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星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星穹-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了,咸阳四恶他们,如今也都有了官职,我特意问过,他们屡立战功,陈殇如今是羽林军尉将,管着一千人,我总担心他能不能管好。俞龙在大将军府任掾吏,大将军对他甚是欣赏。戚虎这厮有个好岳丈,如今在北军里已经是一名军侯,再升一升就是军司马了。李果最倒霉,他随你去齐郡,错过了与犬戎人的大部分功劳,加上大将军对他不甚待见,所以如今他在虎贲军中任一个屯长。”
  这些事情,赵和已经通过往来的信件知道了,因此也笑了起来。
  虎贲军因为在咸阳事变中立场有问题,再加上与犬戎战中战功不突出,所以大将军回军之后,便将他们从咸阳城中打发到咸阳城外,在上林苑一带进行军屯,李果到虎贲军中任一屯长,确实是倒霉,甚至还比不得他带领护军护卫赵和去齐郡时官职高。
  不过在咸阳城为官总是胜过在外地任职。
  “你这次回咸阳,可以和他们又聚一块了,或许没多久,咸阳四恶就要成为五恶。”嬴吉又道。
  他说了一番话之后,终于也沉寂下来,好一会儿,才苦笑道:“我在咸阳城里,在这皇宫之中,便如同居于囚笼之内,什么都看不到,什么也听不到,所以能和你说的就只有这一点儿,哪里比得上你,有那么多的新鲜之事可以说……你再与我说说你在齐郡的经历吧!”
  赵和却知道,这是自己告辞的时候了。
  他随意捡了自己在齐郡的经历说了两件,便以不打扰皇帝处置公务为由,向嬴吉请辞,嬴吉也没有挽留,又拉着他的手,亲热地将他送出门。
  在赵和离开之后,嬴吉若有所思地回到了书房之中,只不过书房里并不是空无一人,有另一个人正立于其中。
  “大将军可放心了?”见到此人,嬴吉问道。
  立于书房中的,正是大将军曹猛。
第八章、终于敢问
  离开皇宫之后,赵和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带人赶往大将军府。
  在上次的政变之后,大将军就换了府邸,其府邸离皇宫极近,只隔着一条横街。因此,没有多久,赵和便已经到了大将军府的门房之处。
  “请,请往这边来。”他才递上名敕,门房扫了一眼,立刻变了颜色,不顾在大将军府门前等候的诸多朱紫袍服的官员,直接将他引进内门。
  有官员向这边望过来,神情多少有些恼怒:“我自早到午,在此已经候了许久,为何还见不到大将军,此少年何许人也,怎么立刻就进去了?”
  他不敢对着大将军府的仆役发牢骚,因此只能和身边同候的官员嘀咕,同座的官员用一种看白痴的目光扫着他:“你不认识方才进去的那年轻人?”
  “谁认识这无名之辈,无非是借助父祖余荫而得显爵的世家子弟罢了!”那官员道。
  “那位便是赤县侯。”同座的官员噗的一笑:“借助父祖余荫?人家的关内侯之位,可是在勤政殿上杀了一个大宗正、逼死一个御史大夫,然后又掀下一个伪帝,这样得来的,这也算父祖余荫?”
  发牢骚的官员脸色顿时变了。
  虽然真正见过赵和的官员不多,但来到京城,谁不知道赵和在当今天子即位上所立的功勋?
  他不但与当今天子有旧,所说还甚得大将军的赏识,所以大将军对他委予重任,他也不负所望,去齐郡一趟,就弄倒了一位两千石的大郡郡守!
  混杂在这群官员之中,穿着青袍的孙谢嘴角边噙起了一丝冷笑。
  他很是瞧不起这些在大将军门房处还嘀咕议论的官员,这些人如此沉不住气,哪里是能够托以重任者。
  据他所知,大将军的门房仆役,除了接待来访的客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便是暗中观察这些客人的情绪反应,记录他们的一言一行,以备大将军的几位亲信幕僚品评。
  唯有经过这些幕僚品评,认为可堪得用的人,才可能在排了两三次队之后,成功见到大将军。
  他微微闭上眼,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之上,不再理睬周围那些嘈嘈切切的议论。
  但他的心里,其实也是挺好奇的,赵和怎么在这个时候返回咸阳,他回来会不会对自己的计划造成影响?
