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程处亮吡牙咧嘴,乐得跟条火烧狗似的,大巴掌也给了三弟一下。
“就是,老三,咱们弟兄几个虽说书法都不咋的,可你好歹是咱们老程家文采最高的那个。”
“这一笔字若是见不得人,岂不是有损咱们老程家文武双全的名头?”
后边三个嬉皮笑脸的弟弟也想学两位兄长,不过看到三哥目露凶光,面目狰狞的表情。
一想到昔日被三弟狠狠压制的心理阴影,三个弟弟只能朝着心情相当不美丽的三哥比划了个鼓劲的手势,屁颠颠地蹿进了府。
程处弼这个时候,自然也已经回过了味来。没想到,这个不讲武德的老阴货,报复起自己这位后生晚辈。
用心之险恶,手段之阴狠,简直令人发指。
分明就是在嘲笑自己书法不行,要不是那老家伙是爱妻李明达的亲爷爷。
程处弼都想喷上几句垃圾话以泄心头之火,简直没点长辈的样子,差评。
呵呵……成,这一回给你送酒食,看样子,程某得好好掂量掂量,让你这个不讲武德的老头还敢不敢老挑咱的茬?
……
第二天,丰厚的赏赐就被送了过来,首先自然是太上皇陛下赐下的那五百匹绸缎,还有金千斤。
另外,大唐天子也有赏赐,首先就是,公主殿下加食邑两百,赐田千亩。
再有一点就是,授刚刚降生的驸马都尉、太孙太保、东阿县伯、洛阳令程三郎长子伯献勋官云骑尉。
云骑尉,乃是大唐勋官中的第二转,正七品上。
大唐的勋官共十二转,顶点自然就是上柱国。
而且还不光是勋官,还授了其文散官,同样也是正七品上的朝请郎。
一般而言,达官勋贵之家,降生子嗣,多是嫡子才能够获得授职,并且也多是文武散官。
就算是公子所生子嗣,亦罕有直接授正七品级别的散官。
而那程三郎与晋阳公主所生的程伯献,这才刚刚从肚子里边钻出来,就已经被大方的大唐皇帝陛下赐下双官位。
面对着这样的恩宠,足以让一干文武重臣,心里边都颇有些羡妒忌恨。
不过,哪怕是羡慕妒忌恨也罢,却也没有谁敢蹦出来说不行,或者是不够资格。
第2417章 居然连在他不擅长的领域都能有建树
要知道,程三郎之前建功立业的不少功劳,都还被陛下给压着,为啥,还不就是担心这小子年纪轻轻升无可升?
均点恩宠给他的儿女咋了?这都还是陛下考虑到那娃娃太小,给高了,容易让小孩子长大了不努力。
不服气?不服气你丫也去建个不世之功试试?
不服气,你去寻一州之地,让当地能够三年大变样,五年换新颜试试?
当然那些争论,传到了程三郎的耳朵里边,这小子也只当是那帮吃饱了撑得发慌的家伙放屁。
毕竟,老程家做甚,陛下想要干甚,你们叽叽歪歪有半个铜板的用吗?
当然,话又说回来,既有勋位,又有散官官位,这可是老程家的荣耀。
这让程处弼觉得,就有些类似于产品出产证明。
经由皇家认证,而且还是双检合格,在自家那个连屁帘都还没挂的程阿菟小白腚上一边拍上一个检验合格章。
……
李世民缓步来到了仪鸾殿外,这才刚刚步上台阶,就听到了里边传来的言语声。
“奶奶,都在这了……”
“都是那程家小娘子教你的?”
李象这小子脖子一梗,一脸的洋洋得意对着慈祥的奶奶长孙皇后大声言道。
“当然了,小姐姐很厉害,教孙儿不管是书法,还是技击,又或者是程氏琵琶,又或者是爷爷!”
“啥?!”长孙皇后直接就懵了,好在这个时候,殿门的方向传来了夫君那乐呵呵的答应声。
“哎哟,老夫还当是谁在这呢,原来是你小子……”
李象迈开小短腿冲到了李世民跟前之后,先是乖巧地朝着李世民一礼,这才表情很夸张地道。
“孙儿见过爷爷,爷爷你精神头可是越来越好了,感觉爷爷是越活越年轻了。”
此言一出,李世民眉飞色舞,笑声越发的畅快,长孙皇后隐蔽地翻了个白眼,这小子,怎么跟小兕子似的,也是个小马屁精。
“那是自然,天下诸事皆顺,爷爷这个大唐天子心情舒畅,自然也就越发的显得年轻了,是吧观音婢?”
