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被吴王殿下和将作监的人送来了……”
  看了一眼那些纷纷停下了诵读,开始东张西望的医女们,这位博士也坐不住了。
  “邓司药,劳烦你继续监督她们,老夫去去怎么回事,一会就回来。”
  也不管邓司药同不同意,撩起前襟,也健步如飞地朝着针炙科那边赶了过去。
  胡博士与针灸科的二十余名医者,站在院子里。
  此刻都心怀忐忑地看着那些杂役,与吴王侍卫拆箱。
  半天之后,箱子终于拆开,而那沉重的针灸铜人。
  终于显现在一干针灸科医者,还有太医署的诸人眼中。
  胡博士凑到了近前,眯着那有些昏花的老眼,仔细地辨认着,打量着这散发着金属光泽。
  面容悲慈且带着详和微笑的针灸铜人2。0版,第一版的笑脸由于太不正经,已然没再制作。
  除了李叔叔收藏的那一套绝对是绝版,极富有收藏价值。
  目前推出的针灸铜人,全是笑得十分正经而安详的2。0版本。
  他那双满是老人斑和纹路的大手,颤微微地轻抚过那些代表穴位的小孔,还有标穴位的字迹。
  以及那代表着经络走向的阴线,摸着摸着,胡博士眼眶里,混浊的泪水滴落了下来。
  旁边的那些针灸科的医者和师者,也都好不到哪里去,纷纷红了眼眶,甚至已经有人开始泣不成声。
  看到了这一幕,那些原本颇为高兴的医者与官员们,亦不毕有些唏嘘与黯然。
  便是洋洋得意窜过来,准备接受大家的赞许与欢呼的吴王李恪和吴少监,心里也边颇为酸涩。
  看得出来,这些针灸科的医者们,会出现这样的情绪,足以得见过去,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
  “程太常,请受我等一拜……”
  胡博士拭了拭脸上的泪痕,转过了头来,朝着那面色凝肃的程三郎直接就拜了下去。
  程处弼赶紧上前搀住,可是搀住了胡博士,却拦不住那纷纷拜倒在地的一干针灸科医者们。
  “你们这是干嘛?还请诸位莫要忘记了,程某也是医者,更是太医令。”
  另外一位针灸科的博士亦大声道。
  “话虽如此,可若无程太常,我等不知还将受多少苦,这份恩情,我等怎能不拜谢太常。”
  ……
  “赵博士言之有理。”
  同样也已经赶了过来的王医令深吸了口气,松开了捂在心口的大手,站了出来。
  目光扫过围拢到了院中的过百太医署官员和医者,不禁有些唏嘘。
  便是程太常入职当天,也没来得这么多人。之前,太医署的一干官员与医者。
  对于程三郎的态度就是,这就是个惹得太医署鸡飞狗跳的惹事精。
  虽然还达不到人憎狗嫌的地步,但是至少大伙都是能避则避,惹不起躲得起。
  反倒是他不再成天瞎晃悠,窝在小院子里边成日跟他那两个忠仆游戏打牌开始。
  大家似乎又回到了去的安宁与详和,之前哪怕是程三郎他说要给太医署办大事。
  大伙也就是呵呵敷衍几句,便是自己,亦是如此想法。
  却没有想到,他真的做么了,这针灸铜人的好处,只要是精通医理者,如果能不明白?
