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不到啊想不到,足智多谋,恶名扬大唐的处弼兄,居然连财务自由都做不到。
这让这两年不再把自己兜裆布当来当去的李恪,还有每天兜里总有俩钱的房俊瞬间就支愣了起来。
气氛突然一下子变得有些诡异,程处弼一口抽干了杯中的美酒之后,一斜眼,看到了李恪与房俊那鬼鬼祟祟的笑容,直接就毛了。
“你们两个那是什么表情,怎么,想什么坏事,要算计程某?”
看到处弼兄那双满是邪恶与毒辣的招子瞄过来,在处弼兄的阴损招数下吃过无数亏,上过无数当的李恪与房俊吓得差点抱在一起瑟瑟发抖,赶紧声明道。
“不不不,处弼兄你误会了,小弟怎么可能算计你。”
“处弼兄莫要胡言,我们兄弟感情那么深厚,怎么可能相互算计,是吧为德兄。”
看着这两个家伙,程处弼暂时息了修理这两个家伙的心思,开始琢磨起了带一票老兄弟去立功的良策。
大唐周边诸国,现如今,那些原本是大唐敌人,以及潜在敌人的国家。
不是已经被玩坏,就是已经被玩残,剩下的,也就只有北边的半岛三国,还有那与大唐隔海相望的倭岛。
程处弼觉得,也就只有这两处,还能够挑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
等过几年,大唐升平,威服四海之后,自己也该把精力转移到了大航海和培养人材上。
争取早上一千多年,让大唐实现四个现代化。
只要进入到了火器时代的成熟期,呵呵……到了那个时候,游牧蛮子再来去如风,有个毛用。
有本事你来,在进入蒸汽时代后,面对成集群的火药武器,游牧民族将会失去他们往昔的荣光。
只能老老实实地干好畜牧业,大家好好的高唱民族团结,努力奋进之歌。
第2798章 一干纷纷向亲爹请求出征的年轻才俊
“爹,孩儿有件事情想要跟爹和娘亲商量……”
房俊显得有些揣揣不安地看着跟前正襟危坐的亲爹房玄龄还有一旁温婉大气的娘亲卢氏。
“唔……说来听听。”房玄龄眼角一扫娘子卢氏,很沉稳地朝着房俊开口道。
“那,那孩儿就真说了……”房俊下意识地屁股往娘亲的身边歪了歪,看得房大相爷忍不住又挑了下眉头。
“来来来,坐娘亲身边说就是了。”
卢氏嘴角微扬,握住了自家爱子的大手,笑眯眯地看向房玄龄。
虽然是在笑,却也已经足够让房大相爷按捺住情绪,恢复呆若木鸡的倾听架势。
“是这样的,齐王殿下和处弼兄找到了孩儿,希望孩儿能够跟他们一道前往青州建功立业干大事。”
“……”听到了最后那几个词,房大相爷眼皮一阵狂跳,用词之粗鄙,哪有半点诗书传家的房家人的遣词造句风格?
“嗯,那二郎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卢氏笑眯眯地侧头看着亲儿子追问道。
“孩儿……孩儿想跟二位兄台共事,而不是留在洛阳,当然不是孩儿不乐意留在洛阳孝顺二老。”
“而是孩儿觉得自己应该乘着自己还年轻,再去好好的拼上一拼……”
说到了这,房俊小心翼翼地又瞄了亲爹一眼,却看到了亲爹的表情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不禁有些心虚地扫了眼案几左右,并没有发现棍棒之类的凶器。
这就有点奇怪了,亲爹今日这态度,着实也太奇怪了点吧?
就在房小二心中犯虚的当口,卢氏已然伸出了手,轻轻地拍了下房大相爷的手背温婉言道。
“老爷,难得咱们二郎这么上进,你不说上两句?”
“唔……既然二郎自己有了这样的主见,老夫觉得,也不是不行。”
“啊?”房俊一脸懵逼地看着亲爹,满脸难以置信,自己每一次想要跟处弼兄与为德兄去搞事情,哪一次亲爹不垮着脸,抄起兵器演绎上一回棍棒版“父慈子孝”?
想要这种心平气和的说话,根本不可能的好吧?
看到二郎那副傻头傻脑的憨样,原本心里边本就有点不爽的房大相爷直接就毛了。
“你这小子,那是什么表情?!”
