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1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也没有否认你是亲王殿下啊。”程处弼双手一摊,满脸的无辜。
  李渊看着这两个跟斗鸡似地的晚辈,咳嗽了好几声这才控制住情绪。
  看了一眼那脸色黑线地亲儿子李世民,这才笑着朝着程三郎虚踢一脚。
  “臭小子,少胡说八道。”
  “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其实吧,小婿举荐吴王殿下。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殿下乃是陛下亲儿子。”
  “废话!”李世民已经不仅仅是脸黑,甚至已经有捞袖挽袖的趋势。
  “程老三你小子是不是皮痒了?”
  看到老丈人一副要耍不知道是南拳还是北腿的架势,占了几句口舌便宜,心头暗爽的程三郎赶紧正色解释道。
  “丈人淡定,小婿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如此一来,才能够最大程度的杜绝掉朝堂之上有可能出现的反对声音。”
  这句话一出,李世民两眼陡然一眯,眼中闪过了一道亮光。
  还真是,虽说程三郎这臭小子那嘴皮子实在是惹人上火,但是他这句话,倒真有种一语惊醒梦中人之感。
  亲儿子向自己的亲爹上贡献,谁敢叽歪,那就是在诋毁传统美德,破坏仁孝大道。
  而亲爹欣慰之下,多赏点亲儿子,那也是理所当然到了极点。
  “哼,下次你小子说话最好说全,敢在这样吞吞吐吐的,挨了老夫的拳脚,那是你活该。”
  “是是是,小婿一定注意,下次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程处弼一脸老实憨厚地赔笑言道。低头认错,有谁能比自己更熟练?至于会不会再犯,那就得根本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反正原本自己跟李恪就商量过,如果要过堂,啊不,是上朝,就会让李恪去做代表发言领奖啥的。
  毕竟程家人,得了实惠就好,正所谓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一定要铭记于心。
  毕竟自己刚刚被罚过一年的俸禄,万一朝堂之上,又跟人怼起来被罚俸咋办?
  一想到那几位亲兄弟听闻自己这位程家第一靓崽被罚俸禄之后的眼神和表情,程处弼就恨不得抄起大棒棒跟他们一决高下。
  ……
  “处弼兄,小弟我也觉得,咱们要的是不是太少了点,才半成,也就是那十万两黄金,咱们才能够拿到五千两。”
  站在库房门口,目送着亲爹亲爷亲哥亲弟离开的李恪,忍不住小声地嘀咕了一句道。
  “贤弟,你的目光要长远一点,你爹这种人,是铁定不会让咱们吃大亏的。”
  程处弼的大巴掌拍了拍李恪的肩膀,十分笃定地道。
  “你得想明白一件事情,咱们的眼光,可不能仅仅只有这么一座小岛,世界那么大,没有被征服与发现的岛屿,甚至是大陆都数不胜数。”
  “哪怕是这样的小岛,一年收益的半成归汉唐商行,倘若是琉球大岛呢?”
  “又或者是更南边那些连野人猢狲都没几个的那些巨岛,甚至是大陆呢?”
  听得此言,李恪顿时两眼一亮,瞬间就反应了过来,翘起手指头那么一勾。
  “处弼兄你的意思是,这就是个钓我爹的饵。”
  程处弼直接就乐了,朝这位经常被亲爹抽得吱哇乱叫的吴王殿下翘起了大拇指。
  “嗯,不愧是陛下的好儿子,你这个形容很恰当。”
  李恪瞬间老脸一黑,赶紧摇头否认。真是嘴滑了,绝对不是故意埋汰亲爹是条滑溜的黄腊丁。
  那天在处弼兄家里边就吃过这种不大的鱼,肉质十分的鲜美细嫩,重要的是没有什么小刺。
  “……不不不,小弟一时口误,绝对不是这个意思。”
  “行了,逗你呢,来来来,咱们哥俩好好合计合计,最好回头你再去找你爹先交个底。
  毕竟只要这一回有了定规,成为常例,那以后……”
  ……
  李治坐在马车之内,缓缓地闭上了双眼,闭目养神。
  只是脑海里边不停地复盘着今日的所见所闻,一想到大哥李承乾故意教训自己。
  换来了亲爹还有亲爷爷的赞许,而自己这位晋王殿下,却只能老老实实地听训。
  甚至还不得不挤出一副真诚而又感激的笑容,对于教训自己的兄长表达谢意。
  至于程三郎,看看吧,自打大哥李承乾归洛阳,入主东宫之后。
