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刻赵和这句话,让他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
他心中犹豫了一会儿,目光在众人面上打了个转,看到赵和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他心里猛然一动。
然后他弯腰下去,直接从地上撒落的火炭中抓起一块来。
那火炭仍然烧得通红。
黄彦将之用力按在自己面上,正是犬戎人烙了“灭秦杀赵”字样的那块地方。
他的肌肉被烫得吱吱作响,痛苦让他整个脸都狰狞扭曲起来。
但他还是强忍着没有叫出声,而是大声道:“我愿留在大都护身边,为大都护效力!”
此举此言,让周围众人一时俱震。
甚至连赵和都愣了一下,然后一摆手。
阿图上前将黄彦手中的火炭夺了下来,但黄彦面上,原本烙着字迹的地方已经是一片狼籍。
“既是如此,你就留在我身边吧。”赵和正色道:“只是这样的事情,以后不必做了,我不会因为你面上有‘杀赵’的字样便会不待见你。”
黄彦露出一个非常艰难的笑,然后再次向赵和拜了下去。
赵和身后,段实秀深深看了黄彦一眼,然后又对赵和道:“说起来,我也有一个人才要向大都护举荐。”
赵和“哦”了一声。
“我等能够发现有问题、及时派人前来,最关键之处,在于我的下属吏员徐绅,他察觉到情形不对。”
段实秀一边说,一边侧身让了让,他身后一直袖手板脸的徐绅被拉到了赵和面前。
饶是徐绅总是面无表情的模样,这一刻神情也有些惶然。
他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个时候,被以这种方式介绍给赵和。
赵和也有些讶然,不过旋即明白了段实秀的意思。
他也只是笑了笑,与徐绅寒喧了几句,问了问他如何发现卖炭人破绽的细节。当得知徐绅将几乎所有北州户籍之人的档案都牢记在心,只要需要时随时可取,赵和不禁肃然起敬:“徐兄怎么只是一个小吏呢,在中原,徐兄分明是州郡之才,不担任一州长史或一郡郡守,那必定是大将军与宰相有所失职,令朝廷错失了人才!”
哪怕徐绅此人向来面无表情,听得此语,也禁不住双眼中泛出光彩。
赵和又问了问其人年岁、家中亲族情形,知道这位徐绅今年才三十一岁,家中一妻两妾,不久前新添了一个闺女,当即笑道:“弄瓦之喜,我是错过了,却不能不补送礼物,今日事毕之后,我必亲赴贵府,向徐君致谢。”
徐绅虽然不通人情,但也知道此时只能逊谢,赵和没有再纠缠他,而是又与舍内诸人一一对话,表露出虽然重视黄彦,却也希望再发现别的人才之意。一时之间,一室俱欢,方才的惊险不快尽皆消失,待赵和起身告辞,去下一间屋舍之时,黄彦等人自发相送,送到门口才被守卫的军士拦了回来。
剩余的屋舍之中,众人此时还是惶惶不安,毕竟方才发生的刺杀事件,已经随着惨叫之声和潘稠的喝骂声传遍了安定营,此时见赵和如同什么事情都未发生一般,在安心之余,也总算对这位被交口称赞的新都护有了清楚的认知。
从早到晚,赵和在安定营中足足花了近一日的时间,甚至还以众人一起吃了午饭,吃的也和这些归来义士一般,只是简单的粗粮加肉汤。待他傍晚时分离开之时,安定营中的气氛完全不一样了。
若说此前这些归来义士对未来一片茫然,对赵和心怀犹疑,那么此刻,他们则对未来充满信心,其中一部分人对赵和更是极度信任,甚至认为这位年轻的大都护锐意进取,体恤士卒,更胜过已经脱离了底层多年的郭昭了。
随着赵和一起出了安定营,段实秀再度向赵和请罪,赵和却是一笑道:“你有何错,刺客的事情,只能怪犬戎,如何能怪到你头上来……”
“我只是担心,都护虽然足智多谋,但我看都护有一个缺点。”段实秀道。
赵和侧脸望着他,神情微微一凝:“哦,不妨说说看,我的缺点是什么?”
第九十章、颜色大变
“长史说我不通人情,长史自己为何在赵都护面前也是如此?”