“老夫看你是……哼!”就在房大相爷准备捞衣挽袖有所动作之时,看到了卢氏那很平静的目光。
房大相爷只能悻悻地收起了神通,闷哼一声。
……
“二郎,你看,你爹其实也挺为你高兴的……”
书房外,与房二郎相携而言的卢氏笑眯眯地道。
“爹那叫高兴?”房俊差点忍不住吐出了槽。
“你这孩子,又不是不知道你爹最是信奉子不教,父之过那一套。”
“哪怕是知道二郎你也是为了这个家,更是为了儿女的将来着想,他这个爹的,也不愿意太夸奖你了,就是怕你小子飘了。”
听着娘亲卢氏之言,想着亲爹那张一年难得有几次晴空万里的脸庞,房俊用力地点了点头。
“娘亲英明,孩儿明白了,这一回,孩儿一定好好的跟着处弼兄和为德兄,好好建功立业。”
听到了房二郎这话,卢氏脚步一顿,满脸宠溺地轻掸了下儿子的前襟。
“你若是跟着其他人,娘还真不放心。”
“可那程三郎,那小子虽然做起事来,老让人觉得心惊肉跳。可他总能干出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佳绩与功勋来。”
“可惜上回,你陪着太子殿下下江南去了,不然,这一次的功劳,也该有你一份。”
“你大哥日后,自然是要继承你爹爹的国公之位,而二郎你若是想要过上好日子,许多东西,就得你自己去争取……”
房俊老老实实地站在书房门外,垂着头,认真地听着比自己足足矮了一个头还多的娘亲的叮嘱。
屋内,原本一直垮着脸的房大相爷,此刻正伸长脖子,凑到了窗边,仔细地听着妻儿的对话。
其实今日,哪怕是二郎这小子自己不提,夫妻二人已经在家中仔细商议过了的自己,也会让卢氏去怂恿二郎到那青州大都督府去。
毕竟,程三郎的本事,跟他出妖蛾子的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
房玄龄亦是结合了之前跟陛下的觐见,到今日陛下跟那程三郎打配合。
就已经明白了,陛下肯定会支持那小子搞事情,既然如此,为何不让自家这位弃文从武的二郎也过去再去蹭上一回功勋?
毕竟以二郎讷于言而敏于言的性格,倘若没有一个懂得怎么体谅和配合的执友,想要自己出人头地,真的太难。
看看儿子跟随程三郎,不论是泸州,还是高原之上,可都是立下了赫赫之功。
而在那长安之时,正是程三郎各种手段,这才使得二郎非但没有性命之忧,而且还立下了救太子之功。
虽然房大相爷总觉得程三郎这小子在行事风格方面,有这样那样的瑕疵,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小子,是真有大本事的人。
……
“爹,孩儿真的可以?”秦怀道满脸难以置信的表情,打量着跟前的亲爹秦琼。
“怎么,觉得爹会说话不算话?”秦琼没好气地瞪了一眼这小子。
一旁的妻子忍不住失笑道。“好了好了,大郎这不是有些高兴过头了嘛,夫君你跟他计较做甚?”
“哼……老夫是担心这小子,以为是去跟着程三郎那小子去瞎胡闹,觉得没有人可以管束,就可以由着性子野。”
“倘若你敢如此,那就给老夫滚回洛阳来。”
看到亲爹说到后边,目露凶光的表情,秦怀道忍不住一缩脖子。
赶紧讨好地笑着向亲爹保证,自己一定会老老实实地听着处弼兄与齐王殿下的指挥。
让自己撵狗,绝不追鸡,早日干出一番事业,不枉亲爹对自己的严格培养。
等到告辞,出了屋后,秦怀道忍不住兴奋地紧握双拳,差点就跳起来嗷嚎一声以表达内心的兴奋。
毕竟终于能够脱离亲爹的魔爪,跟随处弼兄这位传奇才俊一起搞事情干大事,指不定等到自己回到洛阳的时候,已然是功勋彪炳,嘿嘿嘿……
第2799章 心眼比处弼贤婿大不到哪里去的夫君
贾氏看到了秦怀道离开了屋子,这才转过了头来,朝着秦琼小声地抱怨道。
“夫君,大郎也已经是成年人了,你怎么还是那样的严苛。
妾身可是记得,大郎小的时候,你可是向来连一句重话都舍不得说他。”
听到了妻子的抱怨,秦琼颇为无奈地叹了口气道。
“娘子,为夫这也是为了那小子好,你又不是不知道,跟着程三郎那小子,十有八九,咱们家大郎也能沾光。”
“可大郎性子又有些过于跳脱,若不提前好好地敲打敲打他,谁知道到时候会出什么事。”
“毕竟陛下所设的这青州大都督府,不仅总掌诸州兵马、甲械、城隍、镇戌、粮彛А⒆芘懈隆;苟嗔艘桓鐾馐轮ā!
