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了老丈人的唏嘘感慨之言,程处弼心中暗喜,但是脸上却没有丝毫表露。
只是努力将自己想象成一位厮杀半生,载誉而归,却已然浑身疲惫的老兵。
“现如今,北部强敌薛延陀已灭,草原安定,西边的高原诸雄,已不足虑。我大唐可谓是四海升平,天下归心。”
“大唐当可放马南山,刀枪入库。小婿戎马多年,可谓是身心俱疲,也到了淡薄名利,卸甲归……”
田字还没来得及说出来,程处弼就感觉有点不对劲,坐在旁边的李恪双肩一个劲地在颤抖,脑袋深埋。
眼光的余光一扫,看到了大唐天子一脸黑线,目露凶光地瞪着自己。
程处弼赶紧及时改词。
“归营,对,是卸甲归营,准备从其他方面,为朝庭分忧。”
“……”
第2210章 你们父子对于与人为善这个词有什么误解?
洛阳都督府衙门口,程咬金将那张亮拦住,眼若铜铃,目露凶光。
捞衣挽袖地对着那张亮步步进逼,唾沫星子全喷到了洛阳都督张亮的脸上。
“啥意思?我说张亮小儿,我们左屯卫的杜郎将已经赔偿了钱,你非但关押着他。”
“居然还敢对他动刑,是不是不把我老程放在眼里?”
“程咬金,你休要无理取闹,他可是殴伤了吏部王侍郎的公子。
还在那里大言不惭,本都督正好闯见,锁拿于他,居然还敢反抗,我……”
“呵呵,这等屁大点的官司,明明是洛阳令该处置的事情,关你屁事。”
“老程我看你分明想公报私仇?”
“放开我家都督……”
“让开让开,我家老爷正在跟你家都督聊正经事,又没说拿你家都督怎么的。”
“哎呀,你居然敢推老子,揍他。”
程大将军与那张亮都督的谈判还没有结果,程家人与张家人已经从动嘴皮子升级到了动手动脚。
所有人都乱作一团,甚至还波及到了程大将军与张亮这边……
很快,洛阳都督府门外,被那些闲杂人等围得水泄不通。
两眼放光,既八卦又害怕的洛阳吃瓜群众们努力地瞪大着眼睛,欣赏着这难得一见的大唐重臣互殴场面。
不多时,就有维持东都秩序的差役赶来,一看是这样的大场面,直接就懵逼了……
很快,程大将军与张大都督在洛阳都督府门前互殴的消息。
几乎以病毒通过互联网感染计算机的速度,瞬间传遍整个东都洛阳。
……
李世民狐疑地打量着程处弼,总觉得这小子今天不对劲,至少这番话很不对劲。
“你年纪轻轻的,还卸甲归营,你敢再跟老夫胡咧咧,信不信老夫踹你。”
一旁的长孙皇后忍不住咬着腮邦子,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不不不,丈人此言差矣,……唉,既然丈人话都说到了这份上。
那小婿就直说了,此番回来,突然觉得我爹的脸上多了皱纹,鬓边也多了些许银丝。
心性也颇有转变,懂得与人为善,善乐好施起来。
昨天夜里,我爹更是长吁短叹,希望我们这些当儿女的多多开枝散叶。
他老人家,也好早日含饴弄孙,怡养天年……”
“看着他那已然苍苍的白发,还有他那脸上日益深刻而又深邃的皱纹,还有他戎马一身的累累伤痕……”
程处弼已然说得自己此刻满脸动容,感情丰沛到足以打动人心。
听得那一开始满脸不信任,渐渐地心绪也沉寂了下来,抬手轻抚着鬓角。
李世民不禁心生感慨,是啊,自己也已经是两鬓飞霜,虽然不想言老。
可是终究正在渐渐地步入人生的暮年,想一想那些功勋之臣,老迈的老迈,过世的过世……
心中,不禁也对于程三郎的孝顺之心,多了几分的欣赏与赞许。
一旁的长孙皇后也痴痴地看着夫君的脸庞,脸上的皱纹,如同岁月铭刻的记忆。
虽然他的目光仍旧那样的锐利,身形仍旧那样的昂扬挺拔,但是他那飞霜的鬓角,已然在提前着自己,夫君的确已经不再年轻……
“想不到,汝父也已显老态……真是岁月催人哪。”
李世民抚着长须,甚是唏嘘地长叹了一声。
一旁的房俊,也被处弼兄那打动人心的字句,紧紧地攥住了心房,不禁忆及昨日看到了父亲那已然花白的须发,两眼渐渐地红了起来。
一时之间,文成殿中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默而又沉重。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急促的脚步快从殿外传来,然后在那殿门外稍稍顿住。
不一会,赵昆就掀帘大步而入,表情有些古怪地扫了一眼程三郎,走到了李世民跟前一礼,递上了一张小纸条,压低声音道。
“陛下,绣衣来报,就在两刻钟之前,左屯卫大将军与洛阳都督在洛阳都督府衙外发生了冲动……”
“谁和谁?”李世民下意识地反问了一句。
“就是卢国公,程大将军,与郧国公张都督,他们在洛阳都督府外互殴……”
长孙皇后再一次埋下了头,一手挡额,一手拿丝帕挡住嘴,压抑地接连咳嗽了好几声。
“???”程处弼一脸瞠目结舌地看向那赵昆,李世民也一脸黑线地看着赵昆,然后目光渐渐地落到了程三郎的身上。
“程老三,这就是你说的你爹已经懂得与人为善?”
