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星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星穹- 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金策单于不是铜章银印,他的应对一直都很稳,四平八稳得让赵和怀疑他是不是与朝堂上的公孙鸿那老家伙同出一门。赵和在过去的小半年时间里试探了四次,都没能取得什么成果,这让赵和明白,不出奇招是不行的。
  以正合,以奇胜。
  奇招就在大宛。
  这些事情,出于保密考虑,除了极少数人外,赵和并未与别人商量,段实秀对此也只是略有猜测,甚至连赵和的亲卫樊令与阿图都不知晓。倒不是赵和不信任他们,而是因为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张嘴泄密。
  穆加出了蛛巢之后,便召来一群伙伴。
  这群伙伴既有与他和阿图一样的昆仑奴,也有粟特人和大宛其余族人,数量共是十九人。虽然肤色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都是信奉光之圣灵的光明教教众。
  这光明教乃是拜火教中分离出来的一支,在波斯和河中一带也曾经盛极一时,但后来内忧外患之下几近灭绝,哪怕他们逃到葱岭来,仍然受到打压,故此这十九人,已经是光明教在贵山城的大多数信众了。
  穆加知道做事要谨慎,因此并没有向他们泄露赵和的事情,只是说听到风声,贵山城中似乎有变,他担心变故会影响到光明圣教复兴大计,所以要众人各自前去打探。
  众人应诺离开之后,穆加自己也出了门。
  在贵山城,消息最为灵通的地方,毫无疑问就是城东南的集市。不过穆加在集市里稍稍转了转,并没有多停留,转而向集市更南的一座浮屠寺行去。
  此时浮屠教在西域大行其道,大宛国内也不例外,贵山城中有大小寺庙近十座,这些寺庙因为接近各种信徒的缘故,同样也是消息灵通之所。
  穆加内地里是光明圣教教徒,但表面上,也偶尔会来浮屠教寺庙参礼,故此,来到浮屠寺中,并不惹人注意。
  只不过他才跨进这名为迦叶寺的寺庙大门,就不由一愣。
  迦叶寺乃是贵山城中诸浮屠寺之首,有僧众近百,规模不小,往常门口早有客僧迎来送往,但今天门口却没有看到客僧。
  甚至连那些虔诚的信徒都看不到了。
  穆加自己只是个伪信徒,因此并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本他犹豫了一下,正准备要回头之时,却听到寺庙里面钟声响起。
  穆加心中一动,当即移步向里走去。
  穿过前院到了中院,穆加眼前挤满了人,迦叶寺的僧众和那些信徒们共两百余人都聚集于此,只不过此时众人面上神情都极为肃穆。
  在他们正前方,一座搭起的莲台之上,有位红衣浮屠僧高坐讲法。
  那红衣僧唇红齿白,看上去甚为年轻,更重要的是,他的模样并不是西域人,也不是黝黑瘦小的天竺人,而是秦人。
  穆加呆了一呆,忙如同周围的信众一般,双膝跪下,伏于地上,混在人群中,然后推了身边一人正要问,却被那人不耐烦地推开。
  穆加还想再问另一人,突然心中一懔,那高坐于上的红衣僧,竟然在这两百余人中发觉了他的异样,向他看了过来。
  穆加当即又跪伏不动。
  那红衣僧的目光收了回去,然后继续讲法。
  原本穆加只是佯作听讲罢了,但此时他不敢再有什么异样,只能压制住自己心中的惊疑,侧耳倾听起来。
  他表面上装作信奉浮屠,实际上是光明圣教教徒,在他自己心里,也觉得自己不可能真正去信奉浮屠教。但听得这红衣僧说着说着,不觉听了进去,只觉得对方字字珠玑,每一句话、每一个释意,都讲到自己心底去了,又与自己的人生经历一一应和,到得后来,他心底情不自禁就在想,或许在信奉光之圣灵的同时,再信奉浮屠也是不错。
  但就在此时,高坐在座位之上的那红衣僧却突然一抬眼,目光投向人群中的一个。
  几乎在他投向此人的同时,此人也长身而起,以普通人难以比拟的迅捷,向着红衣僧突了过去。
  在突进的同时,那人手中寒光闪动,一柄明晃晃的匕首已经出现!
  “异教徒,去死!”刺客口中咆哮起来。
第十四章、刺客阿欣
  刺客暴起之时,穆加的心就已经悬了起来。
  身为光明圣教最后的信徒之一,他不只一次见到过这种场景。
  光明圣教从大食、波斯一带一路败退,直到现在只余小猫三两只,甚至不得不让霍勒老爹前往大秦寻找虚无飘渺的预言,与这舍身突击的刺客有关。
  拜火教的一支,所谓“阿欣”的传人!
