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1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那犹如惊涛骇浪一般的弹劾浪潮,真正出现的时间,并不算长。
  估摸着时间计算,应该是在那王玄策归国至长安左右。那么照此推断起来……
  必定有什么变故,才会令朝中臣工,原本意欲冷处理的王玄策归国之事态度大变。
  而今日,从恪儿那里知晓了那位京兆王氏之主王咏曾经去夜会王玄策,而王玄策严辞拒绝了对方伸过来的橄榄枝。
  必然惹恼了那位京兆王氏之主,而这之后的一切,自然也就变得合理了起来。
  京兆王氏亦是世家大族之中极有份量的,而且与那太原王氏,同气连枝。
  那王玄策在断然拒绝了对方之后,必定会惹恼京兆王氏。
  而以京兆王氏在朝中的势力,再加那些世家名门望族守望相助,几番合力之下,自然也就形成了群起而攻之的风潮。
  这些,以那些世家大族的能力,的确完全可以做得到。
  李世民仔细地回忆起了,令自己最终下定决断的那场文成殿小朝会上。
  真正令自己改变心意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亲密战友,观音婢的嫡亲兄长,长孙无忌。
  李世民紧紧地抿着嘴唇,表情显得那样的复杂,小声地低喃道。
  “无忌,你怎么可以这样?我之前,已经容忍过你了……”
  作为亲密战友以及好兄弟,李世民一直都很相信长孙无忌的能力,但同时,也对彼此极为了解。
  但是,这位好兄弟在自己的亲儿子之间反复横跳的事情,李世民亦查觉了端倪。
  只不过,李世民一直自我安慰自己,因为他是孩儿的亲舅父,所以才会有所偏爱,就像自己不也一样?
  可是,当这段时间,自己开始关注起了稚奴之后,这才惊觉。
  这位好兄年近年来,与稚奴的关系颇为亲密,好吧……就算是因为这孩儿十分恭孝,亲近长辈,倒也无可厚辈。
  毕竟他不仅仅是自己的亲密战友,更是皇后的兄长,也是孩子的亲舅舅。
  可是现在,他居然悄然地瞒着自己,与那些自己最为憎恨的,视为王朝蛀虫的世家大族联起了手。
  这绝对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李世民的呼吸陡然又粗重了几分。
  赵昆站在殿门外,时不时悄悄地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殿内。
  只看到了陛下负手缓缓在殿内行走,时不时止住脚步,似乎在凝神思索着什么。
  足足过去了两刻钟的光景,赵昆这才听到了陛下低沉的吩咐道。
  “赵昆,召赵国公……罢了,速诏绣衣使来见朕。”
  听到了这样的吩咐,赵昆眼皮一阵狂跳,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大声应诺之后快步而去。
  不到一个时辰,数匹快马,从宫城北出了皇宫,其中两骑径直朝着长安疾驰而去。
  另外有数骑则是望东疾行,后绕过洛阳径直往南而去,他们所需要前往的,则是位于岭南道的融州黄水县。


第2595章 你们二人知晓那王玄策府邸所在的对吧?
  想要等到那位于岭南道传递回来的消息,再快,也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够解决的。
  不过好在,长安那边的消息,没有几日,就有了回馈。
  “经查明,当日夜,王玄策等人入住于长安城西五十里处的平安驿。”
  “驿长见到了京兆王氏的车驾来到了平安驿外,并且他所认识的王氏管事王尽忠侍立于车旁。
  并指名道姓,自家老爷要见王玄策。”
  “……驿长称,王玄策入马车不足柱香而出,而车中老者还劝他多考虑考虑。”
  “然王主薄断然拒绝后,径直回了驿馆,而京兆王氏的队伍也径直离开……”
  “平安驿中有驿丁亦可佐证,再有数日后,听到了从洛阳那边传来的许多对于王主薄不利的消息。
  驿长酒后还曾与左右驿丁言,都是那王玄策太过狂妄,居然敢轻慢王氏之主,这才遭此待遇……”
  “陛下……臣在吏部考功司查验了王玄策于贞观三年之时科举时进士科的考卷。
  被评为末流,这是王玄策的考卷原档……”
  说话之间,李世民抄起了摆在跟前的木匣子打开之后,露出了里边那略显得陈旧的纸张。
  而入眼,就能够看到试卷上的字迹,书法不能说有多好,但也中规中矩,而且能明显看出来是一气呵成。
  大唐进士科,所要考的是时务策五道,贴一大经。
  而这份贴的正是《尚书》中的《虞书》的《尧典》。
  随着李世民的示意,赵昆很快就拿来了一份《尚书》,李世民亲自比照之后,足千言,仅错三字,漏两句。
  之后的五道时务策,李世民都一一静心欣赏之后,许久都没有开口。
  足有柱香,李世民这才沉声喃喃地道。“这等切中要害的时务策,还有这份堪称甲等的贴经,居然不能中之?”
