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1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言一行,都在努力地学习着,虽然学不到亲爹的精髓,可好歹也是一位粗中有细的阴险人。
  反倒是二哥,人实在,直来直去,但好歹虚心,也善于学习,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程大将军只是笑呵呵地,没有进行点评,而是把目光落在了程处弼身上。
  “老三,你自个是什么章程,来来来,咱们几个爷们好好合计合计,给你查缺补漏。”
  程处弼点了点头,开始讲述起了自己的计划,那就是准备三天之后。
  ……
  领着一大票的程家人,与那同样领着一大票护卫的吴王李恪一同前往齐州伺机抓捕那名灰瞳人。
  当然,因为现在对方只是犯罪嫌疑人,所以,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一切行动都不能暴露。
  只等严审完毕,确定了齐王殿下就是那个幕后黑手之后,程处弼会径直将这个犯罪事实,禀报陛下,请陛下决断。
  听了程处弼那详尽而又周密的计划,程大将军满意地微微颔首,不过他仍旧有疑问。
  “三郎你办事,老夫一向都甚是放心。不过,这一回去那齐州,犯得着带那么多人手吗?”
  “难道你觉得齐王那小子能有那么大的胆子?”
  程大将军没有说完,却看到了老三微微颔首。“孩儿是真的挺担心。”
  “毕竟,若是那位有心计讲策略的话,也就不会如此之短的时间,就伤了孩儿麾下。”
  程大将军抚着浓须,两眼眯了起来,看到亲爹如此模样,几个儿子全都保持着静默。
  良久之后,程大将军抬了抬下颔。“老四,去,把程杰还有程富,程龙一块请过来。”
  “老夫手下的亲兵,你都带上,让程富带一部份人手,跟在你身边。
  至于程龙那小子,让他设法盯着一座城门,再让程杰领大部份人手,在城外负责接应。”
  “倘若真有什么事情,至少不会让齐王那小子把你们给堵在齐州城里边生炖了明白不?”
  “是是是,还是爹你老辣,孩儿明白应该怎么做了。”
  不大会的功夫,这几位程家的老人全都来到了厅中,程大将军大马金刀地坐在那里开始指挥若定地分派起来。
  四个亲儿子也颇为激动,可惜,除了程三郎,另外三位都不能离洛阳。
  毕竟按照程大将军的意思,这事,能有多低调,就有多低调。
  去的亲兵多,没事,分散着前往那齐州,就以帮汉唐商行运送货物,人手不足为理由。
  如此一来,就算是事后有人叽歪,也寻不着程家什么错处。
  面对亲爹如此大阵仗的安排,程处弼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毕竟,亲爹这么做,那也是出于对亲儿子的安危着想,想想也是,亲爹好歹也是堂堂的大将军。
  当年在那瓦岗寨搞社团的时候,怎么也得三五千人起步,现在就整自家亲兵这么点人,怕是都还觉得不太乐意。
  毕竟作为一位出生入死前半生的大将军而言,几百人的小场面,实在是没啥意思。
  这边商量好了,第二天一大清早,程处弼又跟那李恪暗中一阵嘀嘀咕咕。
  朝堂之上,针对于程三郎懈怠渎职,玩忽职守,导致洛阳治安不宁的弹劾仍旧在继续。
  不过,相较于头天的场面,这些御史们自然不会再给程大将军舌战的机会。
  直接递弹劾奏折就完事,但这么一来,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朝堂上不吆喝出来。
  只要陛下乐意,把那些弹劾奏折直接撂废纸篓里,那就等于是白瞎。
  不过,即便如此,大伙还是得继续弹劾,不仅仅是出于自己的专业素养。
  更重要的是要提醒大家,但凡是得罪了御史团伙的大臣,不管是谁,来吧,面对疾风吧,面对着暴雨疾风一样的弹劾。
  而就在程三郎跟亲爹商量完大事的第二天,就连续有两只汉唐商行的大车队离开了洛阳。
  朝着那东北方向晃晃悠悠地行去,他们此行的目的地,自然不言而喻。
  ……
  “来来来,处弼兄,小弟我可是给你搞来了一件好宝贝。”
  李恪冲程三郎洋洋得意地挤了挤眼,这才从李德的手中接过了一个画轴,撂到了案几上。
  程处弼看到是个画轴,一抬眼皮,看到了李恪那一脸得瑟的浪笑,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
  “行了行了,你小子能不能正经一点,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喜欢这些不正经的。”
  站在李恪身后边的李德噗呲一声,连放了好几个哑屁这才控制住情绪。
  李恪的脸色瞬间就变成了纯洁的黑,翘起手指头,一脸悲愤地戳着那副画轴。
  “处弼兄,拜托你正经一点行不行,这可是小弟我费尽心思这才搞到手的齐州城的地图。”
  “知道不知道,小弟我为了这玩意,可是费了老大的劲,甚至还拿了几幅珍藏的佳作,才搞到手的。”
  “哎呀,原本是正经的玩意,成成成,是为兄误会了贤弟你的美意。
  不过话说回来,那你干嘛不直接跟我说这就是齐州的地图。
  还非得跟我说这是宝贝,我哪知道你眼里的宝贝会是这些正经东西。”
  “……”李恪一脸蛋疼地看着这位一边吐着槽一边在打开画轴的处弼兄。
  貌似这话也不算有错,不不不,那些东西也是很正经的艺术大师的作品好不好?


