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人认为他们是看到堆积如山的犬戎人脑袋后吓的。
于阗使臣不碍事,接下来的行程就被排定了。虽然没有象赵和说的那样,张选来的次日就出发,但在玉门又呆了两天之后,他们一行再度出关。
这一次出关与此前不同,出了关之后,一连延伸到戈壁之中一百里,都有秦人的烽燧。不过最后一座被赵和命名为“守望烽”的烽燧过后,他们也算是深入到戈壁之中,放眼所望,再无半点绿意,举目所及,皆是漫漫黄沙。
告别守望烽之后又行二十余里,便见到一片城池,森然而立,规模极大,看上去无边无际,甚至还超过大秦咸阳。这里便是所谓的“龙城”,据说乃是乌孙国故都,哪怕一路看厌了风景的清河,到了这里也忍不住下了马车,仔细打量周围的情形。
“我西域也有大国,当初乌孙以此为都城。”于阗使臣尉吣凑上来得意洋洋地说道:“公主请看,这里不小于咸阳吧?”
他接下来便开始吹嘘,说西域历史多么强盛,甚至声称大秦原本刀耕火种为蛮荒之地,是周穆王时西至昆仑,见乌孙西王母,然后才学得脱离野蛮。在他口中,言必称乌孙,仿佛这天下的东西,皆是那已然湮灭于历史之中的乌孙所有。
本来赵和也就听听,但见他接下来话锋一转,声称犬戎乃是乌孙旁支,继承了乌孙基业,赵和就不乐意了。
他一把揪住尉吣,将他从马上扯了下来,然后带到一根被视为建筑物的石柱旁,揪着对方的耳朵说:“听!”
那尉吣本来只是吹吹牛罢了,见赵和这样生气,吓得两腿战战,莫名其妙地道:“听什么?”
“声音!”
尉吣咽了口口水,当真侧耳倾听,却什么异样的声音也没有听到。
或者说,除去呜呜的风声,并无别的声音。
龙城这边时时都有大风,风声如泣如诉,若是夜间听到,当真如龙吟鬼啸一般。赵和松开手,推了尉吣一把,将他推到石柱之上,冷笑道:“听到风声没有?”
“听,听到了……”
“这一片地方风大,风夹杂着细砂,不停打磨山石,千万年不绝,于是将石头磨蚀,成了如今这片景象。我们秦人早有俗语,叫作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水能穿石,风自然也能磨石。因此这里根本不是什么乌孙故都,不过是造化神功所制。”
赵和说到这,扬鞭往着周围一指:“若这里真是一座都城,这么大的都城,足要居住百万甚至数百万人,周围皆是荒漠,粮食与水从何而来?”
尉吣所说的不过是犬戎人中流传的一些传说罢了,哪里值得推敲,听到赵和这样说,他愣了愣,环视四周,心中顿时了悟。
赵和说的没错,若乌孙国都真的这么庞大,拥有如此多的人口,只凭借附近的绿洲,不可能养活这么多人。
“这个……这个……”
尉吣喃喃不知如何接话,赵和又甩了甩鞭子,在空中画出一个大圈:“这世上能够在一座城市之中养活这么多人口的,唯有大秦……你们自吹自擂倒还罢了,我只当笑话来看,但你们吹嘘自己之余还想要踩大秦一脚,就得问问大秦学者同不同意了。”
周围一片哄笑,陈殇更是扬声道:“何须问大秦学者,先问问我们大秦武夫吧!”
