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星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星穹- 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后就在赵和书房之外,听到了赵和这番话语。
  伊苏斯是听不懂的,但段实秀却很清楚,赵和这番话,已经涉及到对烈武帝的评价问题。
  北州上下对烈武帝的评价与中原略有不同,但总体上还是一致:烈武帝雄才伟略,惜哉晚年昏聩,未能善始善终。
  但赵和口中,烈武帝晚年的那些“昏聩”,竟然别有苦衷!
  而赵和身边的诸葛明更是在吃惊之后,忙出声道:“祭酒,慎言,慎言!”
  赵和呵的笑了一声:“在咸阳时,我心里就隐隐作如此想了,一个人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昏聩起来,除非他真的得了病。据我所看到的记载,烈武帝直到最后几年时间,心思仍然缜密,反应也极是灵敏,那他为何屡屡倒行逆施?这其中有些确实……确实不对劲,是出自于他对自己面临死亡的恐惧,是出自对于失去权力的担忧,但更多的,还是此时朝廷上下乃至民间对烈武帝的评价。彼时我一直不知道为何会如此,直到孙谢与犬戎人勾结,我才恍然大悟。烈武帝晚年时打击最凶的不就是这些蛀虫么,彼时这些蛀虫虽然被压制,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留下的力量还足够强大,至少足够左右朝廷与大秦上下的舆论,故此烈武帝一死,他们立刻反扑。他们将烈武帝晚年的事情丑化、污化,将一些原本是他们的罪恶加诸于烈武帝身上,比如前宰相许雍案,原本就是九姓十一家党争所致,但结果却让烈武帝担了这个罪名,而江陵郡的民变,更是因为当地某家豪族将自己应当承担的赋税转嫁给百姓,致使走投无路的百姓起兵造反,参与者数十万众,波及四郡之地,结果仍旧是烈武帝背了这个罪名,说是他穷兵黩武引发民变……”
  说到这里之时,赵和长长叹了口气。烈武帝想必也明白自己身后之名将会非常不好,因此也做了诸多布置,但哪怕烈武帝留下了数位位高权重的顾命大臣,也无法逆转这种大势,那些曾经被他打击压制的势力,终究还是要反弹回来,他们时而批判烈武帝,给烈武帝加上诸多罪名,时而又打着烈武帝的旗号,压制顾命大臣与新天子,令其处处受制。
  再往深层次想,此前嬴祝与嬴迨等人发动的咸阳之变,只怕也与这种反攻倒算有关。
  “大都护,君侯!”诸葛明听赵和越说越激烈,当即肃然长揖道。
  赵和哑然一笑:“你瞧,这些人力量之大,哪怕远在西域,隔着瀚海,你尚且畏之惧之……罢了,我就不再说什么了,回到方才的那个问题之上。我如今在朝廷中能够获得天子与大将军的支持,在人力上我不需要太多兵力,故此也不会给那些蛀虫插手的机会。我只需要一年五十万到一百五十万石粮食,便足以在西域养上三万大军,压制住犬戎。再借助西域诸国之力,足以插手河中事务,让犬戎自此再也无力东顾。犬戎还试图以辽东之地与我谈判,却不曾想,我若向葱岭、河中下手,他们哪里还能顾及辽东?”
  他后面的话是对伊苏斯说的,伊苏斯有些不以为然:“血皇帝做不到的事情,你怎么就能做事?”
  赵和道:“并不是我能力胜过烈武帝,而是因为术业有专攻,在这个方面,烈武帝未必如我,就好比你们,据我所知,葱岭诸国之中,也有不少曾经组织商队,试图勾连诸国之间的商道,但有谁做得有你们粟特人好?我最大的长处,就是让正确的人去做正确的事,烈武帝绝对不会想到用你们粟特人,因为你们粟特人没有自己的国家,没有自己的军队,但我想到了!”
  这下伊苏斯的心更为动摇了。
  赵和说得没错,粟特人因为没有国家没有军队,哪怕有少量的商队护卫,但也只能对付一下马贼,故此在西域诸国心中,并不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但赵和却看到了他们的长处,从赵和这番话里,伊苏斯已经想到了好几个方法,能够让粟特人与赵和的北庭都护府携手共赢——粟特人获取巨额利润,而北庭都护府则支配西域与河中。
  毕竟对大秦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路途遥远补给困难,而对粟特人来说,最擅长的便是筹措物资转运财富。
  “还有第三个问题。”她勉强道:“万一因此大秦深陷泥沼,你可以抽身,大秦可以撤退,我们怎么办,我们凭什么为大秦冒这种险?”