  先是那洛阳城内的大桥通车,紧接着又是发现了金山银山,贡献天子。
  李治觉得自己哪怕是用脚指头来思考,都会觉得这里边有问题,有大问题。
  分明这就是铁杆臣子在为太子造势,太子一来,就有了好消息,就出现了天大的祥瑞。
  看来,他们应该也意识到了那些流言,故尔,既为太子归帝都造势,同时也为了转移朝野的注意力。
  李治的双手,渐渐紧握成了拳头。不过,这没关系,毕竟,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一想到自己只是小小地表达了一下,就引得那些世家大族蠢蠢欲动,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看来,这些世家大族很清楚,倘若大哥登基,对于他们而言,绝对是噩耗。
  那么既然如此,自己这位太原王氏的女婿,本就是五姓七望最后的希望。
  自己必须要好好地利用好他们那盘根错结的势力,不过,倘若有一日,自己真的能够登上那个位置。
  对于这些世家大族,一定要狠狠地压制,不能让他们,再有左右皇家意志的机会。
  自己应该去见一见舅父了才是,毕竟又有几日没过去了。
  那位精明,但是处事却又显得瞻前顾后的舅父,煞是让人头疼。
  为什么就不能全心全意地站在自己这边呢?我可是你的亲外甥。
  你不帮我,难道还想要眼睁睁地看着那位与你已经决裂的外甥稳健地迈上那个位置不成?


第2522章 寻不着对手的朝堂垃圾话第一高手程大将军
  果然没有太出乎程三郎的预料之外,这位十分大气的大唐皇帝陛下。
  对于大唐汉唐商行这种对朝廷忠诚,对天子忠诚的贡献之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一干朝廷文武,而显得有些无语,木办法,亲爹夸亲儿子,大家能说个啥?说他们演技过于浮夸吗?
  若是程三郎那小子来作为汉唐商行的代表,呵呵……大家定然不会由着那小子。
  哪怕是这事大伙没办法阻止,但能够让他不痛快,就是一桩让一干文官弹冠相庆的乐子。
  此刻,大殿之中,十万两黄金,金光灿灿地就撂在这朝堂里边,实在是看得人心发痒。
  甚至有些臣工,已然呼吸粗重,毕竟这些朝堂重臣,也不是谁有机会看到整整十万两黄金摆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场面实在是太过于震撼了点,而同时,甚至有不少家族里边有做海贸的臣工心中充满了羡慕妒忌恨。
  若是自己家的海船,能够有这样的奇遇,绝对会据为已有,怎么可能上贡给朝廷?
  也就是这汉唐商行股东混乱,里边有亲王殿下,甚至听闻太上皇都有股份在里边,所以不得不进献给天子。
  在场的所有臣工,几乎都是如此笃定地猜测道。
  随后,大唐天子更是在朝堂之上表达对于此事的定论。
  那就是,作为汉唐商行作为将黄金贡献给的朝廷的发现者主体。
  当场获得了三万两黄金的赏赐,并且宣布明旨诏告天下。
  汉唐商行将会永久取得其向朝廷所贡献的黄鸟岛上物产总收入的一成,作为对发现者的永久性奖励。
  另外就是将按其所献之地的大小,划出一成土地,为其永业。
  原本没有开口阻止,就只想要听个热闹的那些朝廷重臣们,当听闻了这个消息之后。
  饶是他们家大业大,可是听到了这样的永久性奖励,瞬间眼珠子都有发红的迹象。
  啥意思?永远从新贡献土地的总收入中提成一成,另外还能够拥有新贡献土地的一成土地,成为永业。
  意思就是,自己如果发现了一座千万亩地大小的岛屿,贡献给朝廷。
  自己不但能够获得岛屿矿产和物产总收入的一成,并且,还能够获得一成的土地,成为自己的永业。
  而且是可以世世代代相传下去的永业,自己死了,子子孙孙仍旧能够享受到这些利益。
  而且这是朝廷认证的,允许你获得的利益。
  当然,如果你不让朝廷知晓,自己藏匿下来,万一有其他人去向朝廷禀报。
  结果那里就变成了那个家伙的功劳,那自己岂不就白瞎了?典型的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今陛下对自家亲儿子贡献,内心里边美滋滋的,是为了自己的亲儿子的子孙后代着想,特地拿出了这么大的奖励。
  “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吴王殿下孝恭如此,实乃天下年轻才俊之表率,亦足见陛下乃天下人父之典范。”
  “倘若再有英勇之士,得遇无主之地,可否也如此一般?”