李世民乐呵呵地将李象抱了起来亲了一口,朝着长孙皇后笑道。
“嗯,妾身也觉得夫君越发的显得年轻了。”
长孙皇后打量着这气意风发,这些日子以来,算得上是诸事皆顺的夫君,高情商的自己,自然不可能扫兴。
“是啊,人逢喜事精神爽,咦,这是……”
李世民抱着李象来到了案几跟前,目光随意一扫,突然愣在当场,他看到了案几之上摆放着的纸张上那显得童趣感十足的字迹。
而且整整一页,全都是是永字,不过这还不是重点,重要是这些永字全写在了用红色细线印制的米字格中。
旁边还有两名崭新的,明显没有用过的米字格纸张。
看到了夫君那副惊讶的表情,长孙皇后不禁嘴角轻扬,看来,可不仅仅只是自己一人对此物吃惊。
“夫君,这是米字格练字贴,专门用来给毛笔字启蒙之用的一种特殊字贴……”
“来来来,且让为夫好好瞧瞧。”李世民将那李象放下之后,抄起了那空白字贴打量起来。
一旁的长孙皇后则将这字贴的由来娓娓道来……
程三郎虽然是太孙太保,但实则不论是李象还是李世民,又或者是李承乾,在内心里边都认可程三郎是这小子的授业恩师。
这也是为何这小子隔三岔五往卢国公府里钻,李世民夫妻也没有多过管束的原因。
他们自然也很希望,自家乖孙能够在程三郎这位浑身才艺,文武双全的大唐年轻俊杰身上多学习到一点东西和优点。
程三郎因为自打来到了洛阳之后,一直都颇为忙碌,但是,对于太孙的教育,他也不敢不放在心中。
可是偏偏他所各项工作都是极其重要的,都轻忽不得。
李象这小子书法这一方面,显得有点不上档次。
为此,程三郎就想到了用米字格,以及永字八法,这些最是适宜于毛笔字初学者,以及毛笔字不规范者的好东西。
李象由着胡尚宫牵去午睡去了,而李世民仍旧在那里啧啧称奇不已。
作为一位十分喜欢书法艺术作品的皇帝陛下,李世民在书法方面,也是很有造诣的。
对于书法相关的东西,自然也很有研究,听了长孙皇后之言,又亲自提笔感受了下之后。
先是写下楷书,然后又试了试隶书,之后又用了自己十分擅长的飞白体。
不得不说,有了米字格为框约束之后,让书写者会有一个明确的印象,会不自觉地规范自己的笔锋不会歪出天际。
的确适合初学者更容易掌握字的结构,而且不论是楷书,又或者是隶书这样正字,都会受宜颇多。
但是当书法达到一定的造诣,比如自信飞白体很牛的李世民,就觉得米字格字贴只会束缚着自己飘逸的书法艺术。
但研究到了这一步,亦让李世民可以笃定,此物的确十分适宜初学者使用。
李世民撂下了手中的笔笔,打量着自己写下了字迹的那张米字格字贴。
难以置信地摇着脑袋,忍不住叹了口气道。
“……程三郎那小子,到底是什么脑子,居然连在他不擅长的领域都能有建树。”
“这等天赋,若不是亲眼所见,为夫都不敢相信居然是真的。”
听得夫君这句不知道是夸奖还是吐槽的话,长孙皇后噗呲一声直接就笑了出来,忍不住带着嗔意的轻拍了下夫君的手臂。
幸好李象那乖孙已经被领走,不然自己这位祖母失仪,岂不就被小娃娃瞧见了。
不得不说,夫君这样的点评还真是相当的精准。
“妾身也难以相信,毕竟就处弼贤婿那笔字,着实很难让人相信,这等练习书法之物,出自其手。”
李世民微微颔首,嘴角渐扬了起来。“父亲给他家伯献起的乳名与书圣王羲之一样,呵呵……”
“也不知道这小子能不能上点心,少打几把牌,好好练练他那笔字。
就算练不成书法大家,好歹也别丢了阿菟他爹的脸,观音婢你说是吧?”
