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10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阿莫咧开大嘴,满脸羡慕地看向那边说道。
  “是的,他已经是唐国姚州都督府义军的校检校尉,堂堂的唐国将军了。”
  此刻,强巴喘着粗气,吐出来的白雾,足有尺许,这才散于风雪之中。
  手中的横刀之上,已然裹满了血浆,正冒着热气沿着刀身朝着地面滴落。
  突然发起的突击,直接留下了大部份的吐蕃骑兵,但还是有不少逃蹿而去。
  看着那些奔逃而去的吐蕃骑兵,还有撵上去追杀的袍泽,强巴召来了一位校检旅帅。
  “告诉弟兄们,穷寇莫追,这样的风雪天气,很容易迷失方向。”
  那位同样是吐蕃奴户出身的旅帅大声应诺之后,打马狂奔而去……
  直到这个时候,强巴这才有时间勒转马头,朝着那聚拢成团的逃奴赶过去。
  达玛站在那逃奴的最前方,高高地昂着脑袋,看着那位顶盔贯甲的唐国将领。
  随着距离的缩短,他渐渐看清楚了对方的容貌,除了他身上的衣甲样式,与吐蕃的衣甲截然不同之外。
  他那熟悉的眉眼,正是昔日与自己在军伍之中颇为相投的老兄弟强巴。
  看到了达玛,强巴翻身跃上了马背,大步冲到了跟前,两个壮汉用力地相互捶打着彼此,然后这才基,呸……这才很豪迈地拥抱了一下。
  在这三百铁骑的簇拥之下,那只逃奴队伍之中的老弱,都得以乘坐在俘获的战马上。
  前行了约数里之地,终于来到了一处已然废弃的村落暂避越来越凛冽的风雪。
  达玛看着那老迈的母亲,娇弱的妻子原本冻得发青的脸庞,在那篝火的烘烤之下,抿着热汤,脸上也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来,达玛老哥,喝点热汤暖暖身子,回头等咱们回到了察瓦绒城,小弟我带你到城中的酒楼里边去喝酒,庆祝咱们老兄弟相聚。”
  “酒楼?”达玛有些恍惚地看向身边的强巴,酒楼他自然是知道的,可那种地方,绝对不是他们这些奴隶可以踏足的。
  “不错,就是酒楼。”强巴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
  “我知道达玛大哥你在想些什么,唐国境内,是没有奴隶的,你们已经踏足于此,从此刻开始,你们就已经不再是吐蕃人的奴隶。”
  “虽然你们现在没有财物,但是,你们可以向官府申请借贷,申请居住的屋子,还有土地,还有生活用品。”
  “等到你们赚到了钱,或者说种出了粮食,用粮食或者是用钱来归还就可以了。”
  “不过像达玛大哥你这样的人,就应该跟我一般,投效大唐的军伍之中效命。”
  “如此,我们才能够帮助到更多来自吐蕃的逃奴。”
  达玛呷着热汤,感受着腹中升起的暖意,一面认真地倾听着强巴之言。
  他在这只唐军的队伍里边,可是看到了不少昔日军伍之中的熟人。
  自然也知晓了他们的经历,从一开始追随大论论科耳南下被俘之后,被关押在战俘营中。
  原本以为他们的命运,只不过就是换上一位新的主人而已。
  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大唐的将军,告诉了自己这些人,大唐不需要奴隶,大唐没有蓄奴制度。
  还有那位加措上师也告诉大家,在大唐的土地之上,你们对于苯教信仰,不必担心被强行剥夺。
  ……
  “至于小弟我能有今日,说起来,还是应该咱们的护教法王……”
  提及护教法王这个称谓,不仅仅是强巴,一干义军将士都面露虔诚与敬畏之色。
  达玛等一干逃奴听着那护教法王那传奇的战绩,也都露出了仰视与敬畏的表情。
  果然,真不愧是神通与法力无边的护教法王……
  “告诉你们吧,如今投到了大唐治下的奴隶,已经快有三万之数,而光是由奴兵组成的大唐姚州都督府义军,足有五千之数。”
  说到了这,强巴甚是得意,目前都督府义军的主帅乃是那位大唐宰相的二公子,力能举鼎的房二将军。
  那可是大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的二儿子,待人亲和,自己这些奴隶出身的义军。
