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之后,金毗昙回到了案几后边坐下,给自己满上了一杯美酒,想了想,也给廉宗满上了一杯。
“程三将军这等于是给本官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本官就算是真的想要那么做,怕也会困难重重……”
“大上等倘若觉得行事过于艰难,不如,向程三将军求助,下官相信,那位善乐好施,对大上等又颇为好感的程三将军,肯定不吝出手。”
廉宗的这番话,亦是让金毗昙两眼一亮,不过最终,他艰难地摇了摇头。
“不妥,至少现在不是时候,程三将军既然对本官如此看重,若是此许小事,都要劳烦于他的话。”
“说不定,他会转而从新罗臣工之中,寻找更有胆略的合作者。”
“……”廉宗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乖巧地闭上了嘴,随后,就见那金毗昙两眼之中凶光闪烁不定。
“如今,一同逃到这唐国境内的新罗重臣之中,金毗罗虽然也是大上等,不过此人在朝中,威望远在本官之下,不足为虑也。
倒是那金庾信,虽然职低位卑,可是其人在花郎众中颇有威望,就算是那些残军之中,支持他的亦不在少数,可以算得上是本官的劲敌。”
“好在本官有那金文颖相助,至少算是棋鼓相当。但是本官所虑的,乃是国主。”
“你的意思是,国主有可能会支持他?”廉宗听闻此言,不禁脸色也是一变。
“这些日子,那金庾信多次以献策复国为由,请见国主。
虽然都在本官授意之下,拦下了此人,可是此人一日不除,就保不准国主会倒向他。”
“此人若是掌握大权,我等性命危矣。”
“那既然如此,要不要……”廉宗伸出了手,比划了一个切割的手势。
“现在不成,他若是暴死在这唐国境内,很容易惹出新的风波……”
“那这可如何是好?”廉宗牙疼地吸了口气,然后就听到了金毗昙脸上露出了一个智珠在握的笑容来。
“既然不能对付他,那本官就把目标,放在国主身上便是。”
听得此言,廉宗直接就毛了。卧槽,大佬你能不能学点好的,怎么也跟只妖蛾子似的瞎鸡儿乱煽翅膀。
好吧,虽然因为你是文臣,掐不过那金庾信,可你去掐国主那么个眉清目秀的大长腿这合适吗?
内心腹诽着金毗昙的欺软怕硬,表面还得有理有据地劝着对方。
“大上等,万万使不得,倘若没有了国主,我们这帮子流失于异国他乡的新罗遗民,可就等于是变成了一盘散沙……”
听到了这话,知晓了这位心腹手下会错了意的金毗昙不禁脸色一黑,鼓起了眼珠子蕴怒道。
“你胡说什么,难道你以为,我会对国主殿下下狠手不成?”
“那,太上等准备如何做?”
“你可记得,之前我新罗与那唐国所签订的《新罗二十一条》里,有那么一条,新罗国主之位,非圣骨不可继之。”
廉宗一脸懵逼地点了点头,对啊,自打新罗立国之初至今,都是圣骨者方可继位。
“可是如今,新罗唯一的圣骨,就是国主殿下了。”金毗昙清了清嗓子,一脸的忧国忧民道。
“这个,下官也是知晓的,可这跟大上等你对付国主,没有什么关系吧?”
“……”金毗昙面黑如锅地看着这位心腹手下,真踏马的愚蠢如猪,你难道看不出来老夫,哦不,本官是想要做点什么吗?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传来了脚步声,金毗昙一抬头,就看到了几位心腹同党正快步而来,这总算是让他稍松了一口气。
希望这帮子家伙,能够比廉宗这个蠢货聪明一点,明白自己是什么意思。
……
等到这几位听罢了那程三郎过来跟自家顶头上司都聊了啥之后,这帮子心腹党羽顿时两眼放光。
毕竟大上等倘若能够成为了新罗的权臣,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那么他们这些走狗鹰犬,也必然能够有块骨头,再不济,也能够有口汤喝不是?
而那廉宗也将之后金毗昙的那些顾虑,知会了这些同党,大家自然也都各出奇谋。
只不过多是不堪用之策,这让金毗昙不禁有些蛋疼,看样子,自己身边能人太少。
不过也没关系,等到日后自己成为了新罗之主,新罗国的什么样人材,自己都可以拿来就用。
想到了这,金毗昙再一次重复到了之前的话题。忧心忡忡地言及了那现如今新罗唯一的圣骨,就是当今女王殿下。
接下来,万一女王殿下有个什么不测,又或者是女王殿下百年之后,又该如何是好?
