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狐疑地抬头扫了程三郎一眼,又看向那张写满字的纸。
程处弼的声音开始在耳边回荡开来。
“这是程某奉了陛下之命后,呕心泣血的给你搞出来的一个良策。
至少可以让你安安稳稳的呆在中原,不必一路折腾,背井离乡去孤独终老……”
长孙无忌听得此言,又瞅了程三郎一眼,最终伸手接过。
看着那封程三郎炮制出来的计划书,久久不语,只是他的眼眶渐渐发红,嘴皮子哆嗦半天,这才涩声问道。
“陛下让你来的?”
“你觉得我能主动来?”程处弼不乐意地反问了一句。
然后就听到了远处似乎有什么人在不雅的放屁的噗呲声,扭头左右张望了眼。
没看到不道德人士,只能悻悻的收回了目光,朝着长孙无忌抬了抬下颔道。
“这,是陛下对你的爱护,至于你会把陛下的好意安心地接纳。
还是非要想着背井离乡去千万里之外去欣赏我大唐的大好河山,那都是赵国公你的选择。”
“你与某家向来不睦,你又是铁杆的太子党,陛下就算是真寻到你,哪怕是你迫于无奈出了主意……”
说到了这长孙无忌抬起了头来,定定地看着程三郎。
程处弼呵呵一乐,老子会告诉你,是受不了陛下用拙劣的激将法,这才来的吗?
“你分析得很对,但是我程某人做事,需要向你解释原因吗?”
“行了,你自己看着办吧,不过你在做出决定之前,程某还是那句话,想想你的儿孙,还有那些担忧你的亲人、挚友。”
……
看着程三郎转身朝着远处行去,长孙无忌呆愣愣地看着程三郎,突然开口喝道。
“且慢。”
程处弼脚步一顿转过了头来,有些疑惑地看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看着程三郎,反复开口几次,愣是放不出一个屁,直到程三郎等得不耐皱眉。
长孙无忌这才朝着程三郎显得甚是生硬地一礼。
“辛苦了,有劳你替老夫谢过陛下隆恩,另外,还请你告诉太子殿下一声,舅舅对不起他……”
“行,我替你把话带到。”听得此言,程处弼亦是松了口气,还好,这老小子看来挺识相的。
那至少自己也算是完成了老丈人的嘱托,接下来,至于长孙无忌想要怎么操作,那就是他的事了,想来装病啥的不需要自己指点。
只要这老小子一段时间不使用开塞露,就可以直接让暗疾复发。
不过,考虑到长孙无忌这位弃武从文的斯文人的耻度问题,怕是他不乐意拿自己的暗疾来当理由。
程处弼一边凝神思索,一边前行的当口,隐约听到了细碎的声响,一扭头。
堂堂的太子殿下,就缩在一处假山后边,朝着自己露出了一个尴尬而又略显腼腆的笑容。
“……”看着这位偷听墙角的正经太子爷,程处弼知知道自己是该夸他成长了,还是该吐槽他偷听的技术太不专业。
程处弼朝着李承乾一礼,上前说道。
“看来太子殿下是心忧舅父之安危,怕是不愿意接纳臣的好意……”
表情之真诚,目光之坦荡,看得李承乾老脸一红。
“不愧是处弼兄,知道小弟在想些什么。既然我舅父已经同意了处弼兄你的良策,如此,父皇与母后也该安心了才是。”
李承乾之所以偷听,主要还是担心向来跟长孙无忌向来不对付的处弼兄会干点啥。
倘若有什么问题,偷听的自己也好及时站出来当个和事佬,不至于让事态恶化下去。
看样子处弼兄也看破了自己的小心思,不然也不会如此替自己找理由。
一思及此,李承乾不禁微微一笑,不愧是处弼兄,这种兄长一般的爱护,实在是让自己身心皆暖。
……
两天之后,李世民再一次进入监牢探监,跟待罪之身的长孙无忌一番密谈之后离开。
第二天,李世民终于在朝堂之上,宣布了对晋王李治,以及赵国公长孙无忌的惩处决定。
晋王李治,昏庸懦弱,持身不谨,信谗不寤,险致大唐宗庙倾覆,念其年少无知,加之是为乱臣贼子胁迫。
故降为北海郡王,立刻前往就藩,不得在洛阳停留。另外,其妃王氏落发入尼庙,枯守青灯古佛。
之后就是罢长孙无忌官职,夺去赵国公之爵位,废为庶民,流放岭南。
