为那些没有标注的汉字来标注出恰当的声母和韵母。
  可以说,有了这玩意,的确极大的利于推动大唐官话在各地的推广。
  看到马周满脸兴奋地在跟前涛涛不绝,而一旁的李靖而也是满脸认同地频频颔首,甚至还时不时地开口支持。
  而经历了最终的尴尬之后,李世民自然也恢复了理智,一面翻看着那本厚实的《蒙学小字典》。
  一边听着马周与李靖的陈述,足足个多时辰之后,李世民这才心满意足地干掉了跟前的茶水。
  “想不到,我那爱婿,居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日,就干出了这么多的成绩。”
  “看来当初无奈之举,反倒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话一出口,场面略微显得有那么一丝丝尴尬。
  毕竟当初把程三郎那家伙撂在辽东,自然也是有原因的,就是因为这小子太能抢功劳了。
  李世民考虑到大唐跟高句丽的作战,已经全然占到了上风,再让这小子继续抢下去,容易惹出众怒。
  并且还是在一干臣工们隐晦的相劝之后,最终下定决心,把这小子撂在后方。
  倒没成想,原本就是希望这小子能够在辽东城那里管好后勤,看守好战俘,安安静静地打他的竹牌。
  可结果,居然不知不觉,又干出了这么多的事情。
  这终于让李世民想到了英果类已的亲儿子李恪曾经用来形容程三郎的那句话。
  处弼兄这等才俊,甭管是撂到那儿,都肯定能折腾出大动静来。
  看来,这小子,果然就跟块金子似的,随便扔那里,都会熠熠生辉。
  说实话,李世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夸奖那小子了,毕竟夸得太多,连自己都觉得有些腻味。
  毕竟,形容词也有到底的时候,夸那小子太多,也让人头疼,毕竟,那小子这段日子以来,可是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
  都还算是积欠,嗯,功劳都还没有赏赐,一想到这个问题,李世民就觉得头大。
  就在这个时候,李靖伸手递过来了一封书信,摆放到了案几之上。
  “陛下,这里有一封程三郎交给你的书信。”
  ……
  看到了程三郎在书信之中,关于他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的解释,还有他对于那些先期投效了大唐的异族部落首领的一先看法以及意见之后。
  李世民脸色也不禁沉了下来,作为英明神武的大唐天子,自然也很清楚,这帮子异族部落都是些什么人。
  见风使舵的本事可谓是熟练丝滑到极点,而今,大唐开始入主这辽东之地。
  程三郎的那些行为,已然触动到了他们的根本利益,只不过忌惮于大唐的军威。
  所以只敢小小地发发牢骚,可问题是,一旦战事结束之后,大唐军伍一旦撤离这片土地。
  那么接下来,这些被触动了根本利益,偏偏又还算是大唐臣属的部落首领,必定会明里暗里地侵吞大唐在这里的利益。
  “朕记得,那契丹的李窟哥心思缜密,且在契丹诸部之中,极有威望。”
  “而那靺鞨族的李辩,则有万夫不挡之勇,每每作战,必定争先。”
  “既然如今辽东一带,已然安稳,那么,朕有意将此二位卿家,调入军前效命,为我大唐建功立业,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


第2999章 大家千万不要伤害这被我扯成两截的小可爱……
  就在程三郎站在玉米地跟前,打量着那些长势十分旺盛的秧苗。
  身边,那位奥观海正在恭敬地俯首,听着程三郎跟他讲解着什么。
  这些日子,但凡是有点时间,奥观海都会前来拜会程三郎,而这位程都督对于他的勤学好问也是十分的欢喜,向来是有问必答。
  而且二人对于美食的爱好,也让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与爱好。
  但今天程三郎带他过来,却是因为奥观海聊起了他们当地喜欢的一种美食。
  程三郎表情相当的严肃地在田边溜达了半天之后,蹲了下来,手指头在那肥沃的黑土地里边抠动了起来。
  他这样的举动,令所有人都甚是懵逼,那位这些日子一直作陪的李德奖很想提醒程三郎注意形象。
  不过话还没出口,就看到程三郎洋洋得意地从黑土地里边揪着一根不停动弹卷曲的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陆栖无脊椎动物朝着人们晃一晃。
  瞬间,所有人都整齐划一地连连后退,都搞不明白这程三郎又要闹什么妖蛾子。
  “处弼贤弟,你这是做甚?”