面对着这位大上等提出来的这个大难题,一干心腹党羽面面相觑,不过也还是有聪明人的。
其中一位站了出来,朝着金毗昙一礼之后,自作聪明地道。
“大上等与那天朝的程三将军情谊颇深,而这位程三将军又甚得天朝皇帝陛下之宠信。
倘若有朝一日,国主殿下仙去。只要大上等能够向那程三将军痛陈厉害……”
“???”金毗昙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位洋洋得意的属下,脑子此刻乱作一团。要不是顾忌他是自己的心腹党羽。
真恨不得抄起鞋拔子呼他脸上,等那清葱粉嫩的国主仙去?
年纪比国主都快大上两轮的老子等得起吗?这是踏马什么脑回路。
好在,一旁的廉宗看到了金毗昙的表情之后,不禁心中一动。
第2916章 金毗昙不得不半推半就地决定为国捐躯
之前自己提议之后,明显感觉到了金毗昙心情十分不美丽,而现在,这位同僚的提议,同样也不得大上等的人心。
那么到底大上等想要做甚?既不是要弄死青葱粉嫩的大长腿国主殿下,也不是要等到国主殿下人老珠黄。
莫非……难道……哎呀卧槽!
廉宗陡然倒吸了一口凉气,满脸尽是惊疑不定地看向了那位两鬓微霜,年已四旬的大上等。
就在这个时候,一帮子心腹党羽都还在乱出馊主意,这个时候,廉宗开口顿声喝道。
“住口!等到国主殿下百年之后,那个时候,谁又敢保证那位程三将军还一如现在这般支持大上等。”
这下子,金毗昙那张原本越来越黑的脸上,总算是缓了缓,朝着那廉宗露出了一个欣慰的浅笑。
那双满是鼓励的眼神,仿佛是在催促着他继续,再快一点,快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廉宗抿了抿嘴之后,目光扫过那一干同僚,然后转过了身来朝着金毗昙一礼道。
“下官以为,为早定人心,让我新罗后继有人,下官有意恳请女王殿下,下嫁大上等。”
“什么?!”那帮子心腹党羽都纷纷脸色大变,可是当大伙的目光落在了金毗昙的脸上之后。
这才看到了这位年过四旬的大上等此刻这才露出了一个显得有些难为情的表情。
“啊,这……这不好吧,毕竟殿下是君,本官是臣……”
“大上等,如今正值国家危亡之机,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万一女王殿下再有不测,岂不圣骨断绝,那我新罗臣民,还有何面目面对列祖列宗?”
“可是大上等乃我新罗柱石之臣,又深受先王之信重,而今更是你扶助殿下登位为王。”
“可以说功高盖世,且大上等为护国主,以致家眷尽没,为贼军屠戮,孤身一人……”
“……”一干心腹党羽此刻满脸震惊之色地看着那廉宗在这里一副理直气壮的表情慷慨激昂,侃侃而言。
一想到那位眉清目秀的大长腿国主,再看看人老珠黄的大上等,都不禁有一种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羡慕妒忌恨。
但是旋及一想,倘若自己等人所追随的大上等若是迎娶了国主殿下,那么大上等就变成了王夫。
他们两个若是能够勤快一点,指不定不到一年,新罗就可以再一次出现新的圣骨,那么,新罗国不至于因为没有圣骨继位而导致亡国的情况出现。
于是乎,一干心腹党羽纷纷朝着那金毗昙劝说,都说得那样的振振有词,有理有据。
就好像大上等你不娶国主,那就是对新罗历代先王的不忠,是让新罗灭绝王裔的罪魁祸首。
总之,在一干哭天抢地的心腹党羽的苦劝之下,金毗昙不得不半推半就地决定为国捐躯,啊不……是以身饲国主。
不对,国主不吃人,反正就是那么个意思,懂的都懂,不懂的多看点艺术片就懂了。
……
“噗呲……”李恪直接从鼻孔喷出了两道酒泉,幸好程三郎早有准备,没有跟这货面对面,不然受害者就是自己,而不是房俊。
“为德兄,你……”房俊满脸憋屈赶紧抄起毛巾抹着脸。
李恪有些不好意思地赶紧赔礼道歉,然后扭头看向了程三郎。
“处弼兄,你让小弟我说什么好,你不是说新罗诸务,都在你掌握之中,怎么就突然冒出这么一桩事来?”