“你可别小瞧这个,怕是十有八九,咱们家大郎立功受赏的机会,就在这里……”
“不然,程三郎那小子,为何会广邀好友,怕是这小子,又要折腾一把大的。”
“但问题在于,他程三郎年纪轻轻,这功勋,哪怕是给他一个国公,怕是朝中诸公,也难以说出反对的理由来。”
“所以这小子,怕是打的就是让一帮子好兄弟雨露均沾的主意。”
“咱们家大郎,倘若能够老实听话点倒也罢了,倘若惹毛了程三郎那小子,呵呵……”
贾氏听得此言,总算是恍然大悟,目光一转,表情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夫君的意思是,程家……”
“娘子你想哪去了,陛下之所以对程三郎,你以为,程咬金和程三郎那小子不清楚吗?”
“还不就是因为待陛下百年之后,太子殿下上位,总得拿出些手段,以慰功勋之臣吧。”
“这就是为何,陛下宁给从赐财物田产,行事上,也愿意更优容那只妖蛾子。却不太乐意给那小子升官受爵的原因。”
“老程莫要看他表面蛮横粗野,实则心里边跟明镜似的,比谁都更能看得透。”
夫妻二人在屋中窃窃私语,一盏暖灯,在寒夜里,份外的温暖。
……
“夫君可是遇上了什么难题,妾身听你一直在哀声叹气的。”
长孙皇后将手中的书卷撂下之后,转过了头来,看向坐在案前的夫君李世民。
李世民指了指案几上的一份奏折。
“那两个小子,可真会给老夫出难题啊……”
“……他们又怎么了?”
一听到夫君这么说,不消问,铁定又是程三郎与李三郎这两个家伙又干了什么出乎夫君预料之事。
“呵呵,但凡是那汉唐商行股东的武勋子弟,几乎全在那两个小子的举荐人选名单上。”
“这么明目张胆的要人,他们也不想想,这会闹出多大的动静。”
“……哟,他们还真是够可以的,该不会是那倭国做了什么事情,坏了那汉唐商行的事吧?”
“妾身怎么觉得他们这更像是想要组团去报仇雪恨的架势。”
听到了娘子长孙皇后的戏言,李世民直接就乐出了声来,大巴掌拍了拍案几上的这份名单。
“听观音婢你这么一提醒,为夫还真觉得像是有这么回事。”
“毕竟那黄鸟岛就在倭国边上,而且为夫也听闻,汉唐商行在那倭国的生意,可是越做越大。”
“甚至挤兑得不少,之前专门做大唐与倭国之间海贸的商贾都快要干不下去了。”
“说不定因此而遭人嫉恨,被倭国那些难为,也不是不可能。”
“他们真这么干了的话,以咱们贤婿那比针眼还细的小心眼,怎么可能忍得住?”
长孙皇后打量着夫君那副笑眯眯的模样,心知肚明,自家夫君的心眼也宽广不到哪里去。
当初那东突厥的颉利可汗洋洋得意地蹿到关中耀武扬威,夫君笑眯眯地刚跟颉利可汗杀白马为盟,互不侵犯。
一扭脸,直接就抄刀子动手,不过短短时间,原本强大到足以与中原分庭抗礼的东突厥就灰飞烟灭,成为历史上的过眼云烟。
再有,夫君听闻,程三郎在那高原之上上蹿下跳,将那吐蕃弄得七零八碎,就连国主父子都被活活气死。
那段时间,夫君可是快活得很,爽朗的笑声,都比往常多了几分。
而这一回,倭国的举动,着实是把夫君给恶心坏了。
居然敢在洛阳之变的时候,跳出来承认被那些乱臣贼子裹挟为帝的李治为大唐新皇。
甚至还借着这个机会搞出更易国名的骚操作。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夫君直接就毫不客气地将那些倭国派遣到大唐来的遣唐使尽数驱逐。
要知道,至前朝开始至今为止,前前后后滞留在大唐境内的遣唐使,没有一千,怎么也有数百名。
而今,尽数驱之,做得如此彻底,足见夫君真的是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