看着夫君那明显兴灾乐祸的笑脸,长孙皇后觉得那笑容,简直跟公爹没啥区别。
第2418章 时代的脉搏不是瞎乱按就可以的
接下来的日子,虽然老丈人给了程三郎假期,却并不代表他真的能够休息。
无数亲朋好友,狐朋狗友,总之但凡脸熟之人,都会纷纷登府道贺。
光是收各种礼物,都收到令人头皮发麻,就连那洛阳县衙的诸多官吏,也来了一次团建,哦不,是团拜。
作为热情好客的程家人,程处弼当然不可能让送礼的宾客来了就走。
于是乎,接下来的日子,老程家的府门外的那片空地显得甚是拥挤。
主要还是直着进去,横着出来的宾客实在是太多了点,让程家人都不得不派出人手到府外去维持秩序。
忙碌劳顿了差不多十天光景,程处弼这才松了口气。
府里边除了多了个小人儿之外,一切又恢复了往昔日的安宁与详和。
而在程处弼这位大唐国医圣手的坚持之下,李明达在产后的第三天就得以下了床行走。
等到程三郎忙碌完的时候,平安顺产,身体渐复健康的李明达已然又恢复了往日的活泼与灵动。
只是眉眼之间,多了几许成熟女性的优雅和恬静,倒真是越发的跟长孙皇后越来越像。
而随着从关中迁徙来的第一批母马也被送抵,程处弼这位大唐大型牲畜人工授精技术第一人又再一次忙碌了起来。
此刻,同样已经从那长安迁徙到了洛阳的程氏大学里边,早在程三郎大发神威在长安城搞阉猪规模化饲养开始没久。
就已然阴悄悄地开展了一门新的学科:畜牧学专业,主要研究家畜育种、繁殖、饲养、管理、防病防疫,以及畜产品加工等。
大部份的学生,都是贫苦人家出身的孩子,毕竟这个时代,你让一个出身显贵世家的学生去搞这些。
就算是他自己乐意,家里边也肯定不乐意,毕竟,时代的脉搏不是瞎鸡儿乱按,就能够按程三郎的意志博动的。
程三郎所需要做的就是顺水推舟,外加引导和前瞻性的思想教育。
而随着程三郎灵机一动,搞出了这人工授精技术之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将这项畜牧学高精尖技术的提高。
而畜牧学专业,最讲究的就是实践,偏偏西苑有那么多的马匹,程三郎自然不会放过这等公器私用的好机会。
并且,在程氏大学里边,已然开始暗戳戳地专研起了牛、马、猪、羊等牲畜的良种化。
说简单一点,就类似于大唐的马种改良,只不过现如今,只是进入到了科研阶段。
例如,如果种马的马精稀释比是一比十,马匹的人工授精之后,授胎率是百分之七十。
而今,一比十五的授胎率仍旧有接近七成,足以证明,这项稀释技术,还有扩展的余地。
如果能够将马精稀释比达到一比三十,甚至是一比五十。
哪怕是授胎成功率只能够达到五成,那么对于大唐的畜牧业而言,也绝对是一个壮举,甚至是腾飞。
毕竟那样一来,就相当于一匹种马一次取精可令十五到二十五匹母马授孕。
比现在一次取精授胎六到七匹,提高一倍,甚至是四倍。
……
程处弼看着跟前那一票被自己鼓动得热血沸腾,恨不得以身代马,呸!是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那人工授精技术专研当中的学子。
“所以,还请诸位,一定要加紧努力,看看什么样的做法,才能够达到最大的效率……”
一位学子满脸惭色地朝碰上程三郎一礼,大声应诺道。
“多谢山长教诲,看来我等,还需要更加的用心,尽最大的努力,不负山长的期望。”
而他的身后边一干被调派到西苑这里来进行实操兼学习的程氏大学畜牧学专业优等生。
也都齐刷刷地朝着程三郎一礼,这才各自前去忙碌。
作为老程家之前负责程家庄猪圈和各种牲畜养殖以及管理的管事程赢。
则凑到了程三郎的跟前小声地禀报着这段时间的实习情况以及现如今学科的进展情况。
现如今已然也穿上了长衫,成为了大唐程氏大学畜牧业专业里的系主任。
可就是他那膘肥体壮的身胚,还有那满脸的横肉,怎么看都像是个屠户多过像位教书匠。
可是近几年来的教育工作,已然让他这位昔日跟着程大将军出生入死的糙老爷们,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