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阵父慈女孝的齐乐融融,长孙皇后无可奈何地看着这对父女。
心里边何尝不清楚亲闺女为咐这段时间天天往宫里溜达,还不就因为那程三郎成天忙得晕头转向早出晚归。
虽然李明达来了并没有抱怨什么,可作为长辈的,总会心中生出歉疚。
只要如此,以夫君的性子,能不为爱女仔细考量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才怪。
只不过,夫君即便是心知肚明,却也只会心甘情愿。
而武媚娘静静地立于那殿门处,与那位胡尚宫相视一笑,继续打量着那对父女。
听到了这位大唐天子之言,武媚娘也不禁暗松了口气,看样子,自己跟殿下商议的小招数还真的奏效了。
这也是好事,不然,夫君这些日子,回到了府里边,虽然还是照例过来陪着殿下与自己说话聊天。
可是明显能够感觉得到夫君那由内而外的疲惫,很典型的累坏了。
特别是夜里打的呼噜,可是比之前要厉害不少。
想到夫君躺在身边,睡得那样的香甜,第二天早上,非得鼓捣半天,又是好言相劝又是以利诱之的。
这才能把懒洋洋的夫君给哄起来,武媚娘不禁微羞,赶紧把头又埋低了些,生怕让人瞧出端倪,影响不好。
听到了亲爹说起,准备要安排两个经验老道,又能够扎扎实实干工作的能耐人去帮夫君。
李明达自然是眉开眼笑,心中欢喜不已。
华灯渐上之时,李明达这才从宫中告辞,登上了回程的马车。
自然也是那种十分舒适的四轮马车,李明达舒服地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轻抚那微隆的小腹,满脸幸福的甜笑。
武媚娘轻吐了口浊气,看着这位年纪比自己小,但是心眼比自己怕是少不了几个的晋阳公主轻笑道。
“陛下对殿下真好,这下子,夫君也能够少累一些。”
李明达嫣然一笑,明眸一转。
“媚娘姐,我父皇现在还在筹备,咱们就先替我父皇守密。”
“到时候,才好给夫君一个惊喜,最喜欢看夫君那种大吃一惊的呆萌样子,太可爱了。”
“……”
……
李义府策马来到了皇宫门口,翻身跃下了座骑,打量着这高大的宫门。
饶是他也算得上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司机,可是这么被陛下传召入宫觐见,这还是第一次。
激动得李义府足足哆嗦了差不多柱香功夫这才恢复镇定,这证明什么,证明自己兢兢业业这么些年,终于获得了回报。
大唐皇帝陛下,私底下召见官员,那就代表着他对于那位官员亲睐有加。
想想那位马周,当年混得多凄惨,结果被陛下看中之后,连连简拔,现如今已然也成为了中书侍郎,太子右庶子。
他这才入仕多少年?而自己呢,贞观八年,因为善写文章,而被剑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表荐为门下省典仪。
自己入仕之后,一直十分努力,干工作兢兢业业,办事认真谨慎。
加上自己颇会交朋友,长袖善舞,经过了好几年的努力奋斗。
总算是获得了上司的认可,得到了刘泊与马周的举荐,成为了大唐喷子团队,哦不,是御史团队中的一员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品级仅正八品下,无出入朝堂正门的资格,只能由侧门进出,非奏事不得至殿廷。
原本据说还想要让自己去随侍某位皇子,最终陛下没有这么做。
这让失去了结识皇子机会的李义府颇为失落,只能继续扎扎实实地搞好自己的喷子工作。
甚至于,之前弹劾御史团队疯狂弹劾程三郎之际,他李某人同样也不甘示弱,频频刷贴,哦不,是频频弹劾。
反正大家都在弹劾老程家,自己若是不弹劾,那岂不是显得不合群?
再说了,反正都是弹劾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对于厚脸皮的程家人而已,连根毫毛都不掉的那种。
但是御史的本事,自己的文采,就是在这种反复的弹劾之中练就。
而今日陛下遣来来召自己,难不成,自己有哪一份奏折,写得份外精彩,正好盖特到了陛下的嗨点。
令龙颜大悦,特命自己一见,难不成,陛下真的对那程三郎有了意风不成?
