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世家- 第10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倒没有,只是有一件事情,娘觉得还是现在告诉你为好。”
  “原本想让你和你夫君多相聚一些时日,可终究,国家大政,不可轻忽。”
  “你父亲,准备明日,就要下旨,让你三哥还有你夫君往剑南道赴任。”
  “这么快?”李明达不禁瞪大了那双明媚动人的水眸,下意识地低呼出声来。
  “嗯,毕竟入蜀太过困难,从洛阳想要抵达姚州,光是路途上,至少需要一个来月的光景。”
  “你父亲早在你和程三郎成亲之前,就已经下旨,命房俊率军先行入蜀……”
  李明达点了点头,亲爹这么做,想必是担心北边针对薛延陀的战略展开之后,吐蕃听闻之后,必定会有所动作。
  所以,想要牵制吐蕃,那自然是要越早越好,虽然三哥是最高指挥官。
  可实际上足智多谋,文武双全的夫君才是真正的战略策划者与负责人。
  一想到跟夫君这才厮守不过数日,就要分别,这一别,短则数月,长则年余。
  饶是李明达再识大体,也不禁有些黯然,心情也显得有些低落。
  长孙皇后看到闺女这副模样,不禁心中一疼,抬起了手,轻抚着女儿的脸颊苦笑道。
  “娘亲希望你能够寻到一个如意郎君,曾经想过,若是你能寻个平庸一些的夫婿……”
  话还没说完,李明达就抬起了眼眸,十分笃定而又坚决地道。
  “程三哥哥是最好的。”
  “爹爹是大唐的天子,为大唐筹谋,甚是辛苦,而夫君是爹爹的臣子。
  既然文武双全,又有勇谋,可堪大任,女儿又怎么会因为儿女之私,而不让他去施展才干?”
  “……”


第2011章 你就再找借口,多罚他几年的俸禄
  看到闺女的反应这么激烈,长孙皇后有些错愕地看着闺女。
  反应激烈是一回事,重要的是,亲闺女夸奖起程三郎来那不加思索的麻利速度。
  实在是让长孙皇后都不知道应该说点啥,嗯,至少闺女嫁给程三郎,也算是嫁给了心仪的如意郎君才是。
  李明达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反应过于敏捷,显得有些不太好意思地直接一头扎进了娘亲的怀中。
  “女儿只是有那么一点点舍不得罢了……”
  “可女儿一直都很喜欢听夫君的各种丰功伟绩,喜欢听到别人在夸奖夫君,娘亲,女儿这样的想法,会不会……”
  轻抚着爱女满头的秀发,听着她小声地向自己吐露心迹。
  长孙皇后的脸上满满尽是爱怜之色。
  “你有这样的想法,自然是没有错的,其实娘亲当年,也跟你一般。”
  “真的?”李明达从长孙皇后温暖怀中抬起了头来,一双明眸亮晶晶地看向娘亲。
  “自然是真的,难不成,娘还能哄你?”长孙皇后忍不住轻刮了下闺女的鼻梁轻笑道。
  母女二人的低语谈笑之声回荡在瑶光殿内,不知何时,李世民已然站到了殿门外。
  看着这对容貌肖似,就连秉性也有几分相似之处的母女,李世民的嘴角愉快地扬了起来。
  就在这个当口,身边传来了程三郎那让人败兴的提议。
  “丈人,小婿跟明达已经入宫许久了,眼看这天色……”
  李世民看着昔日最喜欢跟自己用过了晚饭之后,或者是打牌,或者是下棋消遣娱乐的亲闺女。
  那样的时光,嗯,朕说在,那就肯定还在。
  “老夫都不着急你着什么急?你要急你就先回去,老夫还想跟明达好好聊聊,嗯,用了晚餐说会话再出宫。”
  程三郎一脸黑线地看着这位不仗义的老丈人,最终只能讨好一笑赶紧改口。
  “……不不不,小婿其实一点也不急,叔叔只要不嫌我们烦就好。”
  结果,根本就不是晚餐之后闲聊两句,而是一直到了天色尽黑,还是李明达主动提出要回去。
  李世民这才不舍地亲自将闺女与程三郎送到了殿门外。
  看到了夫君那副怅然所失的模样,长孙皇后甚是无奈,半天才小声地嘀咕了句道。
  “夫君不必如何,贤侄就要离开了,到时候,夫君若是想小兕子,直接接她回宫住上几日也不是不可以。”
  听到了这个提议,李世民不禁怦然心动,想了想,似乎有些犹豫。
  “嗯……这会不会不太好?毕竟小兕子已经嫁到了程家。”
  “那还不简单,那你就跟卢国公知会一声呗,难道说卢国公还能阻止你们父女相聚不成?”
