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都他们两国看到有利可图,也可能在被后给我大清捅一刀,这是我们不能不防的。现在的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再有就是在吕宋岛的西班牙,他们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并且西班牙与葡萄牙两国相邻,一直就是分分合合,谁也说不准两国的关系。他们也有可能对我大清不利。虽然西班牙王国现在已经没落,但是他们的海军作战经验丰富,还是不能小觑的。”
彭玉麟说道:“皇上说得有道理,为臣已经做了一些准备,臣觉得这几个国家现在也不会想到我们大清对倭国的态度这样的强硬,所以他们现在肯定也不会有什么准备。同时,也不排除他们会以我们在虚张生事。
再有就是倭国,也不会想我大清与俄国之战还没有结束,态度就会如此强硬,他们肯定会认为我大清已经不能再支撑一场大战了。所以才敢在这个时候对琉球国动手。
我大清对俄国之战,虽然消耗了一定的财力,但是对我大清来说,根本就动摇不了国本。臣想,倭国肯定也会以为皇上在港口上是在虚张声势。所以他们肯定不会退出琉球的。
同时,这些国家肯定会认为,我们大清与俄国之战,最少也得三四年才能缓过劲来。即使我大清真的出兵,也动用不了多少的兵力。对倭国也占不到什么优势。
这就给我们偷袭倭国的那十二艘战列舰机会。臣打算对倭国之战,不能超过一年,应该速战带决,这样,葡萄牙与荷兰等国还没反应过来之前,我们就要击败倭国,这也是对其他国家的一种震慑,让他们都不敢轻举妄动。”
“好,这按彭师的计划执行,朕也说了,此次对倭国作战,一切皆由彭师决断,朕会在后面为彭师保障后勤,使彭师及参战众将士不用担心。
但是,我大清的准备也不充足,朕本来打算从台湾岛、库页岛、济州岛、对马岛等几处分别对倭国的本土进行进攻,但是现在的库页岛、济州岛、对马岛的军事设施还没有修建完成,不一定赶得上这次对倭国的大战了。
同时,我大清对朝鲜的事情也还没有解决完,所以也抽不出太多的部队参战,但是还是可以抽调出三到四个师的兵力参战的,再加上皇家第三军的五个师,也可以有八到九个师进攻倭国的本土。不知彭师认为这点兵力够用吗?”
彭玉麟想了想道:“皇上放心,有这八九个师的兵力已经足够用了。此战不象与俄国之战。俄国上陆上强国,并且主要战场还是在陆上,所以用的陆军比较多。
但是这个倭国这不一样了,他们只是一个弹丸岛国,只要我大清皇家海军能成功击败倭国的海军,那么此战我大清就已经取得八成的胜利了。
而整个倭国的陆军,起步也比较晚,没有经历过什么大战,并且全倭国陆军也不过十几万,所以根本对我大清的陆军够不成什么威胁。顾臣说有这八九个师已经够用了。”
载淳听后,知道彭玉麟想得很是周全,但载淳知道,这些个倭国人可是都如豺狼一般,打垮他们的军队容易,但是要想征服这个民族可是有些不可能的。
载淳想到这些,又接着说道:“彭师,还有一点您要注意一下。我大清陆军在登陆倭国本土作战,击溃倭国的陆军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要防备倭国狗急跳墙,到时全民抵抗我大清陆军,那时我们就很难办了。”
众人听后,都表示倭国很有可能这样做。载淳知道,他们肯定会这样做,因为都快要被灭种了,还有不反抗的。就象那一世,日军侵华,中国不也是全民皆兵吗?什么地道战、地雷战,使日军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载淳又说道:“所以朕并不想占领倭国,而是扶植起来几方亲清的势力,将整个倭国陷入混乱之中。我们也学欧洲的英吉利、法兰西等国那样,打开倭国的国门,让倭国成为我大清产品的倾销地。
同时将我们的毒品直接向倭国销售,对他们的财富进行略夺,同时也可以对倭国人的身体进行毒害。使他们再不能对我大清够成任何的威胁。
再有就是让倭国割地赔款,朕就是要让倭国再无翻身的机会,让他们永远的记住,不要再和我大清做对。
再有就是,彭师,我大清陆军攻占倭国本后,如果倭国人真敢反抗,那就不要留情,一律杀无赦。”
载淳说到这里,已经浑身透着杀气,面露狰狞之色。所有人都不知道载淳为什么会突然有这么大的火。倭国人是很可恨,但是也只不过是想要霸占琉球国。就是对俄国人也没有发过这么大的火呀!
他们这些人哪里知道。这些个矮子们在那一世,给中国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南京大屠杀、东北的柒叁一部队,各种各样的惨案,这只要是一个华人,是一个炎黄子孙就应该铭心刻骨的。所以载淳提到这些个倭国人,就不由得想了起来。
载淳心道,矮子们,我载淳来了,我要为那一世的华人报仇血恨了……
………………………………
第一百零四章 与英吉利的合作
载淳在安排完对日之战之后,就与英吉利公使额尔金一起乘坐火车住回北京城。
在一节豪华的车厢之中,载淳与英吉利公使额金坐在一起,两人的面前各摆放着一份牛排,这是载淳特意让厨子做的。
英吉利公使额尔金看着载淳麻利的切着牛肉,然后放进嘴里,这一连窜熟悉的动作,让额尔金很是吃惊,没想到载淳对吃这种欧洲的牛排还很在行。
额尔鑫笑着说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没有想到您对吃这个牛排还很在行,您还真是让人看不透,也不知道您这些都是从哪里学来的。”
载淳也开玩笑的说道:“额尔金公使,您没有听过我们的孔圣人说过吗?人有生而知之,朕就是这样的人。”
其实载淳还真是没有瞎说,他确实是生而知之,带着给多那一世的知识,投胎到了载淳的身上。大到战列舰、舰炮、枪炮的设计知识、柴油机、青霉素等一知半解的认识,小到类似于吃牛排和欧洲人的一些礼节。
载淳这句话说出来,额尔金就是一愣,随后就看到载淳的脸上带着玩味的笑意,知道是在和自己开玩笑,就耸了耸肩。
额尔金又说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我代表我们英吉利王国,首先要恭喜您和大清,恭喜你们对俄国之战取得了胜利。但是我个人还有一点疑问,还有就是,您在托木斯克已经集结了十二个师,二十多万的兵力,同时您新创建的皇家第十一军也在新攻下的西伯利亚高原。
不知尊敬的皇帝陛下是否还准备再向西进军呢?还有就是,您准备什么时候与俄国结束这声战争呢?”
