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星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星穹-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派是指?”
  “这一派没有正式名字,有人称之为天择派。这天择派有两个谬论,其一是说世间大乱之后方可有大治,所以为了大治,必先大乱,若天下不乱,那他们就要想法子将其捣乱!其二么……是说物竞天择,强者方存,故此要天下大乱,裁汰弱者,留下强者!”
  袁逸吸了口气,喃喃道:“这……这果真是谬论!”
  “谁说不是呢,但他们得以传承,还有人信奉,也有其自圆其说之处。若他们只是说说,那倒还罢了,但偏偏鬼谷子这一脉是不甘寂寞的,天下无事,他们就要搅出事来。”公孙鸿连连叹气。
  “所以这个江充,才在烈武帝暮年搅风搅雨,而且在此时,又勾结犬戎与莽山贼?”袁逸疑惑地道:“这……似乎有些不对啊,莽山贼……怎么会和他有关?”
  “莽山贼与他有关,倒不出我意外,事情上就是在他消失之后不久,莽山贼便冒了出来……”公孙鸿缓缓起身:“行了,此事我已知晓,你先回去休息,我就不留你了。”
  袁逸愕然:“老师这是……”
  “自然回去睡觉。”公孙鸿看都没看他:“镇之以静,镇之以静,睡眠充足方是养生之道!”
  看着老师以比来时更快的速度离开书房,袁逸喉节动了一下,但什么都没有说。
  老师是什么脾气,他难道还不知道,既然打定主意要镇之以静,自己就算是劝又有什么用。
  而且这么多年,如此多的大风大浪,老师都应付过来了,此事他心中想必早有成算了。
  可为何自己还是隐约不安呢?
  带着一肚子疑惑,袁逸出了门,与守门的寿老揖别,骑上自己的马,举起了气死风灯,缓缓行在街道上。
  此时街头仍然有军士巡逻,因此他倒不担心自己会遇到意外。
  袁逸由江充又想到了十五年前的星变之乱,让烈武帝父子反目、夫妻绝情的那场咸阳城中的内乱,在这座城市中造成了足足五万余人死亡。而其影响更为深远,原本稳固的大秦帝国,因为这场内乱动荡起来。
  虽然烈武帝事后幡然醒悟,多次发诏罪己,想要重振国家,但年迈且受了沉重的打击的老皇帝,终究还是没有能振作起来。
  可以说当今大秦的不安稳,归根到底都可以算到那场星变之乱上。
  江充挑起星变之乱,当真只是为了纵横家天择派的谬论吗,他们为这一谬论付诸行动,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
  还有天择派的谬论,一听就极荒唐,为何各家学派都未曾记载并加以辩驳,反倒讳莫如深?
  马走出了好一会儿,袁逸突然想到,自己应该多问一问老师的。不过旋即他又苦笑,问未必有答案,就象是那个五贤之会,老师曾经和自己提起此事,可是只说了前中秘书苏飞似乎曾参与五贤之会,却没有说这五贤之会究竟所指为何。
  所有的疑问都只能藏在心里,等有机会再去追寻答案,人生之途,便是一个不停追寻新答案的过程,只不过这似乎与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有所相悖了。
  他一边自嘲,一边准备回家,也不想再去刺奸司了,但就在这时,雷鸣般的马蹄声从北面传了过来。
  袁逸眉头一皱,脸色顿时阴沉下去。
  咸阳城如今宵禁,除了他这样身担重责的官员士兵,无人可以纵马飞驰。只有一种情况之下才例外,那就是紧急军情!
  他迅速将犬戎人刺杀五辅的事情与这马蹄声联系在一起,犬戎人选择此时发动刺杀,肯定有其原因,难道说他们已经在边疆发动,开始新一次大规模的入侵了?
第六六章、立功乘早
  咸阳城的清晨来临了。
  赵和和往常一样,一大早起来,揉着眼睛到院子里打熬筋骨。他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适当的锻炼能够让他长得更为高大,也更有力量。
  早上是汤饼就馒首,非常简单,但赵和吃得很香。
  在他吃完之后,陈殇捂着腰一扭一扭地下了地,他恢复得飞快,体质远超一般之人。看到赵和在那儿继续翻《罗织经》,陈殇摇了摇头:“这玩意有何可看的……”
  赵和有些认真地看了他一眼:“这书还是有些用处的。”
  “书书书,输输输,书看多了上赌场便是输。”陈殇道。
  他们正说话间,外头突然有人喊道:“陈殇,陈横之,还活着吗?”
