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这边便全线出现动摇之色。
在此以身为饵的正是四校尉之一的黄仪。
黄仪也是久经战场的,他敏锐地发觉了朝廷军这一边的不对劲,立刻意识到,曹娥收买羽林卫的计策可能是奏效了,否则朝廷军一方不会如此疯狂——看似占了优势,实际上却是在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这样他们即使获胜,最后损失也必然重大。
甚至可以说,朝廷军这一方是在不惜一切代价发动进攻,完全没有给自己留下余地。
只要撑过朝廷军的这鼓势头,接下来就就可以等着获胜了。
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黄仪手中的兵力毕竟有限。他以身为饵,自然不可能带太多的兵马,因此他的军营之中总共兵力也只有万余,而相应的嬴吉、刘遇带来的兵力却足足有四万。而这座营寨也不是什么永久的防御工事,除去一面是河之外,另外三面皆是平地,缺乏可以依仗的险阻。
故此,战斗在进行了半个时辰之后,黄仪便很清楚,自己已经撑不住另外半个时辰了。
但是,原本说好接来支援的部队,却要再过一个时辰赶到!
黄仪心急如焚,连续派出数批人马,试图突围求援,但刘遇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急乱之中,黄仪望见北边的河水,心中忽的一动,当即令人取来木片,刻了求援之句,然后以红缨缚着扔入水中。
他现在只能乞求这些木片能够及时被埋伏在河下游处的郑恪能够及时发现了。但在黄仪内心深处,却是知道这恐怕为痴心妄想,毕竟这一段的河水流速不快,而河边的军士能够及时发现这些木片的机会就更小。
“撑住,只需要再撑过半个时辰,我们的援军就会到,那时我们内外夹击,敌军必败!”黄仪做了最后努力之后,一边对着前来向他求援的部下厉喝,一边整理着自己的盔甲。
“校尉,你这是……”他身边的一名亲将见此情形,开口问道。
“事急了,难道我缩在营中,便能免于一死么?”黄仪此时心里懊恼万分,非常后悔自己接了这个诱敌为饵的任务——他之所以如此,无非是羡慕段植得了曹娥的青睐,所以也想表现一番。原本以为只是有惊无险,却没有想到刘遇如同疯了一般狂攻,这让他自身也陷入到险境。
“校尉万金之躯……”身边的亲将还要再劝,却被黄仪一把推开。
“什么狗屁万金之躯,若能过了今日,你们与我都是万金之躯,若过不得今日,不过是路边的无头尸体与别人邀功请赏的首绩罢了。”黄仪大步走到自己的战马边,因为全身着甲的缘故,他的身体有些沉重,要在随从的帮助下才上了马。坐在马上,他又回头看了众人一眼:“活着,带着别人的首绩封侯,或者死了,变成别人封侯的功绩,你们选什么?”
他身边诸将顿时血脉贲张,一个个也纷纷上了马。
“校尉还要问,当初与校尉一起面对犬戎与东胡之时,我们也没死,此次还会畏惧区区翻毛鸡?”一将笑了笑,也不等黄仪下令,自己便催马离开,“且让属下替校尉打前锋!”
他带着自己的卫士不过二十余人,径直冲向了战场的西面——他们的营地三面被围,但其中西面稍薄弱些。他这样选择,其实也是给黄仪的暗示,示意黄仪自西边突围。
“陈某是次锋!”紧接着又是一将带着亲卫冲了出去。
黄仪吁了口气,突然之间觉得有些遗憾。
这些都是大好男儿,与他一起在边塞立过功,在与犬戎、东胡的激战之中流过血,今日他们又如同当年一般悍不畏死地随他冲向对手,但可惜的是,对手竟然也是秦人。
秦人死在与秦人交战的途中……这让与犬戎、东胡交战了大半辈子的黄仪心中有些失落。不过他很快就将这失落抹去,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部下已经为他做了选择,他不能辜负了部下的一片心意。
此时战场之上,刘遇已经看出了敌人的动摇,对方不可能再撑半个时辰,那么突围就是唯一的选择。
而他有意留出的西边缺口,也会成为对方突破的唯一选择。
因此他未多思考,便回头对嬴吉道:“陛下,臣去西边,若不出意外,半个时辰之内,战斗便能结束,臣会取黄仪首绩来见陛下。”
嬴吉挥手笑道:“军务皆由卿作决断,若是必要,便是朕也听从你的命令!”
