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了什么,他看到了那位站在瑶光殿内的大唐皇帝陛下,此刻正抄着一条毛巾正在那里擦拭一柄雪亮无比的宝刀。日!
这,这踏马就离谱了吧?不行,老子罪不致死,还想再活五百年。
脑子还在犹豫,身体却很诚实地已经转了个方向。
然后就看到了李恪与赵昆就站在自己身后,正好拦住了自己的去路。
“程老三,给老夫过来!”身后边传来了老丈人那不辩喜怒的喝斥声。
程处弼只能幽怨地瞪了一眼李恪与赵昆,再回首,继续露出了一个标准的讨好笑容。
“小婿见过丈人,丈人,小婿觉得在这殿里耍这种凶兵,就算是伤不着人,万一伤着殿内的陈设,那多不好……”
“哼!”李世民看到程三郎那副点头哈腰,很狗腿的模样,差点控制不住笑意。
可一想到之前这小子在殿门外面,那里嘲笑自己跟英果类已的亲儿子那番话,李世民又顿时双目锐利如刀。
但还是将那柄已经擦拭完的宝刀,恶狠狠地收刀还鞘。
看到老丈人虽然一副杀气升腾的模样,但好歹没有动用兵器的打算。
皮厚肉糙,抗击力能力很强的程三郎暗松了一口气,硬起头皮来到了老丈人跟前一礼。
“方才小婿胡言乱语,实在是罪过,特向丈人请罪,还请丈人责罚……”
“哼!回头再说,方才老夫与一干文武重臣在里边商议军国大事,你小子在外面胡咧咧什么?”
“啊,这……”程处弼看到老丈人那洞察世事的锐利目光,不禁心中生悸。
毕竟方才自己跟李恪的交流,也不知道有没有会激起这位性格暴躁的老丈人再次狂躁的字句。
看到程三郎那副心虚眼珠子轱辘乱转的模样,李世民的脸色陡然一阴,目光转向了赵昆。
“赵昆,你来说,这两个家伙都在外面嘀咕什么?”
听到了这话,程三郎与李恪齐刷刷地把目光落在了赵昆身上。
第2548章 其实老丈人你也没搞定,但这话绝对不能说
看到这两只妖蛾子亮闪闪的眼神,饶是这位陛下心腹侍卫头子心理抗压能力强,此刻也不禁有点头皮发麻。
不过赵昆头皮麻归麻,该说的还是得说,朝着李世民一礼之后。
就将程三郎与李恪方才嘀咕的那些内容给复述了一遍。
李世民一脸黑线地看向那露出了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笑容的程三郎。
“贤婿啊,你可真是什么话都敢说,这样的军国大事,你也敢胡说八道……”
程处弼虽然有些畏惧老丈人的拳脚和兵刃,但绝对不会畏惧老丈人的话术。
听到了这话,程处弼直接就不乐意了。
“丈人,小婿向来都是言之有物,绝对不会……”
话才得半句,看到老丈人的眼神陡然又变得十分的危险,程三郎赶紧强行解释道。
“嗯嗯,小婿的意思是,但凡是正经事情的时候,小婿绝对不敢胡言乱语。”
“呵呵……”李世民忍不住笑了一声,也不知道是看到这小子秒怂,还是觉得他在胡说八道。
程处弼当然不乐意别人置疑自己的专业性,看到李世民并没有阻止自己的意思。
不禁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表述一下自己那高超的战略战术。
清了清嗓子,昂首挺胸的程三郎无比自信地开口道。
“丈人想必也该知道,小婿乃是文武双全的武勋世家出身,百战百胜的战绩完全可以代表小婿我的能力和眼光。”
“……”李世民眼皮一阵狂跳,赵昆面部肌肉有些抽搐,就是这么对君臣的眼神都有点可怕。
都很有一种想要冲上前去暴打这个年少轻狂程家人的冲动。
最终李世民控制住自己的暴脾气,但忍不住吐了句槽。
“你小子,年纪不大,口气忒大,还百战百胜,呵呵……”
听到了老丈人这话,程处弼心中直呵呵,也对,老丈人战绩彪炳没错。
但是去打西秦霸王薛举的时候,被揍得连滚带爬狼狈不堪。
自然很不乐意看到自己这样的年轻后辈在他跟前显摆。
但问题是,自己需要用自己的战绩来为自己接下来的发言作出铺垫。
既然你老觉得百战百胜过于吹牛逼,成,反正语言艺术相当有造诣的程三郎谦虚地笑。
“小婿现在算不上百战百胜,但目前而言,小婿怎么也能算得上是未尝一败吧?”