不过陛下念在长孙无忌过往的功勋,加之亦是受人那些乱臣贼子的蒙蔽,以至有此过。
所以赵国公之爵,交由其孙长孙延继承,不过其食邑,被削过半。
其子长孙冲,罢其宗正少卿之职,继续保留于驸马都尉之职。
另外,陛下下旨命太子每五日入朝观政一日,所谓的观政,就是太子殿下可以呆在朝会上。
坐在陛下的下首听取朝会商议各种军国大事,只不过,太子只负责欣赏,看看陛下是怎么处置政务的。
也就是说,他只带着眼睛和耳朵过去,至于想要说话,则只能等到朝会结束之后,又或者是陛下特许的时候方可开口,此为观政。
而在过去,册立太子之后,只会有少数几位太子,得到过天子的恩准获得观政的资格。
并且都不是惯例性的,顶多是什么时候陛下心情好了,就让太子殿下过来观上几天的政务。
毕竟太子殿下不在臣子之列,不需要入朝,他在自己的东宫有自己的小朝堂。
而今,陛下这样的手段,倒是让满朝文武都看明白了。
李治成为了北海郡王,与他的四哥青雀东莱郡王一起,屹立在了山东之地上。
虽然他们是被贬谪去的,但同时,两位郡王在此就藩。
也等于是皇室派了近人,在镇压与监视那些被打压得瑟瑟发抖的山东世家门阀。
再加上前所未有的太子每五日一观政的明旨,代表着陛下对太子殿下的一种补偿。
同时也让天下人看明白太子殿下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与倚重。
对于陛下这样的处置方式,不论是朝中文武,还是那些东宫属官,总算是都安份了下来。
第2768章 传陛下口谕,召太医入宫议事
长孙无忌由着大理寺官员送抵到了洛水码头,看着那前来送别的亲人,含着泪水,迈步登上了轻舟而去。
一干长孙无忌的亲朋好友,哭成了泪人,而停在码头不远处的一辆马车内,长孙皇后红着双眼缓缓地放下了车窗的帘子,示意马车离开洛水码头。
十日之后,一骑驰入洛阳,带来了一个震惊的消息。
那位被贬谪往岭南之地的长孙无忌离开洛阳不过数日,便身染重病卧床不起,难以远行。
“诸位卿家,以为,该当如何?”
李世民由着一干重臣浏览过了那份急报之后,这才沉声开口问道。
此刻贞观殿中,一干文武臣工面面相觑,都觉得这事有点诡异,毕竟长孙无忌是陛下挚友,又是皇后娘娘的亲哥。
谁知道这会不会是陛下你不欲让那长孙无忌离开中原,寻了个由头,让他归洛的技俩。
现如今,朝中世家大族背景的重臣已然少了许多,更何况随着魏王李泰与晋王李治的相继倒台。
本身就极具有继承帝位合法性的太子殿下的位置自然也是日益稳固。
而今日,太子殿下就在朝堂之中听政,一干臣工,哪怕是过去与长孙无忌交情颇为深厚的大臣。
肯定也会担忧,自己倘若站出来为长孙无忌说话,倘若陛下百年之后,那自己的仕途,十有八九也就走到了近头。
甚至太子殿下倘若报复心再强一些的话,指不定自己连平安致仕的机会都不会有。
哪怕是太子殿下一直都表现得十分的宽厚仁慈,但谁又敢保证他会不会秋后算帐。
不少臣工都颇有些不怎么看得上这位性格过于绵软的太子殿下,其实在朝堂之上嘀咕几句骚话也不是没有过。
可那是过去,现在大唐的未来,已经越来越明晰的情况下,谁说谁傻。
看到一干臣工都不吱声,似乎早就料到会有这样一幕的李世民干脆单刀直入地挑明言道。
“长孙无忌虽已被贬谪,可他终究是我大唐功勋之士,朕,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继续带病南下。”
“倘若有个三长两短,那就是朕的过失了。所以,朕有意接他回洛医治,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
听得此言,几乎所有的文武重臣,都齐刷刷地把目光落在了坐在位置上安静如鸡,就连表情也没有什么变化的太子殿下身上。
这下子,大伙可真有点蛋疼了,陛下想要把人接回洛阳医治,这就有点过份了。
