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1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次张口欲言,最终又悻悻地闭嘴,嘴里边小声地不知道在嘀咕什么鬼。
  看到了这一幕,程处弼顿时大生知己之感,看样子,老丈人果然跟自己一样,都有起名困难症。
  好半天,李世民这才有点犹豫不决地道。
  “既然你们只命名中间那座桥梁,这样吧,承福坊前的便叫大唐千秋桥,温雒坊前的就叫大唐万载桥,如何?”
  站在一旁昂首挺胸的赵昆:“……”
  程三郎与李恪:“……”
  看到这两个年轻人一副呆若木鸡的模样,李世民不禁有些恼羞成怒,大巴掌轻拍案几。
  “老夫问你们话呢,咋的,装聋作哑是吧?”
  “不不不,父亲,你起的桥名起得太好了,孩儿觉得这样加了大唐两个字之后,直接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是啊,不错,让天下人都能够看到丈人对于大唐未来的愿境。
  那就是,愿我大唐能够千秋万载,四海承平……”
  一旁的赵昆,看到这两个厚颜无耻的年轻后辈,在这里恬不知耻的狂拍马屁。
  偏偏英明神武的陛下抚着长须,眯起了双眼安然受拍的模样。
  让赵昆不禁想到了那些文官内卷的时候最喜欢用的形容词:幸进小人、奸邪谄媚、阿谀奉承……
  此刻拿来形容这两个厚脸皮的年轻人,绝对恰如其份,没有半点的夸张。
  好半天,大唐皇帝陛下这才心满意足地结束了这一场谈话。
  “好了,你们二人尽快让那桥梁建成。再有就是太子即将到洛阳了,贤婿你虽然已经不是东宫之属官。
  但是你与太子情同手足,可要时常往来,还有恪儿你也多跟你大哥走动……”
  “丈人(父亲)放心,小婿(孩儿)明白。”


第2499章 这孩子,心机应该没那么深吧……
  “殿下这是要去哪?”
  “我要入宫,去见母后,怎么,难道王妃连本王的行踪也要加以约束不成?”
  “妾身不敢,妾身方才那些话,都是为了殿下着想,并无恶意……”
  此刻,新婚不久的晋王李治拉着脸,头也不回地大步地离屋而去。
  那王氏前行数步,看着李治的背影,张了张嘴,最终倔强地咬住了朱唇。
  身后边的侍女小声地劝道。“王妃,要不要奴婢去请殿下回来……”
  “不用,他是晋王又如何,我可是他的妻子。他身为陛下嫡子,却安于享乐,成日嬉戏。如此,怎么能成大器。”
  “我劝他,自然是为了他好……”
  侍女看着神色不悦,俏娇的脸上多了几分阴沉的王妃,默默地闭上了嘴,得,自己还是安静如鸡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算了。
  王娇儿冷着脸,看着门外,不管怎么样,有些话,自己终究要说出来。
  毕竟,程三郎与自己的过节,是没有任何转圜余地。
  更何况,王娇儿认真起来之后,经过了多方地打探,对于程三郎的事迹知晓得越多,就越是心惊胆颤。
  特别是自己成为了晋王妃之后,王娇儿越发地觉得,自己的处境,非但没有好转,甚至会更加的危险。
  这才是自己为何要硬起心肠,让夫君明白这人世间残酷的因由。
  ……
  李治一脸烦躁地走出了王府大门,下意识地扭头看向上方那块巨大的牌匾。
  原本那张看似人畜无害,平日里笑眯眯的脸庞上,多了几分的阴沉。
  “夫君乃是陛下与娘娘嫡出皇子,岂可成日嬉戏,耽于游乐……”
  “夫君要知晓,夫君的几位兄长,不论是那位文采菲然,与人为善的四哥。
  还是那位桀骜不驯,却颇有勇力的五哥,都是为谁所害?”
  “陛下昔年曾有意改册太子,改立的自然是魏王。
  可最后,却因一些出奇的变故和小小过失,魏王殿下就失去了陛下的宠爱,最后不得不挺而走险……”
  “而陛下最终没有痛下杀手,却将魏王殿下远远地发配至胶东之地。”
  “至于齐王殿下,也因为些许的小过失,就直接被陛下削去王爵,至今仍旧关押在洛阳城外的皇庄之中。”
  “夫君,难道你还看不明白吗?”
