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星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星穹-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远远看到赵和,合掌行礼:“二师兄。”
  哪怕鸠摩什事发身死,他对赵和的称呼依然没有改变。以往赵和还会否认,但在鸠摩什死后,他反而懒得否认了。
  “莲玉生,你已经下定决心了?”赵和沉声道。
  “是,我心中有大惑,大惑不解,不足以传道,所以我准备要去天竺,我要到浮图开悟之地去看看。”
  赵和嘴唇微微抿了抿,目光轻轻闪动。
  莲玉生要离开大秦,带领浮图僧们去天竺。
  赵和知道,他若是想要挽留,自然会有办法,比如说,将寺产还给浮图教,许其在齐郡的寺庙继续。但鸠摩什所犯罪孽太大,他当时就下定决心,没收所有庙产,严禁浮图教在齐郡传播,此时也不准备改变主意。
  “除了去天竺,若有可能,我还要继续向西,往天方、大食和西秦那边去看看,师尊曾说到一个预言,在他寂灭之后,我也曾经梦到绿焰吞噬天地……我要去探究这预言是否虚妄。”莲玉生又道。
  关于这个预言,赵和不是第一次接触,当初在咸阳城时,那位来至于阗的霍勒,与他手下奇怪的女占卜师、昆仑奴阿图,便将与他绿焰灭世的预言联系在一起。赵和并不太相信预言,但既然事情关系到自己,也不禁生出些许兴趣。
  赵和微微颔首:“若有所得,还请告诉我。”
  “那是自然,师尊曾经以为,我是于那灭世绿芒中为浮图教护持之人,但我以为,能当此任者,唯有二师兄才对。”莲玉生看着赵和,笑了起来。
  他目光原本极清澈,有如赤子婴儿一般,但此时赵和看着,却觉得其眼神深邃,宛若深渊,无法让人窥到其底。
  这或许是鸠摩什那蛊惑人心秘法大成之后的结果。
  “此去一别,也不知道何年才能回到大秦,今日二师兄来送我,我心里着实欢喜。”莲玉生又接着道。
  赵和抬起脸,望着远处的群山,没有看他:“我不是来送你,只是来看看这边的花圃罢了。”
  原来的清泉寺,将在莲玉生离开后更名为清泉山庄,主要作用就是种植蔓殊陀华花。这花的特殊作用,让其成为朝廷的控制作物,禁止民间私自种植。
  莲玉生听到赵和这话,面上浮起了一丝笑意。
  他想了想,从袖中掏出一个盒子。
  他将盒子递给赵和,赵和有些莫名其妙地接过来,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是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石头泛着铜绿色,表面不平,还有不少地方焦黑,看起来仿佛被火灼烧过。
  “这是什么?”
  “师尊那一日给我的星星铁,十五……如今是十七年前,星变之夜,绿芒星上落下许多流星,坠至地面多数都已消失不见,唯有此块,为师尊所得。”莲玉生合掌道:“我将它转赠给二师兄,一是我此去天竺,带着它多有不便,恐遗失于外国。二来……我有一预感,此物对二师兄会有大用。”
  赵和掂了掂那枚星星铁,原本他是不想要的,但听说是星变之夜绿芒星坠落的碎片,他又改了主意。
  “我暂时保管,你回大秦之后,若是想要回去,只管找我就是。”赵和说道。
  这枚星星铁,他当然不会随身携带,而是会放在一个绝对安全的所在。
  莲玉生将星星铁送给赵和之后,不知为何,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他再次合掌:“师尊有过,信徒无辜,还请二师兄公平相待……我去了。”
  赵和默然挥了挥手。
  最初时他其实挺烦这小浮图僧的,但交往得久了,其人一片赤诚,又博学谦逊,赵和对他渐生好感。朱襄之乱中,鸠摩什是罪首之一,但莲玉生却为挽救局面立了大功,赵和对他更是感觉复杂。
  此次其人带领浮图僧,远渡重洋,将赴天竺,天空海阔,浪高风急,也不知道是否还有再见之时,这让赵和有些惆怅。他在铜宫中自幼缺少玩伴,在咸阳里好容易结识了玩伴赵吉,结果一转身赵吉才是真正的逆太子遗孤,并且当了皇帝。来到齐郡又结识了莲玉生,也是与他年纪相近、志趣相投,但此时又要分别。
  一种孤独感,油然而生。
  莲玉生回到了一群浮图僧当中——齐郡浮图教最盛之时,僧众纷量多达千人,但此时仍然在莲玉生身边的僧众,只有区区二十余人。
  其余之人,不是死于战乱,便是破门出教,重新当了普通民众。
  这二十余人迎着莲玉生之后,又齐齐向赵和合掌行礼,然后转身离开。
  他们走出老远,莲玉生回头望来,看到赵和仍然立于原处,见他回头,还伸手挥了挥。
  莲玉生也挥了挥手,然后掉头前行,再也没有回头。
  “主公放心,他们乘的船是小人特供,船大坚固,水员都是走惯了海的,又有大食商人为向导,此去天竺,必然顺利。”赵和身边,靡宝见他依旧有些心神不灵,当即开口说道。
  赵和点了点头:“但愿如此。”
  “只是小人也人和主公告辞了。”靡宝笑道:“这一年来,小人已将管权的商路收拢大半,多出了不少物产,欲取其利,就必须拓展商道。小人准备去扶余国,然后再转向扶桑。”
  赵和笑了起来:“这一年多时间里,实在多亏了你。”
  这还是他第一次开口向靡宝表示感谢,靡宝顿时作泫然欲泣状:“主公若是多说几句这样的话,小人就不离开了!”
