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颉利可汗被这老货给晃点头晕头转向,欣然同意,还拿美酒佳肴招待他。
可谁也没有想到,李靖已然率军而来,乘风雪而至,大破东突厥。
这位身险于突厥大营乱军之中的唐俭,居然能安然脱险返回大唐,而且还是毫发无伤。
就连陛下都不得不叹,这位唐俭的运道,简直就是天下罕有。
“累喽,老夫先睡会,相信老夫的话,咱们肯定能够无恙。”
听到了这话,孙伏伽忍不住一轱辘爬了起来,隔着栏杆小声地询问道。
“莒公,你到底有何办法,还请快快说来。”
唐俭呵呵一乐。“办法暂时是没有,不过打小就有老道给老夫算过命。
说老夫一辈子无病无灾,当老死于家宅榻上。”
“……”所有小单间里的重臣们全都一脸黑线,虽然大家也比较封建迷信,但你这个批命怎么都感觉像是在胡编乱造好不好?
算了算了,这老货既是个社牛,同时也是个唾面自干的厚脸皮。
偏偏又还是长辈,骂他都嫌浪费口水。不过,一想到这老货每每身险绝境,却总能神奇的化险为夷,说不定真是这命。
但是转念一想,指不定是这老货没多久的活头,指不定哪天突然患了重疾,瘫在这里奄奄一息。
那些乱臣贼子收到消息过来一瞅,得,反正都已经老迈至斯,就算是活过来也没多大用处,直接撂他回家等死。
如此一来,岂不就正好圆了老道给他批的命。
一帮子重臣,只刻呆在这刑部监牢里边,除了每日枯坐之外,也就只有让思维插上翅膀,成日胡思乱想。
如此才能够安然地呆在监牢之中,不至于因为极度压抑而导致心理上出现大问题。
甚至其中有好几位,都多次要求要笔墨纸张,当然不是为了写认罪书。
有些是为了书写出一封能够青史留名的绝命诗赋。
当然,这里边说不定也会有纯粹闲得蛋疼,突然有了艺术灵感想要搞创作的重臣。
第2668章 程三郎呢,那小子鬼点子最多……
就在一艘正在沿河南下的船上,李世民站在舱中,打量着摆放在舱内的沙盘。
身边一票文臣武将,则都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陛下,现如今万事俱备,只等那洛阳那边事发之后。
诸路大军就完全可以并头并进,朝着洛阳进发。”
“只不过现如今,洛阳以及周边的州县,皆以为陛下……嗯,皆被流言所扰。”
“诸路大军一旦进逼洛阳,说不定还会令洛阳以及周边诸州县以为是乱军来犯。”
“陛下,这的确是个难题,毕竟那些世家大族,现如今已然掌控住了洛阳的舆论,混淆洛阳军民视听。”
“那怎么办,总不能让陛下亲临阵前,让那些叛军知晓陛下尚在吧?”
“可陛下若是不露面,那些军民,又如何知晓我等乃是正义之师,又如何瓦解那些叛军的顽抗?”
“若陛下在,登高一呼,当可使那些叛军伏地请降,可难就难在,如何让他们知晓,陛下尚在。”
目光专注于沙盘的李世民听到了一干臣工的争论,揉了揉眉心抬起了头来。
“诸位卿家既然有此忧虑,可有良策解之?”
“陛下,臣以为,该当多派人手,潜入洛阳城内以告百姓……”
“呵呵……诸位莫要忘记了,现如今那洛阳城内,上到朝堂,下到市井,到处都是世家大族的人。”
“就包括那左金吾卫,以下洛阳官衙,都已经为那些乱臣贼子所掌控。”
“想要在洛阳城内闹出动静,都会在第一时间被查觉,如此一来,反而得不尝失。”
“好了,诸位卿家,此事,朕在好好思量思量,诸位卿家先下去休息吧。
没几日,我们就会在茅津渡登岸,朕已经下旨予柴卿,他将从潼关移师至茅津渡口,与朕汇合。”
一干争执了半天的随行臣工纷纷退了出去,李世民一扭头,看向那业已经归来的赵昆。
“对了,程三郎呢?”
“陛下,程三郎与吴王殿下在另外一艘船上,需要臣去唤他们过来?”
