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星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星穹- 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醒,众人又清洗了伤口,他终于能看清犬戎人烙出的是什么字迹。
  四个歪歪斜斜的秦字。
  “灭秦……诛赵?”
  看明白这四字,那小吏吸了口冷气,目光立刻变得冷厉起来。
  “我听闻大秦已经复归西域,犬戎此举是欲绝我等归秦之路!”黄彦道。
  那小吏面色有些古怪:“岂只如此……后边诛赵这二字,若是在北州给人看到……”
  黄彦愣了愣:“对,这诛赵二字是何意?”
  小吏深深看了他一眼:“如今我北州已归属大秦北庭都护治下,当今北庭大都护名讳赵和。”
  黄彦眼睛顿时瞪得溜圆:“大都护呢,郭大都护呢?”
  众俘虏都围上来,听得小吏解释郭昭遇刺、赵和上位,一个个不由得痛哭起来。
  他们这些人早就成为俘虏,因此对这段时间里北州发生的事情所知不多,甚至不知道郭昭已经遇刺身亡。此时乍闻消息,再想到自己面上被烙了印记,此后前途恐怕也要因此受损,难免悲从中来,难以遏制。
  小吏劝了几句,却没有什么用途。
  原本脱困回来的欢喜,很快又被一片愁云惨淡所笼罩,因此当刘楷处理好防备事务前来查看之时,不禁愣住了。
  “怎么回事,大伙能够回来,原本是件欢喜的事情,为何要哭?”他沉声问道。
  小吏小声解释给他听,刘楷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他行事沉稳,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他缺乏随机应变的本领,放归的秦人情绪上的波动,让他意识到不对劲,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来。
  “我们果然不受待见……”
  “原本战败未死,便是奇耻大辱,如今面上还烙有这等文字,以后我们在北州还有什么面目见人?”
  “大都护都死了……咱们还有什么出路?”
  “我为何就没有死在犬戎人手里,偏偏活下来受辱?”
  这些秦人们一边哭一边诉说,刘楷听入耳中,心里更是担忧。
  若他们在犬戎人手中未死,回到了北州却自尽,北州军民会如何看待赵和?
  “诸位,诸位!”他无计可施,便只能将这个问题上交,因此站到高处扬声道:“诸位放心,我会将诸位的担忧上禀,赵都护智虑深远,必能安诸位之心!”
  他不敢怠慢,忙派人将此事通禀赵和。
  赵和人并不在石河关——如今的他,正巡视于北州各地,忙着熟悉各地情形,为犬戎人可能的孤注一掷做准备,交换俘虏这事情原本也不需要他亲自操持。得到刘楷的禀报之后,他皱着眉思忖了好一会儿,然后道:“我明日回北州城,这些放归来的勇士也要回北州城对不对?”
  “按照祭酒此前所布置,他们会先回北州城,然后再各自回家。”诸葛明道。
  赵和道:“原本我是准备何时与他们见面的?”
  “是……”诸葛明看了看手中的一卷书册,翻了两页之后道:“原本的计划之中,是由段长史见他们并做他们的安置之事。”
  “没有安排我与他们的会面么?”赵和有些惊讶。
  在北州,和赵和此前在别处不同。
  北州有十余万人口,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毕竟也有相当于中原数县之地的范围,因此各种事务极多。哪怕赵和允诺段实秀不去插手民政事务,身为相当于郡守的大都护,又怎么能什么事情都不管?而且,赵和也有意熟悉地方政务,再加上诸多与军务有关的事情,让他忙得不可开交。所以,他的行程根本没有办法详记,只有让诸葛明替他来安排。
  诸葛明再看了一遍手中的书册,然后道:“并未安排,段长史以为,这些俘虏归来之后,暂时不可大用,须得休养一段时间后重新征召,彼时祭酒再见不迟……”
  “呵!”赵和带着讥意地笑了一声:“段长史什么都好,就是疑心病重,说起话从来都只说一半。”
  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想到段实秀那位“老师”,眉头又是挑了挑。
  正如他说的那样,段实秀对那位老师,也只是透露了一半,那位老师究竟是何身份,姓字名谁,他依旧没有答,只是说老师会亲自告诉赵和。
  但如同李弼一般,他也根本不知道那位先生的下落。
  他唯一能够确定的是,那位先生如今应当还在西域,甚至有可能就在北州。
  赵和怀疑段实秀所言并不尽实,可是此人既然不肯说,他也不好强迫,甚至当面都不好甩脸色给他——毕竟段实秀是帮了他大忙的,在稳定北州局势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他也只能在背后里讽刺段实秀两句来出出气了。
  诸葛明对此心知肚明,只是无声地笑了笑。
  这位年轻的祭酒与别的装模作样的师长不同,在他们面前,是不太装的。
  “不理他,安排一下,明日他们到了北州城,我就去见他们。”赵和道。
  诸葛明愣了愣,看了看天色,犹豫着道:“祭酒,明日……是不是有些急了?”