  “他若是敢,你就再找借口,多罚他几年的俸禄。”
  “……”李世民扭过了头来,看到了故作凶狠之色的长孙皇后。
  虽然观音婢这话明显有开玩笑的意思,不过这的确给了李世民多一种选择。
  回头就跟程咬金私底下好好聊聊,毕竟君臣二人经常打配合,程咬金肯定明白自己的意思。
  ……
  夫妻二人回到了殿内,这才刚坐下,长孙皇后给李世民端了杯茶汤之后,正色言道。
  “夫君,妾身想要跟你商量个事情,是关于父亲的。”
  “父亲怎么了?”李世民看到了长孙皇后的表情,不由得心中打了个突。
  “父亲很好,可妾身有些担心,咱们离开了东都洛阳,回长安主政,而独留父亲在此,终究有些不妥当。”
  “毕竟父亲年岁已高,且又喜欢热闹,若是让他一人留滞于此,妾身实在放心不下。”
  李世民的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不错,为夫也甚是发愁,之前不想让恪儿离开洛阳,就是考虑到父亲。”
  “可是,剑南道之战略,乃是以程三郎为主,而恪儿跟他搭档多年,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若是遣其他人,为夫担心会出纰漏,那样一来,应对吐蕃的战略有可以会出大问题。”
  “妾身明白夫君的意思,其实妾身倒是有个想法,既然恪儿不能留下,不如,让承乾过来。”
  李世民不由得两眼一亮,大手轻击前额,咦,这倒真是个好办法。
  父亲喜欢热闹,正好,承乾已然有了三个娃,而且李象那小子也甚得父亲的欢心。
  再加上承乾是个孝顺的孩子,太子妃苏氏也是个知情识趣的好儿媳。
  之前,太子在那骊山行宫之时,就是父亲在那里陪伴孙儿,现在让孙儿过来陪伴祖父,这样的操作没毛病。
  他们前来东都,正好以侍奉祖父的名义,跟父皇一起居住,既解决了父皇喜欢热闹害怕孤单的问题。
  同时派太子一家过来照看太上皇,代自己这位亲儿子尽孝心,也显得名正言顺。
  “观音婢此策真乃是为夫的及时雨啊,好好好,此策不错,回头我就去跟父皇好好说说。”
  “相信父皇肯定不会有意见的。”
  “夫君觉得此策可行便好,妾身希望父亲能够在这洛阳能够开开心心的,毕竟,父亲是为了夫君,才会留滞于此。”
  李世民也是轻叹了一口气,用力地点了点头。
  “这点,为夫自然知晓,只待这万国园行宫一成,为夫就会尽快推动迁都。”
  “无论如何,为夫都不希望父亲的这一番苦心白费。”
  ……
  “妾身听娘亲说起,夫君你很快要离开中原,前往剑南道了。”
  “嗯,是啊,你爹今日已经跟我说了,因为薛延陀那边一旦生了动静。
  已经与大唐生了间隙的吐蕃,必定会向那如今虚弱无比的吐谷浑下手。”
  “所以,你爹在咱们成亲的那段日子,就已经安排了房二郎率领兵马辎重先行入蜀。”
  李明达一双亮晶晶的明眸看着夫君那张仿佛永远都自信从容的脸庞,一想到昔日夫君在剑南道干的各种大事情。
  还有夫君为了逗自己解闷,编撰出来的那《程三郎剑南道演义》。
  李明达的嘴角压抑不住地飞扬起来,看了一眼身边坐着的武姐姐。
  嗯,武姐姐打量着夫君的表情,看样子,怕是跟自己想的差不多。
  “……夫君,你去了剑南道那边,准备干什么大事?”


第2012章 大唐乃是天下宗主之国,师出必有名
  李明达问出这话的瞬间,武媚娘也顿时精神一振,目光里边满是期待地看着程三郎。
  看着跟前这两个女人那亮晶晶的明眸落在自己身上。一个清丽绝伦,慧质兰心;一个妩媚入骨,深谋远虑。
  且不说其他,单单只是看看,都让程三郎觉得赏心悦目,更不消说这两位如花似玉的女子都那么的优秀。
  这让程三郎也不得不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努力,一定要进步。
  正所谓,不干出点令天下人都刮目相看的大事情,怎么对得起这两位奇女子对自己的这份厚爱。
  就在程三郎清了清嗓子准备开口,却看到方才问询自己的李明达抬起了手。
  “夫君先别说,妾身若是现在就知道,那就没有惊喜了。是吧武姐姐?”