  紧接着陈殇家院门被人一脚踹开,前去开门的仆役没有躲开,险些被撞破了鼻子。
  一个大汉当先走了进来,在他身后是好几名羽林军军士。
  陈殇愣了一下:“怎么了?”
  那大汉看了看陈殇,注意到他那别扭的姿势:“能骑马么?”
  “估计还得三五天,怎么了?”
  那大汉听到这话,啥都不说,转身就走:“这厮运气不佳,咱们走吧。”
  “喂喂,究竟是何事,你怎么说话说得一半就跑了,连个娘儿们都不如?”
  那大汉在门口停住,回过头来,咧嘴笑了笑,得意洋洋地道:“陈横之,乃翁我要去建功了,你就留在咸阳城吧!”
  “建功?去哪建功?”陈殇眼睛一眯。
  “自然是代郡,昨夜八百里加急,犬戎人入寇代郡,已经越过野狐岭!”那大汉道:“大将军领军出征,这可是十年来第一次大仗,咱们羽林军总算赶上了,你嘛,哈哈,等着乃翁回来后给乃翁我行礼吧!”
  他说完之后,带着人得意洋洋离开,留下陈殇脸色阴阳不定。
  赵和与俞龙也听到这话,面色都是微变。
  “犬戎人果然入寇了,他们行刺之举,正是与入寇相呼应!”俞龙喃喃道。
  他心中暗暗庆幸,幸好昨天的刺杀被他们阻止,若是晁冲之真被刺死,或者是其余四位辅政大臣中任何一位死去,朝廷之中平衡被打破,必然要先乱上一番,甚至有可能辅政大臣们彼此翻脸内斗不止,这样的话,就顾不上出兵代郡了。
  哪里能象如今,立刻决定出兵!
  “我去打听一下消息,看看详细情形如何。”俞龙说了一声,然后小跑着出了门。
  陈殇则扶着臀部,象只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转来转去,口中还不停地唉声叹气:“乃翁我怎么这么倒霉,好不容易遇上立功的机会,就要这样错过了?该死,不能这样,我要去见中郎将,我要上阵,我要去立功!”
  他唠叨了好一会儿,看到赵和坐在原地不为所动,抬脚就踢了过来:“小子,你听到没有,我要去立功了!”
  “你骑不得马,怎么去立功,还没等你到代郡,你的屁股就得烂掉。”赵和瞥了他一下。
  “所以才让你给我出个主意啊,你的主意不是多吗?”
  赵和摇了摇头:“我主意再多,也没办法让你屁股上的伤好得更快……我觉得你不必太担忧,大军出动,决非一二日可行,总得有个三五天,那时候你的伤好得差不多,再垫块尿布,应当可以骑马了。”
  “乃翁堂堂七尺男儿,又不是婴孩,要垫什么尿片,你这毛都没有长出来的小子,才要垫尿片!”陈殇又骂了他几句。
  赵和知道这家伙虚火上升,懒得理他,继续看着《罗织经》。他昨天只是大略翻过,今天才是细细看其中详情,因此份外仔细。
  这《罗织经》听上去恐怖,但许多内容可以同铜宫中那几位老人对他的教育相互应证,倒不是一无是处。
  陈殇转了好一会儿,觉得极无趣,干脆弄了根棒子当拐杖,一瘸一瘸地出了门。
  他走后没多久,全身挂着武器的李果来了。
  李果的神情非常激动,他身上背着两张弓,腰间挂着四个箭壶,左插一柄剑,右夹一弯刀,手中还握着一根长矛,看起来象是个移动的兵器架。
  赵和甚至看到,他身上还着了皮制的内甲。
  “陈横之不在么?”李果看了赵和一眼问道。
  “刚刚出去了,你这模样……”
  “我要从军。”李果说道。
  赵和一愣,眼睛瞪圆:“等一下,你从什么军?”
  “犬戎入寇,我要从军去打犬戎。”
  “可是据说是大将军亲自为帅领兵出征,就你家与大将军的关系,你跑到他帐下从军?”赵和忍不住翻了他一眼:“李硕夫,我知道你志存高远,但也不至于这样不将自己的性命当命吧,到了大将军帐前,他有的是办法收拾你!”