不知谁人唱起秦地的歌谣来:“纠纠武夫,卫我大秦,王师所指,万众归心。纠纠武夫,拓我秦壤,王旗所指,士卒所向。纠纠武夫,诛我秦敌,王旌所指,战车所驰……”
这是秦人武士们的歌曲,先是一人唱,然后十人唱,最后是众人唱。便是王鹿鸣,也从马车之中伸出头来,扬着下巴唱起这曲子。
于阗使者们皆是默然不语。
过了龙城,护送的敦煌边军返回,只留下原本属于使团的五百余人。再往西南行了十日,到得绿洲中的第一个国家楼兰。
因为之前便有于阗人携秦使一起来此,所以楼兰人知道会有一个庞大的大秦使团经过,已经做好了准备。楼兰距离大秦算是近的,他们对秦也极为恭顺,从他们口中,赵和得知犬戎金策单于因为两场入侵战争而实力受损,如今已经远离了南疆之地,前往极北零丁洋附近放牧去了。
自楼兰再往西南行十日,到了若羌国,若羌国同样恭顺,对秦使可谓奉承有加。他们对于使团所携带的丝绸极是欢迎,只花了十匹绸缎,使团便在这里获得足够五百余人所用的补给。休整数日之后,使团再向西南而行。
这次运气不太好,途中遇到沙暴,耽搁了三日。沙暴结束后清点人手牲畜,走失了十余头驼马,还死了三个人。众人再西行七日,抵达且末国。
到了且末国,于阗使者又趾高气昂起来,他们对且末人呼来喝去,甚是无礼。且末人则是忍气吞声,曲意奉承,反而将大秦使团冷落于一边。
赵和问了雇请的向导,知道这也难免,于阗乃是西域南疆大国,且末则只是一个小国,而且距离于阗不算太远,时常被于阗人出兵威胁。故此且末人畏惧于阗,却对大秦不以为然,毕竟大秦的兵卒来且末,那都是三十余年前的事情了。
离开且末之后下一个国家乃是精绝国,此国风貌与此前诸国大不相同,这里因为自昆仑山上流下的冰雪融水丰沛,所以池沼遍布,到处生长着芦苇。但是此地气候炎热,蚊虫众多,使团队伍之中有人擅饮生水,又为蚊虫所呆咬,结果发生虐疾,寒热交替,随团医者束手无策,只能看着其死去。
精绝国只有万余人口,兵士五百,国小力弱,接待使团有些力不从心。众人并没有在此多呆,只停了二日,便再度前进。
下一站,便是他们此行的最终目的地:于阗。
从精绝到于阗这段路程是所行以来最为顺畅的,既无风沙,也没有疾病。众人贴着昆仑北麓而行,望着四季白雪覆盖的昆仑山巅,一个个都是心旷神怡。
因此只用了六日时间,他们就来到了于阗国的外围。
“我们于阗乃是西域大国,如今有民众百万,控弦甲士十万!”到了这里,于阗使者尉吣又得意起来:“南疆大小诸国,皆要听我于阗之号令……你们瞧,那便是于阗城!”
众人顺他所指望去,看到的是一座夯土为墙的城池。
这座城池风格与大秦绝然不同,论其规模,甚至比不上大秦一上郡的郡城,比如说赵和曾经去过的齐郡历城,就比起它大得多。以其规模而论,赵和估计里面住着七八万人就是极限,考虑到居住的舒适性,人口可能还要少些。
连都城都只有不足七万人口,那么于阗使者所吹嘘的百万民众,应当夸大了数倍。
不过西域诸国往往都只有几万人,哪怕夸大数倍,于阗也算得上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
赵和与陈殇对望了一眼,然后两人齐齐看向清河公主的马车。
马车中的清河公主也听到了尉吣所言,她没有出声,只是轻轻敲了一下玉磬。
这玉磬是清河陪嫁的礼器之一,与之相应的还有几位精擅秦乐的歌者与舞者,为的是让清河在异国他乡也能有乡音可听。
但她一敲玉磬,鸿胪寺出身的正使石轩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石轩看了看左右,便指着一块地方沉声道:“在此立营。”
尉吣一愣:“石大使,为何不快快进城?”
石轩道:“大秦,上国,于阗,小国,大国公主嫁于小国之君,乃是下嫁。既是下嫁,小国当来迎接,以示尊敬……这是礼仪。贵国若不守礼,公主便不入城。”
尉吣脸色变了变,想要发作,但旋即感觉到有人在注视着自己。他侧脸去看,发觉赵和笑吟吟在那观望,于是又缩了一下脖子,陪笑着道:“小国之人,不识大秦之礼,还请见谅。我这就回都中,请君上遣使前来迎接公主。”
石轩沉声道:“岂可如此草率,你回去之后,禀报贵国之君,要迎公主,第一他先得沐浴斋戒,第二得奉上重礼,第三得亲自郊迎……”
赵和听得直乐,这一系列的礼仪,他在咸阳时觉得头昏脑胀很是无聊,但用来折腾这些狼子野心的小国,倒是恰到好处。
尉吣连连点头,也不知道是不是记下了。当石轩的九条条件都说完之后,他正想离开,却被赵和又叫住了。
“尉使臣,请留步,石大使说完了,我这个副使还要补充几句呢。”赵和拿着腔调说道。
尉吣面色一变再变,但又忍了下来:“请讲,请讲。”
“来,来,我陪你边走边讲。”赵和道。
尉吣可是很清楚,赵和这副使,比起石轩那正使更为难缠,他有心不理会,可看到赵和的模样,又担忧此人发怒,不得不陪笑着跟随。
“我倒没有别的事情,只是初到于阗,向尉使臣打听点消息,听闻于阗盛产美玉,是也不是啊?”