“……”李世民张了张嘴,咦,这个,好像还真是让人无法反驳。
这小子虽然作战场次怕是没有过百,几十次应该有的。
但是还真没听闻过这小子输过哪一场战斗,被人揍得狗血淋头。
但是,战绩是战绩,并不妨碍大唐皇帝陛下想要怼这个方才得罪自己的贤婿。
“……程老三,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再胡咧咧,就到殿门外自个去领二十臀杖。”
威胁,又是威胁,面对着老丈人胡搅蛮缠似的威胁,程处弼乖巧地低头认错。
……
“丈人,小婿觉得想要讨伐高句丽,需要的是春风化雨一般的手段,绝非雷霆万钧一击。”
李世民的脸色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毕竟这位戎马一生的马上皇帝就是想要这么干。
而跟前的程三郎如同钻进了李世民肚皮里边的蛔虫一般,又冒出了一句话来。
“小婿很清楚,我大唐继往开来,远胜前朝,再加上丈人英明神武,麾下名将如云,猛将如海。”
“想要一战而定乾坤,自然是轻而易举……”
这话一出口,沉默不语的大唐天子面色稍稍转和,但还是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闷哼了一声言道。
“你还是说接下来的但是吧……”
“嘿嘿,小婿就知道,卖关子在慧眼如炬的丈人跟前是没用的,肯定逃不过你的法眼。”
“别废话,说正经的。”李世民忍不住顿声喝道。但是,表情越发地显得柔和起来。
看得一旁的赵昆与李恪频频撇嘴,程三郎这货果然很厚颜无耻,拍起马屁来,一点底线也没有。
“是是是,小婿这就正经,但是,雷霆万均一击,固然可以一战而定,可是之后呢?”
其实老丈人你也没搞定,但这话绝对不能说,程处弼可不想在作死的边缘反复跳骚,那样很容易引发六月飞雪的血腥惨案。
程处弼双手一摊,开始分析起来,高句丽之地,向来地形情况复杂,异族众多。
而高句丽在那里经营了数百年,哪怕是平定了,回头肯定要闹妖蛾子,反倒会牵扯大唐大量的精力和兵力。
长时间的耗费,对于大唐这样的中央帝国,也绝对会伤筋动骨。
说不定折腾上三年五载,就不得不退出那片高句丽旧地,由着其他人吞之。
但是那里又土地十分的肥沃,易于耕作,哪怕是一年一季收获,完全可以养活大量的人口。
而既然高句丽对于大唐,或者说对于中原帝国而言,是必征之地,必平之国。
那么就得考虑,拿下了那里之后该当如何治理,怎么才能够站稳脚跟,怎么才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获取一块可以持久经营的肥美沃土。
那里的人参,绝对是极好的药材,还有那里的各种毛皮,还有各种特产,也都是一笔笔的财富。
李世民抚着长须,紧抿着嘴唇,打量着昂首挺胸坐在跟前侃侃而言的程三郎。
那样的自信,那样的从容,重要的是,这小子,就好像他真的去过那辽地一般。
如今,还没有开始决定会不会对那高句丽动手,这小子已经都考虑到了搞定了那高句丽之后。
大唐应该怎么去做,而且还能够分析得头头是道,言之有物。
赵昆也从一开始的满脸鄙夷之色,渐渐地化成了满是慎重与惊愕。
毕竟,赵昆也是久随天子,戎马半生的人物,而且没脑子的人,也不可能成为陛下的心腹这么多年。
所以,程三郎的这番话,着实让人受益不浅,只不过,赵昆绝对不会承认。
李恪此刻则是安静如鸡地坐在一旁,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处弼兄。
从一开始是处弼兄自己在那里大放厥词,叽叽歪歪,到得后来,亲爹居然眼珠子越来越亮。
干脆就跟处弼兄探讨了起来,甚至还让宦官去取来了地图,二人开始在地图上指指点点插来插去。
第2549章 第二个选择嘛……老夫本想抽你臀杖二十
李恪虽然对于军事方面,顶多也就是半瓶醋的水平,但是却也能够感觉得到。
处弼兄相关于对付高句丽的策略,一会又是民生,一会又是经济,一会又是粮食,一会又是奢侈品。