  “在咸阳城中,他也有的是办法收拾我。”李果淡淡地道,嘴角浮起冷笑:“他不动手,有人动手。”
  想到李家乃军功世家,祖辈曾出侯爵,拥有那么大一处宅邸,现在却过如此狼狈,赵和顿时领悟,李果落魄至此,即便不是大将军本人的意思,也少不得那些拍大将军马屁人的功劳。
  但这样还是太冒险了。
  “立功不必着急,有的是机会让你立功……”
  “立功得乘早,我如今都已是二十六岁,再不立功,便是而立,那时还去与一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争功么?”李果摆了摆手:“休要劝我。”
  他向来话语稀少,此时说了这么多,显然是拿定了主意。
  紧接着俞龙也骑马而来,同李果一样,俞龙身上也携带兵刃,整个人器宇轩昂,他与李果相视一笑,然后有些歉然地看着赵和。
  “阿和,咸阳的事情,恐怕要放一放了,你知道我的志向,我希望在三十五岁时能领军出征,凿穿犬戎,为大秦扫靖北疆,所以这一战,我不能错过!”
  赵和默然看着他,心中满是不解。
  他平日里与俞龙等人一起,无论是俞龙、李果,还是陈殇,都是满嘴怨言,没少攻讦过大秦。
  但当犬戎人寇边之时,他们却毫不犹豫,自备兵刃,甚至自带干粮,投军出征。
  这种情怀,是在铜宫中呆了十余年的赵和所没有的,但不知为何,赵和又觉得自己的血也有些沸腾,仿佛是被他们所感染。
  “你小子老实呆在咸阳,最好是去乡下,去李硕夫的庄园,替他先操持产业,等我们回来之后再相聚。”俞龙看了李果一眼。
  李果点了点头表示赞成。
  赵和心中一动,不过想了想,还是摇头。
  “我去寻萧大夫,他肯定不会从军。”赵和笑道。
  “那厮胆小,上阵厮杀他肯定不做,但是在后边计算钱粮,我想他也会出力。”俞龙说了之后,又看了看周围:“不等陈横之了,他肯定去羽林中郎将那里死缠烂打,咱们先走,去北军寻戚王佐!”
  李果点头:“正合我意。”
  赵和虽然不能从军,此时心中也有些激动,当下道:“你们稍等,我送你们!”
  他回头在宅子里牵出陈殇的马,陈殇家的仆役将他扶上马背,他小心翼翼执着缰绳,与俞龙、李果并辔而行。
  然后他看到道路两侧,执弓握矛的年轻人络绎不绝,虽然咸阳气氛紧张,但这些年轻人却一个个昂扬振奋,双眼中充满了对立功的渴望。
  “大秦以国战为荣,为国而战,死得其所。”俞龙道:“如今大将军尽点北军、羽林军和武贲军,还要在畿内募兵,准备一举击溃犬戎,使其三五年之内再不敢南下,所以人人奋勇。”
  他一边走,一边说起自己打听到的消息。
  昨夜军情一传到之后,丞相府倒是镇定自若,据说丞相上官鸿以“些许蚊声,不必在意”来评价犬戎入寇之事,但在大将军府那边,则是迅速聚集了不少官员。
  主要是大将军一系的军官,大伙都是争先恐后,向大将军请战,于是大将军便决意要派兵北上,迎战犬戎。
  不过最初时大将军并不打算自己亲自前往,直到新的军报抵达,知道这次犬戎诸部动员了六万帐近三十万人大举南下,实为烈武帝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入侵,这让大将军开始重视此事,就连丞相也不再说镇之以静了。
  而太尉李非、大宗正嬴迨,早就被犬戎刺杀五辅大臣一案激怒,此时也表示大力支持,反倒是被刺伤的御史大夫晁冲之,虽然在家养伤,还是专门遣人相劝,请大将军慎重。
  至于宫中的天子……他的意见谁都没有注意。
  大将军在与其余四辅商议之后,最后决定以羽林军为先锋,北军为中军,虎贲军为后军,共八万人出咸阳,会合北疆诸郡边军,数量也是三十万,兵分两路,前去迎击犬戎。
  “咸阳城呢,咸阳城边上还有莽山贼,大将军这一走……咸阳城怎么办?”赵和眉头一皱:“莽山贼与犬戎人的勾结,如今可是证实了的,大将军这边一动,莽山贼肯定要乘虚而入!”
  “莽山贼数量不过数千,除夕之变中被斩杀擒获了近两千,如今一蹶不振,只能搞些小名堂,而且虽然出兵八万,但咸阳城中并非无人防守,羽林军会留下三千,虎贲军留下三千,加上南军主力不动,还有玄甲军的那些样子货,足足超过两万人。”俞龙指了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