待赵和走后,徐绅那板着的脸上难得露出复杂的神情,他看着段实秀道。
段实秀没有说话。
徐绅又道:“长史与大都护合作,断了霍峻的阴谋,救北州于水火,这原本是极为好的开端,自此之后,原本可以上下相得主从和谐,或许能够成就一段佳话。但长史屡屡面刺大都护之过,言语之中不乏讥讽之意,又在暗中试图牵制大都护,不欲其涉足民政。如此再三,长史与大都护就算有再多的情份,也会消耗殆尽,到那时,长史会如何死呢?”
他这话说得极重,段实秀知道自己再不回应不行了。
“你不懂的,赵都护身份特殊,若……若我不能确定他是什么样的人,有些事情,我根本不能对他说。”段实秀轻声道。
“可是若大都护与段公不和,甚至起了内讧,那么整个北州就要遭难,象我这般,既受长史之恩,又得大都护赏识者,当如何处之?”
段实秀眼睛微微眯了一下,然后道:“你只要禀持公心,照章办事,无论我与大都护关系如何,都牵扯不到你。”
“怎么可能牵扯不到我?”徐绅有些发怒:“我不仅蒙长史举荐任用,更向段公学了大案牒术,不仅是长史下属,更是半个弟子……长史若与大都护起了冲突,以大都护手段,长史必不是对手,到时长史身陷牢狱之灾,我岂能不伸手相救?但长史若罪名昭昭,我一伸手,又岂不会被大都护治罪?长史若是被大都护处死,身边难道会少了我的脑袋?”
他这番话一说出来,段实秀哑然。
好一会儿之后,他才苦笑道:“你何必如此?”
“我便是如此!以长史之才,以大都护之德,你二人若有齐心协力,何愁北州前途,便是大秦中枢之权柄,不出二十载也必入你二人之手!彼时大都护为大将军,你为大丞相,大秦泰平大治,不过十年之内的事情!”
段实秀听得目光闪了闪,又过了会儿,他摇头叹道:“你不懂的,你不懂的……大都护不可能当大秦的大将军,绝无可能!”
徐绅不禁讶然。
以赵和此时的年纪功勋,只要不早夭,大秦的大将军一职,迟早是他的囊中之物。段实秀认定他不可能当大将军,这是何其不看好他?
徐绅是聪明人,他旋即意识到,段实秀方才那句赵和“身份特殊”,话语里还暗藏着某种别的含义。
“徐主事,徐主事!”
就在徐绅还要继续追问之时,却听到有人呼他。徐绅回过头去,看到叫他的人乃是赵和身边的那个诸葛明。
“你自去吧,我这里并无它事。”段实秀面上淡定地道。
徐绅犹豫了一下,段实秀已经迈步向前,而身后诸葛明又催促得急,徐绅只能留了下来。
“诸葛先生,唤在下有何事?”他向诸葛明问道。
“祭酒相请,还请徐主事随我来。”诸葛明道。
徐绅心里一凛,却不能拒绝,只能跟着诸葛明去见赵和。
赵和离了安定营,却并没有走得太远,而是在一处街角停了下来,等徐绅来了之后,赵和才一扬下巴:“跟上。”
除此之外,他就什么都没有说了。
徐绅默然跟在他的身后,暗暗观察着这位北州的最高领导人。
一路都没有说话,直到来到都护府对面的馆驿之中。
就是赵和当初居住的馆驿。
哪怕是在得到北州上下认可之后,赵和也没有搬入郭昭留下的府邸,虽然郭英已经劝了他好几回。
他依旧居住于馆驿中,身边随侍也仍然不多,唯一变化的就是多了二十余名军士充作护卫。
徐绅跟入其中之后,赵和邀请他来到书房,然后笑道:“请徐主事来,是因为我有一件事情需要劳烦徐主事。”
徐绅“嗯”了一声。
赵和已经知道此人脾气,当即道:“段长史有位老师,这位老师同时也是李弼的师长,你既然精通大案牍术,便替我找出此人。”
徐绅猛然抬眼望着赵和,目光惊疑不定。
赵和缓缓道:“段长史既然说了,我这人有一个大毛病,睚眦必报,那我自然要做点事情,才能对得起他这句话……”
“长史是怕大都护为犬戎刺杀之事所激,非要立刻报复犬戎人!”徐绅道。
赵和却不理他的分辩,沉声道:“我在北州,一直缺少一位能替我搜集分辨各方情报之密情参事,若是你能办好此事,我身边的密情参事便是你了。”
徐绅沉默了好一会儿。
赵和身边的密情参事,可以说是最亲近的助手之一,虽然看似地位不高,但权柄却绝对不小,甚至可以影响到赵和的军政决策,对于徐绅来说,实在是一步登天的机会。
但要获得这个机会,他必须付出代价。
代价就是对付提拔他、举荐他还传授了大案牍术给他的段实秀。
哪怕是徐绅,面临这种选择,也不免犹豫再三,好一会儿之后,他才抬头应道:“是。”
赵和此时却是露出感兴趣之色:“段长史于你有恩,你为何会接下此事。”
“我不接下此事,大都护就不安排人去做此调查?”徐绅反问道。
“自然不可能,此事早在我决策之中,只是一直没有什么合适的人罢了。”
“既是如此,换了别人替大都护行此事,为了博取大都护赏识,难免行事会激进。与其让别人去离间了大都护与长史的关系,倒不如我来……我相信长史对大都护只有一片忠心,绝不会做有损大都护之事!”