  李德奖捂着脸,实在想不明白,带着大家来看农事,这货怎么掏起了蚯蚓。
  程处弼没搭理李德奖,而是表情严肃地把玩着那条蚯蚓,朝着那奥观海等几名殷商遗民才俊道。
  “有许多的东西,便是那些农书,也是无法学习到的。”
  “你们看,就像这土地里边的蚯蚓,你之前说在你们殷商大陆这是一种颇为常见的小零嘴和美食。”
  奥观海半天才反应过来,赶紧频频点头,忍不住讨好地道。
  “程都督若是也想尝尝,让草民来挖就是了,没必要亲自动手。”
  程处弼缓缓地摇了摇头,又小心翼翼地提溜着这只不停挣扎的蚯蚓,双手将它扯直。
  主要是这玩意本身就太过滑溜,很不好拿捏,缩成一团,很难成为教学素材。
  “可你知道不知道,这些蚯蚓,恰恰就是能够让农田提高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看到那一双双明显写着疑惑的脸,程处弼自顾自地继续道。
  “蚯蚓通过取食、消化、排泄、分泌和掘穴等活动,不但可以促进土壤中的微生物的发育,同时还能让土壤变得疏松,更加的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你们可能觉得程某是在闲着没事胡咧咧,那个谁,你过来一下,回头让人去野地里捞上至少二十斤的蚯蚓。
  就全部撒在这一亩地里,只需要过上二十天的光景。
  相信你们就会发现,这一亩田地农作物的长势,就会明显比周围的农作物的长势更旺盛。”
  程三郎这当然不是吹牛逼,而是在后世有过实践的,并且亲自观察到过的现象。
  听到了程三郎信誓旦旦的说辞,那位戴着个黑色皮质眼罩,看起来像个杀手的大祭祀。
  朝着程三郎恭敬地一礼,十分恭敬地附和道。
  “若是其他人说这样的话,草民很难相信,可若是程都督的保证,草民一定相信。”
  有了他这话,那帮子殷商遗民才俊们,也纷纷地朝着程三郎一礼,内心至少已经信了七八成。
  剩下的,就是期待着二十天之后,所看到的景象。
  看到这位大祭祀索归商如此上道,程处弼也是欣慰一笑,清了清嗓子继续。
  “希望你们看到了那样的效果之后,就要记住,万万不要再去伤害,生长在地里,为了农作业的生长而默默作出贡献的好宝贝……”
  说到最后,程三郎又再一次把那已经卷曲的蚯蚓给捋直溜,手指头那么轻轻一揪……
  “!!!”
  在那一双双陡然瞪大的眼珠子的直视下,原本已经被捋直的蚯蚓,在程三郎的双手间,断成了两截。日!
  程处弼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仿佛看到了千万头草泥马正列着队伍,忒着口水迈着方步前行。
  程处弼看到断成了两截,犹如疯狂卷曲动弹的蚯蚓,又看向众人。
  好在此刻,大家都自认惹不起这个心眼比针眼还小的程三郎,很有默契地开始东张西望,又或者是顾左右而言他。
  此刻,程三郎听到了身后边传来的噗呲哑屁声,心中大恶,狠狠地一个狮子摆头。
  邓称心正蹲在田地边研究野草,程发与程达哥俩已经转过了身去,好像是在看天上有没有飞鸡。
  程三郎小心翼翼地将断开的蚯蚓,放到了左手的掌心里,然后伸手又在田地的黑土里刨出了个坑。
  然后,将这两截蚯蚓小心翼翼地提溜了起来,放了进去。
  “公子,小人来帮你埋掉它吧……”
  一旁的邓称心看到了这一幕,作为公子的弟子兼心腹,觉得自己有必要出手。
  程处弼摇了摇头,小心地将那黑土给蚯蚓盖上,一面解释道。
  “不必,别看它断成了两截,只要给它一段时间,它就能够成全须全尾的两条蚯蚓。”
  “呵呵……”一声莫得感情的笑声,从程三郎的身后传来。
  程三郎头也不回,都听出了这个笑声来自于李德奖。
  “咋的?你不信?”
