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13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瞧你这话说的,当初是谁在我爹跟前,一个劲地怂恿我爹把这天津桥毁了重建的?”
  “就是啊处弼兄,如今陛下把这重建天津桥的重任可是交托给了你,你该高兴才对,是吧为德兄?”
  同样也在这里蹭吃蹭喝的房二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答道。
  “呵呵……当初你爹要答应我,那程某建起桥来是功劳。
  而今你爹让我建桥,是因为一帮子吃饱了饭没事干的喷子成日在你爹跟前飞唾沫星子。
  把你爹给惹烦了,不但把这事撂给我,还把那方丘和圆丘全交到了我手上。”
  “落别人眼里,指不定被编排成什么模样。”
  这话一出口,房俊呛了一大口酒,李恪噗呲放了个哑屁。
  这还需要编排吗?现如今满洛阳城都知道,青出于蓝胜于蓝的程三郎一人毁一城的故事,绝对是市井里巷传扬得起响,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特别是那些外地人溜达到了洛阳,只要看一眼那些废墟,洛阳当地的百姓就会告诉对方。
  程三郎到底有多厉害,炸完圆丘炸方丘,炸完方丘炸黄道桥,星津桥。
  之后不过瘾头,又把那洛阳城墙也给炸了,回过了头来,连皇宫都给炸塌了一半。
  数万叛军,至少有一半是被程三郎炸死的。
  总而言之,洛阳的百姓哄小娃娃睡觉,已经不说别的,就说你小子不睡觉,小心那程三郎在家门口放飞雷炮,把你小子红腚炸开花。
  “你们两个是闲得发慌是吧?”
  看到这两个混帐玩意居然敢当面嘲笑自己,恶胆从边生的程处弼恶狠狠地捞衣挽袖。
  一副跃跃欲试,准备让这哥俩肩并肩下洛水的架势。
  看得李恪与房俊心头一寒。


第2747章 继续搞老本行,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程洛阳
  李恪赶紧挤出了一个讨好的笑容,殷切地给程三郎倒上了一杯酒。
  “处弼兄别生气,话不能这么说,好歹满洛阳城内外所有的桥梁,可都是你的手笔。”
  “千百年后,只要提及洛阳,必定会言处弼兄你。这可是满天下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情。”
  一旁的房俊也是脑袋点头飞快,急忙狂拍马屁,以作补救。
  “对啊对啊,想想这洛阳可是我大唐帝都,所有桥梁的设计,皆出于处弼兄之手。”
  “这要论起来,阎大匠都还没处弼兄你有名留青史的资格……”
  面对着这两位兄弟那恬不知耻的吹捧,程处弼决定暂且放他们二人一马,并且还谦虚了一把。
  “话可不能这么说,阎大匠乃是我大唐营造专家,他在搞建筑这方面,还是很有几把刷子的。”
  “哟,真难得,处弼兄你居然也会谦虚。”
  “废话,程某向来虚怀若谷,程发,愣着做甚,赶紧再去烫点酒来。”
  程处弼坐在这搭在洛水北岸,皇宫外面的棚子里边,跟两位兄弟在这里吃吃喝喝。
  之所以不去程家酒楼,又或者是牡丹亭酒楼,还不因为老丈人李世民下了死命令。
  圆丘和方丘的营造,可以慢一点,但是这天津桥,最晚必须赶在明年春耕之前要搞好。
  不然,等到了来年,天子要去祭祀祖宗还有社稷坛啥的。
  居然不能正大光明的沿着天街进行,只能拐弯绕路,这成何体统。
  ……
  没办法,程处弼只能把方丘与圆丘的营造工作交给了李义府与许敬宗那哥俩。
  而自己则扛起了这兴建天津桥的大旗,好在这里桥梁是三段式,再加上之前又有洛水上建桥的大量经验。
  所以,想要赶在春耕时节弄出来,倒也不是很困难。
  不过令程三郎有些遗憾的就是,在拆迁工作上,陛下有点不通情理。
  之前星津桥与黄道桥都已经被炸毁,就剩那天津桥孤零零地立在洛水上,程处弼原本想的是直接搞爆破,一块炸了完事。
  结果老丈人听到了这个建议,直接鼓起了眼珠子一副要吃人的架势。
  程三郎觉得,要不是当时有一帮子文武重臣也在场,有可能当时老丈人能抄起大棒棒把自己从文成殿撵到潼关去。
  唉……还是之前那句感慨,做人难,做事也难。
  不用炸药,想要搞掉那相当坚固的天津桥,只能让工匠们拿着大锤砸,可万一砸着砸着,出现垮塌事故死了人咋办?
