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令嘿嘿一笑:“那你何不去问问看,没准还有当初你的熟人,至少可以打听打听你家乡的消息。”
阿图撇了撇嘴:“那有什么打听的,已经成了火妖族的地方……”
话虽如此说,但他还是眼巴巴地看着赵和。
比起樊令,阿图可是要讲规矩得多,凡有事情,必向赵和请示,赵和此时也不再疑他是霍勒安插在自己身边的暗探,当即点了点头,阿图顿时将手中的东西塞到樊令怀里,然后向着那些粟特人跑去。
赵和与樊令不紧不慢地跟在他的身后。
阿图跑到了对方身边,指手划脚地与对方说话,那个被他拦住的粟特人只是摇头,阿图有些无奈,只能回到赵和身旁。
“怎么了?”樊令问道。
“这些钻进钱眼中的粟特人,不给钱,他们什么都不会说,给了钱,他们可以将自己老婆女儿都送到你的床上。”阿图愤愤地道。
“还有这等事情?”樊令惊道。
阿图横了他一眼:“我骗你做甚?”
赵和对粟特商人的大名是早有耳闻,在南疆时,也曾经与少数粟特商人打过交道,只不过那都是些零散的商客,象这样一支大的商队,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樊令则在东张西望,好一会儿之后,他目光有些发直地盯着一人:“阿图,阿图。”
阿图问道:“怎么了?”
樊令指着那人道:“去帮我问问,这个娘儿们,和她过一夜要多少钱。”
他所指的是一个粟物女人,腰足有水缸粗,胳膊比得上赵和的大腿,赵和只瞄了一眼,就不禁摇头:樊令的口胃实在有些重,怎么看得上这样的女人。
不过他倒没有阻拦,樊令随他出生入死,家中虽然已经有妻妾,但是在这里寻个女人也属正常。
他不能拿自己去要求所有人。
阿图当真跑去问了,结果才说了两句话,那个粟特女人便将一桶喂骆驼的水全都倒在了他的身上。那桶极大,寻常壮汉要想搬动都不易,那粟特女子端起来却是很轻松。
阿图灰溜溜地回来,抹了抹头上的水,听到身前樊令放肆的笑,当即恨恨地瞪了回来:“这一桶水,原该浇在你头上的。”
“你不是说只要有钱,粟特人便连老婆女儿都可以送上床么,为何此女不行?”樊令笑问道。
“别人都行,此女不行。”阿图说到这里,目光转了转:“当然,如果你想睡她的丈夫和儿子,倒是可以试试。”
樊令一愣:“啥意思?”
阿图道:“她就是这支商队的主人。”
这下不但樊令,就是赵和也呆了一呆。
西域这块地方,可谓无法无天之地。这样的地方,这么大的一支粟特人商队,竟然由一个女人掌控,这确实出人意料。
赵和忍不住又望向那个女人,结果发现,那个女人竟然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他们身前。
那女人身躯肥硕,走起路来却是悄然无声,而且极为迅速,她紧跟着阿图而来,众人竟然都不曾发觉!
那女人直直地看着赵和,然后撩起裙摆,屈膝向赵和行了一礼:“伊苏斯见过贵人。”
赵和眉头轻轻皱了皱:“赵某见过商队主人……”
“请贵人呼我伊苏斯。”那肥硕的女人又抬起头看了看赵和,然后笑了起来:“贵人万里迢迢从大秦过来,实在是辛苦,而且贵人在南疆做的事情,已经随着商队传播到极远的地方,就是伊苏斯我也曾经听过。”
赵和心中顿时警惕起来。
这可不是秦人较少的西域邦国,这是北州,市集之中来往者多是秦人,赵和虽然算得上是相貌英俊千中无一,但也不至于这么瞩目。
可这女人不但知道他是大秦的使者,甚至还提及他在南疆的壮举!
“你认识我?”赵和心中念头一转,直言问道。
“自然,我们商队多次来到北州,在北州城中,我还是有不少朋友的。”伊苏斯笑了起来。
她直言不讳地承认北州之中有人与她传递了赵和的消息,赵和心里又是一跳。
“伊苏斯……首领,你似乎非常关注我?”赵和再次发问。
“自从使者来到西域之后,所到之处,必有血雨腥风。”伊苏斯意味深长地道:“我既然在北州见到了使者,那么就必须及早将这里的生意结束,早点返回了。”
这话说得殊为无礼,简直就是指着赵和骂他是灾星了。
赵和没有什么表情,听明白过来的樊令立刻挽起袖子:“贼婆娘,你是讨打不成?”
