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星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星穹-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直都带着轻蔑的刘县尉听到这话,神情终于变了。
  定陶是交道要冲,咸阳城发生的事情,消息早就传了过来,其中一些细节,也已为人所知。
  刘县尉原本以为,被废黜的前天子现临淄王的护军,都是一些失意之人,看上去风光,实际上是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所以才会被赶出咸阳城。却不曾想,这位才不过十五六岁的小侯爷,竟然就是咸阳此前连续巨变的关键人物。
  更让他这位积年胥吏清楚的是,赵和现在摆明自己的身份,不仅仅是在威吓他,更是向他和所有定陶乃至齐郡的势力表明,他要认真了。
  这样一个曾经在咸阳城中掀起滔天巨浪的人,跑到定陶这小地方来,会做出什么样的事?
  瞧他自己所说,他是血雨,是腥风,这可是杀气腾腾的宣言。
  半个定陶县的人头,都不够他砍的!
  “小侯爷有何吩咐只管说,下官对大秦朝廷,对大将军,对小侯爷都是忠心耿耿,愿为小侯爷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刘县尉正色说道。
  董伯予气得转过身去,根本不看这个无耻之徒。
  被打了两拳又被赵和吓了一句,这家伙连学问都长了,连接用对了三个成语,实在让董伯予这种讲究气节刚直的人看不上眼。
  “我不管你是心服口服还是口服心不服,我只有两个要求。”赵和伸出两根手指:“第一,我要知道昨夜袭我的响马是哪些人,第二,我要知道义仓纵火的是哪些人。你如果怕麻烦,只要告诉我他们是谁,砍脑袋的事情,我就不劳烦你了,我自引兵去做。”
  “小侯爷放心,三天时间,我将纵火者揪出来,五天时间,我把响马名单列出来,必叫小侯爷满意。都是正货,决无顶替!”听到萧由在旁咳了一声,刘县尉补充道。
  赵和点了点头,又看了现场一眼,见程慈已经跑了回来,便对萧由道:“王相,我们去定陶县驻扎,就算响马再来,我不信他们能冲入定陶县!”
  他们自引军而去,见他们进了县城,刘县尉身边一人恨恨骂道:“小贱种,不过是生得好人家,得了个侯爵爵位,便嚣张如此!刘公,真的听他们的,以我愚见,不如……”
  “叭!”
  他话还没有说完,刘县尉老大的巴掌就已经抽到了他的脸上,将他抽得在原地转了三圈,两颗大牙都飞了出来。
  “我晓得你与昨夜的响马有牵连,不过咱们齐郡中人,谁不和响马有点关系,所以我一直都不动你。”刘县尉恶狠狠地看着他:“可是,你明知道他们要杀人立威了,还把乃公推着向前拱,居心不良,就莫怪乃公我拿你了。乃公的手段,你是知晓的,现在你说,是招还是不招!”
  此语一出之下,那名下属脸色惨白,呆愣愣地看着刘县尉,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连忙跪下:“县尉,县尉,我对你可是忠心耿耿愿意为县慰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县尉饶我,饶了我啊!”
  “这话有点耳熟,近来你学问有长进啊,不过没用,给乃翁口供,或者被乃翁弄!”刘县尉一边说,一边开始解自己的腰带。
  那手下惊慌失措,眼见刘县尉已经褪了裤子,大叫道:“我说,我便说……”
  骚臭之味已经扑面而来,刘县尉尿了那手下一头,那手下却不敢躲。
  “行了,快说,乃翁我只有三五日时间!”刘县尉骂道。
  定陶城中,两千军士入城,给定陶令带来了极大的烦恼。
  他匆匆赶到之时,才行完礼,赵和便对他伸出了两根手指头。
  “第一件事,你自家宅子让出来,让临淄王入住,你在外守卫,临淄王少一根头发,你就用囚车将自己装着送往咸阳城去,太尉李非很愿意见你。”
  “第二件事,让你的人把县衙门清理出来,我要在那处置公务,闲杂人等,一律回避!”
  “赤县侯,这不合……”
  “不要和我说什么不合规矩,临淄王在你境内遇到响马,这又是什么规矩?”赵和面无表情:“你有一个时辰时间,一个时辰之后,我说的两件事你都做不到,那么就由我将你塞入囚车送到咸阳去。”
  那县令一脸怨色匆匆跑了,赵和冷冷瞥了一眼他的背影,然后看向萧由:“萧国相,我这样做,你觉得可对?”