  这位房二将军也从来不会轻视,甚至带着大家一起训练……
  听着那强巴之言,达玛感觉自己仿佛是到了天国一般,居然连唐国宰相的公子都见过了。
  “不但如此,还有那位大唐皇帝陛下的亲儿子,也就是姚州都督府都督吴王殿下,还有那位护教法王,我们也都是见到过的。”
  “可惜护教法王不像另外两位那般和蔼,特别是他鼓起眼珠子的时候,特别恐怖……”
  “……”


第2127章 河南籍消费者会投诉程三郎销售假冒食品
  一干逃奴也是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这些大人物,他们当了一辈子的奴隶。
  有些人见过的最大的大人物,也就是部落的族长而已。
  能够庇护广大苯教教徒,还有他们这些苯教信徒的护教法王,当然不可能和蔼可亲,就该凶神恶煞,不然哪来的威摄力。
  外面的寒风仍旧在呼啸不已,他们则缩在那一间间还算完好的木屋和土屋内。
  烤着火,听着那些曾经也是奴隶的义军将士们,讲述着他们在大唐治下的幸福生活。
  外面刀子一般的寒风,丝毫影响不了屋内人们那火热的情绪。
  看到达玛他们这只队伍渐渐地恢复了体力,所有人的安全都得到了保障之后。
  强巴拍了拍大腿,站起了身来。“达玛老哥,我该走了……”
  “走,你们要去哪?”达玛一脸错愕地看向强巴,那些原本觉得已经安稳,甚至已经睡了过去的逃奴们也被惊醒了过来。
  “放心吧,拜孜会领着五十名兄弟留在这里保护你们,他们会一直把你们护送到察瓦绒城才会离开。”
  “至于我,我还要继续巡逻这一带的边界,看看是不是还有跟你们一样的队伍。”
  “这样的鬼天气,我们多巡逻一会,他们就多一丝生的机会。”
  达玛听得这话,张口欲言,却被查觉出他想法的强巴抢先插嘴。
  “达玛大哥,你先在最要紧的就是安顿好家人,以你的本事,想要入伍,肯定没有问题。”
  “也好,强巴,先替我多杀点吐蕃的狗杂碎,等我安顿好了家人,我会和你一起。”
  “那是自然。”强巴也用力地拍了拍达玛那宽厚而又强壮的肩膀,给出了自己的承诺。
  这才大步行出了屋子,很快,人吼马嘶之声响彻一片,不大会的功夫,奔雷一般的疾蹄之声,消失在了。
  达玛他们这一只逃奴队伍,仅仅只是无数只奔向自由的队伍中的一只。
  此刻在波窝、野贡、墨脱等诸多与吐蕃南部地区交界之地,有着许许多多的逃奴队伍。
  他们都是乘着这恶劣的天气,决然地向着已经成为了大唐疆域的察瓦绒城一带艰难地行进着。
  而像强巴他们这样的队伍,足足有二三十只,一直在这一带边界巡逻。
  一来是为了防止吐蕃人突然进犯,二来就是为了保护和引领那些逃奴队伍,来到大唐温暖的大家庭中。
  ……
  高原之上那恶劣的天气,却丝毫也不能影响到那察瓦绒城中热烈的气氛。
  原本因为连番的战火,无数能够离开的吐蕃人,早就已经拖家带口地逃离了这座吐蕃南部地区的治所。
  让这座城池内的人口,足足少了一半还多。
  可是随着各部落朝着这里迁居、汇聚,以及那些逃亡而来的奴隶们的安置,让这里此刻显得份外地有活力。
  而大批的粮食和物资,从姚州,经由剑川城、铁桥城、聿贲城,来到了察瓦绒城。
  有了粮食,有了各种生活物资,让那些昔日在吐蕃的统治之下,份外贫苦的诸部百姓们觉得这简直就是这辈子过得最美好与幸福的一个冬天。
  察瓦绒城之中,李恪这位昔日在泸州之时,真可谓是潇洒自在,嗨皮无比的大都督,现如今却忙得昏天黑地,生不如死。
  每一天,都会有大量的逃奴,从四面八方出现在察瓦绒城周边地区。
  哪怕是姚州那边,已经支援了许多的书吏干员,可是许多的事情,仍旧需要李恪这位姚州大都督来决策。
  不管是他还是任雅相,都忙得连上个厕所都得用百米短跑的速度,不然半道就会被人给扯住解决新问题。
  不过好在,每天的午餐和晚餐时间,李恪是严格地遵循着君子食不语的标准。
  当然,过去吃饭的时候吹牛打屁正常得很,但问题是现在他实在是不想说话,就想要好好的吃上一顿饭。