  更何况自己时间紧,任务重,哪有时间浪费在拆迁工作上?
  可问题是丈人不乐意,程处弼只能另外想办法,好在凭着他的脑子,终于想到了另外一个绝妙的办法。
  用抛石机来搞掉那天津桥,听到了处弼兄这个好主意,李恪差点当场五体投地。
  不愧是成日尽闹妖蛾子的处弼兄,也亏得他能够想到用攻城武器来拆除天津桥。
  可偏偏处弼兄相当的振振有词,有理有据。
  第一就是抛石机那玩意不会像飞雷炮,又或者是炸药那样会发出惊扰百姓的巨响。
  第二,抛石机这种军械,造出来就是拿来用的,你们诸军将士能用,凭什么程某人不能用?
  好在,程三郎这个脑洞清奇的想法,直接就被兵部尚书李绩给否了。
  并且威胁程三郎,你小子敢继续在四海升平的大唐帝都再瞎鸡儿动用军械,老夫不治你,陛下也要收拾你。
  最终,程处弼只能无奈地放弃了这个节省人力物力的想法。
  可问题是,除了这些办法之外,程处弼也考虑过用摆锤式拆楼机,遗憾的是这个时代根本搞不出机械化。
  最终程处弼只能摆烂,呃……也不能叫摆烂,只能说是反复地蹿宫里边跟老丈人讲述拆迁的难点和要点。
  被程三郎搅得头疼的大唐天子,也只能无奈地同意了程三郎进行小当量爆破干掉天津桥的计划。
  所谓的小当量爆破,自然是采用最少的装药量,最小的爆炸威力,一点点地干掉天津桥,以便于新桥的兴建。
  程处弼这才得以在最快的速度将那天津桥也给弄塌掉。
  而今,洛水中的那些碎石和砖块也都已经清理了差不多,而桥台与桥墩都已经开始进行水泥浇灌工作。
  好在这一带的洛水是三段式,正好桥墩的浇灌都是直接在陆地上。
  这也是程三郎敢于答应陛下,在春耕之前争取让天津桥搭建成功的原因所在。
  ……
  而就在程三郎大搞洛阳基建的当口,这段时间,洛阳城也并不安宁。
  之前被那张亮关押在监牢之中的那帮倒霉鬼,自然也知道了陛下王者归来。
  听到了这个消息,光是自杀的老头就有好几个,其中最有名的自然就是那位郑元寿。
  还有那太原王氏的家主王揆等好几个纷纷在监牢之中,不是撞柱而死,就是悬梁自尽。
  不过,他们的死亡,并不能消减五姓七家此番的大动荡。
  朝中为官的郑氏族人,几乎被一扫而空,还有许多有着世家大族背景的大量官吏纷纷落马。
  不过陛下倒也很清楚,大唐可以对世家大族进行严厉地打压,但是又不能直接把他们给抹平。
  世家大族,五家七姓之中,李世民也主要针对的还是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以及博陵崔氏这三家为主。
  这让程处弼也不禁松了口气,毕竟自己的娘亲出身清河崔氏,虽然这一次的大动荡,清河崔氏也损失不小,但好歹,娘亲这边受没有太大的影响。
  经此一役,传统意义上的世家门阀遭遇到了前所未有之重创。
  同时,也让大唐科举制度的改革,扫平了许多的阻碍。
  程处弼相信,随着科举制度改良以及世家遭遇的重创,必定能够让更多的才俊之士,成为大唐的栋梁。
  不过嘛,这些都跟程三郎现在没有太大的关系,毕竟他又不在礼部,也不负责科举。
  更没有参与到审判那些叛乱者的案件当中去,只是继续搞他的老本行,当一个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程洛阳。


第2748章 程家老三的破坏力比那帮乱贼臣子还要可怕
  “对了,这段时间,朝堂那边吵出结果了没?”