  萧由笑而不答。
  这一路上的应对,萧由都会推给赵和,大多数的决定,也都会让赵和来做出。萧由自己对赵和的解释,是让他多熟悉熟悉世情,以免成了赤县侯后反而被隔绝于市井之外。
  但赵和却觉得,萧由只不过是单纯地想要远离那些繁琐,他几乎将此行当作一场快乐的游学,一路都是轻松惬意。
  旁边的董伯予却冷笑:“行事如此简单粗暴,你们就不怕这些地头蛇糊弄你们么?”
  萧由心情好,当下笑道:“董先生,地头蛇不是蠢物,他们知道赤县候是过江强龙,早些将这过江强龙送走才最符合他们的利益,而不是与之对着干。说实话,朝堂之上的高官,或许有当了十年八年却依然其蠢无比的,但是这地方上的地头蛇,凡是在一地盘踞三年以上的,就没有一个蠢货!”
  董伯予默然,一来他是不信,二来他仍不认可萧由与赵和的行事之道。
  他总觉得这二人的行事风格有些不合常理,实在想不通为何公孙凉会败在这二人的手中。
  “怎么,董公觉得我说的不对?”萧由又是一笑,缓缓说道:“要不然,我与董公小赌怡情一下,就赌定陶尉能不能在三天之内交出真正的纵火之人?”
  “我不与你赌。”董伯予冷冷地道:“赌非正道。”
  “真可惜,我原本是想着赌那姓刘的县尉不会在三天交出纵火者的。”萧由意味深长地对董伯予笑了一下。
  话声未落,便听到有人笑道:“下官好象听到有人在呼下官,这一呼下官便觉得全身上下都有气力,应当是萧国相吧?”
  刘县尉一溜烟跑了过来,在他身后,几个差役们绑着一个浑身骚臭的同伙,同样狂奔而来。
  “刘县尉来的可快,是不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消息?”萧由道。
  “下官是来请罪的,下官识人不明,手下竟然有人与响马勾结,如今已经招供,下官将他带来,以备各位讯问。”刘县尉当真跪在地上请罪:“下官有负朝廷之托,只能上书请辞了!”
  他说完之后,叩了一个头,将自己的官帽摘下,然后又脱了官袍,当真就穿着里衣离去。
  “果然不是三天,而是一日。”董伯予见此情形,不由冷笑起来:“二位好手段,将一位县尉逼得请辞,接下来是不是连县令也要请辞啊?”
  他话声才落,便听到又有人道:“下官在此,下官在此!”
  紧接着,那个刚刚离开的县令捋着衣摆小跑过来,在他身后,还跟着一辆囚车。
  那县令来到众人面前,对着赵和一拜,然后又对萧由一拜:“下官无能,办事不力,原本还想着得过且过,但今日见了诸位大员,心中羞愧难当,我欲上书朝廷请罪,特意备好囚车,这就将自己解送咸阳,以待朝廷处置。”
  他说完之后,从袖中摸出一个小包,恭恭敬敬递给一旁的护军,然后捋起衣摆,一抬腿,真将自己塞进了囚车之中。
  赶囚车的差役一挥鞭子,马立刻拉着囚车离开,仿佛多呆一刻都不行。
  萧由与赵和看着这县尉与县令二人先后撂了挑子,两人脸色未变,旁边的董伯予却是大笑了三声。
  “今日我算是长见识了。”董伯予道。
  萧由慢悠悠叹了口气:“董先生儒家七贤之名,真不知如何来的,莫非董先生真不知道,这定陶令与定陶尉二人,其实已经将我们想要的都交了出来?”
  董伯予看了一眼那浑身骚臭的差役,断然不信:“拿这样一人来应付你们,定陶尉这也算交出了你们想要的人?定陶令更是什么人都没给你们,你们……你们……”
  他说着说着,声音突然低了下来。
  因为他看到萧由已经直接开口:“程慈!”
  “在!”
  “你是定陶人,当知定陶事,这定陶可有护官符的说法?”
  程慈眉头微微皱了一下:“虽然未有什么护官符,不过定陶姓有三大姓,一般官员,都不敢得罪。”
  “行,我给你拨派人手,你现在就去,将这三大姓都给我阖宅围住,不许进出,就说我们过会儿要逐一拜访。”萧由从容说道。
  董伯予愣了一下,然后狂怒:“你们已经逼得令尉辞官不做,又想迫害地方豪强不成?若是因此激起了民变,你们能负起责任么!”