第五二章、真真假假
尉吣愣住了。
他很懂赵和此语之意,这分明是在向他索贿!
这一路上,他不怕正使石轩,但对这个副使赵和可是忌惮有加。石轩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所谓礼仪,可总有办法说服,唯独副使赵和,油盐不进,软硬不吃,难缠得紧。
却不曾想,才一到于阗,其人便开口索贿。
虽然赵和没有明说,以尉吣对其人的了解,若是自己不答应下来,只怕接下来的婚事还会有变化。
相反,若是能够凭借几块美玉,便让此人在婚事上大开方便之门,那么倒也可省去许多麻烦。
心念转到此处,尉吣面上就堆起了笑:“于阗正是和田美玉所产之地,不过玉乃宝物,要机缘巧合才能得到……赵副使若是有意,我会为副使留心此事!”
赵和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又道:“我们既来贵邦,当依贵邦之风俗,你们有什么禁忌风俗,说与我们听听,莫要无意中冒犯了,伤了你我两家和气。”
尉吣连连点头,当即说了一些于阗人的风俗禁忌。也没有太多,无非就是禁伐树木之类。
“那我们使团要用木柴,当如何去取?”赵和听到禁止砍伐河道两岸的林木,扬了扬眉又问。
“河道两岸禁止,但偏远之地则不禁。”
赵和点点头,表示明白,当即当着尉吣的面,下令去远处砍伐木柴。尉吣见他没有别的要吩咐,当即带着于阗使团成员,快马向着于阗城进去。
“阿和,你还真遵守他们的风俗?”樊令跟在身边,听到赵和与尉吣的对话,便向他问道。
“一来少些麻烦,二来让我们到远处去砍柴,也方便我们打探消息。”赵和道。
樊令这才明白过来,他摇了摇头:“你们就是心眼太多!”
众人将帐篷搭建起来,原本还要结寨的,因为缺少木料,便只在营地周围挖出壕沟,用挖出来的泥与捡来的石块一起,堆成了简易的腰墙。这腰墙并无多大防御能力,不过是求个心安罢了。
这边还在挖沟搭墙,那边尉吣等人很快又回来,他一见赵和,便向赵和告罪道:“赵副使,我去与我国国王禀报了,国王说使团远来是客,没有让客人自己去伐柴的道理,故此每日柴木,我们都会派人送上。”
赵和笑眯眯地道:“如此更好,如此更好……不知美玉之事,尉先生有没有帮我留心啊?”
尉吣哂笑道:“赵副使,美玉非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还需要机缘,请副使耐心等候,等君王与公主成亲之后,自有美玉赐下为贺。”
“行,行,我都迫不及待了。”赵和搓着手道。
尉吣此来还有回应石轩的那些要求,什么斋戒沐浴,什么亲自来迎,全部都答应下来,答应得还挺爽快。而且不一会儿,从于阗城中便真出来了近千人,这些人身着皮甲,手执铁刃,声势不小。他们来到秦使营前,便也开始扎帐立寨,不一会儿,便在秦使营外三百余部处,也立下了帐篷。
据尉吣所言,为示诚意,于阗王就将在这帐篷中斋戒沐浴,只等七日之后成亲。
赵和抱着胳膊站在营外,看着于阗人在那为婚礼忙碌,在尉吣离开之后,他脸上的笑容渐渐收了起来。
“这下子好了,他们给我们送柴,我们不能到远方去打探消息了。”樊令在旁道。
“你话很多,你知道不知道?”赵和侧脸望他。
樊令嘿嘿笑了笑,恰这时,从于阗人那边,有一只狗跑了过来,只不过这只狗远远地一见到樊令,顿时夹着尾巴,呜咽着向回逃走。
“这狗很怕你啊?”赵和道。
“那是自然,经我手宰杀的狗,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这狗见了我没有不怕的!”樊令得意洋洋地道。
赵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道:“你可知道,为何犬戎被称为犬戎么?”
“谁知道,我也不知道为何你叫赵和啊。”樊令哈哈大笑。
赵和也笑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