  犹记得当年的自己,刚刚入职太医署时,也曾经在太医署针灸科呆过几年。
  那几年的日子,一想起来,就是两眼汪汪的热泪,每天就在那跟一票大佬爷们袒胸露背的互相扎针。
  每天归家,浑身就跟散了架似的,到处都觉得疼,那真是不堪回首的岁月。
  “诸位医道同仁,诸位太医署同僚,随我一同,谢过程太常,谢过吴王殿下,谢过吴少监……”
  过百医者官员,整齐划一地扶冠,弹袖,长揖一礼……
  李恪与吴少监,已然收起了笑意,郑重地还了一礼。
  扭头看去,程处弼亦规规矩矩地扶冠弹袖还礼,高大英武,却不失翩翩风度。


第259章 想到家里边的四弟、五弟和六弟,呸……
  整整两套针灸等身铜人,足够六位医者一同研习。
  另外,还有几大幅等身针灸画像,虽然不能让人施针,却也能够让那些医者更加直观的看到每个穴位的所在。
  程处弼此刻,已然与李恪和吴少监悄然地离开了针灸科。
  “看来医道之艰辛,远超小弟之想象。”李恪唏嘘一声感慨地道。
  “这是自然,太医署的医者,想要学业有成,少则数载,多则十年。”
  “那位胡博士,在针灸科呆了不少的年头,听他言,每日施针受针近百次,不论四季寒暑皆是如此。”
  吴少监听得眉头直跳,生病的时候,也会挨上几针,虽然能忍受,可是一天就百来针,一年数万针。
  想想就头皮发麻,怕是自己,还真没有那个胆量去学医,这苦真不是谁都能吃得了的。
  “还好,有了程太常和殿下研发的这针灸铜人,可解无数医者之苦,实在是令下官敬佩。”
  程处弼本想让这二位往自己的小院去逛逛,奈何吴少监还得赶回将作监去办理公务。
  既然这边太医署已然认可了这针灸铜人对于医者有着极大的帮助,那他们就需要尽快地操办。
  铸造出更多的针灸铜人来,运往天下各州道。以供那些医者研习医术之用。
  至于李恪,到了程处弼的小院闲逛了一圈,看着这家徒四壁之感的公房,实在是索然无味到了极点。
  连一盏茶的时间都呆不住,就推说自己有正经事要干,拍拍屁股窜出了太医署。
  继续他大唐不良皇子的浪荡人生,纨绔生涯。
  ……
  程处弼懒得挽留这位屁股下面像是长着一把锥子的好兄弟。
  经过了方才的心情激荡,让程处弼的心情有点久久难以平静。
  想了想,还是招来了两位忠仆继续打牌,好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
  打了差不多大半个时辰,摸了摸自己那已然空瘪瘪的肚皮。
  程处弼领着两位忠仆又以有事为名,浪出了太医署,到得附近一家口味还算不错的食肆开始胡吃海喝。
  太医署内,其实也有饭菜,可程处弼是一位来自祖国大西南的男人。
  嗜辣好麻,就太医署里那寡淡的饭菜,实在是难以下咽。
  除非是有事没办法出门,不然这货绝对不会蹲太医署里蹭吃的。
  特别是这家的食肆的烤羊腿,一极棒,厨师是个胡人,一头红发,秃着个贼亮的脑门。
  说话老卷舌,胡子也发红。不过好歹烧烤技术一流,每次程太常前来。
  这位胡人厨师都会亲自上菜,用他那很不标准的长安官话跟程处弼拍几句马屁。
  毕竟这整条街大家都早就已经熟悉了这位程太常。
  能够在策马疾驰的情况下,生生把敲诈勒索的坏人给生擒的场面令所有人都记忆犹新。
  特别是前几天的重阳佳宴,这位力能举鼎的程太常,凭着一首气势雄浑的诗作,一举成为魁首之后。
  更是令一干太医署周边的市场百姓商贩住户,都越发地对这位程太常多了份亲热与亲切感。
  程太常虽然是大唐长安城的顶流,但是待人和蔼,哪怕是买个香瓜,都要掏钱的那种。
  从来不欺行霸市,吃东西也跟普通百姓一般,大鱼大肉大快朵颐,很亲民的架势。
  ……
  “程大官人,今日小人烤的羊排可好?”这位秃顶胡人大厨笑眯眯地看着程三郎与两位亲随大快朵颐。
  嗯,欣赏像程三郎这种人吃自己烹饪的食物,对于厨师而言,绝对很有成就感。
  如果是厨艺有点次的厨师得见,必然会信心大增。
  说不定还能够灵光突显,令厨艺获得突破,走上人生巅峰。
  “不错不错,老胡你这烤肉的本事不差,跟一般的胡人烤肉还有些不太一样。”
  “那是,我可是用了我家乡的调料,滋味自然会有些不同。”秃顶胡人大厨一脸骄傲地道。
  之前跟程太常提过本名,奈何每次过来还是叫老胡……秃顶胡人大厨只能摸鼻子认了这个姓。
  “你的家乡在哪?”程处弼将手中的骨头扔到了一边,就看到了一条黑狗窜了过来,叨上,瞬间消失。