就连书籍之物,以及海上运输,仿佛在处弼兄的嘴里边,都变成了可以用来压制甚至是对付高句丽的利器。
“好好好,贤婿你这脑子,果然不是一般人,军国大事,居然还有你这等行事。”
程处弼向来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看到老丈人红光满面,对自己的谋划甚是赞许。
很是谦虚地腼腆一笑。
“丈人,此言差矣,其实这样的经济战手段,早在春秋之时,就有人这么干过。”
一旁的李恪忍不住小声地嘀咕了一句。
“春秋的时候就有人用过?真的假的。”
程处弼转过了头来,甚是嫌弃地打量着这位腰椎间盘相当突出的皇族浪子。
“贤弟啊,你看你,这就是你读书太少,容易上当受骗的原因。”
李世民脸色有点发黑,但考虑到自家三郎跟程三郎这两个年轻人互怼习惯了,决定装着没有看到,径直询问自己想要知晓的答案。
“……程三郎,你倒是说说,春秋之时,何人用过这些手段了。”
“丈人也是熟读史书的明君,想来定然知晓管种这位春秋名相。”
听到了老丈人的询问,程处弼顺手又先是一记马屁甩上,这才开始述说这场成就管仲之名的经典经济战例。
齐国的著名宰相管仲,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经济战的思想雏形,并且他还应用到了实际当中,奠定了齐国霸权的基础。
当时鲁国与齐国是邻居,贸易往来自然是十分的频繁,而鲁国的纺织技术十分的发达。
能够生产出一种很细很白的布匹,被称之为“鲁缟”,这种布料以薄而著称,而依靠着这种布匹,让鲁国赚取了大量的财帛。
而齐国对此眼红得不要不要的,管仲就向齐恒公献上了一策。
齐国的一应大臣贵族专门穿用鲁缟制作的衣服,不久之后,令齐国民间也兴起了以穿鲁缟材质的衣服为荣的风潮。
而在这个时候,管仲直接下令,齐国百姓不得织缟,全部从鲁国进口。
一时之间鲁缟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一来二去,鲁国民从发现织缟的利润比种田强得太多。
自然也就主动地放弃了农业,一窝蜂地开始织缟,在这样的情况下,鲁国的大量农田自然也就无人耕作,让良田变成了荒地。
之后,管仲突然下令停止进口鲁缟,结果鲁国就麻了,堆积如山的鲁缟卖不出去,也没了收入。
更要命的是,上一年鲁国相当多的土地没有耕作,令粮食也供不应求。
万般无奈之下,鲁国的鲁庄公只能向齐国购买粮食,而管仲的做法很简单,直接提高粮食价格。
让那鲁国之前挣到手的钱全送还了齐国,甚至还亏损了一大笔。
而且除了这一场经典的经济战之外,还有一场对付楚国的经济战,先花大钱买楚国的鹿,之后又暗戳戳地买下楚国的粮食……
听着程三郎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这位春秋名相,不费一兵一卒,直接就将强大的楚国给折腾得不轻。
饶是戎马半生的李世民,也被程三郎的讲述听得悠然神往。
不过眼瞅着时间已近午时,已然觉得腹中甚饥的李世民不得不打断了程三郎。
“贤婿你说了这么多,令老夫深感启发,不过,兹事体大,还需要从长计议。”
“贤婿你先回去,把你的想法,拟出一个条陈来,老夫好仔细揣摩一二再说。”
程处弼表情十分严肃地点了点头答道。“小婿一定会尽最快的速度拟出来呈上。”
……
李世民缓缓站起了身来之后,打量着一身轻松,仿佛骨头又轻了几两的程三郎,慢悠悠地道。
“贤婿你虽然为国献策,这是功,但是,你敢埋汰老夫,这是过,你认是不认?”
看到老丈人居然没有忘记这一茬,程处弼甚是无奈地抹了把脸,只能低头认罪。
“……认。”
“原本,你既然向朝廷献策,老夫也就想要揭过,但问题是,一干文武重臣都看到了你小子在这宫中胡作非为。”
“倘若朕不处置于你,呵呵……那日后,宫闱之地,岂不是要乱作一团?”
其实你不处置我也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