  “急就急吧,我们连夜回北州。”赵和也看了看天,此时都是晌午之后了,他稍稍顿了一下,然后笑道:“备好干粮和饮水,咱们就当又回到来北州之前吧。”
第八六章、卖炭之人
  此时已经进入八月,如同往年一般,金微山一带的气候迅速转寒,昨日还穿着单衣吃着甜瓜,今天便已经换上了皮袄,甚至街头上已经有心思活络之人开始卖起了木炭。
  他们的生意自然不怎么样,倒不是北州人不怕冷,而是北州人都穷。
  前几年北州还能自己铸币,通过诸多贸易换取外边的物资,这两年被犬戎逼得紧了,公仓中的老鼠都饿得只剩下皮,何况民间。
  卖炭的这几人也不急,他们沿街叫卖,不知不觉之中,便到了安定营外。
  所谓安定营,是北州城中八座兵营之一,随着石河关那边情形紧急,如今军营已空,只是在昨日,营中才始又有了人气——从石河关撤回来的那些俘虏们,还有护送他们的两百军士,一起驻扎于此。一千两三百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每日吃嚼用度,都得花费一些。哪怕长史段实秀早就做了安排,可总有些东西需要临时采办。
  再加上那些听闻自家丈夫、儿子、兄弟死而复生又回到北州的人家,还有那些抱着一线希望前来打探消息的人家,一大早安定营外就人头攒动,只等着营中事毕,能够见着自己的亲人。他们聚拢在这里,官府也不好驱赶,这就为安定营这边更添了几分人气。
  段实秀沉着脸,看着将安定营围住的百姓,骂又不是,赶又不是。
  “半个北州城的人都在这儿了吧?”他沉声向旁边的小吏问道。
  “长史说笑了,这不过是有几千人,哪里有半个北州人。”那小吏一板一眼地回答。
  段实秀转过脸看了他一眼:“你这厮为何迟迟不得升迁,我想来想去,唯有一个原因,不会说笑话,不会迎合上司!”
  那小吏板着脸道:“若段公是个靠着迎合便提拔下属的上司,职下自然也会说笑话,也会迎合了。”
  段实秀面上抽动了一下,然后道:“老夫收回方才的话……”
  正说话间,他听到外边骚动了一下,紧接着,数骑从分开的人群中过来,直接到了安定营的门口。
  为首者,正是赵和。
  段实秀上前两步,拱手行礼:“见过大都护。”
  在一些人数不多的会议上,段实秀有时会与赵和唱反调,甚至批评赵和,但凡是人多场合,他于礼仪之上都极为注意。
  比如如今,他拱手之后,又长揖及地,所行之礼,甚至比当初面对郭昭时更为郑重。
  赵和下马将他掺起,笑着道:“长史何必如此多礼,和愧不敢受!”
  “大都护请。”段实秀礼毕之后,伸手示意了一下。
  赵和迈步向前,他原本以为段实秀会与他并肩而行,却不想段实秀落后了两步,跟在他的身后,下属的模样作得十足。
  赵和急着见那些被俘过的北州秦人,因此只是诧异地回望了一眼他,没有过多纠缠此事。他入营之后,营门便在身后闭上,那些围观之人又聚拢起来,围在营门之外。
  “先歇一口气,有没有热水,给我一碗。”赵和在营门外时整个人显得神采奕奕,但入内之后,立刻露出疲惫之色。
  “大都护原本不须如此奔波辛苦。”段实秀道。
  他知道赵和是连夜赶了数十里山路,这才回到北州城的。
  “算不得辛苦,能早一日让他们安心,便可早一日……”赵和说到这,突然声音一停,侧耳倾听起来。
  段实秀也隐约听到外头的吆喝之声,似乎是有人在卖烧好的木炭。
  “昨夜起寒流侵袭,估摸着这几天就要下雪,这些回来的壮士们穿的是否暖和?”赵和问道。
  段实秀有些尴尬。
  他虽然非常细致,方方面面都有考虑,可是天气突然变寒这件事情,真在他考虑之外。
  谁知道前两日北州人还可以在河里洗澡,今日就要穿上皮袄了呢。
  “我已令人着手准备,两三日之间,便能备好皮袄。”他回应道。
  “长史此言有些不实在啊,他们还会在这里呆两三日么?今日我见过之后,他们便可以各自回家,长史又悄悄省了一笔,对不对?”赵和道。
  段实秀没有作声。
  这确实是他心底的打算。
  北州之人,吃苦是惯了的,一些寒流算得了什么,他们先扛上一两天,有什么关系?