伊苏斯没理他,又是盯着赵和:“若是贵人遇到什么麻烦,也可以找我,当然,贵人应当听说过,我们粟特人的友谊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赵和呵的一笑:“遇到麻烦找你?你是说,北州这里会有什么变故?”
伊苏斯再次行礼:“我可什么都没说,我只是见到贵人在此,故此觉得北州这里似乎也有血腥味弥漫了。”
说完这句似恐吓又似示警的话语之后,伊苏斯后退了几步,转身离开。
“这疯婆娘究竟是什么意思?”樊令不解地问道。
赵和抚着自己的下巴,目光闪动:“谁知道呢,你不都说她是疯婆娘了?对了,知道她是疯婆娘,你还想不想上她的床?”
“呸,人疯没关系,身体没疯就行,咱就好这一口儿。”樊令情知动心机自己并不擅长,当即吐了口唾沫道。
赵和又打趣了他几句,然后懒懒地伸了伸腰:“走吧,我们回去。”
“就回去?”樊令讶然。
“怎么?”
“总觉得还要去探探那疯婆娘的底细才对。”樊令道。
赵和拍了拍他的肩膀:“探底细测深浅这事情,就交给你了,如何?”
樊令本来想一口答应下来,但旋即意识到,这情形有些不对。
他倒也经常帮赵和打听消息,他出身市井,对于市井中的门道并不陌生。但这里是北州,那个粟特女人一看就是心机深沉之辈,他能够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消息?
意识到赵和又是调侃自己,他撇了撇嘴:“罢了罢了,回去就回去。”
赵和轻轻笑了一声,当先向馆驿方向走了回去,走了几步,只觉得一阵风吹了过来,拂动着他的衣襟,他眯了眯眼睛,沉声道:“要起风了。”
“是要起风了。”樊令抬头看天:“不过这鸟地方,一年到头也没有什么雨。”
他跟在赵和身侧,走着走着,听到赵和突然又道:“我想做一件事情,有个人可能成为阻挠,此人将会遇到危险……你说我该不该提醒他?”
樊令脱口便道:“提醒个屁,他即是阻挠,那便是敌人,对敌人好,便是对自己恶!”
赵和笑了起来:“敌人还谈不上……他啊……”
说到这里,赵和便没有再说什么了。
不过当他们走到馆驿之前时,赵和突然道:“今日再去大都护府看看,或许郭都护今日有暇可以见我了呢。”
他直接向着大都护府走了过去,樊令不知道他为何又会如此,与阿图二人对望了眼,便紧紧跟了上去。
到了大都护前,赵和让守卫前去通禀,守卫倒是极为客气,不过进去不久之后,便匆匆又回来道:“赵郎君,大都护今日不在府中。”
“那请转告一声,明日一早我再来拜会,请大都护无论如何都要拨冗一见。”赵和对此早有意料,他面不改色地道。
那守卫带着为难之情道:“转告之事,小人必然会做,但大都护能不能有时间见赵郎君,却不是我区区守卫能够决定的。”
赵和点了点头:“只须将我原话转告就行,至于别的……看大都护自己的想法吧。”
他说完之后,转身离开,虽然他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但樊令与阿图还是感觉到他心情甚是不快,只能紧紧跟着,没有谁说话打扰他。
走到馆驿门口,赵和才轻轻叹了一声:“药医不死病……人若是自家要寻死,谁都救不了他啊。”
第六一章、心有所感
赵和所不知的是,这一次都护府门口的守卫倒是真没有骗他。
郭昭今日确实不在府中,这支粟特商队的到来,到来了都护府紧缺的一些物资,这为都护府解了燃眉之急,一些此前因为资金不足而停滞下来的工作也就可以展开了。
故此,郭昭一大早便去了城外的校场,检阅新近征集的兵士。
他原本就喜欢与军士们在一起,这一去便是整日,待到日落时分回到府中,从守卫那里听到了禀报之后,不禁笑了起来。
他看向身边的霍峻:“晾了他这么多天,看来这位赵郎君的耐心终于耗尽了。”
霍峻也笑了一笑:“大都护莫非要见他了?”