  “是啊陛下,若明旨以诏天下,臣也相信我大唐商号,英勇之士都有探索未知之心。”
  “若能够如吴王殿下这般,得到朝廷之嘉许,想必能够令天下能人智士,踊跃献土……”
  “陛下,臣以为不妥,倘若天下人皆效法吴王殿下,肆意冒险,掠劫……”
  “你闭嘴,本官看你分明就是不欲得见我大唐远胜秦汉,岂不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就是,他分明就是自己没那本事,嫉妒别人有机会拿到这样的好处,就想要站出来闹心。”
  整个朝堂,已然是吵吵嚷嚷,乱作一团,但是在朝堂上的那些官员中。
  特别是那一干家大业大的世家大族臣工们,居然与那一大票的武勋世家站在了同一条阵线上。
  那样既相互嫌弃,偏偏又为了一块肉骨头,不得不站在一起对付反对者的架势。
  看得高居于御案后边的李世民都险些乐出了声来,下意识地一斜眼角。
  看向那立身于朝堂之中,表面安静如鸡,则实眼珠子乱转,眼中满是兴灾乐祸之意的亲儿子李恪。
  不愧是英果类已的三郎,至少父子二人在看乐子方面,有着相同的浓厚兴致。
  此刻,膀大腰圆,舌辩无双的朝堂垃圾话第一高手程大将军,则显得有些惆怅。
  当真有一种拔剑自顾心茫然的萧瑟和无奈。没办法,大伙吵架,居然都很有默契地尽量避开这位朝堂第一恶霸。
  毕竟大家今天不是为了搅合正经事,而是在为了正经事进行着有理有据的辩论赛。
  都不希望程大将军这个恶货蹦出来,如同一枚臭螺蛳掉进汤锅似地,把大事给搅合得污烟瘴气。
  这让程大将军很不乐意,可是也考虑到了大家的情绪,最终没有主动挑衅,一副高手寂寞无敌的模样。
  看得那一干乐子人差点笑抽过去,其中就包括大唐皇帝陛下父子俩。
  ……
  这一场辩论,虽然有些闹哄哄的,但是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家大业大的那些臣工,几乎都站在了赞成面。
  只有少部份守旧派,还有顽固派不乐意,但是他们显得太过势单力薄。
  想想吧,就连那些被贴上文官变节者标签的许侍郎等人也都举手赞同,足以得见,反对者有多么的不得人心。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大唐天子慢慢悠悠地进行了总结,并且表示,既然诸位卿家都这么踊跃的为国为民。
  身为大唐帝国的君王,自然要从善如流,少数服从多数,这才是一位英明君主应该做的。
  所以,就今此次明旨以诏天下的奖励,以为常例。
  鼓励天下富有冒险精神的义勇才俊,能够为朝廷作出更多的贡献。
  对于陛下英明睿智的一锤定音,朝堂之上,绝大部份的官员都对陛下的英明决策赞口不绝。
  都表达了自己对陛下的崇拜与敬仰之情,犹如那涛涛黄河之水绵绵不绝。
  李恪也同样加入到了拍自家亲爹马屁的行业,能够拿到这样的结果,他的内心也满是欣喜。


第2523章 都会成为咱们汉唐商行倾销棉布的市场
  毕竟,他只是一位亲王殿下,不可能继承大统,但是只要汉唐商行在。
  那黄鸟岛一成的土地里边,怎么也得有他吴王李恪的几万亩土地。
  更别提,汉唐商行手里边还掌握着大量的探险资源,直今都还暗戳戳地收在手里边。
  日后若有子孙,跟那德奖兄一般不乐意在大唐蹲着,也可以直接到那些岛屿上去,作个大地主富家翁也不是不行。
  现如今,随着汉唐商行造船业的飞速扩张和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以及那些大量海图的绘制成功。
  已然使得海贸往来的速度越来越快,过去,船去一趟倭国,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出意外。
  现如今,已然大概知晓,哪个季节适合那些航线的航行,哪里可以停靠避风,哪里有淡水和粮食可以取用。
  而今,汉唐商行的海贸船队规模越来越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