  那动作之敏捷,让程处弼想到家里边的四弟、五弟和六弟,呸……那是亲弟弟,可不是狗,这点要注意。
  “那是一座巨大到无与伦比的城市,建立在海峡之上,唯有这大唐的长安城,才可以媲美的城市……”
  听到了他口中吐出来的那个古怪发音,程处弼突然一呆,抬起了头来看向这位。
  “君士坦丁堡?东罗马?”程处弼用的是有些结结巴巴的意大利语说的这两个词。
  毕竟是搞医学的高材生,虽然程处弼英语比较擅长,其他的各种西方语言,也就只能是略懂一二。
  嗯,大意就是能懂几个词的意思。
  这位四十多岁的秃顶胡人大厨夸张地瞪大了眼睛,目光直勾勾地瞪着程处弼。
  然后激动地张口就冒出了一大串的意大利语。唾沫星子差点飞到程处弼跟前的烤羊腿上。
  程处弼直接就不乐意了,瞪了一眼这个拿意大利语忽悠自己玩意怒道。“别给我胡咧咧,说长安话。”
  “……小人不敢,一定说长安话。”
  被程大官人杀气吓得打了个激灵的秃顶商人赶紧点头哈腰,继续抄着那半生不熟的夹生长安话道。
  “那你跑得可够远的?”程处弼上上下下打量着这位来自君士坦丁堡的胡子。
  难怪,这货一头红发红胡子,鼻子那么大,肤色的确比一般的波期胡子白上不少。
  “哎……我那也是没办法,我原本是一位贵族,我那做生意的叔叔,曾经来过大唐。”
  “是他告诉的我,这里有多么的繁华,到处都是那滑得如同牛奶一样的丝绸。”
  “这里的皇帝,就好像是天下的太阳般,那样的高贵……”
  听到了这位西蛮子把李叔叔跟日挂钩,程处弼差点笑喷。赶紧喝上两口正经西域葡萄酿压压惊。
  两位忠仆一脸懵逼地看着面红耳赤的三公子,也不知道这位又闹啥妖蛾子。
  程处弼干咳两声,赶紧岔开话题。“那你是跟你叔叔来到的大唐?”
  “没错,我来到了,可惜他没能活着到来,唉……他在半路,就在波斯境内,被杀害了。”
  “还好,我领着剩下的人,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大唐,就在这里居住了下来。”
  “怎么不回去?”程处弼吸了吸鼻子好奇地问了句。
  “不敢回去,毕竟,我的叔叔来的时候,几乎把所有的财物都换成了各种货物,本想要来到大唐大赚一笔……”
  秃顶胡人厨子满脸的悲伤与凄凉。
  “这果然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程处弼打了个大大的饱呃,饶有兴致地准备继续打听。
  这个时候,一位太医署的差役已然看到了程处弼的身影,正朝着这边狂奔而来。


第260章 幸好老夫有病,受不得惊吓,唉……
  到得中午时分,刚刚用过膳食,两位医令正在边喝着茶水一边吹牛打屁的当口。
  就听得急促的脚步声从外面传了进来,看到了一位面色慌张的差役窜了进来。
  “二位医令,不好了,那刘弘基大将军来到咱们太医署,带着一大帮的人,杀气腾腾的,说是要寻程太常。”
  “什么?!”两位医令都不由得脸色大变。亲娘哎,那程老三莫非又闹腾了什么妖蛾子。
  居然惹得刘大将军亲自打上门来了。王医令下意识地又手捂心口,快不行了。
  看到王医令那风随时随地都要跪的样子,张医令很是无奈地站起了身来喝道。
  “你还愣着做甚,赶紧去给程太常知会一声,王兄你身子不好,且在此歇息。
  小弟我亲自去一趟,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有劳贤弟了,老夫得躺会……”
  王医令缓缓地平躺在了榻上,脸上露出了一个安详而又平静的笑容。
  幸好老夫有病,受不得惊吓,唉……只是苦了张贤弟,成日面对这些风风雨雨。
  话说回来,程太常怎么就不能安稳一点呢?
  今天才被程太常的针灸铜人给感动得不要不要的,还特地给他点了赞。
  结果这才过去多久,又让太医署变得鸡飞狗跳,真是……
  ……
  张医令这才出了公房,行不多远,便看到了刘弘基大将军负手疾行。
  身后边一大票的亲兵,另外让人觉得有些不对的就是,亲兵之中,有三位是杵着拐杖而来。
  还有三位没了胳膊的壮汉也夹杂在人群之中。
  “下官太医署太医令,见过刘大将军。”张医令定了定神,赶紧上前两步,长施一礼。
  刘弘基这才顿住了脚步,面带微笑地微微颔首。
  “原来是张医令,今日本官前来太医署寻我那程家侄儿,没打扰你们吧?”
  看着刘弘基身后边跟前的那一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