第十六章、老小狐狸
  董伯予一声喝斥,倒也是气势十足。
  只不过这一路来,赵和与萧由已经发现,这位董伯予,虽然博学而精思,却不是个能做实际事务者。他是个道德先生,甚至还拥有不弱的技击之力,可对日常事务经验却极度欠缺。
  总之就是一位书斋中呆久了的人,他会同情农夫之辛苦,却不知道如何区分韭菜与小麦。
  “董先生,我再教你一件事情,现在义仓火灾另有隐情,你认不认这一点?”萧由慢悠悠地道。
  “那又如何,那不是你们可以煎熬逼迫地方官吏与乡绅的借口!”
  “那么你认为地方官吏与乡绅,作为地头蛇,与此事有没有关系?”赵和没有萧由的好耐心,他扬眉盯了董伯予一眼:“这些地头蛇怎么会不知道义仓已经被搬空?在这件事情之上,他们要么就是同伙,要么就是渎职纵容,莫说是逼迫他们,就算真将他们送到咸阳狱中,也绝对不会冤枉!”
  董伯予被他喝了一声,本来还要反嘴,但心念顺着赵和所说去想了想,顿时讷讷无语。
  “明学之,慎思之,笃行之。你不过得了个明学之,慎思之只有一半,笃行之则是半点皆无,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成为儒家七君子之一的,以我之见,郦伏生比你可是强得太多啦。”萧由慢悠悠地补了一刀。
  董伯予脸涨得通红,偏偏无话可驳。
  “象郦伏生这般人物,儒家却将之拒之门外,声称他离经叛道,已不再属于儒家,倒是董公你这样的人物,在儒家之中如鱼得水,声名显赫,让人不得不怀疑,儒家究竟还有没有明眼之人?”
  萧由紧接着又补一刀。
  董伯予牙齿已经咬得咯吱咯吱作响。
  “儒家?我曾听人对我说过,如今的儒家已经是蠕家了。”赵和有些不明白,为何萧由反复揪着董伯予不放,但既然萧由如此,那他当然也要配合。
  “什么儒家?”萧由果然接口。
  “蠕虫的蠕,儒家如同蛆虫一般,只在先王的故纸堆中钻来钻去,却不能抬眼看这天下。”
  “咄,住口!”说他自己,董伯予尚能容忍,可是辱及儒家,董伯予无法再装没听到了。他厉喝之后,瞪着赵和,胸膛起伏不定,缓缓道:“我所学不精,不过是我一人之事,你岂可以此连及儒家?你以偏概全,偏激极端,若这就是郦伏生教你的,那么郦伏生被儒家除名,不冤!”
  “笑话,郦师是真儒,尔等乃伪儒,犬儒,蠕儒!”赵和也不客气,直接开口骂了起来。
  “唉唉,莫动怒,镇之以静,镇之以静。”见二人针锋相对,萧由立刻来打圆场。
  “这样吧,空口无凭,就以这义仓之案为证,若是董公你先查出义仓之案中的真相内幕,我就让阿和向你道歉。但若董公你未能查出,反倒是让阿和与我查出,那董公你就明示天下,自承不如郦伏生,如何?”
  董伯予眉头抖了抖,怒色渐退,眼神恢复清明。
  他看了看萧由,又看了看赵和。
  “虽然不知你二人为何非要激我,但既然话已至此,那我自然会去做。”他伸出手:“给我笔墨,我要写信!”
  他转身回去写信,萧由与赵和在他身后相视一笑。
  “多谢。”赵和道。
  “谢我做甚么,我对郦先生也是极敬仰的,他受儒家非难,能帮他出口恶气,举手之劳的事情,我又何乐而不为?”萧由道。
  “郦先生自己对此并不在意。”赵和说道。
  “他不在意那是他的境界,我们帮他出气是我们的心意,二者并不冲突。”
  萧由徐徐说道,眼睛凝视远方。
  赵和没再说话。
  他心中却是疑窦暗生,他并非不信任萧由,怀疑萧由对自己有恶意,但是,萧由自咸阳出来之后就有些异样。
  萧由似乎有些急切,迫不及待要将自己掌握的东西传授给他,感觉他是在为某种事情做准备。
  不过,赵和知道,自己开口去问,萧由也不会回答,除非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随着程慈指路,两千护军加上从定陶县征发的数百差役、民壮,在极短时间内便将定陶的三大豪族围了起来。
  定陶钱氏、骆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