“赵将军,赵叔,你能确定是我爹?!”程处弼抹了一把火辣辣的脸,感觉好疼啊。
赵昆转过了头来,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我大唐卢国公一向醒目,绣衣使不会错认。”
李世民拉着脸看完了那份绣衣使递入宫中的密奏,牙疼地吸了口气,这两个老不修的,屁大的事,居然为老不尊地当街掐架。
“都是朝廷重臣,居然如此不矜持,简直就是有损朝廷之威仪!岂有此理。”
“传朕的口谕,卢国公与郧国公当街殴斗,有失朝廷体面,各罚金五百斤,再罚俸一年,闭门思过一月,以儆效尤。”
赵昆凛然遵命,当既转身快步而去,留下了程三郎等人呆若木鸡。
这个时候,长孙皇后像是想到了什么事情,冲李世民耳语两句,朝着这三位晚辈寒暄两句之后移步出殿。
程处弼等人赶紧行礼恭送,等到长孙皇后离开文成殿,刚转了身来。
程处弼就看到这位脸色不好看的大唐天子朝着自己呵呵一乐。
“对了方才你还说你爹与人为善,你们父子是不是对于与人为善这个词有什么误解?”
李恪正要坐下,听到这话脚下一踉跄,膝盖头生生跪在地板上疼得怪叫一声,吡牙咧嘴,也不知道是在乐还是在痛苦。
旁边的房俊就跟肺痨患者似地又呛又咳,听得程处弼都想要给他从嗓子眼插根管下去让他躺在门板上安静如鸡的呼吸。
“……”程处弼无可奈何地抬眼看向屋顶,亲爹,你就算是掐架,能不能重新挑个好日子?
你这么很有精神的与人为善,你亲儿子我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话术了都。
第2211章 论如何用好双刃宝剑一样的程三郎
李世民自然也不可能把程咬金掐架斗殴的责任怪到程三郎这个小娃娃身上,单刀直入地道。
“行了,你小子说说吧,到底想要干嘛,别磨叽了,老夫还有正事要处理。”
“那个丈人,其实小婿我真的打仗打累了,不过,小婿自觉了自己还是很有当文官的潜力。”
“……”
这小子去当文官,他能干点啥?如今他的功勋,总不能再把他那扔太医署去吧?
