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10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办法给予自己太多的帮助,顶多也就是在东北方的西山诸地摇旗呐喊,吓唬吓唬吐蕃人。
  至于有没有用,李恪拿脚趾头上的指甲盖来考虑,都觉得没个鸡儿用。
  这让李恪很紧张,虽然亲爹的亲笔信了到了,直接了当地告诉这位亲儿子李恪。
  你果然不鬼是老夫最英果类已的亲儿子,干得不错,甚至你们干出来的成绩都已经超出了老夫的期盼。
  接下来,若是有什么问题,或者说吐蕃真要兴大军而来,你们可是要保命,咳,保存实力为上。
  即便是放弃察瓦绒城,甚至是大部份的吐蕃南部地区,只要你们能够死死固守住那天险关隘铁桥城。
  那对于大唐而言,就是战略上的巨大胜利,好好干,爹看好你。
  嗯,当然作为一位文采菲然的帝王,李世民肯定不会写得这么浅显直白。
  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大家知道就行。
  ……
  有了亲爹的背书,李恪倒是松了口气,可问题是,作为大唐姚州都督府的主事者。
  没有了处弼兄替自己背黑锅,真要是吐蕃兴大军前来,自己如果连滚带爬,哦不,战略转移蹿回铁桥城。
  那落到了一干盟友的眼里,别人会怎么看自己?又会怎么看待大唐。
  毕竟李恪觉得自己还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大唐才俊,只不过他很懂得藏拙。
  用一些不正经的爱好来伪装自己,其实也不能说是伪装,自己本来就是这样的人。
  只不过往那些爱好的方向多努力了几下而已。
  咳咳……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如果吐蕃佬真要兴兵来伐,自己应该如何应对?
  李恪扫了一眼旁边,房俊此刻正在努力地大吃大喝,一旁的任雅相也在努力大吃大喝。
  而那位现如今已然入职姚州都督府,成为了李恪麾下一名忠心耿耿的官员,此刻同样在大吃大喝中。
  李恪打了个饱呃,一脸忧心忡忡地长叹了一声。
  “卢满,你可有打听到关于那象雄传来的消息。”
  “禀报殿下,下官这几日一直都在负责接纳各地逃奴的工作,询问过那些逃奴可有西边传来的消息。”
  “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情报,不过殿下放心,倘若打探到关于象雄那边的什么消息,下官定会第一时间禀报。”
  “好好好,辛苦你了,也不知道处弼兄那边的事情办得如何了,希望他平平安安就好。”
  终于心满意足地抹了抹嘴直起身子的房俊听得此言,直接就乐出了声来。
  “处弼兄平平安安是一定的,为德兄你还是祈祷一下处弼兄干正经事就干正经事,别闹腾出什么妖蛾子才对。”
  “……”李恪神色有些复杂地翻了个白眼,半天才不得不默然颔首。
  话说回来,就处弼兄那种胆大又心细。做事向来智计百出,一肚子坏水比谁都多的妖蛾子之王。
  绝对是比泥鳅和黄鳝还要滑溜,李恪都觉得自己那位英明神武的亲爹都经常拿捏不住,更何况其他人。
  “不过咱们一直这么等着也不是个办法,要不……”
  话还没说出口,就听到了外面传来了一声撕心裂肺般的吆喝声。
  “殿下,殿下……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不会是程三郎真把象雄王给弄出来了吧?”任雅相也抹了抹嘴站起了身来朝外张望。
  很快,就看到了表情难掩狂喜的李敏狂奔而来。
  “殿下,吐蕃国主死了。”
  “什么?!”厅中的所有人全部都齐刷刷地蹦了起来。
  “不光吐蕃国主,他儿子也死了。”
  “哈?!”