第2328章 赵昆,记得带上一把长尺子
  只不过处弼兄这种粗鄙武夫成日尽叽叽歪歪什么这种太老土。
  还不如直接看会动的,有声音的,还会说着古里古里的亚麻碟啥的,呵呵……说得就跟他见过似的。
  可惜他没本事带自己去见识过,这只能证明,在这件事情上,处弼兄就是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程处弼没理会此刻心潮过度澎湃的李恪,而是两眼放光地打量着那张十分精致的齐州地图。
  这年头,地图这种东西,一般而言,都只会由官府机构珍藏着,至少不是街市上就能够买到的东西。
  不过,李恪作为一位亲王殿下,而这齐州又不是边关重镇,搞到这样一份地图。
  自然不可能像他说的那么辛苦,不过这货抢功第一名的德性,不显摆下才怪。
  这倒是让程处弼佩服这位皇族浪货,看样子,他们这帮子喜欢不正经书画艺术作品的人群,也是有自己的交谊圈。
  眼前这幅地图,就十分详尽地描绘了整个齐州城池,以及城内各坊,就连王府的位置在哪里有几个门出入都标注了出来。
  算得上是十分精细的详图,齐州在大唐也算得上是大中型城市,人口足有近十万之数。
  程处弼与那李恪一起研究着地图,顺便聊起前往齐州之时的各种布置。
  当然,程三郎自然是不会什么底都漏出来,毕竟做人,总得有点底牌。
  至少程家人明里前往齐州的数目,让李恪知晓没啥,但是那些暗中的数目,程处弼决定苟一波。
  毕竟万一不出事情,搞得这么大张旗鼓,容易被这位喜欢扎兄弟刀子的贤弟耻笑。
  “处弼兄,小弟回去琢磨过了,带人也不能带得太多,小弟就带着一百来人随行,也就差不多了。”
  “一百多,行吧,也是,你堂堂亲王殿下,若是把你吴王亲事府和帐内府的手下人全拉出来。呵呵……”
  “保不准你前脚刚把人全拉出来,后脚你爹就抄着大棒棒上门了。”
  听到这话,李恪小白脸一黑,悻悻地瞪了一眼这位永远不知道人话怎么说的处弼兄。
  ……
  由于大唐的亲王在开国之初肩负统帅一方精兵的重任,所以一般都会有有两支专门的卫队:亲事府和帐内府。
  这两个府的长官都为典军,副长官为副典军。
  亲事府下有执仗亲事和执乘亲事各十六人,执仗亲事是弓箭手统领,执乘亲事是骑兵统领。
  在这之下又设亲事三百三十三人,职务应该就是弓箭手和骑兵,分别由校尉、旅帅、队正和副队正统领。
  而帐内府的组织结构也与亲事府相同,只不过兵马数量则是亲事府的一倍多个零头,也就是六百六十七人。
  一般亲事府的兵马,应该是一半骑兵一半弓箭兵,但这只是常规配置。
  吴王这位深受陛下宠爱的亲儿子,经常与程三郎一起被亲爹李世民踹到荒蛮之地去呕心泣血的建功立业。
  所以,他麾下的亲事府亲事那三百三十三人,全部都是骑兵。
  也就是之前去泸州,还有蹿去姚州的时候,李恪会率领亲事府与帐内府前往。
  若是平日里,也就只是领着一票亲事府的部份骑兵精锐充作护卫,跟着程三郎到底浪荡。
  莫要看那李德与李敏那哥俩成日跟在李恪身边肩并肩的当护卫头子,其实这哥俩还各有一个身份。
  李德是亲事府典军,李敏是帐内府典军。
  只不过平时,李敏属于是光杆司令,混在亲事府里边蹭吃蹭喝。没办法,谁让他与李德是亲兄弟。
  而且又是重要的武官,当然要跟吴王殿下肩并肩,以便随时听候召唤。
  再加上帐内府是步兵编制,李恪也不乐意自己一个有码的骑兵,屁股后边尾行一帮子慢吞吞的无码的步兵。
  (咦?上一行好像马字多了个石字旁,大家不必介意,就当是作者打错了字。)