  吃着美食,程处弼朝着李恪问道。
  李恪摇了摇头,同样也专注于眼前的美食,一面言道。
  “哪有那么快,更何况,一位是我父亲的嫡子,另外一位是母后一母同胞的兄长。”
  “对于怎么处置他们,重臣们都没有发表意见,而都只是在让那些下面的人站出来试探。”
  “不过我爹却一直都很沉默,没有表态的意思。”
  “想来,也是希望等到母后,还有太上皇归来之后,再作断处吧。”
  “这倒也是,一个是皇子,一个是国舅,他们可不像那帮世家大族,又或者是张亮那种搅屎棍。”
  听到了搅屎棍这个形容词,李恪与房二郎都不禁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处弼兄,不过都飞快地又移开了视线。
  毕竟这个形容词平日里都用在谁的身上,呵呵……懂的都懂。
  忙碌了一天,眼看着天色渐暗,一天的忙碌也算是告一段落。
  程处弼打着饱呃晃晃悠悠地道别了二位贤弟,打马还家。
  刚回家,就收到了来自娘子李明达的亲笔书信。
  娘子李明达那熟悉的笔迹,以及书信里边对于家,以及对于夫君的牵挂,看得程三郎内心充满了温暖。
  用不了几日,就可以再一次见到妻子还有那个满地乱爬,充电一小时,待机一整天的亲儿子。
  这倒是让程三郎甚是振奋,不过看到了书信里边关于收到了丈人的书信之后的担忧。
  这让程处弼不禁有些脑壳疼,面对着娘子以及丈母娘的担忧,程处弼也没什么办法可想。
  毕竟自己只是女婿,又不是老丈人肚子里边的蛔虫,哪知道老丈人是什么样的想法。
  也不可能等老丈人打瞌睡地时候凑到他的枕边去吹风。
  不过嘛,从这些天的表现来看,陛下肯定不会对李治与长孙无忌痛下杀手。
  只是没能考虑清楚,该怎么处理这二位。
  既能够合乎心意,同时又还能够给天下人以交待。
  不过程三郎好奇地就是,娘子为何在书信里边没有夸奖自己的夫君有多英明神武。
  莫不是老丈人给他老婆写信的时候,因为嫉妒自己这位女婿的本领,以至于用上了春秋笔法不成?
  程处弼本想提笔给娘子也写上一封回信,顺便将自己这段日子以来干过的丰功伟绩都历数一遍。
  不过考虑到娘子没几天的功夫就要到家,既然如此,那就把惊喜,留待娘子还家之后,自己亲口告诉她们娘俩。
  ……
  秋意越发地深浓,此刻,乘于马车中的李渊,正抚着长须,打量着窗外那斑驳的红绿交织的美丽景致,天际,成行的大雁,正往南飞去。
  “爷爷,你看到了没有,那里有一群大雁……”
  “嗯,爷爷也看到了。”李渊呵呵一乐,抚着长须向跟前的李明达道。
  虽然小兕子已经嫁为人妻,可是在李渊的眼里边,她永远是那个喜欢歪着脑袋,捏自己的脸,拽自己胡须的小可爱。
  李明达朝着李渊甜甜一笑之后,明眸继续看着在天际振翅高飞的大雁。
  李渊抚着长须,看着这秋意深浓的意致,不禁有一种想要赋诗一首的冲动,就在他文思如泉涌,差那么一点点就要涌出来的当口。
  就听到了小兕子再一次开口道。
  “可惜程三哥哥不在这里,不然肯定会把它们射下来做菜,程三哥哥做的烧雁,味道可好了。”
  满腹诗情画意的太上皇李渊瞬间脑子一乱,脸色发黑。
  牙疼地看向这位可爱的乖孙女,程三郎那小混蛋,肯定是那小子带来的坏影响。
  而就在这个时候,原本朝着洛阳疾速行进的队伍陡然一缓。
  李靖这位大唐军神与那大唐名相房玄龄二人缓步下了马车,朝着不远处那此刻正热闹喧天的工地走去。
  是的,他们前往洛阳城的官道,此刻正被一只庞大的运送材料的车队所堵塞。
  二人听闻之后,特地过来瞧瞧,此刻,房玄龄脸上满是疑惑。
  “这怎么回事,老夫记得这里应当是祭地的方丘。”
  此刻,在这一带巡逻的一位郎将已快步赶了过来,朝着这大唐王朝最顶尖的一文一武恭敬行礼道。
  “末将左屯卫郎将方平参见李卫公,参见房相。”
  “方郎将,这里发生了何事?为何……”
  方郎将听到了李靖此问,不禁有些沾沾自喜地指了指那忙碌的工地现场道。
  “哦,李卫公与房相还不知道吧?这是小程太保干的。”
  “他在这里修缮方丘?”房玄龄有些错愕地问道。
  “不不不,在这里修缮方丘的是他手底下的许县丞,末将的意思是,这里原本的方丘,已经被小程太保夷为平地。”
  “啥?!”李靖与房玄龄齐刷刷地惊呼出声来。
  ……
  等听了方郎将解释,程三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