  ……
  直到两柱香之外,还有那位从逻些城赶来的探子在那里磕磕巴巴的讲述了他在逻些城打探到的消息。
  李恪一干人等,这才接受了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好消息。
  房俊抹了把脸,难以置信地摇了半天脑袋之后,表情显得无比深刻地吐了一句槽。
  “想不到啊想不到,吐蕃国主好好的一个人,居然就这么活活让处弼兄给气死了。”
  “……”所有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房俊,直接把这哥们看得菊花一紧,梗起脖子赤急白脸地解释道。
  “我说的有错吗?象雄王被救出来,象雄国诸部兵马大败吐蕃,这要不是处弼兄整出来的事,我房俊名字倒起写。”
  “那位吐蕃国主还不就是因为收到了这个坏消息,活生生给气死的。”
  “……贤弟你说得好有道理,我居然无法反驳,也是,我记得之前曾收集到的情报曾言,吐蕃派出使节团入我大唐请嫁公主。”
  “那松赞干布在多玛城美滋滋地等着大唐公主上门,结果只接到了宰相噶尔东赞投唐的消息,直接给气得昏死过去。”
  “之后,那松赞干布率军进攻吐谷浑,收到了吐蕃南部尽落于我大唐之手的消息,又被气得昏迷不醒。”
  “这一回,乖乖……直接把这位吐蕃国主给气死掉,唉……”


第2176章 真要把父子全给活生生气死,处弼兄的名声,啧啧
  房俊忍不住朝着那位探子问到。“你能确定那位吐蕃贡赞王子,真的是病死,不是被我处弼兄给气死的?”
  那位探子只得解释道。
  “回房将军,那贡日贡赞王子,自幼体弱多病,自成年之后,未有好转,反倒是日益严重。”
  “听闻他之前就因为病重而前往叶尔巴寺求医问药,回到了逻些城,当夜就死了。”
  “你能确定他不是听到象雄国大败吐蕃的消息被气死的?”
  “……”探子一脸黑线,摸了摸鼻子,半天才道。“小人无能,没办法混入吐蕃王宫,所以不知晓实情。”
  看到房俊那副要打破沙锅问打底的样子,李恪不禁一阵头大,赶紧扯了一把这位憨厚实在的老兄弟。
  “行了行了,气死人家国主就已经够了,真要把父子全给活生生气死,处弼兄的名声,啧啧……”
  任雅相很是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
  “也是,程长史还是很看重自己的名声的,可惜在高原上,程长史的名声……”
  噗呲……哑屁之声此起彼伏,李恪狠狠地揉了把脸,伸脖子看了一眼外面。
  好在程家人都跟着处弼兄离开了,没有留下什么眼线。不然,若是让那心眼比针眼大不到哪去的处弼兄知晓自己好弟兄这么埋汰他,呵呵……
  一想到处弼兄那骚操作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各种报复。
  李恪就不由得心中一寒,赶紧干咳了两声转移话题道。
  “那吐蕃国主也是气量不大,偏偏三次气得死去活来的坏消息,还真都与处弼兄关联密切……”
  任雅相此刻也是心怀大畅,放声大笑道。“殿下,房将军,下官犹记得程长史曾经撰写过《三国演义》。”
  “里边就有那诸葛亮三气周瑜的精彩场面。”
  “昔日读之,只觉得不过是演义而已,当不得真。”
  “而今日,程长史出手,活生生气死吐蕃国主,这段位,可是犹在那位诸葛宰相之上。”
  此言一处,李恪与房俊乐得连茶杯都端不住,而娘尚卢满呆愣愣地看着这一幕。
  总觉得这哪里像是在庆祝胜利的样子,总觉得这帮子人很不正经,似乎在嘲笑大唐的功臣。
  不过一想到昔日这位程长史还在察瓦绒城之时,这几位对于程长史的态度,总觉得他们像是在报复,唔……
  罢罢罢,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自己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的娘氏遗孤,假装自己听不到也看不到就成。
  ……
  吐蕃国主一死,嗯,吐蕃王子也一路呃屁,只剩下了一个不满月的小婴儿为吐蕃赞普继承人。
  如此一来,莫说三五个月,便是三年五载,怕是吐蕃都没有办法兴兵来对付大唐位寺高原的势力。
  毕竟就算是辅政大臣之间进行权利争取,没个三年五载是分不出胜负的。
  一直茶不思饭不想的李恪顿时心怀大畅,恨不得高歌一曲来表达自己此刻愉悦的心情。
  可惜这里全都是糙老爷们,没有眉清目秀的小姐姐为知音。
  李恪赶紧让人端来了那特地带来,却一直都没舍得喝的谪仙醉,端起了酒杯,与一众闻讯赶来的诸文武痛饮。