“我哪知道,兴许是他们新罗君臣生怕继承王位的圣骨断绝,这才想出这么了招骚操作来。”
程处弼双手一摊,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旋及又顺便赞许了那位金毗昙两句。
“不过话说回来,那金毗昙那老小子也算是有魄力,能够在这个时候下这等决断,那就等于是新罗的大权,再无旁落之忧。”
李恪干咳两声,悻悻地抹了把脸,不禁想到了那位自己也曾有过数面之缘,青葱水嫩的新罗国国主真德。
特别是她那白晰的皮肤,还有那双很有特点的大长腿,着实让李恪印象深刻,不禁有些惋惜地叹道。
“话是如此,可那位新罗国国主那么年轻,就这么下嫁给那么一个糟老头子……”
“要不,贤弟你去英雄救美?”程处弼斜了这货一眼,呵呵,这货屁股一抬,老子就知道他是想玩大还是耍小。
这话让李恪顿时两眼一亮,然后就看到了处弼兄嘴角扬起的古怪弧度,还有那房俊满满嫌弃的眼神。
李恪不禁心中一梗,勃然作色。“岂有此理,小弟我是那样的人吗?”
“难道小弟见到了世间不平事,就不能仗义执言不成?倘若那样,小弟枉为大唐亲王……”
听得此言,程处弼嘿嘿一乐,面色陡然一正。
“世间不平事?哦,那方才程某来的时候,看到你的……”
无数黑历史落在程三郎手中的李恪瞬间脸色大变,恨不得一个乳燕投林扑入处弼兄的怀中顺便拿臭袜子把他的嘴给堵上。
“停!处弼兄,我的好哥哥,小弟我错了还不行吗?小弟我真对那个新罗国主没有半点兴致,咱们还是聊点正经的。”
“行吧,反正贤弟你记得回头随上一份礼,代表大唐亲王殿下对于这一门婚事的认可,也算是为那金毗昙站站台。”
“放心吧,处弼兄你的吩咐,小弟肯定办到办好,定然误不了大事。”
“接下来,汉唐商行可真是有得忙喽,光是与这扶桑岛诸国的贸易,还要把那新罗人弄到库叶岛上去。”
“光是所需要的海船,就是一个不得了的数目。”
“这是自然,目前来看,我们只能先暂时减少向其他海商交付海船,争取在明年开春之前,尽最大程度提高我汉唐商行海运的运力。”
程处弼挟了筷菜丢进了口中,顺便说道。
现如今,完全由汉唐商行掌握的,主要还是交趾大港,以及那流球大港,而汉唐商行也正好在那两地都设立下了大规模的造船厂。
至于泉州等地,主要还是与人合作经营模式,至于为啥不在后世的上海一带搞建设。程三郎当然也有充足的理由。
第2917章 这帮子贪婪无度,没有底线的唐国商贾
呵呵,拜托,这可是一千四百多年之前,就那边后世颇具规模的崇明岛,程三郎询问了相关人等,这才得知。
那长江的入海口处,之前因为泥沙的淤积,形成了一些不成规模的长条沙滩与沙洲。
直到武德元年,这才形成了两座稳固的沙洲现于海面,被当地人称之为东沙与西沙。
这也是为何在古代,造船多是在泉州等地,而非是在像黄河或者是长江入海口处建造的原因。
毕竟连地面都不稳固的情况下,怕是隔三岔五就要搞搬迁,那还造个屁的船,天天搬家玩算球。
高句丽与百济攻占下了新罗的疆域之地,接下来就是划分土地与人口。
但是不论是百济还是高句丽,对于新罗的人口还是很有兴趣接纳,但是对于他们而言,肯定只会接纳那些老实听话的货色。
而如何处置那些战俘,也在平定了新罗诸地之后,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扶余义慈这位百济之主,携灭新罗的巨大成就与威望,终于班师回到了泗沘城。
还没来得及好好地享受享受,就要应付这个大问题,毕竟新罗是被灭国,而非战败。
手中那大量的战俘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