又或者,是对于那厚脸皮的老程家的恶行已经有点看不下去,需要一个喷子,哦不,需要一位极富有正义感的御史站起来支起炮架子,让陛下可以敲打敲打老程家不要太飘?
李义府反复地考虑了许久,最终准备了两个方案,以及三种话术,以便让自己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步。
若只是轻敲轻打,自己应该怎么去表述,如此陛下心情不爽,自己又应当怎么应对……
……
就在李义府思绪涌动之际,突然听到了那位引领自己入宫的宦官开口出声。
“李御史,已经到了,请李御史就在此等候,咱家进去通禀一声。”
李义府朝着这位小宦官堆出了一个和蔼而又不失礼貌的笑容。“有劳公公……”
看着这位小宦官拾阶而上,深吸了一口气,抬手揉了揉脸,静心等待起来。
不多时,就看到那名宦官快步出来,朝着自己打了个手势。
李义府深吸了一口气,撩起前襟,快步拾阶而上,朝着文成殿内快步而去……
李世民正好将手中那份批复好的公文撂在了案几上。
就看到了这位三十余岁,笑容令人如沐春风的李义府步入了殿中,然后朝着自己恭敬地一礼。
“臣御史台监察御史李义府参见陛下。”
“免礼,朕记得,卿是贞观八年,由时任剑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卿表荐入仕的。”
此言一出,李义府不禁眼眶一红,一副十分激动的模样道。
“陛下居然还能记得臣何时入仕,这实在是让臣……”
李世民笑眯眯地摆了摆手,和颜悦色地跟李义府交流起来。
东拉西扯好半天之后,李世民这才抚着长须,笑眯眯地道。
“卿在御史台,至今也有了数载,做事兢兢业业,颇有佳绩,朕心甚慰。这里有几份卿弹劾那洛阳令的奏折,朕都看了,真可谓是文采斐然……”
第2270章 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许敬宗
听到了陛下此言,李义府心中一喜,看来,自己果然没有猜错。
陛下十有八九是想要敲打老程家,或者说敲打那位天天被御史台团队群喷的程三郎。
“陛下,文采再好,也终究只是小道,臣既然为监察御史,本就负有分察百僚之重任。”
“臣入职御史以来,一直兢兢业业,生恐行事有所遗漏有负浩荡皇恩……”
“而那小程太保自入职洛阳令以来,迟到早退实属寻常,甚至在当值期间,游手好闲,嬉于街市,置陛下所委之重托于不顾……”
看着这位一脸义正辞严,开启喷子模式的李监察。
李世民欣慰地一笑,好好好,不愧是大唐的忠臣,虽然程三郎没有他们形容的那么夸张。
但是大唐能够有这样一帮子不怕事,连老程家都敢惹的御史,这才证明大唐的吏治清明,百官的忠诚。
“唔……好了好了,程三郎那小子,的确有些,有些过错,朕也已经亲自说过他了。”
“今日朕召你前来,就是看中了你这种刚正不阿,不惧强权的勇气。”
看着陛下翘起手指头冲自己虚点了点,对自己行径大中褒扬的,李义府内心欢喜得几乎发狂。
陛下能够欣赏自己,看来,自己终于等到了天上掉馅饼的机会。
好在李义府用力地掐了自己的大腿好几把,大约把腿根给拧青了,这才控制住自己的嘴角没有过于夸张的上扬。
一脸正义凛然地朝着陛下恭敬一礼。“臣无他念,唯尽忠陛下尔。”
“好!这才是朕的爱卿。”李世民发出了一阵爽朗的大笑。
随手抄起了案几之上的一份手诏,朝着一旁的赵昆打了个眼色。
……
赵昆大步上前,接过了这份手诏之后,来到了李义府的跟前,递了过去。
李义府显得有些惶恐,又有些激动地双手接到了手中,看向大唐天子。
只看到了对方笑眯眯地示意自己看手诏,李义府这才深吸了一口气,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缓缓地打开了这份应该是陛下亲笔所书的手诏。
目光一扫,李义府脸上的表情瞬间石化,眼珠子就仿佛像是那在冬日枯水期在那洛水河中缓缓升起的桥墩子。
看到了李义府那副模样,恶趣味的大唐天子李世民很欣慰自己带来忠臣的小惊喜。
此刻,李义府脑子已然乱成了一团浆糊。
这特么的洛阳县主薄是什么鬼?老子可是堂堂的监察御史,职低而权重的监察御史。
陛下你这是闹什么妖蛾子,难不成,是因为自己弹劾那位程三郎太狠了。
陛下对自己心怀恶意,特地整这么一出,就是想把自己交给自己的爱婿,让那个恶名远扬的程三郎弄死自己?