“去吧,那小子鬼点子最多,说不定他能够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赵昆点了点头,快步离了船舱,前去招呼那两只精明能干的妖蛾子前来。
赵昆坐上了轻舟,很快就赶到了位于船队中程三郎与李恪所乘坐的那艘船只所在。
登上了船,就正好看到了盘腿跌坐在船舱门口,一人捧着一个碗,正在那里美滋滋地吃着东西的程家亲兵还有吴王护卫。
吴王李恪此刻正与程三郎对案而坐,跟前一口小碳炉子,碳炉上摆着一口不大的铁锅。
铁锅里边,那些被炸酥了的小鲫鱼,此刻已经被炖得十分软烂入味,红光满面的李恪挟起了一条,撂到碗里边吹了半天,这才塞进口中。
整条鱼入口之后,几乎是入口既化,而且滋味是那样的鲜美咸香,还因为加入了大量的香辛料,吃着让人浑身直冒汗。
“唉,可惜啊,若是再有点酒,就更圆满了,这等佳肴,却无美酒佐之,实在是太不讲究。”
程处弼美滋滋地吸溜着那炸制之后焖炖得酥烂入味的小鱼,听了这话,差点乐出声来。
“贤弟,有这么一口吃的就不错了,还想喝酒,你是不是嫌你爹这段时间没抽你,皮痒得厉害?”
吱呀一声,舱门被推了开来,程处弼一抬脑袋,就看到了赵昆探头入舱,下意识地打了个激灵。
“赵昆,陛下来了?”
“爹?!”李恪吓得手中的筷子都差点落掉,一边叫唤一边扭过了头来。
闻着那股子诱人的香味,赵昆忍不住咽了咽唾沫星子正色道。
“殿下,陛下不在这里,不过陛下有事,要请殿下还有程三郎过去商议。”
这才刚刚开动,吃了几口的程处弼不禁有些犯了难。
“啊,这……这鱼要是再焖,就都烂锅里了,要不赵叔一块吃点,赶紧吃完,咱们就赶紧走人,不然这也太浪费了。”
“……这合适吗?陛下还在等着。”赵昆拚命地深吸气,这玩意着实太香了点。
“称心,拿副碗筷来,来来来,赵叔赶紧,咱们赶紧吃,不耽误。”
“是啊赵将军,我父皇肯定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小王跟处弼兄为了等这锅鱼,连晚饭都还没吃呢。”
看到二人如此热情好客,赵昆也就懒得再客气,毕竟自己出手帮忙,也能够让他们早点吃干抹尽去见陛下,不差这几哆嗦的功夫。
毕竟程三郎这小子的手艺摆在这,上至太上皇,下至大唐普通百姓,提起程家宴,哦不……是程家出品的菜肴,就没有不翘起大拇指说好的。
有了赵昆这位大肚汉的加入,再加上也不敢让大唐天子久等,三个人胡吃海喝,三下五除二地就将这一锅香喷喷的鱼给干得见底。
这才打着饱呃,红光满面地离开,直奔陛下所在的大船而去。
……
等了半天,没能等来赵昆的李世民干脆走出了船舱,还没来得及相问那赵昆回来了没有。
就看到了程三郎已然灵活地翻身跃上了甲板,更看到了那李恪挺着个辣眼睛的肚皮,小心翼翼地翻船舷。
“恪儿,处弼贤婿,你们怎么耽搁这么久?”
程处弼赶紧朝着老丈人一礼,指了指身边的李恪解释了句。
“小婿见过丈人,方才赵将军过来唤小婿与吴王殿下的时候,我们正在吃晚饭,所以就耽搁了一小会。”
听到了这样的回答,李世民也就不再说些什么,而这个时候,敏捷地翻过了船舷的赵昆,突然压抑不住地打了个大大地饱呃。
“……嗯?”李世民一脸懵逼地看向有些尴尬的赵昆。
呵呵,不消说,这货铁定又看到了好吃的顺便狠狠地蹭了蹭。
李世民对于这样的小节自不会太在意,闷哼了一声,径直朝着船舱内行去。
程处弼朝着赵昆嘿嘿一乐,很事后诸葛亮地道。
“赵叔,方才小侄让你别喝那鱼汤,说那玩意容易打嗝你还不信……”
毕竟那鱼汤下的各种调味料比较重,特别是胡椒,那玩意一多,就容易让人打嗝。
“别废话了,赶紧进去。”赵昆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催促着这个说风凉话的程家靓崽赶紧进舱。
第2669章 那群乱臣贼子不乱刀砍不死老子才怪
等到程三郎与李恪进入了舱内,李世民也懒得废话,解释了一通现如今洛阳城内的困局。
听闻有不少忠诚于国家,忠诚于陛下的官吏们纷纷被捉拿下狱,现如今的洛阳官场,真可谓是群魔乱舞。
总之一句话不是奸佞,就是乱臣贼子,程处弼不由得暗暗庆幸自己当时安排得当。
不然,自己的几位亲兄弟,怕是此刻也会被撂进大牢里边吃牢饭,而且这还是轻的。
毕竟老程家在文官圈子向来逗人恨,更别提那些世家大族,简直就恨不得食程家人的肉,寝程家人的皮。
“……贤婿啊,老夫知道知晓你脑子活,所以特地召你过来,就是想问一问你,可有什么办法。”
“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掌控住流言,可以在第一时间之内,令天下人知晓。
朕并没有病死在晋阳宫,而是率领大唐武贲之师重归洛阳?”