莫非,陛下这是在试探臣子?不少老奸巨滑之徒都在脑子里边冒出了这么一个疑问。
这个时候,有史以来,第一位状元公孙伏伽越众而出,朝着陛下一礼,慷慨陈词。
“陛下,臣以为,此事如何处置,该当谨慎才是。
谪臣流于外,若生重疾,确有可就地医治,待愈后再行之理。”
“如今,谪臣身患重疾,情况如何急报之中语焉不详,等臣也只见这份急报所述。
倘若因此就准其归洛医治,实在不妥,甚至容易惹人非议。”
“那孙卿家你有何良策?”李世民面色微沉,目光盯着孙伏伽,有些不悦地问道。
“陛下,臣以为,让谪臣停留于当地,着请当地医家给其医治疾患便是,不必归洛。”
“不错,臣也觉得这是最妥当的办法。”
“陛下,臣以为,孙寺卿言之有理,该当如此处置,最为妥帖。”
看到一干臣工纷纷出列反对让长孙无忌归洛养病,而陛下的脸色也越来越差之后。
房玄龄此刻终于清了清嗓子越众而出,朝着天子恭敬地一礼。
“陛下,臣以为,谪臣之疾患情况到底如何,我等在此议论得再多,也决定不了问题。”
“倒不如命太医署遣得力太医南下,前往诊治,倘若能够就地医治为佳,便就地医治。”
“倘若真的需要归洛将养,那就再请奏陛下恩准,再命刑部干员将谪臣送归洛阳治疾。”
此言一出,一干臣工都深以为然,连连颔首不已,也是,这个办法哪怕是不能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拖延一二。
“陛下,臣也觉得房丞相之言甚是有理,太医署内的诸位医官皆是医道高手。”
“由他们前去给谪臣诊治,以判断谪臣之疾轻重缓疾,肯定要比当地医者更有发言权。”
“也罢,既然诸位卿家都觉得房卿言之有理,来人,速去太医署传诏……”
……
“对五……”
“对六……”
“对七……”
“处弼兄,在这里打牌不太好吧?”房俊扔出了一对七之后,打量着这间屋子。
这是张医令办公的场所,只是现如今,张医令被程三郎劝到了隔壁去跟那位王医令肩并肩办差。
而这里则变成了程三郎与狐朋狗友们打牌吹牛打屁的地方。
“你担心什么,我这只是暂借,暂借他的地盘,打个几天竹牌就还给他了好不好?”
“处弼兄,之前那个院子不挺好的吗?为何你非要到这里来打牌,这样影响不好吧。”
“呵呵……俊哥儿你就不知道了,处弼兄做事,必定有他的道理,他既然让咱们哥俩在这里打牌,那就在这里打呗。”
房俊看着为了上天,已经丧心病狂到了毫无节操的吴王李恪,无可奈何地翻了个白眼。
不过也是,倘若真能够上天,自己也这么舔处弼兄也不是不可以。
只需要脸皮厚点,嘴皮子甜点,就能够继续在处弼兄这里占便宜,这么好的事上哪找去?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急,拿起了一对二正准备甩下去的程三郎姿势一顿,支愣起了耳朵。
“医令,医令,宫中有人前来传陛下口谕,召太医入宫议事。”
正在隔壁相顾无言的张医令与王医令听得此言,顿时两眼一亮。
两位医令肩并肩地大步而出,然后就看到了本该继续苟在办公房中打竹牌的程三郎就那么捏着一副竹牌蹿了出来。
“陛下的口谕?既然如此,二位医令且在此看好官署,程某随那位传谕之人走上一趟便是。”
“???”
第2769章 最强太子党程三郎入朝觐见……
王、张二位医令原本一脸兴奋地冲了出来,毕竟职低位卑的太医,难得有机会上场刷脸。
结果程三郎这家伙居然也蹦出来,这简直就是在抢自己等人的好处。
张医令一脸黑线地看向程三郎,打量了眼他手中的竹牌。
“那个小程太保,陛下口谕是命太医入宫,下官与王医令去的话,倒也无妨,可是小程太保你去,好像不太合适吧?”
“怎么就不合适了?”
太孙太保、太常寺少卿、洛阳令程三郎把竹牌往怀里边一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