看到李世民表情很错愕地看向自己,程处弼决定动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试图说服对方。
“丈人你想,当初小婿我在那太医署,可是干得兢兢业业卓有成效。”
“而且现如今《大唐药典》已成,正值向全国的医学工作者推广的好时机。”
“小婿我觉得,我也应该再回太医署去,继续为了我大唐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光发热。”
李世民呆呆地坐在案几后边,看着这小子在跟前信誓旦旦的胡说八道。
自己还真没猜错,这小子还真敢想,真想要又钻那太医署里去。
这小子去了那能干啥?呵呵,自己又不是不知道,正经事他全交待给其他人去干。
他自己倒好,天天在那里没日没夜的打牌,时不时还闹腾出点事情来。
不过话说回来,年纪轻轻,一直在外建功立业,也不是个事。
他可是自己亲闺女的夫君,总把他踹得远天远地的,天长日久,闺女再善解人意也肯定不乐意。
但是现如今,该怎么安排程三郎这小子,的确是个大问题。
而且从一开始,这小子就厮混在文官这个大集体里边,虽然很受文官们的嫌弃。
可好歹他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才华,生生让那些文官无话可说。
但是,让这小子进三省和六部的话……
李世民第一时间就能够想象得到三省六部的头头脑脑频频来寻自己哭诉,要么就是气极败坏地来寻自己投诉的场面。
“处弼兄,你还真想回太医署去?”一旁的李恪小声地问道。
“废话,太医署里边呆着多自在,又没有人管束,哥几个过来,还能休闲娱乐打……嗯,聊聊天什么的。”
程处弼很警惕,拿眼角的余光盯着那位抚须沉吟的李世民。
毕竟距离皇帝大佬太近,有些话,心知肚明就行,没必要说出来。
“呵呵……这可能吗?”李恪觉得处弼兄这完全就是胡闹。
“凭处弼兄你的功勋,不说出将入相,好歹也能干到侍郎这样的实权职务。”
“若是你父皇把你扔到了那太医署去,就算是你乐意,可是文武百官会觉得我父皇有功不赏。”
程处弼也不禁有些犯了难,抚着下巴,小声地嘀咕道。
“那怎么办?要不,我就回去干老本行?陪太子呆在东宫里边溜达……”
程处弼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李世民的眼里,就是个老大难。
扔程三郎到哪里去祸害谁?哦不……但怎么利用好这个类似于双刃剑一般的大唐才俊。
的确是一个很大唐皇帝陛下头疼的问题。
“嗯,既然你想要留在朝中为国效力,这自然不是不可以……”
话音未落,赵昆入殿禀报,说是房玄龄房相有政务需要请陛下圣裁。
不大会的功夫,房大相爷迈着四方步进入了殿中,看到了自家二郎还有他那两位好兄弟皆在。
倒也不吃惊,毕竟今日房俊的去向他是知晓的,而这会子过来,其实也是借着公务的由头。
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知晓自家二郎升官发财的好消息。
房玄龄将那份需要陛下签署意见的奏折递上去之后,朝着这三位晚辈微微颔首。
李世民扫了几眼之后,干脆利落地落笔,龙飞凤舞一番,瞬间搞定。
“房卿你来得正好,如今,你家二郎此番为朝廷立下了大功,朕准备授职为左骁卫将军。”
听得此言,房玄龄也不禁喜动颜色,赶紧朝着李世民恭敬地一礼。
“臣谢陛下天恩,逆子,在那里傻愣愣的做甚,还不快快谢过陛下。”
方才已经激动了一波,朝着陛下千恩万谢了的房俊一呆,看到亲爹冲自己鼓起了眼珠子。
只能从心地再一次拜倒,又谢一波恩。
李世民抚须示意房氏父子起身坐定之后,再次开口道。
“你们三个先下去吧,老夫还有要事与房卿家商议。”
看到了程处弼站起了身来之后磨磨蹭蹭的样子,李世民不禁大感头疼。
“行了行了,赶紧走,老夫定会为你考虑妥贴,让你入文职。”
“多谢陛下天恩。”有了这一句,程处弼的小心肝总算是落了肚子,顿时眉开眼笑起来。
……
“陛下,这是怎么了?”
看到程三郎等人辞出了文成殿,回过了头来看到李世民那副头疼的模样,房玄龄忍不住八卦了句。
“这小子觉得此番高原建功立业太耗心神,所以想要马放南山,卸甲归田。”
“???”房玄龄一脸懵逼地看着大唐皇帝,这是正经人该说的话吗?
李世民不禁嘿嘿一乐,指了指殿门的方向才开口乐道。“这是那小子的原话。”
“他兴许是不乐意在继续在外面飘荡了,就想着留在朝中为官。”
房玄龄有些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原来如此,不知陛下准备授其何职?”
“这才是最让朕头疼的地方,这小子若是用得好,那就是利处多多,若是用得不好,呵呵……”
“……陛下所虑及是,臣也觉得,以程三郎跳脱的性子,入职三省及六部,都不甚妥当。”
“不错不错,朕也是这么想的,而九卿也皆是要害,他也不合适。”
李世民一脸感慨,觉得自己应该好好的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