  正是这支脱离了拜火教正统的派别,从大食到波斯制造了无数刺杀事件,让光明圣教从一个中等规模的教派沦落至此。
  这一切沉重打击了光明圣教的同时,也让“阿欣”名声大噪,就连那些王公贵族,也闻之色变。
  而现在,“阿欣”出现在贵山城中!
  穆加几乎本能地从地上爬起,转身就想要逃。
  然后他看到那个年轻的浮屠僧做了一个动作。
  合掌。
  这是浮屠僧行礼的一个动作,但那浮屠僧这一个动作,却巧之又巧,将阿欣刺出的剑夹住!
  “咄!”
  红衣浮屠僧一声轻喝,然后双手推动。
  刺客被一股大力推动,瞬间倒飞出去。
  他直接从众人头顶上被推出,跌落在地上。
  此时迦叶寺里的浮屠僧们也反应过来。
  在贵山城中能够立足,并成为第一大寺,迦叶寺的浮屠僧们岂会没有自保之力。
  因此立刻有年轻力壮的浮屠僧惊怒喝斥,向着刺客扑了过来。
  刺客翻身而起,原本是准备退后逃遁的。
  在他身后,正是穆加。
  穆加抬脚踢了他一下,刺客踉跄而前,被冲上来的浮屠僧们七手八脚抓住。
  眼见自己无法逃脱,那刺客双眼通红,厉声叫道:“阿欣看着你们!”
  在大叫之后,他的嘴角污血涌了出来,却是不知何时已将藏在口里的毒药吃了下去!
  浮屠僧们到手的,只是一个不停抽搐的将死之人罢了。
  院子之中,众人一片哗然。
  “阿欣”的大名,早已随着一件件血腥的屠杀而传到了波斯、大食之外的地方。虽然还没有到葱岭这边来,但对大宛人来说,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事实上,就连草原上的犬戎人也已经对“阿欣”之名如雷贯耳,故此银签单于在攻击北州失败之后,曾经还想求请“阿欣”来刺杀赵和。
  “上师?”惊怒恐惧中的迦叶寺住持望着莲台上的红衣僧。
  红衣僧神色未变:“世尊寂灭之时,曾有预言,在其寂灭之后五百年,有波旬魔种,惑乱人世,我浮屠当替人世受此劫难,是为灭法之世。”
  “上师!”住持听得此语,双眼中泪水滚滚:“世尊也曾传授金刚之吼,令我教伏魔救世!”
  “故此我才有此次大宛之行。”那红衣僧缓缓道:“我还将前往南疆与北州,待见过……见过世尊预言中可救世之人。”
  他说到这里时,眼中浮出一丝怀念之色:“天竺浮屠之国,可否存世,全在那人一念之间。”
  此时大秦在西域声势复振,就连犬戎都不得不暂避锋芒,故此红衣僧说起希望在于大秦之上时,迦叶寺住持不但不觉得奇怪,反倒是理所当然——大秦那么大的体量,那么强的实力,若大秦不是世尊预言灭法时代的希望之地,那还有哪里能是?
  “善哉善哉!”众僧皆是口出赞颂之声。
  发生“阿欣”刺客之事,讲法自然难以持续,穆加心中突突跳个不停,终于可以抓着一个此前认识的浮屠僧询问了。
  “这位上师是谁,今天又是怎么回事?”
  那浮屠僧见到他方才那一脚,当即与他见礼,然后肃然道:“上师乃是鸠摩什上师的弟子,乃大秦之人,法讳莲玉生……”
  这个年轻的红衣僧,正是赵和在齐郡时结交的莲玉生。
  与数年之前相比,莲玉生要成熟了不少,而且他赤着的胳膊也粗壮了许多。
  他看着有些惊慌失据的浮屠僧与信众,在心底长叹了一声。
  不过是区区一刺客罢了,这些人就慌乱如此。
  若他们知道,世尊预言里的灭法时代已经降临,自己此次前来与其说是要见一见当年的故人,倒不如说是绝望之中前来求救,他们还不知道会慌成什么模样。
  那边穆加听到莲玉生的身份,不由肃然起敬:“莲玉生上师竟然如此年轻!”