  对李恪这种只想带着有马的一百骑兵前往齐州的作法,同样有马的程三郎表示欣赏。
  毕竟无马的虽然能够脚踏实地,感觉更真实,但时速快不了。不像有马的,动不动就想快进一波。
  ……
  朝会开,收奏折,撂案几上,继续朝会商讨军国大事,说完,拍屁股散伙。
  回到了文成殿,那一叠弹劾程三郎的奏折,其中还夹杂着一两本就那天程大将军舌战群儒,扰乱朝堂的奏折又全被李世民撂到了一边。
  打量着那七八份奏折,李世民一阵牙疼,别的朝臣被弹劾,往往都是一波流,弹劾过就完事了。
  可这帮子御史,弹劾起程家人来,那股子耐力和毅力,简直堪比移山的愚公了都。
  李世民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说来说去,弹劾的全是些鸡毛蒜皮的破事。
  除了让程家人的名声有损之外,根本不起波澜。
  问题是,程家人有好名声吗?李世民一思考到这个问题,自己就先乐了起来。
  “赵昆,把这些都拿下去吧,真是让人头疼啊,每天都那么多,那些御史还真是……”
  听到了陛下的吐槽,赵昆忍不住说了一句俏皮话。
  “陛下,臣觉得,那程三郎这才回来没多年,怕是弹劾他的奏折,垒起来怕都快有人高了吧?”
  “……有吗?”李世民看着案几上的那七八本奏折,忍不住伸手去比划了一个高度。
  “这个,臣没量过……”听到了李世民好奇的询问,赵昆脸色一僵,摇了摇头道。
  “唔……”李世民抚着长须,目光却死死地盯着那叠奏折,这让伸出了手的赵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搬走。
  “那个,弹劾奏折都在哪?走,今日正好闲着无事,朕去查验一下,看看宫中有没有存放好这些东西。”
  说到了这,李世民很有精神地站起了身来,自己伸手抄起那些弹劾程三郎父子的奏折,大步朝着屋外快步而去。
  走了没几步一回头。“赵昆,记得带上一把长尺子。”
  “……诺。”赵昆的眼皮一阵狂跳,得,看样子陛下今天心情相当的好,没有乐子,知道去主动找乐子了都。


第2329章 能成为大唐英主的李世民,何等机灵
  “闺女你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
  长孙皇后看到珠圆玉润的亲闺女挺着那已然显怀的肚子,在那武媚娘的搀扶下走进了殿内,赶紧迎上前去。
  “女儿想娘亲了,也想爹爹了。”李明达冲长孙皇后嫣然一笑。
  然后翘起手指头指了指自己的肚子。“小家伙一点不老实,时时就会动动。”
  “女儿一大早就被他闹醒了,睡不着,就想过来给娘还有爹爹请安。”
  长孙皇后眉开眼笑地轻抚了抚女儿的孕肚,朝着李明达道。
  “好好好,能活动腿脚,看来这小家伙以后也是个性格活泼的。”
  李明达一脸幸福地轻抚着孕肚,喜滋滋地道。
  “嗯嗯,肯定像我夫君,娘你说对不对?”
  娘俩说了一会话,估摸着李世民应该已经散朝,长孙皇后搀着那李明达朝着文成殿而去。
  只不过来到了文成殿前,这才知晓,陛下到一旁的专门存储奏折的院落溜达去了。
  “要不咱们在这里歇息,等你爹爹回来?”
  “不用,夫君说过,孕期就是要多运动,身体才能够健健康康的,娘亲咱们一块去看爹爹吧。”
  “也不知道爹爹去那种地方干嘛……”
  看着好奇心甚重的李明达执意前往,同样也很有好奇心的长孙皇后自然从善如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