“多谢陛下,只是为将者不可不谋全局。陛下,若有什么意外,请陛下坚守此地,只要陛下大旗不动,臣必然能够及时回援,护卫陛下离开!”
刘遇说此话时神情肃然,嬴吉微微一怔,旋即又点头,很郑重地道:“放心,正如此前朕对卿所说!”
刘遇显然觉得此战可能还会发生什么意外,所以才会如此叮嘱,嬴吉也明白他们今日围攻黄仪之战,十之八九是中了计,但事已至此,他已经完全没有退路,自然也就不会再犹豫迟疑了。
“朕做过许多糊涂之事,但今日不会了。”嬴吉深深望了刘遇一眼,“此战胜后,大将军之职朕是不会再设了,但前将军一职,朕会重立,此职司非聊莫属!”
刘遇精神一振。
他叛曹猛,主要原因就是曹猛体制之下,他已经再无上升之路。他背司马亮,同样是因为在司马亮处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今嬴吉当众许诺,虽然有事急乱命之嫌,但对于刘遇来说,却是他的机会。
“陛下放心。”他说完之后,便也纵兵西向,往着营地西边而去。
因为刘遇的决断比起黄仪还要稍早一些,因此,当他赶到西面之时,黄仪也恰好击破西面的攻击线,双方对撞在一起,顿时是一番血雨。
“前锋阵亡!”
“次锋阵亡!”
在这片血雨之后,黄仪环顾自己周围,所余将士,只不过区区数百人罢了。
在另外两边,他还有五六千人,不过如今也已崩溃。他甚至听得到,自己身后的营寨之中也传来喊杀声,证明敌人已经突破了防线,攻入到营寨之内了。
“惜哉,不是为国而死。”黄仪惨笑了一下,“便宜了董辅、段植和郑恪这三……”
话声未落,他突然听到了隐约的马蹄之声。
战场之上有马蹄之声不足为奇,但是数千匹马的马蹄声,还有这么多人马掀起的尘土,却足以让他这样的宿将意识到战场之战发生了变化。
他稍稍振作起来,面露狂喜之色:“援军来了!”
刘遇手持长槊,此时也闻声回顾。
他看到了黑压压的一片人马,自西面奔腾而来,距离他这边大约有三里。
“孟瓒!”瞥了一眼之后,刘遇厉声叫道。
这是他身边的骑将,闻言顿时催马出来:“将军!”
“去挡住他们一刻钟。”刘遇向着身后指了指。
孟瓒立刻拨转马头,高声一呼,大军之中有千余骑随他一起调头而去。
若任这新到的骑兵突入进来,刘遇本部的损失会极大,在这样的平坦战场之上,唯有骑兵能够对付骑兵,因此刘遇才派出孟瓒前去阻挡。但他能够抽出的骑兵数量有限,故此孟瓒仅有千骑去迎战敌人三千余骑,必然会损失惨重。
刘遇此时就是在以部下的性命为自己争取来灭掉黄仪的时机。
他这边遇到意外,战场东端,嬴吉那边同样也有所变化。
从嬴吉身后的东北方向,同样也有大队人马涌至,只不过这队人马中步骑偕同,所以行进的速度并不算太快。嬴吉派出的斥侯可以在远处从容窥视,很快就回来禀报:“来者树着郑字大旗,应当是郑恪,观其数量,约是一万五千人马!”
“一万五千。”嬴吉望了望前方已经被攻破的军营,又回头看了看正在逼近的郑恪部。
这只是斥侯看到了的敌军罢了,嬴吉相信,郑恪的大队人马数量应当不只这些。
“敌军正在绕道,似乎是想绕过我军,前去接应西面。”第二批斥侯又道。
“董辅部骑兵出现在西面,如今刘将军已经派孟瓒与之交战!”与第二批斥侯同时传来的,还有西边战场的消息。
嬴吉眯起了眼睛。
虽然不知道为何郑恪部不来攻击他,但放任对方绕开他去夹击刘遇,显然是不行的。
今日一战,便是决战,要么胜,要么死。
因此嬴吉深吸一口气之后,下达了他到战场后的第一次命令。
大旗移向,主动迎击郑恪部!
第八十章、恶兽出笼
十一月三日,酉时。
郑恪阴沉着脸,将自己的头盔摘了下来,狠狠砸在面前单膝跪着的官官头上。
若对方不是也戴着头盔,这一砸足以让其头破血流了。
“你这没用的废物,不过是对上一个生于市井长于深宫的伪帝,竟然也突不过去!”
