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浮浪子!”
他们这边玩闹着,那边的马越冷哼了一声,低低对石轩说道。
石轩看了他一眼:“我倒觉得这样也好,这一路不凄冷,有他们几个闹,热闹得紧。”
“那也得看看周围情形才行,这是哪儿,这是敦煌,这里最为鱼龙混杂,往来的商队之中,不知多少胡人的眼线耳目,不知多少与马贼悍匪相勾连!”马越冷笑道:“你瞧着吧,若这般下去,他们肯定要大吃苦头!”
石轩心中一凛:“朝廷在敦煌郡驻有重兵,还能有什么苦头?”
“重兵?那是烈武帝时的事情了,如今敦煌的两个都尉所,兵员莫说足额,能有一半就算是不错了。”马越闷闷地道。
石轩面色更是大变:“果真如此?大将军不知晓么?”
“大将军知不知晓,我是不知晓,但这里的事情,郡守知晓,都尉所的两位都尉也知晓。”马越指了指周围:“甚至这里的百姓,往来的胡商,都知晓。烈武帝驾崩之后,武备驰废,两年前犬戎入寇,又抽调走了部分精锐,到现在也没有归还,石大使,你莫要以为在边塞之内就高枕无忧了!”
说到这,马越又愤愤地看了赵和等人一眼:“偏偏中枢之地,京都之中,却又尽是这样的货色……还偏偏让他们有了功名声望,我在敦煌杀得数十上百胡寇马匪,却仍然只是籍籍无名之辈!”
石轩自然知道马越心里的怨气。
他的怨气不仅仅有与赵和之间的私人恩怨,更重要的是身为边郡英杰而觉得不公平:在咸阳城中,象陈殇这样的无赖子弟本领不大惹祸的能力不小,偏偏有的是立功受赏的机会,做三两件事情便惹得京师瞩目;而在边郡,他马越武勇超群,劳苦功高,却仍然只是一个微末军职,要靠到咸阳去跑关系,才得到九卿的青睐,有了立功的机会。
便是石轩自己,心底也不是没有怨气的。
想到这里,石轩同情之生大生,轻轻按住马越的手臂,低声道:“马贤弟,我年纪比你长,就托个大,称你一声贤弟。”
马越看了他的手一眼:“石大使有话直管说。”
这分明是拒绝石轩的示好,石轩哑然一笑,知道这厮身虽卑微,心却高傲,也不着恼,只是收回手道:“这世上原本就是不公的,若这世界真的公平,你我之辈也不要想出头了。正是不公,你我才应当少怨天尤人,多做些实事,给自己打拼出功名富贵来!”
这话是老生常谈,却也是石轩沉沦下吏多年的经验,只可惜,他说与马越听,却是对牛弹琴了。
在马越看来,他石轩与赵和等人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赵和等人。毕竟赵和与陈殇胆大妄为,还占据了一个胆大的优势,而石轩在多年文吏的生涯之中,已经失了锐气,只见唯唯喏喏,不见丝毫男儿气概。
因此马越只是应付地点了点头。
不等石轩再说,马越拱手道:“我是这敦煌出生的,家中在此尚有族人,正好进城来无事,我去打听消息,看看塞外是否有异动,再来禀报石大使。”
他说完之后,不等石轩同意,便径直离开。
石轩看着他的背影,笑容凝固起来,微微摇了一下头。
此人有才,但不可大用。
赵和用眼角余光看到这一幕,同样也摇了摇头。
只不过他想的却与石轩不一样。
马越此人有才,但只适合独当一面,不可使之屈于人下。
这种人要捧着,才能让他将才能全部发挥出来,稍有拘束,他便会生出憎怨之心。除非绝世才俊,一代雄主,否则普通的上司是驾驭不了此人,甚至有可能遭遇此人反噬。
最初见到马越时,赵和确实是有招揽之心,只不过经过市井中的那次误会之后,他也息了这个念头。天下有才能的人多着,马越虽然勇武,却并非不可替代,根本用不着拿热脸蛋去贴对方的冷屁股。
不仅用不着,而且这一路上,赵和都很警惕其人。
敦煌郡守裴显早就做了准备,和亲使团人数不少,因此被他安排在城中的军营之内。原本他是要将郡守府让出来给清河居住,但清河婉拒了这个建议,而是要求与使团宿在一处。众人安排下来之后,在此要暂歇五日,然后再西出玉门,继续前行。