  赵和被引入内门之后,经过两进门,来到一处弯弯曲曲的长廊。
  在这长廊两侧,坐着七八位官员,还有两位身着常服者。
  这些官员比起外头那些惴惴不安者要闲适,他们到了这里,如果不出意外,都能在今天见到大将军。
  见到赵和来,有认出他的,向他拱手行礼:“赤县侯几时回的咸阳?”
  “原来是赤县侯,久仰久仰!”
  众人纷纷上来与他见礼,赵和也一一回礼。
  那两位身着常服者待众人的纷乱稍定,笑着迎上来:“冯远、李慕毅见过赤县侯。”
  赵和心念一转,他知道这二位。
  他们虽然没有官职在身,但是大将军曹猛亲信幂友,大将军的公文有不少就是二人起草润色的。
  与二人见礼之后,他又隐约觉得不对,似乎有什么人在窥视着自己。
  他只装不知,只是入座之时,飞快地往那边瞄了一眼。
  是长廊靠的墙上,隐约有些缝隙,那窥视的目光,似乎就是从缝隙中出来。
  “我此次来是向大将军述职的,不知大将军如今可有空闲?”赵和问道。
  “呵呵,我们都在等,大将军尚未开始见客。”他身边一个官员道。
  赵和记得此人开始通报自己身份,姓裴名显,原是凉州敦煌郡守。
  敦煌郡是小郡,与其说是一郡,其治下人口尚不及齐郡定陶一县,只不过因为是边郡,所以这个裴显官职俸禄一千石。此次入咸阳,是因为陪同于阗国使者来此。他早就听说过赵和的大名,现在仔细看,不过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虽然相貌清秀,但也并不是十分出奇。
  不过他从边郡来此,在京城之中没有什么人脉,并不敢因此就小看赵和。相反,他对赵和相当热情,显然是误会了赵和与大将军的关系。
  “诸位请静一静,大将军开始会客了。”赵和与这裴显聊了一会儿之后,一个仆役出来对冯远、李慕毅二人嘀咕了两句,冯远咳了一声道。
  他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划过,然后停在了裴显处。
  “裴郡守,大将军要先见你。”
  裴显露出惊讶之色,其余官员也个个神情异样。
  大将军最先见裴显,分明是对他最为重视,但他不过是伴随着于阗使臣回京述职,有什么值得大将军重视的?
  在此之人,没有愚者,彼此之间虽然没有过多交流,但片刻之后,几乎所有人都露出若有所悟的神情。
  对大秦来说,如今最大的敌人,仍然是犬戎。
  上回犬戎入侵,虽然大秦也重创了犬戎,可这个强悍的游牧部族元气未伤,反倒是大秦北部诸郡,损失非常严重。民间群情汹汹,都嚷着要北伐报复,可是官员们却明白,以大秦如今的财力人力,短时间内要想的不是报复,而是如何避免犬戎人再度大举南下。
  这样一来,位于西域的于阗诸国,就成了重要棋子。
  于阗使者此时来大秦,恐怕也正是看到了这个机会,跑来讨要更多好处的。
  大将军接见裴显花的时间比较长,足足大半个时辰之后,裴显才一脸复杂地走了出来。
  紧接着,大将军又见了来自江南吴郡的一位官员。
  只不过见这位官员花费的时间就短了,很快此人便出来,神情同样复杂。
  直到第五位,大将军才见赵和。
  跟在冯远身后,赵和走进大将军的书房,却见这里的陈列摆设,与此前旧府邸处的陈列摆设没有什么区别。
  大将军倒是个念旧的人。
  “赤县侯,你来了?”大将军曹猛正在案几之前提笔写字,见赵和见来,他点头示意,然后指了指身前:“坐。”
  在他的案几前,有个锦凳。
  赵和坐了上去,大将军一边继续低头写着东西,一边说道:“快两年没有回咸阳,是不是觉得咸阳城有些陌生了?”