  “你还是早些给我离得越远越好吧。”赵和顿时收住笑容。
  靡宝咧开嘴又笑了起来,只是他的目光有些犹豫,好一会儿之后,他轻声道:“虽然说疏不间亲,但是……萧国相这个人,主公还是要提防一些。”
  赵和瞥了他一眼。
  靡宝伸手轻轻拍了一下自己的脸:“都说了疏不间亲,你还要多嘴,该掌嘴,该掌嘴!”
  “你啊……”赵和对他是十足的无奈了。
  “主公,大争之世……主公如今尽收齐郡人心,今后哪怕离开了齐郡,也要小心经营,这块地方,是主公基业之一。小人在扶余与扶桑若能打开局面,再为主公经营出两块根基,若是……”靡宝见周围没有别人,他又低声道。
  赵和微微摇头,靡宝立刻住嘴。
  “你当我是奇货可居也好,还是别的用意也好,现在都不要多思多想,做好眼前的事情就是。”赵和缓缓说道。
  “明白。”靡宝咧开嘴又是一笑。
  “这八月当真是离别之月,前些时日才送走了董伯予与鄱阳侯,嬴祝这厮被贬为鄱阳侯,跑到江南去了倒没有什么可惜,但董伯予对他忠心耿耿,始终不渝,倒让人敬佩。”赵和只说了一句,便又背手仰望远处,微微有些感慨。
  众人纷纷离开齐郡,就是他自己,又能在这齐郡呆多久呢?
第三章、死到临头
  “他要见我?”正在田间的赵和讶然问道。
  审谔用力点头:“正是,他一路上向职下提出了十六次请求,都是要见祭酒。”
  “他倒有脸提这请求。”赵和噗的一声冷笑。
  提出要见赵和的自然是朱融。
  在审谔接到他们之后,他就沉闷下来,再没有给任恕、袁逸上什么眼刺,偶有言语,也不过是三五个字。唯有历城在望时,他找到审谔,向审谔提出要见赵和的要求。
  他是囚犯,自然不可能去见赵和,他提出这个要求,实际上是想让赵和去见他。
  赵和对此却毫无兴趣。
  这厮种种作为,给齐郡与大秦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不知多少人因为他而家破人亡。鸠摩什与管权当时都为此付出了代价,可这厮却多活了一年多近两年时间。
  在赵和的心中,这厮已成过去,用不着再见了。
  “跟他说,我没有时间。”赵和冷冷地道。
  “是。”审谔恭敬应了一声,不过神情有些犹豫。
  赵和眉头微微撩起:“怎么,你想为他求情?”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职下以为,祭酒见见他也无妨。”
  赵和哑然一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不过是好好先生们的话语,有些人,至死不悔,活着的时候尚且不做好事,要死的时候,怎么能指望他们会发善念?”
  他伸出手,指了指面前那金黄的稻田:“齐郡今年引种的稻种,我还要对比不同稻种产量差异,事关千万人的性命,哪里得空去与一个不惜害死千万人只为了自己野心的人罗嗦!他的刑期是明日吧,让他安心等死。”
  说完之后,赵和便甩了一下膀子,亲自执镰,开始下田收割。
  审谔在他身后行礼告退,然后骑上马,又奔向历城。
  他径直来到稷下学宫,朱融便被关在学宫的地牢之内。
  黑暗的地牢之中,朱融枯坐一隅,靠着墙壁,一直在发呆。
  外头传来脚步声,他也没有抬起头。
  “朱公。”
  审谔的声音传来,朱融这才抬眼往那边望了一下。
  看到进来的只是审谔和两名剑士,朱融眼睛又闭上:“他不肯见我吗?”