  “夫君莫要忘记了,你与你四哥,还有太子,皆为陛下嫡出。”
  “而魏王已经失去了资格,可是夫君你呢,就算是你意欲当个安乐翁,可是夫君别忘记了,你娶了妾身。”
  “妾身乃是太原王氏出身,五姓七望之一,太子殿下看似温良恭顺,待人亲和。
  可是却与朝中不少世家大族出身的臣工都发生过冲突。足见太子殿下绝非……”
  “殿下,殿下车驾已经备好,不知殿下意欲何往。”
  这个时候,护卫头子来到了表情阴郁的晋王殿下跟前,小心翼翼地道。
  李治吩咐一声去皇宫之后,径直钻进了马车之内,冷着一张脸,坐在车中,内心犹如惊涛骇浪一般起伏不定。
  车驾足足行出了柱香的功夫之后,马车里边终于再一次传出了声音。
  “去赵国公府一趟,本王要去见赵国公。”
  听到了这声吩咐,原本直行的队伍缓缓地改了个方向,驶向了另外一条道路。
  不大会的功夫,李治就在赵国公府内,见到了那位正站在书房门口,笑眯眯地抚着长须朝着自己颔首的舅父。
  “治见过舅父……”
  “好了,为善(李治的字)不必多礼,快到屋里来暖和暖和。”
  “这大冷的天,新婚不久,怎么想着到舅父这里来?”
  李治坐下之后,接过了舅父递过来的茶水,乖巧地道谢之后,愁眉苦脸地小声道。
  “治在府里边,实在是过得不开心,唉,说起来,跟王妃也有一定的关系……”
  长孙无忌微愕地看着这位乖巧听话的亲外甥,听着他满腹的牢骚,全都是关于那位新婚妻子王氏。
  亦不禁微微皱眉,但是很快,便舒展开了眉头,朝着李治语重心长地道。
  “为善,你与那王氏相处的时日不长,都还年轻,想要相处和睦,终究是需要时日的……”
  “可是那王氏,对于治什么都看不过眼,什么都想要约束……”
  长孙无忌笑眯眯地由着李治吐了一会槽之后,开口安抚开解了半天,李治这才心中郁结稍减。
  整个人也放松了不少,与长孙无忌这位亲娘舅又说了会话,正要起身告辞。
  ……
  不想,目光随便一扫,便落在了那案几上摆放着的一本《氏族志》上。
  李治眼皮不由得一跳,有些紧张地抿了抿嘴,这才鼓起勇气。
  “舅父,治有一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
  顺着李治的目光落在了案几上,长孙无忌脸上的笑容不改,抚着长须笑道。
  “你且问问看,老夫当会斟酌,能不能告诉你。”
  “舅父,我大哥,会不会为了他的太子之位稳固……”
  李治没有再说下去,而是怯生生地咽下了后半句话,目光里边充满着纠结与担忧地看向亲娘舅。
  “……”长孙无忌抚须的大手一滞,足足一息之后,仿佛才脱离了定格的画面缓慢地放在了案头上。
  “你为何会这么想?”长孙无忌抿了抿嘴,两眼眯得犹如一道细缝,可如此,却越显锋芒乍露。
  李治显得有些慌乱地连连摇头,最终被那长孙无忌的目光,盯得只能垂低了脑袋。
  “啊……没什么,治只不过是胡思乱想,真的只是胡思乱想,毕竟,四哥,还有五哥他们……”
  “好了,莫要胡思乱想,回去,好好的休息休息。待老夫想好了,再答你……”
  长孙无忌温和一笑,拍了拍李治的手背,亲自牵着这位外孙的手,将他送到了书房门外。
  长孙无忌直到看着对方离开了院门,脸上的笑容,渐渐被狐疑所取代。
  这孩子,心机应该没有那么深吧?毕竟,他可是自己看着一点点长大的……
  难道是那太原王氏女?不对,就那被程三郎给狠狠煞过威风的小女子,焉能有这等脑子。


第2500章 孝顺善良且又宽容,十分重视亲情的晋王殿下
  长孙无忌陡然两眼眯了起来,那这么说起来,兴许是某些人已经坐不住了。
  那王娇儿是晋王妃。她身后边,代表的可不仅仅只是太原王氏,而是错综复杂的世家大族的关系网。
  虽说如今,天下以李氏为尊,可若是论及起来,天下无数官吏,无不以能与五姓七望结亲为荣。
  便是当今天子,也曾多次意图让儿女与五姓七望结成姻亲之好。
  就像太子李承乾,原本当时天子意属崔氏,却被崔氏寻借口婉拒之。