  “不可如此,哪怕先挪一下军服,也要让他们穿着暖暖地回家,切莫让他们从犬戎人那里活着回来,却在咱们自己这边被冻死了。”赵和沉声道。
  “军服也……有些紧张。”段实秀不得不回应道。
  赵和讶然抬眼,却见段实秀面上绝无作伪之色。
  “长史辛苦。”赵和叹了口气:“我知道这个家不好当……那群粟特商人呢,就那个叫伊苏斯的,你是不是将积存的皮货都卖给她了?”
  段实秀眉头一挑:“大都护要将那些皮货又要回来?”
  “借,借。”赵和笑道。
  段实秀连连摆手:“不可,不可,此是杀鸡取卵,大都护,我会想办法去解决此事,只须稍作宽限。这些壮士也未必今日就回家,他们虽然已经登记录册,但总得给他们发放一些粮饷……”
  赵和明白了段实秀的打算,他想以筹办粮饷为名,让这些归来的俘虏在安定营多呆几日,这几日里再想办法凑齐冬衣,让他们不至于只穿单衣回家。
  “那这几日呢?”赵和又问。
  “不是有人卖炭么。”段实秀道:“北州炭贱,若我大量采买,价格不高,先抵过这两三天。”
  抱着炭火炉子,就算只穿单衣,倒也不至于冻坏来,唯一还需要小心的就是中炭毒。赵和交待了一句,段实秀便退出营帐,让他先休息一会儿,过会好精神点去见那些俘虏。
  他退出时同样执礼甚恭,出门之后,那个一本正经的小吏忍不住问道:“长史对大都护执礼甚恭,此是为何?”
  “自然有诸多原因,其一是大都护保全北州,功业之著,几与前大都护建北州相当;其二北州上下,尽皆僻远,桀傲不驯已久,我在北州素有名望,我对大都护越是恭敬,其余诸人自然也就明白上下尊卑之别了;其三么……你去将炭买来,路上自己猜猜。”
  段实秀打发那一本正经的小吏去办事,那小吏虽然看上去是个无趣之人,但做起事来倒是利落,很快便将卖炭之人引了进来。
  卖炭之人倒也爽利,当听闻是为这些归来的俘虏所用,当即报了一个极低之价。段实秀当即大喜,又召来负责的小吏,令其与卖炭人交接。
  负责安定营的小吏脸色很不好看,他出门之后,段实秀便听得他抱怨:“原本说得好好的,今日之后,安定营便要腾出来,如今却变了主意……这急切之间,我去哪里准备这许多粮食人手……上头的大人物拍拍脑袋便改了,我们这些小人物就得劳心劳力劳碌命……”
  他这番话入得段实秀耳中,段实秀面不改色,那板脸的小吏却微微皱了皱眉。
  “徐绅,怎么了?”段实秀开始吩咐别的事情,但发现板脸小吏有些心不在焉,当即问道。
  徐绅沉声道:“长史,我觉得有些不对。”
  “呵呵,有何不对,他也没有说错,我确实是朝令夕改了……谁让咱们的大都护是这般英杰之人呢,我便是想要欺瞒一点也不能啊。罢了罢了,咱们辛苦一点,再拆东墙补补西墙,先将这段时间熬过去,犬戎退走之后,情形必然好转。”段实秀道。
  名为徐绅的小吏收敛心神,不再去思考自己为何觉得不对。而在外边,那负责安定营的小吏将卖炭人引到了库房之中,才进得库房,他便一愣。
  因为卖炭人的同伙突然之间将门关上,守在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