赵和这五天没有歇着,与陈殇一起往敦煌城中四处乱跑,他们便衣出行,带着阿图等人,只说是准备出塞的商人,与云集于此的胡商们在一起打交道,其成果是与胡商打了三场架,打伤了对方七八个人,自己也有人被石头砸破了头皮。
不过打了架的几位胡商,事后都与他们甚是亲热,得知他们要去于阗,一个个吹嘘自家在于阗有多大的势力。在与他们的交谈吹牛之中,赵和算是将于阗的消息打探清楚了。
此前朝廷也搜集到了于阗的一些资料,于阗使者在咸阳时也反复吹嘘过于阗。在旧的资料中与这些使者的吹嘘中,于阗是个带甲五万、方圆万里的大国。但从这些胡商口中,赵和得知于阗不过是沙漠之中的一座城邦,治下仅有于阗一座城,共有三万余人,另外还统辖周围近二十个游牧部族,约有十万人。也就是说,于阗若是举国征兵,将所有适龄的青壮男子都征发出来,大约可以勉强凑齐他们所吹的带甲五万——只不过这样,于阗国只怕转眼就要内乱而灭了。
实际上于阗王能够动用的兵力,不过是两千余人,只有在大战起时,他才能临时招募到一万左右的兵力出战,再多征人手,底下部族就要叛乱了。
但是西域天山南北两道,已经失陷了的原安西都护府不提,天山南道的西域三十六国,于阗这样能够出兵万人的已经是大的。故此周围不少绿洲小国,都会听命于于阗,唯其马首是瞻,如此一来,这些仆从国少则两百、多则八百,也能凑出五千人马,一万五千的数量,进取尚不足,但已经能让于阗成为西域三十六国中举足轻重的大势力,进而影响到整个西域诸国在大秦与犬戎之间的选择了。
“朝中诸公不明形势,被孙谢之流蛊动,以为和亲之后凭借于阗之力就可以拉扰西域诸国,牵制住犬戎,使其不得南下……看来当真是太过想当然了。”弄明白这些之后,夜间赵和与俞龙等人对着地图,叹息着说道。
俞龙摇了摇头:“不过话说回来,若非如此,我们也没有机会来这里了解西域情形,我在咸阳城中自己绘制边疆舆图,现在想来与朝堂诸公一般,也是坐井观天自以为是。”
“我倒觉得你们不必如此想,毕竟那些胡商说的也未必全真,我看他们的话,也只是半真半假,究竟西域是什么情况,终究还是要去了再说。”戚虎道:“不过,阿和,还有横之,你们究竟想做什么,现在可以说了吧?难道你们当真甘心做送亲之使,将人送到于阗别的男人榻上去?”
他一边说,一边还向外边抬了一下下巴。
陈殇顿时暴怒起来,却被赵和按住:“戚兄长又没有什么恶意,他心思最多,在激你呢。”
陈殇大骂道:“就知道戚王佐心思都为狡狯,看起来威风凛凛一武将风范,却满肚子鬼鬼祟祟算计心肠,比起上官鸿那老儿还要多!”
拿丞相上官鸿与之相比,戚虎就只当陈殇是在夸赞自己了。
他盯着赵和,又问了一句:“到了这里,阿和你还什么都不说?”
赵和沉默了一下,然后笑了起来:“有些事情尚不能说,但我可以跟你们透个底。大将军明知道我与横之兄都不是安分守己的家伙,却还力非众议,让我们加入使团,是因为他知道……我们无论如何,都会做最有利于大秦的事情。”
“最有利于大秦的事情?”戚虎喃喃说了声,然后与俞龙对望了一眼。
他二人都猜到赵和有一个极为大胆的计划,却不明白这个计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现在看来,知道这个计划的除了赵和陈殇之外,还要多一个大将军。
既然大将军知道,也就意味着,无论他们此行捅出多大的一个窟窿,也有人会兜底。
这让二人原本多少有些担忧的心稍安下来。
就在这时,外头高凌的声音响起:“谁人在窥视!”
几人神情一愣,然后听到一个声音响起:“石大使有请赵副使。”
却是石轩的一个伴当过来,只不过此人在黑夜之中行动有些诡异,故此被高凌所阻止。
赵和也皱了一下眉,这个时候,石轩请他有什么事情,难道是商议离开之事?若是如此,为何不等到白天再商议,偏偏是这夜晚时分?