  惹得陛下震怒不已,长孙无忌,犹记得当时陛下在宫中愤恨切齿喝骂的场景。
  最终,挑来选去,嫁予太子殿下的,却是连关陇集团里边,已然势微的武功苏氏。
  也就是隋朝大臣邳国公苏威的孙儿,秘书丞苏亶之女苏氏。
  这也是为何,朝中诸多官员,都对于这位太子殿下颇为看不起的原因。
  原本嘛,长孙无忌觉得自己还能够搀这位外甥一把,可谁曾想,对方居然不领情。
  将自己的好意当成了驴肝肺,之后,魏王李泰那个只长肥肉不长脑子的蠢货。
  倘若能凡事跟自己这位舅父好好的商议,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而今,妹妹所生的嫡子之中,唯有这幼子李治,颇为乖巧听话。
  重要的是,他居然迎娶上了那太原王氏女,相比起他的大哥李承乾而言,算是幸运太多。
  但如此一来,却也更加地让人头疼,原本已然因为魏王李泰的失宠以及愚蠢,葬送掉了机会。
  那一刻开始,长孙无忌已然有些意冷心灰,毕竟,李承乾此子,已然与自己彻底的闹僵。
  更何况,自己明里暗里支持李泰之事,李承乾焉有不知之理。
  倘若日后李承乾得登大宝,朝堂之上,焉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
  特别是这些日子,那原本远在长安的太子李承乾,已然奉命入洛。
  更是让长孙无忌回忆起了当初的各种不愉快,心情越发地不爽利。
  陛下现如今,实在是太过纵容那些寒门子弟,科举取士,日益渐增。
  现如今,居然就连那程氏大学的学子,都有机会一步登天。
  这样的做法,可是已经惹得诸多世家大族越发地显得不满,而自己这位吏部尚书,更是头大无比。
  无数的世家大族的刻意结好,自己二子长孙涣,在数年前,迎娶了荥阳郑氏的女子为妇。
  而三儿子长孙濬则在去岁末娶到了范阳卢氏支房的佳女为新妇。
  这让长孙无忌在沾沾自喜之余,又暗暗警惕不已。
  陛下恶世家大族久矣,但是,又不得不以一种羡慕妒忌恨的态度与世家大族共存。
  毕竟大唐掌控天下,靠的可不仅仅只是一帮子粗鄙武夫统领的大唐精锐之师。
  更需要靠大量的才智之士,来帮助李氏皇族,守牧天下各道、州县。
  偏偏,才智之士,多出于这些传承数百载甚至是上千年的世家大族。
  前朝天子亦深知世家之害,这才执意兴科举取士之制度,意图打破世家大族对于官宦阶层的垄断。
  而隋炀帝做的更加极端,并且他不光针对那些世家大族,甚至连那些扶持他起来的关陇世家一起针对。
  结果嘛,自然不言而谕,现如今这位隋炀帝在扬州的坟头上,已然是芳草萋萋。
  大唐得以夺取天下,关陇世家,亦是出力甚重,而太上皇登基之后,也是对于关陇世家和五宗七望,大加笼络。
  最终,让大唐终于击败了一应对手,成为了这天下之主。
  而当时的太子李建成,亦与其父一般,待世家大族甚厚,其妻郑观音,乃是荥阳郑氏女。
  可以说,颇得世家大族之厚望。不过最终,陛下英明神武,一举取而代之。
  但是,贞观初年以来,隐太子的阴云,却久久未散。
  好在陛下手段非凡,而今,皇权昌盛,而世家大族,不得不俯首蛰伏。
  亦令妻族长孙氏水涨船高,自己这位国舅,也是受益颇多。
  可随着受益,自己与那些盘根错结的世家大族的牵扯也就越来越深。
  而今,长孙无忌很清楚,自己已然被动地成为了那些世家大族推出来的话事人。
  ……
  太子李承乾对于世家大族的感观,还有对自己这位舅父的态度,都是最令长孙无忌最忌惮的因由。
  重要的是,陛下都已经把太孙给安排上了,这才是让人觉得最为致命的。
  偏偏,相比起这位太子殿下而言,陛下的诸子之中,唯一能够对太子继位大宝,可以构成威胁的。
  怕也就仅剩下晋王而已了,这是一个乖巧懂事,并且还很愿意听自己话的外甥。
  他的弱项就是,年纪太小了点,但是他的优点却是成为了世家大族的女婿。
  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