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13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要是遇上敌国的水师,李绩觉得,别说倭国的五百艘小破船,哪怕就算是把那高句丽、百济与新罗的战船也拢到一块,怕也不够程三郎这只妖蛾子玩的。
  啪的一声脆响,李绩这位老汉的大巴掌拍在了程三郎的肩膀上,手指头冲着程三郎在那里不停的比划。
  “老夫就知道,你小子不地道。原来你的后手居然是这个……”
  “来来来,仔细跟老夫说道说道,你们到底想要怎么干,是准备向倭国正大光明的下手,还是准备抽冷子捅刀子?”
  “怎么愣着干嘛,真当老夫要去跟你们争功不成?你们不要脸,老夫还要。”
  “老夫这是担心你们这帮子后生晚辈做事不牢靠,提占提点你们,懂不懂?”
  “懂懂懂,那小侄就先多谢叔父提点。”
  “哈哈,这才对嘛,来,赶紧的……”


第2806章 程某流窜到登州要干的利国利民大事
  “处弼兄,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呀,这本事,果然不是吹出来的。”
  “废话,这位好歹也是大唐名将,手底下没点东西,怎么好意思来指点咱们这些后生晚辈顺便蹭功劳。”
  程处弼满脸悻色地吐着槽,反正李绩已经洋洋得意地哼着小调离开。
  这位老家伙果然不好对付,虽然不像自家亲爹一样,遇上功劳,敢于明抢。
  但这位同样也是个不讲武德的极品,暗戳戳地蹭功劳,这会子出谋划策。
  回头肯定会找借口蹿去登州,指不定又干点啥子。
  到时候,万一真的干出了成绩,自己这些晚辈,难道还敢抹煞这位心眼不大的长辈功劳不成?
  说来说去,功勋这种东西,是最容易惹人心动的好宝贝。
  难怪春秋战国之时,能够出现二桃杀三士这样的典故。有功劳,谁不想蹭蹭?
  也就是自己这样优秀的功勋带头人,带着大家都能够雨露均沾,这才不会太在意这位长辈也来蹭。
  “处弼兄,方才你说的那什么到了登州去是为了给那些当地百姓脱贫致富,莫非处弼兄你已经有了良策?”
  李恪两眼亮晶晶地打量着程三郎,处弼兄这本事,但凡他敢张这个嘴,必定有谱。
  “嗯,之前确定你要去青州担任大都督的时候,为兄我就已经开始筹划了。
  到得现如今,也是有了一段时间,不过具体成绩如何,还得等咱们到了登州再说……”
  听到了这话,已经很迫不及远离长辈的约束和管控的李恪眼珠子一转。
  “处弼兄,既然是这等为国为民的大事情,怎么能再等呢。”
  程处弼刚刚从怀里边摸出了一副竹牌,听到了这话,看到李恪那副义正辞严的表情,差点歪了嘴。
  你特娘的想浪,也犯不着这么急吧?
  “处弼兄,你这是什么表情,小弟我真的是想要为青州的百姓作一些实事。”
  “身为大唐亲王,怎么可以滞于青州,不好好的深入民间体察民情,为百姓解难,为朝廷分忧。”
  “明白了,把贤弟你这番话挤挤水份,再去掉那些艺术加工的东西。
  意思就是你小子想现在就快马加鞭的蹿去登州浪。”
  面对着老奸巨滑,洞察人心的处弼兄,李恪贱兮兮地一笑,然后一副很理直气壮地道。
  “这只是处弼兄你的一面之辞,小弟我是肯定不会承认的。”
  程处弼白眼一翻,懒得搭理这个贱人,开始考虑起了正经事,这份功劳,该给谁来蹭?