  跟前的绣衣使赶紧拜伏于地,虽然有无数的槽想要吐,可偏偏不敢吱声。
  只能在心里边悄悄地腹诽,臣又不是吏部考功郎中,他选谁,为什么要这么选,那是他的自由好不好。
  哦不对,也不能说是他的自由,毕竟,要选谁中举,那是早就已经有谱了的好不好?
  好在李世民也没有指望绣衣使回答自己,而是满脸不甘与愤忿地又吐了句槽。
  “科举举步维艰,寒门庶族不得其门……”
  ……
  “一对三……你爹咋回事,这都过去几天了,居然还没有一点动静?”
  “一对十……我哪知道,兴许是有什么事情给耽搁了吧,又或者,他想要再等等。”
  “唔……毕竟这事咱们不好打听,喂,老许你愣着做甚,还不赶紧出牌。”
  “是是是……下官一对二。”
  “……过。”
  “要不起……”
  “下官顺子。”
  “……过!”
  “要不起!”
  “炸弹……”
  “???给我过!”
  “唉,我也过。”
  “三带一,下官,没牌了……”
  “……”程处弼与李恪一脸黑线地看着那位满脸堆笑的许敬宗。真踏马的晦气,自打这老货上了牌桌,牌运旺得一批。
  打得程三郎与李恪这两位棋牌高手面无人色,十把里边他至少要赢上七八把。
  “下官又赢了,哎呀,这实在是不好意思。”
  许敬宗讨好地赔着笑脸,硬起头皮在这两个鼓着眼睛珠子的妖蛾子二人组的注视之下,小心翼翼地洗着牌。
  “殿下,程洛阳,下官还是……”
  “还是个屁,继续!”程处弼不乐意地鼓起了眼珠子。
  “怎么的,我还真不信了,有本事你今天把把都有炸弹。”
  “上了牌桌,哪有赢家撤台子的道理。”
  “就是,继续。”李恪的心情也很不美丽,自己最惨好不好,已经快有二十把没赢过了。
  处弼兄好歹还能抢上几把地主反败为胜,而自己,摸了这么久的牌,见过最大的就是一……
  许敬宗面对着这两位,内心真可谓是压力山大,本觉得,能够陪这二位打牌,绝对是代表着自己获得认可的一种进步。
  但问题是这两个家伙的牌品明显很不好,特别是输急眼之后就更加的不好。
  问题是自己的牌真心好到让自己都无法相信,不赢故意输的话,同样也会被这两个家伙叽歪,你啥意思,瞧不起我们哥俩,觉得我们输不起是不是?
  这种进退两难,左右为难的感觉,实在是太过煎熬。
  就在许敬宗洗好了牌,正要请这二位输家切牌的当口,李德快步冲进了屋内,小声地禀报道。
  “殿下,赵将军来了,要殿下和程三公子一块过去。”
  看到程三郎与李恪二人赶紧起身快步朝着屋外行去,许敬宗总算是如释重负地吐了口浊气。
  自己也总算是轻松了下来,下次这两位再叫自己凑桌子,打死也不能再上。
  ……
  程处弼与李恪步入了洛阳官衙,就看到了赵昆立身于马背上,而一辆很低调的马车,则被一伙换装的大内侍卫团团围住。
  这个时候,车窗打开,里边伸出了一只手来,朝着程三郎与李恪勾了勾。
  两位晚辈只能放弃了骑马的打算,快步来到了马车前钻进了马车。
  就看到了几天没见的李世民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这让抢先进入了马车的亲儿子李恪一愣。
  “你堵着我干嘛,赶紧进去。”李恪还没来得及行礼,屁股后边就响起了处弼兄那不乐意的吆喝声。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一僵,然后就看到了膘肥体壮的程三郎也挤了进来,然后与那恪儿肩并肩地与自己对案而坐。
  “小婿见过丈人,不知丈人今日来寻小婿和殿下所为何事?”程处弼恭敬一礼后好奇地问道。
  李世民没有答,而是吩咐启程,等到马车缓缓地启动,这才打量着这两位年轻人道。
  “你们二人知晓那王玄策府邸所在的对吧?”
