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星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星穹-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陶就鸡飞狗跳,从县令县尉到下边差役豪绅弃职自囚者不知凡几,若是我放手让你去查此案,只怕历城也要被你翻成这模样!”
  “到那个时候,谁来做事?只靠着你少年能干的赤县侯,便可以将支应赵郡的所有事情都扛下来么?”
  赵和默然无语。
  “事有轻重缓急,为了大局,每个人都必须有所牺牲,我只是暂时约束你,并非真的疑你为凶犯!”朱融说到这,轻轻哼了一声。
  若他不说这一句,赵和其实都被他说服了。但说了这一句,赵和立刻想到,在晁冲之等的政变结束之后,丞相上官鸿不欲追究嬴祝与公孙凉时说的话来。
  那时上官鸿也提到“大局”。
  但这大局,就真的是大局么?
  赵和抬起眼:“郡守若是如此作想,大可以与我说明来,何必调走护军,再以郡兵拘禁于我?”
  “其一,我并未真正拘禁于你,是我府中掾吏私自所为,他为何如此,想必不用我多说,天子与大将军给你这个稷下学宫祭酒的官职,实在是激起不少民愤。其二,调走护军乃是朝廷军令,非我之意,我只是顺势而为。其三么……我与太尉李公颇有书信往来,从他信中颇知赤县侯在京中的作为,赤县侯可是愿意为大局而抑私愤之人么?若你真愿意如此,废立之事便不会发生,大将军便能够提前几日动身,羽林中郎将便不致于寡不敌众,赵郡局势也不至于败坏至此!”
  说到这时,朱融声色俱厉,怒火当真是毫不掩饰。
  赵和一时无语。
  这也是在得知杨夷受挫、犬戎人乘机突入赵郡后一直横在他心头的心病。
  赵和无语,旁边的樊令顿时横起了眼睛,上下打量着朱融。朱融则面沉似水,死死盯着赵和,从牙齿缝中吐出一句话来:“事已至此,你能问心无愧否?”
  赵和整个人靠在墙上,直到朱融抖袖回头,他也没有说话。
第二九章、是也不是
  朱融转过身去,迈步走向那些尸体。
  但他走了才五步,便听到身后赵和幽幽的声音道:“若朱郡守不问我,我心底确实有愧,总觉得局势败坏到这个地步,是因为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而致。”
  “但朱郡守问我,我心中反而无愧了。”
  “我是什么人物?铜宫一孤囚,不知父母是谁,连自己的姓名都是自己取的;丰裕坊中一学徒,每日只吃两顿饭、以棺材为床榻;咸阳城城市井小民,与斗鸡儿为朋,和屠狗辈为友……天下局势败坏至此,怎么就成了我这样小人物的责任了呢?”
  “烈武帝死后,控制中枢的不是五辅么,专治地方的不是朱郡守这样的能吏么,咸阳城接连事变,动荡不安,难道没有我就不会出现么?齐郡如此要地,豪绅勾结响马,不法之徒盗取义仓之粮,难道没有我就不会发生么?”
  “这些是我的责任,边关中浴血而战的将士可以这样指责我,给朝廷纳粮输税服徭役的百姓可以这样指责我,受此牵连身死命消的王夫子和市井小民可以这样指责我,朱郡守,身居高位,手绾大权,治政一方,你却没有资格这样指责我!”
  赵和越说,眼睛越发光亮,面上的消沉之色也舒展开来。他一步步走向朱融:“朱公,你要问我如今这齐郡局势是谁的责任,我要说,是你的责任,你主政齐郡十年,兴义仓,修水利,聚财货,平道路,做了不少实事,我所到之处,民间皆是赞你,但是,为何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响马仍未断绝,义仓常年被盗,你若问心无愧,我这初来乍到的人怎么会问心有愧?”
  “我想来想去,朱公,这正是你们这些官吏,无论是清官贪官都拿手的一招,若是不能消灭问题,那就消灭发现问题之人!你一时解决不了义仓被盗之时,于是我这个发现义仓被盗之人就要被你软禁起来……是也不是?”