  “秋收在即,祭酒忙着劝农,暂时抽不出空。”审谔道。
  朱融嘴角一扯,露出一个可怕的笑容:“也罢,反正损失的不是我……”
  “哦,我倒想知道,若我不来见你,我会有什么损失?”
  他话声未落,就听到赵和的声音响起。
  紧接着,赵和背着手,在四名剑士护卫下走了进来。
  审谔有些惊讶,开始赵和分明是不愿意来见朱融的,怎么一转眼就改变了主意?
  他却不知,在他离开之后,赵和心中一直有些不安,思前想后之后,他终于还是回到了稷下学宫。
  朱融抬头看着赵和,略一犹豫。
  与一年半之前的赵和相比,现在的赵和,相貌变化不大,但身材体型却有了很大的变化。
  如今已经满了十七岁的赵和,身高再度拔高,充足的锻炼和丰富的营养,让他终于追上了普通人的平均水准,不再算是个又矮又瘦的小个子了。而且他的手臂胳膊,明显十分壮实,在力气之上,也应该有了长足进步。
  过了一会儿,朱融才开口道:“赤县侯,今年秋收,粮食如何?”
  “预估所收粮食比起往年要多出三成。”赵和扬了扬下巴,颇为自负地道:“算得上是一个丰年了。”
  朱融喃喃重复了一遍他所说的“三成”,然后点了点头:“是,平时多出一成就是丰年,多出两成就可向朝廷献瑞,多出三成……”
  他说到这,撑着身体摇摇晃晃站了起来。赵和身边的稷下剑士都手按剑柄,警惕地望着他,他站直之后,拱手深揖,然后又拜伏于地。
  “你这是何意?”赵和眉头一皱。
  “我有愧于齐郡父老,赤县侯这一番功绩,也算是让我心中稍安。我不敢替齐郡父老,只能替我自己谢过赤县侯。”朱融缓缓坐起道。
  赵和默然。
  他也曾经调查过朱融的经历,此人早年为吏,完全是凭切真功实绩才爬上大郡郡守这两千石的官位上,若抛开后来所作所为不谈,其实是有功于齐郡的。
  但他最终还是堕落成自己曾经深恶痛绝并与之殊死而斗的人。
  “二十年……二十二年前,那时我才刚刚为齐郡郡守,从咸阳城中,有一人来找我,当时在场之人一共是四位。”坐正之后,朱融又开口道:“我,咸阳来的人,当时稷下一位学子,再加上鸠摩什上师。”
  赵和目光闪动,朱融要说这二十二年前的旧事,应当就是他想见自己的原因了。
  “稷下这位学子,赤县侯很熟悉,便是公孙凉。彼时在稷下,郦伏生与董伯予并称日月,交相辉映,但我却觉得,这个年轻的学子在二十年后会胜过他们二人,故此对其颇为青睐。”
  当听到公孙凉这个名字时,赵和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
  哪怕鸠摩什是他见过武力最强者,但真正让他心中生畏的,却只有两人。
  一位是大将军,另一位就是已经死的公孙凉。
  公孙凉虽然死于他手中,但他事后复盘,明白自己胜在借势成功,公孙凉在那样极为不利的情形下,生生挑起政变,几乎替嬴祝夺权成功,这其中的心智手段,其实远胜过他。
  “至于咸阳来的那一位,当时更是赫赫有名,公孙凉便是他带来的。”朱融说到这,又看了赵和一眼:“江充。”
  这个名字入耳,赵和就不只是瞳孔收缩了。
  他倒吸了口冷气,然后追问道:“果真是江充?”
  “正是江充,彼时他奉烈武帝之旨,巡视齐郡,停留于历城。那次会面,只有我们四人,但公孙凉与鸠摩什上师已经先后死去,我也活不过明日,至于江充……虽然烈武帝时就传来他的死讯,但我对此,一直将信将疑。”
  赵和深深看了他一眼。
  朱融只是将信将疑,赵和却是可以确定,江充没有死,至少是在烈武帝时没有死。对方的坟墓,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