说到了这,李世民幽幽地叹了口气。“如今局势已然明了,也到了该收网的时候。”
“但老夫也不希望让太多无辜之人,卷入其中,所以,唯有将朕尚在人世的消息传入洛阳并让人相信。
如此才能够令那些人自乱阵脚,更容易收拾残局。”
“陛下,这其实并不难,直接找公信力十分强大的舆论媒体来播报这一消息就行了。”
作为程三郎的老兄弟,李恪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
“处弼兄,你的意思是,《长安旬报》和《洛阳旬报》?”
“不错,以《长安旬报》和《洛阳旬报》那通畅的发行渠道,将这些报纸,送入洛阳城,以及洛阳周边地区,不会有什么问题。”
“自打那洛阳生变以来,洛阳虽然多事,可是《长孙旬报》与《洛阳旬报》在洛阳城。
以及周边地区的销量非但没有减少,反倒上升了一成还要多。”
“……居然还能这样。”赵昆在一旁忍不住小声地嘀咕了句,也许是过去,那两份报纸,就没干过什么正经事。
唯一一次正经事就是描绘了吐蕃国在高原之上搞七搞八,但那也过去了不少年头。
这两份报纸,绝大多数版面,都是各种小说,异趣杂闻,就像前段时间王玄策所写的那种天竺游记,以及各种商业广告。
当年程三郎呆在剑南道,《长安旬报》之上就成日介绍剑南道的好,剑南道的美,剑南道的丰富物产。
等到这货蹿到了高原,《长孙旬报》上就成日介绍高原的好,高原的美,高原的丰富物产。
总之,《长安旬报》完全就是跟着程三郎的视角在看世界,为汉唐商行的经营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而那《洛阳旬报》也好不到哪里去。
毕竟程处弼很清楚,报纸这玩意尽量不要涉政,咱只玩商业不搞政治。一旦涉政,让朝廷意识到了舆论宣传阵地的敏感度,呵呵……
《长安旬报》与《洛阳旬报》这两份已经很有公信力的报纸还怎么捞钱?
……
怕是十有八九会被不讲武德的老丈人收归国有,所以能多赚一期的钱就多赚一期。
不过现如今,到了这样国家出现大的政治动荡的时候,程处弼觉得自己既然是大唐子民,也应该拿出自己手中的利器来干点正经事。
李世民愣愣地看着程三郎,他这个主意,倒真是让人两眼一亮,那十数万份的报纸进入到了洛阳城。
只要第一时间派发开来散播出去,等到那些成日忙着劝进的乱臣贼子反应过来的时候。
相信那洛阳城已然街头巷尾都知晓了朕王者归来的消息。
“好好好,不愧是老夫的爱婿,你果然脑子转得快,这些年来那报纸上全是一些……嗯嗯,倒没想到居然还能够有这等用处。”
话说回来,虽然那些报纸上成日都是乱七八糟的各种小说、演义,奇趣异闻,要么就是大量的各种商业广告。
但是因为写得好看,就连自己每次报纸发行之后,都会好好地欣赏欣赏。
哪怕是那些商业广告,但是广告词相当的给力,意境也很好。兴许也是因为报纸长期带给人的印象,所以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它居然还能够有这等新用途。
……
“对了贤侄,你可知道,现如今洛阳城内,不少的官员,或罢职,或被拘押在监牢之中。”
“他们,可都是我大唐的栋梁啊……”
听得此言,程处弼不加思索的赶紧接口答道。
“关于这事,小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