“当然不见。”郭昭摇了摇头,不过略一沉吟之后,他又道:“虽然不见他,但总得给他一个念想,免得将他吓跑了……再过几天便是立夏,明日他来时,你告诉他,立夏之日,我抽时间见他,会给他一个确切的答复。”
霍峻应了一声,并没有多问,但他身后,这几日一直跟着他的郭英眼中却光芒闪了闪。
郭昭想了想,又对霍峻道:“你也不用等明日跟他说,你如今就去他那里,只说是奉我之命前来探望,看看他们有什么需要,然后再顺便提起立夏之事。”
霍峻又应了声。
在霍峻离开之后,郭昭下了马,下马的时候,他身躯摇晃了一下,郭英连忙将他扶住。
在郭英掺扶之下才站稳,郭昭半是自嘲地道:“终究是老了……”
“伯父哪里算老?”郭英说了一句。
“这种口是心非的话就莫提了,英儿,你今后要好好与这位赵郎君相处,莫要触怒他。”郭昭道。
郭英愣了一愣:“伯父之意,是要答应他的条件?”
郭昭笑而不语,直接走进了门中,到了书房之后,他坐入椅子里,屋中只有郭英与两位相随多年的随从,他才露出一脸疲惫之色:“早年象今日这点事情,我便是忙个三天三夜也不会觉得累,现在只是一天便受不了,人不服老不行。”
郭英听他再次谈到自己老了,心中那种不快的感觉越发强烈。
然后,郭昭缓缓又道:“你方才问我是不是答应他的条件,自然不是。”
不等郭英面上露出欢喜之色,郭昭又道:“他之意,是让你继任都护,但是英儿,你自家想想,你是否已经做好继任的准备了?”
郭英嘴唇动了动,很想响亮地回答做好了,但旋即意识到,这样的回答,岂不是承认郭昭已经老迈,不能够再扛着北州前行了。
见郭英没有答话,郭昭又笑了笑:“你这小儿,总算还有点自知之明,如今你那些叔叔伯伯看起来敬你让你,那是因为你身后有我,你是我的侄儿,而我还活着!但若我不在了,他们跋扈起来,不说别人,那个韩四,他会服你?”
郭英想起韩四那泼皮性格,一时之间,也有些头大,不过旋即他道:“霍叔叔会帮我……”
“他们对霍峻也不服,况且若是全靠霍峻帮你,我还不如将这大都护转给霍峻,带着你回咸阳去。”郭昭哼了一声道。
郭英低下头,咬了咬牙,没有回应。
“所以我准备向朝廷上表,以这位赵郎君为大都护,他不是被朝廷任命为北庭都护吗,这样名义俱全了。”
“叔叔伯伯们连我都不服,岂会服他?”郭英忍不住道。
“他身后有朝廷,有南疆,你那些叔伯们能活到现在,哪一个不是聪明人,就算与他不睦,却也不会太过。”
郭英听到这里,就知道自己伯父已经思考出结果,他目光闪烁,闭嘴不语。
“至于你,我会表你为副都护,你与赵郎君搞好关系,协调叔伯们与他之间的矛盾,只要做得稍稍漂亮点,便可以左右逢源。如此三五年,待赵郎君返回咸阳,这大都护一职,自然非你莫属。那时你声威已立,那些叔伯们更为老迈,又与赵郎君关系莫逆,大都护之职便可坐稳来。”郭昭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道:“英儿,这三五年里,大都护之位不好坐,让给赵郎君,也是为你好。”
郭英心里却不以为然。
他对自己的能力极有信心,哪怕那些叔伯父对他阳奉阴违,凭借他对年轻一代北州将领官吏的影响力,他深信自己还是能够掌握住局面的。
伯父终究是老了,做起事情瞻前顾后,而且进取不足,只能守成了。
“那大宛人那边呢?”郭英没有将自己的不满说出来,又问了一句。
郭昭不以为然地道:“大宛人派几个使者混在粟特商队中来,便想要我将这北州千里之地、十余万人尽数投靠于他,为他们牵制住犬戎,这也未免太想当然了。继续拖着他们,你与他们联络,该敷衍敷衍,等我见过赵郎君之后,你可以将此事告诉他,让他来处理。这位赵郎君手段高妙,没准大宛人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