  仅仅过去了两天,大部队这才刚刚进入到了山东地界,一干勋贵纨绔子弟,与李恪这位齐王殿下一起,带着护卫就连滚带爬地朝着那登州直奔而去。
  而李绩这位大唐青州大都督府长史,只能黑着脸,甚是不乐意地带领着大部队继续吭哧吭哧地朝着青州大都督府治所前进。
  不过,那帮子勋贵纨绔子弟这么一消失,李名将对于这只大部队的指挥自然也方便了许多,毕竟现如今就是他李老汉的一言堂了。
  ……
  山东海盐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鲁北滨海区域可谓我国最早的海盐生产地,古文献记载的“宿沙氏”。
  就是炎黄时期在鲁北沿海“煮海为盐”的部落,历代被奉为产盐行业的老祖宗。
  程处弼记得自己看过的一个资料,说的是山东盐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其中山东潍坊、东营、滨州等鲁北滨海区域生产的海盐产量,占到了后世全国海盐总产量的七成以上。
  看看,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以后世的人口数量来计算。也就是说,单凭山东之地沿海的海盐产量。
  完全可以满足整个大唐,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食盐。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不论是北边的高句丽、百济、新罗,还是那一海之隔的倭国,都从大唐大量的进口食盐。
  嗯,这绝对不是瞎鸡儿胡扯,而是有史实根据的。
  倭国莫要看他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这样的海洋国家一般是不会食盐匮乏的。可倭国却不行。
  因为倭岛的温带气候较为湿润,再加上地理位置等因素对海盐的形成不利。
  在倭国诸岛,也就只有九州岛才产盐,产量也不是很高。所以一直以来,倭国就依赖国外进口的食盐。
  甚至在明清时期,由于中华大地禁海运,倭国甚至不得不大量的进行食盐走私。
  程处弼可是记得,在后世倭国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盐进口国。
  而在倭国侵犯中原的那些岁月,食盐同样也是倭国大量掠夺的一种资源。
  汉唐商行和与倭国之间做的生意,多是自己新开发的独门生意,并没有涉及原本的那些海贸商品。
  但并不妨碍汉唐商行了解对倭国以及北方那半岛三国贸易的大宗商品都有哪些。
  ……
  至于为什么程三郎把脱贫致富的关注点,放在食盐上,主要还是,原本这青州一带就属于是食盐的主产区。
  在过去,春秋战国之时,齐国正是得益于绵绵不绝的食盐之利,成为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强大诸侯。
  哪怕是到了两汉、甚至在大唐立国之前,胶东半岛的盐产地,绝对是十分重要。
  但是有个问题在于,这里的盐的生产成本,也仅仅只略低于井盐类。
  同样也需要抽取卤水,然后煮海为盐。这个煮字,代表着什么,代表首先得有燃料,还得准备炉灶,还得准备熬煮卤水的盛具。
  可就程三郎所熟知的山东之地的海盐,全是晒盐,所谓的晒盐,步骤不但要比煮盐简单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其制盐成本,绝对要比煮盐的成本低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要知道,山东世家林立,他们所依靠的,难道仅仅只是田地吗?当然不是,他们还掌握着大量的盐田,还有大量的劳力,为他们熬盐煮盐,获取极大的利益。
  不过这些,都关程三郎屁事,那些是国家政府部门应该管的,程处弼流窜到登州。
  想要干的就是改良制盐之法,至于那些适合晒盐的地方,嘿嘿嘿……


第2807章 你这是盐场?连煮盐的锅灶都见不着一个
  就在程三郎知道老丈人准备把自己跟李恪一块踹到青州的时候,程处弼就已经开始筹划这事。
  汉唐商行就已经挥舞着手中的钱袋子,开始大肆地搜购采办,大片大片适合进行晒盐制盐的近海盐碱地。
  青州大都督李恪带领的这一只数百人的队伍,经过了登州之后。
  并未入城而是继续朝着距离登州东约二十多里地外的海岸线赶去。
  这下子,一票连日赶路的纨绔子弟可有点遭不住了,李器催马赶到了程处弼的身边叫苦道。
  “处弼兄,咱们都已经到了登州了,不赶紧去登州城中好好的梳洗,美美的吃上一顿,偏要跑到这边来做甚?”
  “就二十里地,程某我带你们去见识见识一件新鲜玩意,顺便先给几位弟兄一个蹭功劳的机会。”
  “什么叫蹭,处弼兄,到底是什么新鲜玩意,难道是跟飞雷炮差不多的宝贝?”
  “呵呵,错矣,为兄要带你们去咱们汉唐商行在这里设立的盐场,让尔等好好见识下新的制取食盐之法。
  诸位兄弟赶紧赶路,争取忙完了一会赶回登州城吃顿丰富的晚宴。”
  这位说话老喜欢遮遮掩掩的处弼兄,只泄露了少得可怜的信息,不过一干兄弟,倒也看得开,毕竟来都来了。
  去看就去看看,万一真像程三郎所言那就去蹭点功劳也不是不可以。
  一行人继续打马奋力向前,而在他们前进的那个方向海岸边上,此刻,那里足足有几十名头戴斗笠的工人。
  正在那里忙碌着,用类似于无钉的超宽耙子般的工具,正在那些里边还有水和白花花玩意的一块块间隔好的浅池里边劳作。
  此刻,已然被晒得脸庞变得红黑的程鲲,戴着斗笠,蹲在那块盐田旁边,正在跟一位老汉小声地嘀嘀咕咕。
  那位老汉的表情明显有点激动,时不时伸手进那盐田里边去薅上一把。
  抓起一些白花花还有水的混合物,放到了鼻子下面闻闻,又不舍地松开手,由着它们从指尖滑落下去。
  “怎么样,李老汉,这种盐,比你们之前煮出来的盐如何?”