  相信父皇听到了这个消息,肯定会十分开怀,对了,还有可爱的明达妹妹。
  倘若她要是知晓自己的夫君又干出了这样的丰功伟绩,指不定会开心成什么样子。
  李恪旋及又想到了之前曾经陪着明达妹妹与皇爷爷一同欣赏过的《程三郎剑南道演义》。
  得,看样子,处弼兄的《程三郎高原演义》要比之前的《程三郎剑南道演义》要更加的离奇了。
  唔,也更具有故事性和娱乐性。
  不过话说回来,处弼兄三气吐蕃王,将对方活生生气死,这让李恪颇为唏嘘感慨。
  看来,自家亲爹的气度,可真是比这位高原雄主强得太多了。
  不过转念一想,亲爹好歹上火发毛了,能扣他们程家人的俸禄,甚至还能抄起大棒棒撵得处弼兄抱头鼠窜。
  而这位吐蕃国主松赞干布,除了幽怨地蹲墙角角画圈圈咒处弼兄之外,连伤到处弼兄一根毫毛的机会都没有。
  兴许就是一肚子怒火与怨意无处发泄,生生把自己给气死。
  嗯,李恪不禁洋洋得意地为自己强大的推理能力默默点了一个赞。
  兴奋劲过去之后,连灌了两杯谪仙醉,总觉得这玩意虽然口感醇厚。
  但终究没有酒中精华又或者是程府秘制三勒浆带劲的任雅相砸了砸嘴,朝着李恪这位姚州都督问道。
  “殿下,接下来,我们该当如何应对?要不要做些什么。”
  ……
  听得此言,那位执志要为自己亲爹亲妈以及兄弟姐妹们复杂的娘尚卢满顿时两眼一亮,眼巴巴地看向李恪建议道。
  “是啊殿下,吐蕃赞普与其子横死,这可是咱们一个绝佳的机会啊。”
  此刻,厅中的诸人都已然搁下了手中的酒杯,纷纷把目光落在了李恪的身上。
  而在厅外,听到了这个消息,赶来的不少奴户出身的义军将校,此刻也都瞪着眼睛,眼巴巴地看向厅中。
  李恪不禁压力有点山大,是的,吐蕃的国主还有王子皆尽呃屁,倒真是一个好机会。
  但问题在于,姚州都督府麾下的诸军,号令不一,那三万余诏獠兵马,现如今也只能算是样子货,跟真正的精锐相比起来还差得远。
  主要还是李恪很明白,自己在军略方面,绝对是短板,而非长项。
  而在厅中的诸多官吏里边,真正长于军略的,怕也就只有任雅相这位文武双全的榜眼。
  至于俊哥儿,典型的擅守而不擅攻,怕是还需要长期的培养,才能够真正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
  “任参军以为如何?”
  听到了李恪提出来的疑问,任雅相不禁有些小激动,按捺不住地站起了身来。
  那位姚州都督府最文武双全的程三郎离开之后。自己这位在姚州都督府人材榜上文武双全型选手排名第二的任某人总算是也有了用武之地。


第2177章 苏毗诸部自视实力雄厚,本王也不便阻挠
  只是之前因为担忧吐蕃佬兴举国之兵前来,自己等人哪里还有其想法。
  每天想的就是怎么布防吐蕃南部地区,怎么去削弱吐蕃大军的攻击力,哪里才是防御重点,怎么按排后撤路线。
  而现在,吐蕃出了这样的大事,瞬间形势一变,反倒是一直揣揣不安的姚州都督府重新掌握到了主动权。
  虽然有了主动权,但作为一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杰出军事人材,任雅相一点也不飘。
  “都督,下官觉得,我们最应该做的,并非是主动出兵。”
  “……任参军,这么好的机会。”一旁的娘尚卢满直接就急了眼。
  “娘尚主薄还请先听任某一言。”
  任雅相抬了抬手示意这位不必着急,这才当着所有姚州都督府文武的面分析道。
  “吐蕃国主死前也是已经做了安排,而今,吐蕃正如惊弓之鸟,彷徨无措之际。”
  “倘若我姚州都督府兴大军讨伐之,必定会让吐蕃诸部同仇敌忾,让他们不得不拧成一股绳来应对我姚州都督府。”
  “如此一来,说不定会是两败俱伤之局,且与那吐蕃诸部皆结死仇。”
  “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先按兵不动,再有就是,借着吐蕃国主已死,诸部惶惶之际。
  多遣义军将士,以及苯教教徒进入吐蕃各地,继续宣扬我大唐废除蓄奴之制。”
  李恪听得频频颔首不已,吐蕃现在的大部份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逻些城。
  此时吐蕃的主力大军,怕是这个时候肯定不敢轻出。
  而是会控制住逻些城一带以及一些战略要地,既要维护吐蕃王室的安危,同时还需要防止国内别有用心之徒搞事情。
  所以让那些奴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