  这是在高原之上,想要吃上一顿饱饭,可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毕竟关中人,喜好面食很正常,可问题是这里是高原,处弼兄很早就说过,想要在这高原上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那就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例如喜欢吃米饭的,嗯,建议你戒掉米饭。
  喜欢吃面条的,请你戒掉面条。
  因为在高原之上,海拔每提高一千米,水的沸点就会降低三度。
  所以,想要在高原之上吃上熟米饭,那就得反复加水煮上三四回,米饭才能熟。
  但是煮了那么久的大米,会是什么样的滋味,啧啧……
  就像面条,反复加上三四回水之后,熟是熟了,可你看到的已经不是面条,而是一锅面糊糊。
  当然,勤劳的高原人民,早就已经利用他们的智慧,想到了解决方法,不会吃到夹生饭。
  那就是,水的沸点虽然降低了,那你不通过水,一样也可以让食物变熟嘛。
  例如烘烤,熏蒸等手段,也是可以解决问题的。毕竟程三郎当年呆的川西地区,到那些当地的百姓家里边吃东西,可是大涨见识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想要在高原之上活得好,生活品质也要提高。
  在高原之上,干锅竹鼠还是很值得搞一搞,只不过李恪在高原上已经戒掉了汤饼,改喝程三郎配制的胡辣汤,配烧饼。
  虽然很不正宗,指不定后世的河南消费者会投诉程三郎假冒食品,但问题是,这个年头,谁特么见过真正的糊辣汤长啥模样?
  程三郎说那是糊辣汤,你说那不是,呵呵,先关小黑屋一星期,看你还执拗不?
  这,就是程家人劝人善良的手法之一。
  就像现在,李恪吃着干锅竹鼠,喝着小酒,时不时嚼一口饶饼,吸溜上一口胡椒量特别足的糊辣汤。
  三下五除二,脑门上都冒起了油汗,嘶啦嘶啦的扯着气。
  “殿下,要不要下次让他们少放点胡椒?”一旁的任雅相抹了把脑门上同样冒得很厉害的油汗,提出了建议。
  “别,还是听处弼兄的为好,他可是说过,大量的香辛料,有益于人体。而在高原之上,最忌伤风感冒……”
  “……”


第2128章 可以与先贤班超媲美的程三郎
  看到李恪那副听处弼兄的话吃不了亏,上不了当的模样,继续埋头大口喝着糊辣汤。
  任雅相也不仅想到了程三郎之前表情十分严肃的提醒,只得点了点头。
  一边喝着那让人直冒汗水的程三郎秘制版糊辣汤,一面含糊的吐着槽。
  “也对,论及医术,高原之上,没有人比他更懂。”
  这话一出口,旁边正在胡吃海喝的房俊直接被呛的那干丝差点从鼻孔蹿出来。
  李恪嘿嘿嘿地乐了好几声之后干咳了一声子,显得甚是一本正经地道。
  “行了行了,诸位还是要注意一下影响,虽然处弼兄已经不在这里,但是背后说人还是不好滴嘛……”
  听得此言,房俊美滋滋地摸了摸满足的肚子,抹了把嘴角的油渍,颇为唏嘘地道。
  “是啊,处弼兄这一去这都有多久了,再过些日子,就差不多得一个月了,也不知道他们到了象雄国了没有。”
  “象雄国距离这里差不多得有两千多里地,他们一人三骑,一路疾驰,按理来说,应该到了才对。”
  “不过,处弼兄这种深入敌人腹地的做法,我还是不太赞同。”
  李恪听到了这话,也颇为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那怎么办,处弼兄一旦决定要做什么事情。
  他觉得自己有把握,那谁劝都没用。”
  任雅相砸了砸嘴,撂下了碗筷,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殿下,下官倒觉得,如今吐蕃国所有的注意力,都落在咱们这边,还有那些叛乱者的身上。”
  “此时正好无暇他顾,这个时间点,程三郎悄然地消失,潜入象雄,莫说吐蕃人,便是咱们,也没有想到。”
  “再加上那位象雄王族出身的豪商尼玛同往,又有那位精擅高原话的胡主薄在旁。
  如此一来,只要他们行事谨慎一些,想来安全方面是不会有问题的。”
  “话是这么说,可他们去了象雄,并非只是去交朋友那么简单,他们想要做的乃是营救出那位象雄国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