  “老夫今日想要见他一见,不过,不方便让他入宫觐见。”
  听得此言,程处弼与李恪都不由得心中暗喜,至少说明自己二人的努力没有白费。
  这位大唐天子,终于对那威震天竺大陆的王玄策起了好奇心。


第2596章 这该死的世道,让我不得不继续装个彻底
  “乘着还有时间,恪儿你再跟老夫好好的说说,你们是怎么跟那王玄策交道的。”
  李世民的吩咐,李恪自然不敢怠慢,不过好在早就跟处弼兄一起反复地商讨过这个问题。
  所以回答起来自然是天衣无缝,大意就是通过汉唐商行得到的消息。
  知晓了这位王玄策是一位文武双全很牛逼的军事家,所以令程三郎与李恪很想结识这位新朋友。
  这才会赶在宗庙献俘之前去见了这位王玄策。
  然后第二天,二人又前往王玄策在洛阳的府邸,前望探访。
  “你等会……”李世民疑惑地抬起了手,制止了亲儿子继续说下去。
  “你们既然特地出城去见那王玄策,难道什么也没有说吗?”
  “啊,这……”李恪有点臊眉搭眼一瞄了一眼处弼兄,程三郎显得有点腼腆地道。
  “丈人,我们本想跟他结交,结果都还没聊两句,他就喝多了。”
  “……”李世民看着跟前臊眉搭眼的两位晚辈,半天都不知道应该说点啥。
  “喝多了?”
  “是的,处弼兄说他很佩服王主薄的才能和胆识,所以我们去见他的时候,还特地带上了酒食,准备把酒言欢。”
  “可惜那位王主薄,应该是收到了洛阳传开来的流言,那几日夜不能寐,也没吃多少东西。”
  “处弼兄一见面就灌了他好几杯……”
  “什么叫灌?丈人你莫听他胡扯,小婿只是很普通的敬酒,他也敬了。”
  “你们都给老夫闭嘴!”
  看到这场面,李世民拉下了脸,大巴掌一拍案几,总算是镇住了这两个互插刀子的妖蛾子。
  “程三郎你继续说,别给老夫扯你们怎么灌醉王玄策的,直接说你们去他府上拜访,都说了些什么。”
  程处弼只能悻悻地瞪了一眼李恪,老老实实地解释起了自己跟李恪登门拜访那王玄策之事。
  并且还着重提到了老丈人你之所以只给王玄策加阶官,继续以鸿胪寺主薄留用,必然是有自己的考虑。
  李世民听得此言,深深地看了程三郎一眼,看着他那张讨好的笑脸,还有一旁很配合的亲儿子李恪,不禁心中一暖。
  倒没有想到,这两个家伙能够如此为朝廷作响,并且还劝说那王玄策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艺。
  将他所了解的中天竺诸国内容编撰下来,刊发到那《洛阳旬报》上去。
  ……
  “好好好,你们二人,可真是有心了……”李世民抚着长须,目光转柔。
  “说实话,老夫今日登门,就是想要亲眼见上一见这位昔日科举不第的国家栋梁之才。”
  说到了这,李世民忍不住轻叹了一口气道。
  “你们可知道,王玄策参加了进士科科举,时务策与贴经,皆为佳选,却只能评了个乙等。”
  程三郎毫不犹豫地就给出了答案。
  “想必是因为王主薄是寒门庶族出身,而且投卷无门吧。
  如此一来声名不显,又无得力之人襄助,若能中举那才真是怪事。”
  “……”李世民安静地看着跟前侃侃而言的程三郎,看着他那副很嫌弃的表情,总觉得这小子是在指桑骂槐,针对自己。
  程处弼口嗨一时爽,可刚爽完,就看到了李恪频频使来的眼色,眼角一描,看到了老丈人那张僵硬的表情,赶紧声明道。
  “丈人,小婿绝对没有指桑骂槐的意思,小婿只是针对咱们大唐的科举制度上的一些小瑕疵。”
  “这科举制度,乃是老夫与一干朝廷重臣所拟定的……”
  李世民一脸黑线,吃人的眼珠子恶狠狠地瞪着程三郎,生生从牙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