  武媚娘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表情甚是严肃地打量着跟前的夫君,意味深长地道。
  “妾身也觉得,夫君这一回去剑南道,莫要忘记了带上画师,争取再编撰出《程三郎剑南道演义》下册来。”
  “嗯嗯,对的对的,夫君记得多写点。”李明达也用力地点了点头,还握紧粉拳,朝着夫君比划一个鼓劲的动作。
  “……”程三郎有些狐疑地打量着这两个足智多谋的女人,有些怀疑她们是不是在嘲笑自己。
  不过看不到一点玩笑的表情,李明达更是很认真的表示自己最喜欢听俗讲人说的就是《程三郎剑南道演义》,其次才是《洛阳牡丹亭记》。
  就连皇爷爷,最喜欢听的也是《程三郎剑南道演义》,其次才是《三国演义》。
  “夫君,难道你觉得妾身还能欺骗你吗?”迎碰上程三郎那显得有些狐疑的目光,李明达则显有些不乐意地道。
  “不不不,当然不是,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为夫肯定乐意。
  嗯放心吧,这《程三郎剑南道演义》肯定会比上部再加的精彩纷呈。”
  正好,自己好多大胆的想法,都还没有告诉任何人,让所有人都等着吧,让你们明白,什么才叫高智商。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对于程某人而已,不过是基操。
  ……
  当看到了这才成亲没多少日子,穿载齐整官服的程三郎,与亲爹程咬金一同出现在上朝臣工队例之中。
  让不少的臣工都讶然不已,议论纷纷,大伙都觉得,想必应该是陛下想要照例对受宠的驸马进行加恩。
  毕竟过去的驸马,但凡是和才干的,或者是干出成绩的。
  都会在成婚一段时间之后,给驸马进行升官或者是嘉奖什么的。
  但问题是,程三郎这小子成亲都没几天,按照惯例,没一个月,也得有半个月的婚假才对。
  可偏偏程三郎这小子居然出现在了这里,只能说,陛下这是对晋阳公主恩宠也太过份了吧?
  爱屋及乌也没有这么干的,就在一干人小声议论,暗暗腹诽不已的当口。
  李恪这位吴王殿下了终于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看到了贞观大殿外面的那一干臣工,李恪终于松了口气。
  扶着腰,迈着有些虚浮的脚步,缓缓地步上了台阶。
  看到了李恪这副模样,程三郎满脸嫌弃地撇了撇嘴迎上前来。
  “我说贤弟,咱们弟兄不日就要赶往长安之后就得径直入蜀,你小子最好悠着点吧。”
  “……”
  贞观大殿的殿门终于缓缓打开,而程三郎则跟随在亲爹身后边一同步入了贞观大殿之内。
  打量着这间大殿,让程三郎不禁想到了自己上一回在此击败吐蕃第一智者,扬名立万的战斗场面。
  就在他胡思乱想地当口,大唐皇帝陛下已然就位,一番常规操作之后,目光一扫,落在了房玄龄的身上。
  房大相爷迈步而出列班,朝着李世民一礼之后,开口言道。
  “陛下,近日,剑南道南部地区的姚州刺史向吐蕃索要原属我大唐姚州辖领的洪朗州、野共州、袖州。”
  “然,吐蕃非但没有将这些侵占我大唐姚州边境的诸羁縻州归还,还将我使节折辱了一番,剃光须发而还……”
  听得此言,程处弼直接挑起了眉头,满脸不乐意,这个时候,就听到了身边的武勋重臣小声地嘀咕道。
  “我怎么觉得这事听着耳熟?”
  “呵……那是在武德末年的时候的事情好不好,既然翻旧帐,看来陛下是有意借题发挥了。”
  “……”听到了这样的八卦,程三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不得不承认,这个旧帐翻得好。
  毕竟大唐乃是天下宗主之国,师出必有名,既然你们吐蕃做过初一,那就休怪大唐做十五。
  呃……那么说不太对,应该说的是,你们吐蕃侵犯过我大唐疆域,占据了我的土地,那么,大唐兴兵将这些土地夺回来,顺手再教训你一次,不过份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