  从赵和发出第一个质问开始,朱融就站在那儿没有动,等赵和最后一句“是也不是”说出来,他才缓缓回头,看着赵和。
  两人目光相对,却没有什么火星四射。
  朱融将双手叉在一处,拱手,弯腰,向赵和深施一礼。
  “赤县侯教训得是,我为官多年,不自觉中也沾染上官场积弊了。”他行完礼之后,站起身,侧脸又对身边的一个幕僚道:“回去之后,替我在屏风上写上‘响马仍未断绝、义仓常年被盗’这十二字,我要日日瞧见,以为警示。”
  说完这个之后,他略一沉吟又道:“义仓推行日久,也渐生弊端,如今河北战事已起,急需大量粮食,令各处义仓查验仓储,不足者须得于半年之内补足,立刻自淮郡与徐郡调粮,囤于大历仓。我不信就在我眼皮底下,还会出现什么问题!”
  他说完之后,再没有别的话语,转身向着那些尸体去。
  在赵和与朱融对话之时,朱融带来的杵作也开始验看尸体,此时验了好几具,朱融上前查问,他们便一一禀报。
  赵和有些惊讶地看着朱融,心底隐隐生出一丝敬佩。
  这位朱郡守不愧在民间的清正之名,刚才他连续反驳加质问,竟然没有生气,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坦然受之。
  难怪能但倡导义仓,行此大事。
  此时他在庙里该做的事情都已做完,也不愿继续久留,因此与萧由稍稍商议,便要离开。只不过他们才到庙门之前,迎面就看到一大群人哭哭啼啼行来,不少人都是素衣素帽。
  靡宝望见这些人,神情微变:“他们怎么来了?”
  “怎么?”
  “稷下学子。”靡宝面露忧色。
  “哦……我们先避一避吧。”赵和心念一转,便知道他为何不怕朱融,反而担忧这些稷下学子们。
  朱融虽是高官,但身为官场之人,行事就要符合官场的规矩,无形的制度约束着他,他反而不能胡乱行事。这些稷下学子则不然,年纪轻轻,冲动易怒,分明对天下认知尚浅,却一个个自以为真理在手,再加上一个群聚心理,总以为法不责众,所以反而容易做出些突破规矩无法无天的事情来。
  只不过赵和刚欲闪身避开,那群稷下学子中已经有人认出了他,大叫道:“就是他,他是赤县侯赵和,他便是凶手!”
  “杀人凶手,竟然还敢来此,他就不怕人死有灵么?”
  “我们法家有位先贤说,世上有种恶人,做了恶事之后,非要重返现场,观察别人看到他为恶后的反应,以此来满足其心中怪癖——这小贼就是这种恶人!”
  “他在咸阳便凌迫天子,逼迫天子不得不退位,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做?”
  一时之间,稷下学子之中群情汹汹,纷纷叫骂,三言两语之间,不但将烧死查案特使的罪名给赵和扣得牢牢的,甚至觉得他就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人了。
  赵和本欲避让,听到这里,却停住脚步。
  旁边的萧由叹了口气,伸手拉他,他才心有不甘,跟着萧由往寺侧门处走。
  无论他心思多重、所学多杂,终究还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有些事情,他根本忍不了。
  但他们要走,那些稷下学子中又有人忽然大叫:“这小贼要逃,捉住他,让他给无辜死者磕头赔罪!”
  “对,对,捉住他!”
  “上啊,他此刻身边护卫不多,正好行事!”
  稷下学子们快步追来,赵和停住脚步,这一次就算是萧由拉他,也无法拉动了。
  赵和看了萧由一眼:“萧大夫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相见么?”
  萧由又是苦笑:“记得,真要如此么?”
  “我若是步步退让之人,早在咸阳城中莽山贼入丰裕坊的时候,我就退让了。”赵和咧开嘴一笑。
  笑虽是笑容,萧由却体会到森冷之意。
  知道赵和的意思,当初他们第一次见面,就是赵和为摆脱那伙采生折割的恶人而纵火,在混乱之中,萧由却仍然将人记得清清楚楚,把那几个恶人都一一点出来。
  “缩在人群之中,那个两道眉一高一低者是认出你之人,叫得最凶的,是人群左后方那个嘴有些斜者,还有一个有些可疑,就是那个正在拾碎石者。”萧由一边说,一边向后退开:“打架的事情,我可不擅长,你自己解决吧。”
  赵和就没见他与人动手过。
  此时赵和身边,只有樊令一个算是从咸阳带出的护卫,另外几人,都是靡宝家中的剑客,靡宝站在赵和面前,伸出胖胖的手:“主公先走,此间之事,交给我了!”
  “哦?”
  靡宝一脸悲愤:“令主公身陷此险境,是靡某之过错,我……”
  他话声还没有落,就发觉赵和迈步,轻快地从他身边绕了过去。靡宝睁圆眼睛:“错了,主公,往这边跑!”