  赵和回到了座位之上,他知道,自己已经说动了这个粟特女商人了。
  他又伸出两根指头:“这其实是两个问题,第一,大秦控制河中,粟特人的商队将会从此畅通无阻,除了向大秦之外,不需要向任何势力缴纳商税,这么大的收获,粟特人不冒险,有什么资格与大秦分享收获?”
  然后他神情肃然:“第二个问题,你的消息比我灵通,火妖之事,骊轩国东迁之事,都意味着河中之地将会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你认为这种混乱状态之下,粟特人还能独善其身?你们必须要寻找一方势力投资下注,既是如此,为何不选择我们大秦?毕竟,骊轩败亡之后,这世上若还有谁能挡得住火妖?唯有大秦了!”
  伊苏斯身体猛然一抖,失声道:“你是说,火妖也会东侵?”
  赵和深深盯着她,没有回应。
  伊苏斯脸上血色退去,变成苍白。
  她喃喃地道:“是的,是的,这还要问么,火妖自然会东侵,他们的贪婪永无止境,他们全是狂热的疯子,当他们吞噬完泰西一切之后,自然就会跟着骊轩人的脚步,向着东面而来……预言早就说了一切,只不过我们都觉得这种结局还太过遥远,因此没有将它放在心上罢了。”
  她说到此处,抬起头来看着赵和:“若我答应你的一切条件,当火妖吞噬河中之时,你是否能够允许粟特人迁入大秦?”
  她眼中满是希翼之色,若真有那一天,大秦,可能是人类最后的希望之土。
第三章、划清界限
  “我不会允许粟特人退入大秦,粟特人,还有所有不愿意为火妖吞噬的异族,都必须与河中、葱岭共存亡。”
  赵和的回应冷酷无情,他死死盯着伊苏斯,而伊苏斯忍不住叫了起来:“神明在上,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粟特人为何还要为大秦效力?”
  “为了生存。”赵和昂起下巴:“今日既然话说到这里,我也可以毫不保留了,粟特人要么成为我的下属,要么成为我的敌人,在这之外,没有别的出路。粟特人必须自救,才能得到大秦的救援,如果所有人都想着避入大秦,想着秦人为他们流血而他们却在大秦境内安享大秦的财富与安宁,那大秦宁可单独与火妖为敌!”
  伊苏斯眨着眼睛,看了赵和好一会儿。
  赵和没有丝毫动摇,在伊苏斯的目光注视中,他泰然自若。
  “神明啊,我听说你们秦人的血皇帝,生性冷酷,意志胜过钢铁,没有半点仁慈与软弱。你方才说你自己不如血皇帝,但我觉得,至少在冷酷这一点上,你与他一般无二,我甚至都怀疑,你是不是血皇帝的子孙了!”伊苏斯道。
  赵和微微咬了一下牙,这使得他面上的轮廓更冷削一些:“说这些没有任何用处,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你究竟做如何选择了。”
  伊苏斯觉得自己仿佛面对着一座冰山,或者是一片沙漠。她目光闪动了好一会儿,突然嫣然一笑。
  “既然这样,贵人是否可以告诉我,我的这个新的丈夫,将来能给我带来什么?”
  她这笑是对着樊令的。
  赵和看了樊令一眼:“这就要看你自己的手段了。”
  伊苏斯没有再犹豫,当即说道:“大宛人与犬戎有勾结,他们名义上是叛犬戎自立,但实际上,他们却是听从金策单于。”
  一直跟着赵和的郭英顿时吸了口寒气,眼中闪动着惊讶的光芒。
  在郭昭死前,他可是一意与大宛结盟,想要借助大宛的力量来对抗犬戎的!
  如今看来,那不过是与虎谋皮!
  甚至有可能,大宛与他的联络,本身就是犬戎人的阴谋之一!
  他忍不住看了赵和一眼,赵和面色却是淡然。
  “大宛人并不能与犬戎对抗,这是我们意料之中的事情,所以那个大宛使者被我的下属直接带走。”赵和摇了摇头:“这个消息,并没有什么价值。”
  “恰恰相反,大都护,跟我来的昧彻,他是大宛人中真正反对犬戎的人之一,他这次来北州,虽然是为了执行金策单于的安排,但如果大都护利用得当,完全可以借助于他,插手大宛,甚至让大宛真正背叛犬戎。”伊苏斯眼睛闪亮:“他的家族,是大宛王室分支,他们控制着大宛三分之一的牧场,大宛最好的战马,有一半都是出自他家族的草场!”