  “信,为兄我相信还不行吗?好了好了,贤弟莫要在意这些小事情,你看那边是谁过来了。”
  李德奖打了个哈哈,老子又不是三岁小屁孩子,信你这些鬼话。
  程三郎脸色一黑,不过他也看到了那王玄策正从远处打马疾行而来。
  赶到了近前之后,这位文武双全的王某人一个灵活的滚鞍下马,快走几步,朝着程三郎禀报起了正经事。
  “好好好,辛苦玄策兄了,走吧,咱们先回府。”
  程处弼双眉一挑,朝着左右招呼了声之后,刚走了数步,下意识地一扭头。
  朝着那还蹲在那里,似乎想要为蚯蚓造一座更结实的坟包的邓称心吆喝道。
  “你弄那么结实做甚,别把它给弄死了,算了,你把它给我挖出来,装瓶子里。
  回头我让你们瞧瞧断成两截的蚯蚓是不是能长成两条蚯蚓完全体。”
  说到了这,程三郎还示威地朝着那李德奖扬了扬下颔。
  “……”


第3000章 大唐统治辽东之地的最后障碍……
  听到了程三郎这话,邓称心脸色一黑,算了算了,三公子既然敢这么说,兴许真能。
  毕竟三公子可是被称为鬼神一样的男子,甚至还被册封为苯教护教法王……
  程三郎觉得自己真不是杠,只是想要用严谨的科学,向这帮子土老冒明白,断肢再生这种事情,不是没有。
  当然人就算了,切掉小鸡鸡,肯定长不出来,这是大唐皇宫中无数太监用鲜活的事例证明了的。
  李德奖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算了,这小子就是个杠精,由着他吧。
  程三郎心满意足地将这封老丈人的亲笔信给收了起来,不愧是自己足智多谋的老丈人。
  果然很懂自己,正所谓翁婿搭配,干活不累。
  如此一来,既然能够将那两个敢给自己上眼药的玩意给踹走,而且老丈人又给自己送来了一批辅助大唐作战的契丹、靺鞨勇士。
  “本官也不是光占便宜,不给人好处的。这样,我会拟出一份公告,派人前往知会所有白山黑水之间的部落。”
  “让他们的头人、首领前来辽东城,让他们过来,共商大计。”
  “不知都督准备给那些人许个什么样的好处?”
  正与程三郎纵马疾行的王玄策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自然是过去,程某在泸州、在南部六诏所作的那般,大家共同富裕,共同发展。”
  “程某也不会剥夺掉他们的权力,甚至会向陛下请奏,给予他们官职。”
  “而汉唐商行,会跟他们合作,给予他们足够的好处。”
  “总而言之一句话,财富和官位,这些东西,都是给他们的好处。”
  “但是,我大唐所需要的土地和人口,他们倘若敢阻挠,呵呵……”
  ……
  李窟哥与那李辩,痴痴地看着辽东城,最终,还是颓然地互望了一眼,落寞地策马,朝着那东边打马而去。
  陛下有旨,命他们二人前往军前效命,而且命他们二人立刻启程。
  就连本部人马,也被陛下以要看押战俘为由,留在了辽东城,二人都只能带领着少量的亲兵护卫上路。
  二人如何还不明白,这分明就是那程三郎在搞鬼,偏偏那位大唐天子又站在他那一边。
  二人即使有再多的憋屈,也只能老老实实地上路。
  造反?呵呵,想想罢了,现如今,就算是他们二人联手造反又如何?昔日的高句丽他们都惹不起,难道还能惹得起大唐?
  就在李窟哥与李辩离开辽东城之后十余日,四面八从赶来的契丹与靺鞨族的首领们,终于陆陆续续抵达了辽东城。
  ……
  就在王玄策大步走进了都督府之时,程三郎正在跟那帮汉唐商行的管事们正在召开着会议。
  王玄策甚是识趣地在厅外停下了脚步,安静地等待着。
  此刻,程三郎那宏亮的嗓音正在厅中回荡。
  “……记住了,总之一句话,你们要尽量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