李义府足足震惊了几息之后,这才回过神来,很想一个弓箭步飞扑向那皇宫深处的马棚里边找个槽狠狠地卧上一卧。
抬起了头来,看到了陛下那略带捉狭的笑容,李义府眼眶直接就湿润了。
“咦,我说李卿,怎么,对于朕的安排,卿似乎不太乐意呀。”
听到了这话,李义府直接推金山倒玉柱地拜倒在地,痛心疾首地道。
“陛,陛下,臣,臣弹劾那小程太保,绝对是一片公心,绝无私念啊陛下……”
“朕自然知晓,快快起来,正是因为你的忠心,朕,才会将你置于那程三郎的手下为官。”
“???”李义府看着那只将自己搀起来的大手,整个人都迷了。
让老子去跟那个恶名远扬,心眼比针眼还小的程三郎蹲一个坑,居然是因为老子太过忠心?
这是什么样的神逻辑?李义府直到离开了文成殿,朝着宫外行去之时,仍旧觉得自己脑袋嗡嗡作响。
程三郎那小子,虽然自己没有直接跟他打过交道,但是请看一看自己的同僚,那位关御史的下场就知道了。
现如今,那个倒霉的哥们,已经成为了御史台之耻。
而自己,居然要去跟那个被自己弹劾过多次的程三郎共事。
越想越觉得心寒,李义府都恨不得抄起裤腰带,在这皇宫里边寻个歪脖树吊死算球。
……
“……咦?这不是李监察吗,李监察你这是怎么了,为何一个人在此摸着裤腰带默默垂泪?”
李义府听到了一声有些耳熟的招呼声,下意识地打了个激灵醒过了神来。
就看到了一位五十余岁,须发银霜,笑起来显得份外详和的熟人。
“哎呀,这不是许学士吗?下官一时失神,未能查觉许学士就在近前,实在是失礼,失礼了……”
来者正是那昔日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许敬宗,看到了李义府如此恭敬,呵呵一笑,抬手虚扶。
“不必多礼,不过李监察,你为何此时在宫中?”
看着这位许敬宗那张和善的脸庞,李义府表情显得有些悲伤地道。
“方才下官奉陛下诏入宫觐见,行走至此,突然有些想念那远在岭南的老父,不禁有些唏嘘感慨,以至宫中失仪。”
听到了这话,许敬宗笑眯眯地微微颔首,这才昂首阔步而去。
“李监察真是一位恭孝之人,好了,李监察自便吧,老夫要去见陛下了。”
“恭送许学士。”李义府恭敬地朝着那许敬宗一礼。
而这个时候,行出了数步的许敬宗随意地回头扫了一眼,看到了李义府如此谦恭的态度,笑了笑,继续朝着文成殿的方向而去。
这位许敬宗是什么样的人,别人兴许不清楚,可作为一位最喜窥探旁人隐私的御史,他李某人焉能不清楚。
这位许敬宗也不是什么好鸟,心眼也是贼小。不然,他李义府为何如此小心应对。
许敬宗此刻正在疾步而行,作为秦王府十八学士,许敬宗觉得很是光荣。
但同时,心里边也颇不开心,毕竟自己好歹也是十八学士之一。
看看那些与自己同列十八学士的同僚,除了早早呃屁的那些人,其他的哪一个不是位高权重。
而徒留自己,都已然年近花甲,却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给事中。
还被扔去了修国史,虽说借着修国史的机会,倒也捞了不少的财物,可终究哪有玩弄权术的爽感来得更大?
第2271章 恨不得耍起裤腰带寻棵歪脖树吊死算球……
只可惜,自己一直都没寻着机会继续上位罢了,不然凭着自己的才华学识,又有哪样比房、杜差了?
而今日,被陛下召入宫中,许敬宗笃定,十有八九,陛下又是要询问关于掌修国史之事务。
莫非是因为自己在给封德彝立传,往里边掺和了不少的私货,埋汰与诽谤封德彝的事情让陛下知晓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