  “休看上师年纪轻,他可是了不起的人物,四年前他跨海至天竺,于十四座寺院中辩法第一,又亲往那烂陀寺,得世尊正法传承,升上师尊位,半年前于那烂陀寺与诸多旁门左道辩法,说得天花乱坠,旁门左道当场皈依者数以百计……”
  浮屠僧将莲玉生的事情吹嘘了一遍,穆加听得咂舌不止,若其所言为真,这位莲玉生上师当真了不起。
  他心中又是一动,这位莲玉生上师来到贵山城,应当也算是那位贵客所需要打听的事情之一吧。
  穆加到得傍晚时分回到了蛛巢,当赵和听他说起迦叶寺中发生的事情之后,赵和愣了愣,然后失声笑了起来。
  “竟然是他……”他喃喃道。
  樊令也极是惊讶:“这个小光头怎么跑贵山城来了,他不是去了天竺么?”
  说完之后,樊令又一皱眉:“他这个蠢僧,什么时候混成了上师?”
  穆加想来想去,也想不到那位莲玉生怎么会成为“蠢僧”。他自然不晓得,当初在齐郡中,赵和、樊令与莲玉生发生过的纠葛。
  “莲玉生在此,倒是一个变数。”思忖了一会儿,赵和缓缓道。
  “阿欣是变数。”阿图在旁道。
  穆加连连点头,与阿图一样,相对那位似乎威胁不到他们的浮屠僧人,来自波斯一带的刺客集团才是他们真正的心头大患。
  “这阿欣究竟是怎么回事?”赵和有些疑惑地问道。
  他到北州之后,也听说过好几回“阿欣”,特别是与粟特商人打交道时,那些走南闯北的商人相互之间发誓经常就是“若我所言为虚,管教我出门便遇到阿欣的人”。
  “阿欣……”
  地下甚暗,哪怕点了火把,这间勉强供众人容身的地下暗道里光线仍然很暗,穆加的脸色在火把照耀下,显得极为阴沉,特别是他提到“阿欣”时不自觉地就压低了声音,仿佛是怕被什么人听到一般。
  从他的口中,赵和算是彻底明白“阿欣”是什么。
  阿欣原来是一个人的名字。
  此人原本是两百余年前古老的拜火教的一员,因为对不信教者手段甚为残忍凶暴,而在教内地位不断上升,成为了一位长老。很快他便将自己的残暴手段也用在了对付教派之中的不同意见者身上,这使得拜火教内部也对他颇有反对之声。
  他终究是积怨太多,拜火教内部决意铲除他,他虽然侥幸脱身,自己的亲信部下却损失殆尽。他逃入波斯东部的深山之中,于崇山峻岭之间筑堡,建立起自己的据点,自称为拜火教正统,并以自己的名字“阿欣”给自己这一派别命名,开始了疯狂的报复。
  到他死的时候,他培养出来的刺客已经用暗杀手段,在波斯、大食之间的区域掀起血雨腥风。此时他还主要将拜火教内部的敌人为主要目标,但他死之后,新上任的头目仍然自称“阿欣”,开始接受别人的委托进行暗杀活动。到他死后六十余年,“阿欣”换了数代头领,也已经彻底成为了一个极端教派的刺客组织。
  他们毫无顾忌也毫无底线的刺杀行动,引来多方憎恨,波斯的一位国君组成联盟,试图要清剿他们,但就在联盟组成的宴席之上,这位国君与前来参与的诸侯尽数被杀,虽然刺客们也全灭,但这一战让“阿欣”混出了赫赫威名。
  此后“阿欣”依然受到多方面追剿,但同时因为波斯、大食一带混乱的局面,“阿欣”这个组织又总能派上用场,故此竟然存留了下来。
  哪怕此时的声势已经不若当年,但仍然是波斯与大食一带最顶尖的刺客势力,他们在波斯深山之中的据点里,据说养着三千余名刺客,都是精擅化妆潜入的好手。不仅那些只有几百兵马的小诸侯对他们畏如猛虎,就是那些大国的君主,也颇为忌惮他们。
  毕竟只有千里作贼,哪能千日防贼,可是只要露出一丝破绽,给这些无孔不入的刺客抓住,便是性命不保的结局。
  “跳梁小丑,竟成气候。”听到这里,赵和忍不住评道。
  虽然大秦历史上也曾有过刺客横行的时代,甚至连始皇帝也曾经被荆轲追得绕着柱子转,但这些刺客大多都是单身匹马,哪里会纠合成一方势力!
  放任这等刺客,一方面是因为波斯、大食诸国控制力不足,另一方面,只怕也是这些蛮夷之国将刺杀这样的手段当成了一种常见的政策,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