  “我原本对咸阳城就不太熟悉。”赵和道。
  大将军曹猛听了哈哈笑了起来:“我怎么觉得你有怨气,还没有熟悉咸阳城,便被我打发到齐郡去了。”
  赵和听出他调侃之意,没有回应这句话。
  “当初让你到齐郡去,我其实更想借助的是萧由的本领,只不过没有想到,他在齐郡却仿佛消失了一般,真正把大事办成的,还是你。”大将军又写了一段文字,然后放下笔,坐正身躯,再次向赵和点头:“做得很不错,赤县侯,你没有让天子和我失望。”
  赵和面无表情。
  “以你的本领,原本该将你外放一郡为郡守,不过你朝中有人说你杀气太重,建议要么将你放到边军之中去,要么就留在咸阳城。我琢磨着你每到一处,必生事端,如今朝廷无钱无粮,禁不起你这样折腾,所以边军是不能放你去的,只有暂时放在咸阳。你去国子监,在那里担任一下祭酒,反正也是你在稷下学宫中的老本行,而且用不着你去上任,挂个名即可。”曹猛根本没有问赵和齐郡发生的事情,而是直接说了自己对赵和的安排。
  赵和抿着嘴,仍然没有说话。
  “嗯?你有意见?”曹猛抬眼看他,面上的笑容渐渐收住。
  曹猛笑的时候,显得甚是平易近人,但当他收住笑容,双眉微吊,则又隐隐带着一股慑人的煞气。
  “我有一件事情,想要向大将军请教。”赵和却不怕他的煞气,与他双眸相对,平静地说道。
  曹猛盯着他好一会儿,嘴角又浮起了笑。
  “你终于敢问了?”曹猛道。
  “两年前就想问,只不过那个时候,觉得问出来大将军也不会回答。”赵和道。
  “那你觉得我现在就会回答?”
  赵和沉默了一会儿,目光有些茫然:“我猜不到大将军的心意,所以不知道,但总得试上一试。”
  曹猛从案几前起身,他身材高大,哪怕赵和如今已经长了不少个子,但仍然从他身上体会到压迫感。
  “你的问题,我不是不愿回答,而是不能回答。”曹猛缓缓道:“星变之乱,直接因此而死者逾六万,其中有爵禄官位者及其家人,便超过万人。彼时咸阳城中一片混乱,你一个襁包中的婴孩,又未曾登记在册,实在是无法找到你的家人。”
  他二人没有明说,但赵和想问什么,曹猛却一清二楚。
  赵和想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
  “最初之时,你的事情,是先帝亲自过问,交由温舒安排,彼时我知道之后,心里也大惑不解,先帝明明让我将太子遗孤带走,为何还要如此关注你……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其原因。你可以去查朝廷中的档案,若是能查明白来,我倒也很想知道这其中的因果。”曹猛又道。
  赵和低下头,好一会儿之后,他才又抬起眼:“多谢大将军。”
  “行了,你先回府去,好生休息一段时间,有空就入宫多陪天子。”曹猛又回到座位上,开始继续在纸上书写。
  赵和默默行礼,但当他转身背对大将军时,他的眼中,终于闪过一丝难以隐藏的惊疑!
第九章、要劝你来
  离开大将军府之后,赵和一直沉思。随行护卫的姬北与高凌,明显感觉到他情绪不对,因此两人也没有多说什么。
  让赵和陷入沉思的,是天子嬴吉与大将军曹猛的关系。
  嬴吉在对他的时候极是亲热,但话里话外,还是隐隐透露出对自己不能亲政、大将军禀政的不满。当他一流露出这种情绪时,赵和就大为警惕。一是因为嬴吉不是沉不住气的嬴祝,当年能将自己的身份瞒得死死的,当一个市井小游侠儿的人,绝对不应该是这种口无遮拦之辈;二则是因为嬴祝的前车之鉴就在那儿,嬴吉在三五年之内,应当不会有些轻举妄动。
  故此,嬴吉的表现极不正常。
  再就是大将军。
  大将军对齐郡的事情没有问,这倒不出赵和意料,毕竟往来的公文、朝廷派出的密谍,都足以让大将军熟悉齐郡的情形。让赵和觉得意外的是,大将军并不打算将赵和在齐郡的经验进行推广——这可是能够将粮食增长三成的经验,若能推行全国,对于如今处处捉襟见肘的大秦朝堂,该是多大的补益!
  这只证明一件事情,在大将军看来,推广齐郡经验的弊端大于利益。
  那么弊端何在?
  赵和不认为大将军会心胸狭窄到嫉妒自己的功绩,但除此之外,实在想不出什么原因导致他拒绝推广。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他心念一转:“去丞相府!”
  在丞相上官鸿的府邸之中,他比起大将军府还要失望。大将军好歹还见了他,可丞相上官鸿根本婉拒了他请见的要求。
  赵和心中更是警醒,莫非朝堂之上又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