徐绅这一段表达稍稍有些笨拙,但他的意思赵和却是明白了。赵和深深望了他一眼,然后挥手:“既是如此,我就不留你晚饭了,希望你能早些给我回复!”
徐绅行礼退出,出门之时,便听到诸葛明道:“大都护,此人当真可用么?”
他没有停下脚步去听赵和对自己的评价。
打发走了徐绅之后,赵和眼睛微微眯了一下,然后笑道:“今夜还有点时间,该可以见一见那粟特商队的头领了。”
他身边的樊令哼了一声:“天都这么晚了,那粟特商队的头领那模样,有什么好见的?”
赵和呵的一笑,看了他一眼:“樊老哥,你还在想着那粟特商队的头领?”
当初樊令可是曾经将粟特商队女首领伊苏斯当成一般的粟特女人,开口询问过价格的。
樊令老脸微红,嘴上却硬挺着:“为何不能想,胸大屁股大,腰粗脖子粗,上得了炕,下得了田,宰得了猪……”
“少在那胡说八道了,你若有本事,就去将那粟特女人睡了,我算你扬大秦国威,如何?”
听得赵和这样说,樊令精神一振,但旋即忧心忡忡:“若真如此,我家中的那位,只怕要从咸阳来这里追杀我,君侯有所不知,我家中堂客,比起戚虎那厮的堂客还要凶!”
旁边的诸葛明稍稍一愣:“戚王佐的堂客很凶?”
他与戚虎不算太熟,但在来西域之后长期共事,故此甚为敬服戚虎,知道此人无论是练兵还是领兵都有一套,在军中可谓不怒自威,却不曾想,此人竟然家有悍妻。
“你是不曾见过,戚王佐家中堂客,抡起刀就追杀他……”说起戚虎的糗事,樊令口沫横飞指手划脚。
赵和咳了一声,将他打断,然后催促道:“快去快去,把那个粟特女首领找来,我有事要与她说,对了,还有那位大宛使者昧彻,一并召来吧。”
郭昭遇刺之后,粟特商队就被堵了回来,此后赵和掌权,他们数次离开都被拦住,想要见赵和赵和又忙着脚不着地,因此便拖了下来。此时听闻赵和要见他们,伊苏斯心中总算放松了些:她虽然两次示好于赵和,但那只不过是粟特商人多方下注的惯例罢了,实际上,她在最初之时并不是那么看好赵和。
来见赵和的路上,伊苏斯已经将这些时日的思绪整理了一遍,自觉有说动赵和的方法,因此到了赵和书房门前时,她胖胖的脸上已经堆满了笑容。
“伊苏斯见过大都护。”进门之后,看到赵和端坐于上,伊苏斯忙上前行礼道。
她身后的昧彻也跟了进来,正待行礼,却见赵和一摆手。
分立于屋内两侧的樊令与阿图一左一右上前来,将昧彻夹在中间,直接推了出去。
昧彻大惊,慌忙叫道:“郭都护,郭都护,我是大宛的使者,我带着我国君主的诚意而来,我们愿意与北州结成同盟,一起对抗犬戎……”
他嚷嚷的声音渐渐远去,伊苏斯最初时脸上还保持镇定,但见赵和盯着自己不说话,她的心也渐渐悬了起来。
“昧彻是我在大宛时加入我的商队的,我虽然知道他的身份,但是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