  李老汉甩了甩手上的盐水,然后凑到了嘴皮上沾了沾,眉头紧皱着不停地砸巴嘴,好半天,这才沉声言道。
  “不相伯仲,但是你们的这种制盐之法,简直就是在海水里边捞银子,就像是没本钱的买卖一般。”
  “不是你们,是我们……”程鲲呵呵一笑,大巴掌重重地拍打在这位李老汉的身上。
  这话让李老汉眉梢一跳,朝着程鲲连连点头。“大管事说的极是,是我们的制盐之法……”
  话音刚落,就听到了远处有密集的蹄声传来,程鲲站起了身来,举目远眺。
  不大会的功夫,就看到了远处的地平线,出现了一群骑士,正朝着这边疾驰而来。
  “什么人,不会是有人想要来打劫咱们的盐场吧?”
  李老汉的脸色不由得一变,下意识地颤声道。说话间,他下意识地扭头,朝着不远处,那堆成了一座小山般的盐山望去。
  那里可是足足堆放着近十天的盐产量,在李老汉的眼里,那座盐山就是如山的财富。
  听得此言,程鲲直接就乐了。
  “李老汉,说什么呢,大唐地界内,想要打汉唐商行主意?呵呵……谁敢?!”
  已经赶到登州有些日子了的程鲲,倒是很清楚那些盐头、盐商之间经常会发生各种龌蹉。
  不过,那是过去,而现如今,汉唐商行既然插手了这一行业,必然是有所准备的。
  再加上,汉唐商行的背景何等惊人,敢冲汉唐商行产业下手的人,怕也只有不要命的疯子。
  随着这一大队的骑士越来越近,程鲲不由得面露喜色,赶紧快步朝着那边迎了上去。
  “走走走,李掌柜,快随程某去见我家三公子,咦,居然齐王殿下也来了……”
  这话一出口,方才听了程鲲之言,这才刚刚放松下来的李老汉听得此言。
  噗通一下子,直接两腿发软,一屁股就坐到在地上动弹不得。
  ……
  当程三郎率领着一票武勋子弟赶到了汉唐商行已经开始进行晒盐试制的试验场附近时。
  看到了入眼所及,全是一块块方方正正,有些像是水池,有些则像是涮了石灰的白坑。
  一直延伸向更远的地方,仿佛没有尽头一般,份外的壮观。最为令人好奇的就是。
  在距离那些方格子有段距离的高处,那里有一座份外洁白晶莹的小山包,看起来份外的耀眼。
  而且在那些水池中,还有工人,正拿着一杆杆的长杆,在那些水池子里边来回的鼓捣着。
  “处弼兄,这就是你说的盐场?”
  此刻房俊抹了一把额头上的臭汗,一脸懵逼地看着这些方格子。
  表情就像是被弯弯的人蛇给诓骗到了贫困地区当奴隶苦力的财迷。
  “这哪有半点盐场的模样,除了这样一块块的方格子,连个炉灶都没看到……”
  房俊作为妖蛾子三人组中的一员,曾经在泸州见过当地的井盐制取,自然也知晓一些制取的知识。
  可跟前这里一马平川的海岸线附近,莫说煮盐的锅灶,就连堆放木柴又或者是煤炭的茅草棚都见不着一个。
  看到这帮子家伙开始七嘴八舌的叽叽歪歪,程处弼不乐意地鼓起了眼珠子喝道。
  “诸位弟兄,莫要喧闹,那边已经来人了,等一会你们就会明白,新的制盐手段是什么东西。”
  这个时候,程鲲已经乐呵呵地迎面赶了上来,朝着程三郎等人行礼之后道。
  “三公子,你们怎么来得这么早,小人原本还以为你们怎么也得再有个三五日才到。”
  程处弼翻身下马,朝着这位程家人呵呵一乐,继续举目朝着盐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