  赵和微微扬眉,有些讶然:“这样的人,必然深得大宛王族信任,他怎么会想要背叛犬戎?”
  伊苏斯一笑:“因为女人。”
  “哦?”
  “说起来很简单,昧彻喜欢的女人,被犬戎贵人看中夺走强占,昧彻怀恨在心,不过在葱岭一带,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昧彻只能罢了。好在所有的男人都是一样,今天喜欢这个女人,明天就可以喜欢那个女人,昧彻很快又喜欢上另一个女人——当然,这位新欢又被自己家族当成礼品送给了犬戎人。昧彻心灰意冷,沉迷于酒色,这时一位美丽的女子来到他的身边,开解他的烦恼,让他认为自己这次才找到了真爱。当然,不幸的是,这第三位女子没多久也成了犬戎人的新宠。”
  这当真是个简单无比的故事,赵和听了之后,只能惊叹昧彻的倒楣了。连续喜欢三个女子,然后三个女子都被犬戎人夺去。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就算是昧彻这样的大宛贵族,在犬戎人的淫威之下,也毫无抵抗之力。
  说完这个简单的故事,伊苏斯又是一笑:“大都护,这个故事,是否似曾相识,大都护知之之后,又有如何感想?”
  “犬戎人欺男霸女,西域诸族,苦其久矣。”赵和大义凛然地道:“我大秦来此,正是解救西域百族,而西域百族对我大秦之期盼,正如久旱之盼甘霖!”
  伊苏斯面上抽动了一下,强笑道:“大都护所说极是,极是。”
  后面的一个“极是”,她是咬牙切齿地说出来的。
  赵和挥了挥手,樊令上来一把拽住了伊苏斯的胳膊,伊苏斯愕然叫道:“这是何意?”
  “既然事情已定,你与樊令又不是什么雏儿,择日不如撞日,今夜就是洞房花烛之时!”赵和道。
  “啊!”伊苏斯觉得自己再次刷新了对这伙秦人下限的认知,原本以为自己体现出价值之后,对方至少要给予一定的尊重,却不曾想对方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她心中不知是羞还是怒,当即大叫起来,却被樊令一把拽入怀中。樊令嘿嘿直笑:“休要叫了,过会儿有的是你叫的时候!”
  伊苏斯瞪圆眼睛:“你这贼男人,若是能让老娘我叫出声来,老娘就当真嫁你为妾!”
  樊令大怒:“你这肥婆,竟然小瞧我大秦纠纠武夫,今夜便要让你见识见识,我大秦为何能威震天下横扫六合!”
  他二人拉拉扯扯走了出去,一出门见到段实秀与徐绅,樊令愣了愣,然后向着二人笑了笑。段实秀皱着眉,喝了一声:“休要胡来,且等我见过大都护!”
  他虽然如此喝斥,却也知道,赵和身边的这些亲卫,一个个骄横蛮武,未必会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因此他快步走进了书房,沉声对赵和道:“大都护……”
  他话音未落,赵和却伸手示意他入座:“长史在外头呆的时间不短了吧?”
  “呃,有一段时间了。”段实秀虽然面色未变,心里却知道,自己此举其实是有些不妥的。
  “那长史听到了我对烈武帝的评价了?”赵和又道。
  段实秀神情顿时肃然。
  哪怕他主要成长在西域,成长于这孤悬于外的北州,但他终究是秦人,受的是秦人的教育,读的是秦人的典籍,思考事情的方式也是秦人式的。因此,他很清楚,赵和对烈武帝晚年行事的评价,若是公之于众,会引发何等的震动。
  臧否人物,原本就是一件严肃的事,而为一位帝皇盖棺定论,更是关系到国本的大事。简单的以七分功三分过这类方式来作评判,不仅是轻佻,更是欺瞒天下。
  偏偏有关烈武帝的评价,长期都把持在九姓十一家的手中,他们作此欺瞒天下之举,却一直未有人敢正面相斥,便是大将军曹猛,都不能在这个看似是“学术”的问题上与他们抗衡。
  段实秀抬眼看着赵和:“烈武帝之事,大都护只能在此说,我等也只能在此听,无论是何人,出了此门,便都不得承认此事。”
  赵和笑着摇头:“何必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大都护是想要与天下为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