  赵和绕过他,却不是逃走,而是冲着那群气势汹汹的稷下学子而去。
  铮!
  他一边走,一边拔出了腰间的剑。
  自从咸阳之变后,赵和身边就从来没有离开过剑,因为他知道,有的时候他能依靠的,恐怕也只有手中之剑。
  寒光闪动的剑出鞘之后,那些稷下学子追赶之势一滞。
  但旋即,那个歪嘴的学子又在人群叫叫道:“休要害怕,他才区区数人,就算有剑,又有怎么样,难道还敢杀人不成?而且我们身上,不也有剑么?”
  他说着说着,发现赵和的目光盯在自己的脸上,便又往人群中躲了躲。
  赵和仍然是大步向前,嘴里喊道:“樊令!”
  樊令小跑着跟上他的脚步,一只手拿着根不知何处捡来的门闩,另一只手里则是不知何时拆下的门板。听他呼唤,瓮声应道:“在此!”
  “为我开道!”赵和怒吼。
  樊令脚下加速,小跑迅速变成狂奔,整个人如同野猪一般,狠狠撞入了那些稷下学子中。
  如同那歪嘴之人所言,这些稷下学子,不少人都腰间佩剑,此刻也纷纷拔剑相向。但是樊令举着大门板,仿佛是举着一块巨盾,轰然扫过,将稷下学子纷纷赶开。
  有人用剑去劈他,可是剑短门板长,根本无法近身,反倒是被门板扫中,在地上连滚带爬。
  原本稷下学子们追赶的阵型顿时被樊令冲出了一道缺口,那些学子注意力不由自主转到了樊令身上,而在此时,樊令身后,大步走的赵和不知何是也变成了狂奔冲锋!
  长剑挥起,剑身拍在一名挡在赵和面前的稷下学子脖子上,那学子以为自己被剑劈中,惨叫翻倒,在他之后,那歪嘴的学子彻底曝露于赵和面前。
  “你要做什么,你想干什么,我们这么多人……”
  歪嘴学子连连后退,赵和步步紧逼,他与赵和目光相对,从赵和眼中看到了死亡的漆黑!
  “啊,杀人,杀人了!”歪嘴学子狂叫起来。
  旁边的学子们有想要来助他的,但樊令护住了赵和身侧,凡有敢接近者,都被他用门板扫翻,一时之间,为赵和争取到一个独自面对那歪嘴学子的机会。
  “剑,你有剑!”无法及时救援的稷下学子,情急之下大叫。
  那歪嘴学子才恍然,忙去拔腰间之剑!
第三十章、似人者死
  稷下学宫不仅文风极盛,也不乏习武之气。受齐郡游侠儿、响马的影响,学宫学子,几乎人人都佩剑练剑,但是,大多数只是虚有其表,最多不过两三下假把式。
  这位歪嘴学子,便是其中之一。
  他拔出剑之后,一剑在手,突然生出胆气,觉得自己似乎可以面对赵和了。
  因此他以剑指着赵和,厉声喝道:“弃剑跪下,饶你不死!”
  然后他就看到赵和挺身直突,剑贴着他的剑而来,瞬间便至。
  噗!
  那歪嘴学子的嘴巴更歪了,他的喉间,出现红印,而他的面上,则满是惊恐不信。
  在他惊恐不信消失之前,脖间那道红印处,血水与泡沫一起挤了出来,然后他手中剑先当的一声倒地,整个人也仰面朝天倒下。
  周围的稷下学子,都是一滞,呆呆地看着歪嘴学子的尸体。
  他们看到一只脚踏在了尸体之上。
  赵和在尸体胸衣上慢条斯理地拭净了剑上的血迹,他提剑四顾,目光盯住了又一人。
  正是那捡了碎石试图砸他的那个学子。
  那学子面色发白,手中的碎石落在地上,这才打破了周围的安静。
  哄的一声响,紧接着这些学子们无论手中是否有剑,都是向后急退。
  这一退,人群便散开,而那捡碎石学子又曝露出来。
  赵和举剑,小跑向他冲过来,他惶急大叫:“不是我,不是我……”
  嗡!
  在他大呼之中,赵和的剑已经挥出,狠狠拍在他的脸上,将他口中之牙都打飞数过。
  “跪下!”赵和的剑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那学子双膝一软,不由自主,就跪在了赵和面前。
  “我非常讨厌你这种人,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有恶心却无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