砸了对方一头盔之后,郑恪抬脚又是一脚,将对方踢歪倒在地上,若非身边有人劝阻,他甚至想拔剑将对方杀了。
“校尉,不怪他,不怪他,那位虽然是伪帝,毕竟也曾为天子,咱们下属的将士,见他便已经心虚三分,更何况谁知道他竟然有此胆量,不但以不过六千人来迎击阻截我们,还敢亲自到得第一线!”拦住郑恪的副将连声劝道。
郑恪知道对方说的是都是真的。
谁想得到,那个生于市井、长于深宫,被人忽悠了两声便将自己的恩人大将军曹猛干掉的皇帝嬴吉,竟然还有这样的勇气与胆略呢。
在关键之时,嬴吉甚至亲冒矢石,到了战场与北军激战,据说他亲自执剑连杀了两人,将原本动摇了的战线又稳住,进而摘下自己的黄金面具,展露真容,吓阻了北军的继续进攻。
这些都是真的,他们低估了天子嬴吉,忘了他虽然生于市井,却受到了该受的教育,也经历过一些不该有的经历。忘了他虽然还因为年轻和没有经验犯了错误,但却在不停地改变自己让自己更为成熟。
可知道这是真的有什么用,对于整个战局没有任何好处。
他郑恪抢先赶来,就是为了救下黄仪——他们虽然内讧不止,但至少现在,郑恪是真心希望黄仪活着的。
因为他们已经占据了优势,只要稳扎稳打,嬴吉方甚至会不战自溃。可黄仪若死,便会为这优势局面增添变数,别的不说,黄仪如今在营中的只不过是四个营罢了,他的另外十二个营,在黄仪死后会不会被嬴吉收买?
这种变数,必须扼杀!
吸了口气,郑恪眼中凶光收住,瞪着那名军官道:“你再去冲一冲,冲不动敌阵,就不必回来见我——伪帝那边才多少人,你有多少人!”
“是!”那军官也发了狠,爬起来之后,转身便跑向战马。
“校尉,不如绕一绕?”副将向郑恪建议道。
“留下部分人与伪帝纠缠,主力绕开这边战场,去接应黄仪?”郑恪喃喃自语了一声。
这是一个办法,但是分兵、绕道,这都需要时间。
但,绕道之后,他们这支提前赶到的援军就失去了突然性,以刘遇的军事才能,岂能不会有所应对。
“该死!”郑恪又喃喃骂了一声,眼中忧色一闪而过。
“你做好分兵的准备,我要再去冲一冲,我倒要亲自领教一番,那伪帝究竟有多大本领!”骂完之后,郑恪道。
若能一冲冲破嬴吉的纠缠,甚至若能当场击杀嬴吉,此战胜负就已经决定了,黄仪死就死了吧。
想到这里,郑恪又改了主意:“罢了,若能击杀伪帝,敌军必然自溃,集中力量,优先灭了伪帝!”
想明白这一点,郑恪心中就有些懊恼。都到了这个地步,自己为何还会犹豫不决,应当在看到嬴吉的大旗时,就全力攻上的,可当时不知为何,自己竟然鬼使神差一般犯了错误,想要绕开嬴吉。
不过现在也不晚。
郑恪这一改变主意,战场之中,嬴吉感受到的压力就更大了。
不过这正合他心意。
现在的关键就在于,是刘遇先杀掉黄仪,还是郑恪先杀掉他嬴吉。
虽然还没有怎么主掌过军略,但嬴吉还是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因此随着郑恪全军攻上,嬴吉开始收缩部队。
他自己也不再亲临一线——绝不给郑恪侥幸获胜的机会。
双方一时僵持住了。
在僵持了小半个时辰之后,西边另一处战场之上,突然传来惊天动地的欢呼。
黄仪头颅被呈到刘遇面前,虽然死不瞑目的双眼睁得老大,但脱离了身体的首绩,已经完全失去了生命力。
刘遇冷冷瞥了这颗头颅一眼,心中生出一股喜意。
这场看似绝无机会的战事,他终于抓住了那一线胜机。
不过他的欢喜还没有溢出,便听到自己西面隆隆的马蹄声传来。
他不须看,便知道孟瓒终于还是没有拦住敌人来援的骑兵。
不过比起他最初说的一刻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