第三一章、不惮恶意
石轩阴沉着脸,怔怔地望着墙上挂着的舆图。
他不是蠢人,相反,能够在没有什么大靠山的情况下,进入鸿胪寺这清贵的衙门,屹立多年而不倒,至少在官场之上,他绝对算是一个聪明人。
因为在鸿胪寺多年,他也习惯与藩属邦国打交道,所以在他看来,自己此次出使,最大的麻烦并不是来自于于阗,而是来自内部。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还没有离开大秦,于阗人就来找麻烦了。
他正恼怒之时,听到外头的脚步声,心中稍稍放了下来。
这应当是赵和来了,这件事情,不只是他一个人的麻烦,也应该让赵和与他分担。
不一会儿,赵和出现在他面前,身边还站着一高一矮两个壮汉。
高的是阿图,矮的是樊令。
石轩目光在二人身上扫过,然后对赵和沉声道:“赵副使,于阗使者要求我们调动军马护送公主。”
赵和眉头一皱:“我们原本随行护卫就有二百余人,加上郡中派出的五百郡兵,已经有七百余人了……他们是什么意思?”
“于阗使者声称,得到商人示警,最近有几伙不知何部的马贼,在敦煌至于阗之间甚为活跃,马贼数量甚众,有可能会联合起来袭击公主的车队。”
“马贼?大的马贼也不过是百余人,小的就是十余人,凑到一起,也没有我们人多。而且马贼的装备单薄,我们调动的虽然只是郡兵,可我看了装备,都甚是精良,又全是边郡郡兵,不是咸阳左近那种徒有其表的样子货,马贼敢来打我们?”赵和冷笑了一声:“这于阗人是想生出事端吧?”
石轩有些惊讶:“真有马贼?”
“我这几日也打探了些消息,确实有马贼,这条商道上自古就有马贼,剿之不绝,有些部族本身也时不时当一回马贼。”
石轩来回踱了几步:“若真是有马贼,那倒还真要小心了,我们就算不怕马贼,但若惊吓甚至伤着了公主殿下……那可就不好了。”
见赵和不以为然,石轩摆了摆手:“赵副使,王姑娘便在公主身边,若公主有个闪失,她必然也不安全,能够让此行更安全一些总是好的。”
赵和皱了皱眉,想到王鹿鸣的安危,倒真不好再说什么了。
“只是敦煌郡兵不足,能够抽调出来的都给了我们,到哪里再去抽调军士护卫?”石轩喃喃说道。
他目光重新回到舆图之上,先是在敦煌左近的几个郡打了个转儿,最终还是向西边移了过去。
那里绘有两面旗帜与两座城关,一座为阳关,另一座为玉门。
“阳关都尉所有兵五千,玉门都尉属有兵四千……”
赵和却是心中一动:“石大使的意思,是动用这两处都尉所的边军?”
“如今犬戎主力尽在雁门以东,这边已经许久没有大队犬戎来袭扰,从其中抽调些人手,应当没有关系。而且玉门与阳关,都是天下雄关,就算有个万一,犬戎人急切也无法破关而入。”石轩想了想,有些犹豫地道:“我不太通军事,你觉得……可不可以?”
赵和目光也移到舆图之上。
石轩的想法很正常,按照常理,这当然可以。
但是,赵和还是感觉到一丝不安。
也不知这是他的本能,还是他在铜宫那种环境中长大养成的特性,他总是极度缺乏安全感。
在舆图前站了一会儿,赵和回头道:“我们最迟可以拖延多久出塞?”
“拖不得多久,于阗的使臣已经急不可耐了。”
赵和揉着自己的下巴,微微叹了口气。
“这事情是于阗使臣提出来的,急不可耐的也是他们,你说……于阗人是不是另有打算?”
石轩愣了一下:“另有打算?”
“他们并不是真心要和亲,而是……与犬戎人勾结?”赵和缺乏安全感的特性,让他从不惮于从最恶劣的情况下推测别人,在咸阳时他对天子嬴吉与大将军曹猛是如此,在这里对那些于阗使者更是如此。
可这话让石轩悚然动容:“你是说,往咸阳求和亲之事,完全是于阗人在演戏,他们串通了犬戎,目的只是借此……调走两关的守军,给犬戎人创造夺关的机会?”
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