载淳听了额尔金的问话之后,知道这是英吉利最想知道的事情,他们肯定也不希望大清过于强大,这不符合他们英吉利的利益。
载淳很严肃的说道:“额尔金先生,我们是多处的老朋友了,所以朕也知道额尔金先生的意思。朕也不瞒额尔金先生。其实朕在托木斯克集结这十二个师的兵力,并不想再进攻俄国的鄂木斯克,或是叶卡捷琳堡,而是在防御俄国的援军。
再有一点,就是朕为了减少与俄国之间的冲突,想建立一个缓冲地带。那就是朕打算在鄂毕河与叶尼塞河之间,建立一个国家。不知额金先生认为朕这个想法可行吗?”
英吉利公使额尔金听完之后,先是一愣,随后脸上就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自己的这位朋友,同时也是生意伙伴的大清皇帝是一个聪明人,一定会明白英吉利的想法的。
英吉利是不希望大清再向西进攻的。现在的俄国经此一败之后,已经伤筋动骨了。如果清国再向西进攻的话,那么俄国多半会将在亚洲的土地全部丢失的。那样的话,虽然将俄国的力量消弱了很多,必会从此一蹶不振。
但是清国在消化完这些胜利果实之后,就会更加强大了,这可是一个比俄国更加可怕的国家,因为清国的人口太多了。
但是额尔金怎么也没有想到,载淳不但不再向西进攻了,还将一部土地吐出来,来自行消弱自己的力量。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只是为了讨好英吉利吗?应该不会,这个清国的小皇帝可从来就不是一个吃亏的主。
额尔金的脑中突然灵光一闪,他仿佛抓到了一丝。额尔金双眼看着载淳,只见此时的载淳脸上还带着他那招牌式的笑容。
额尔金想了一下措辞,然后说道:“尊敬的皇帝陛下,能与您一起用餐,真是我的荣幸。您能这样想,为了这个世界的和平,在如此占优的形势下,却能想着停战,这是大清与俄国两国百姓的福气。同时我个人也是非常的赞同您在鄂毕河与叶尼塞河之间建立一个国家的想法,这确实是解决大清与俄国之间摩擦的最好办法。
我还有一点的疑问,那就是不知尊敬的皇帝陛下是否方便透露一下,您要怎样处理朝鲜的方面的问题呢?那里还有十多万的俄军。”
载淳听后,轻轻一笑道:“朕就知道,什么事情也瞒不过朕的老朋友。在朝鲜方面的问题,朕也不想瞒你。
朝鲜本来就是大清的藩属国,可是在大清与俄国开战之时,他们却在背主,选择了帮助俄国。这令朕很是生气。
朕本来打算今年派兵对他们进行惩戒的。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朝鲜却发生了瘟疫,这可是一个可怕的事情,也不知道在瘟疫过后,还能存活下来多少人呢?
同时那里还有十五万的俄军,这可是一个大祸害,据听说他们在朝鲜滥杀无辜,无恶不作,他们在朝鲜杀了一百多万的朝鲜百姓。而朝鲜的朝庭却不闻不问。
朕觉得朝鲜此时的朝廷已经不再适合统治朝鲜了。所以朕决定将朝鲜并入大清的版图,同时再向朝鲜移民一千万,来重建朝鲜。同时朕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在开鲜向英吉利开放几座城市,象蔚山、釜山、木浦、仁川、汉城、平壤等城市。不知额尔金先生认为如何能?”
额尔金对载淳的大胆虽然有些惊讶,但是同时也放下心来。因为额尔金知道,载淳确实是没有瞒他,这都是实话,同时还向英吉利开放如此多的城市。这也是对英吉利有天大好处的。因为本来,英利在朝鲜根本就没有什么利益,现在平白无故的掉下这么一大块馅饼。
这就是载淳让出鄂毕河与叶尼塞河之间这么大一片土地的原因,就是想要换得朝鲜半岛。不过既然载淳在让给英吉利这么的好处,也是在向英吉利示好。
现在的朝鲜正在流行瘟疫,就象是一块死地,要想重建起来,怎么也要十数年的时间,同时还要花费不知多少的人力物力。这样也可以牵制一下大清。
额尔金想通之后,微笑着说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朝鲜是大清的藩属国,那么朝鲜方面的问题就是大清的内务问题。我们英吉利也不便参与其中。我会将陛下的好意汇报给我们英吉利国王的。
同时我个人还要感谢陛下,您在将蒸汽机技术与我们英吉利共享之时,还不望将功劳他享给我,使我得到我们英吉利国王的嘉奖。”
载淳听出,额尔金是同意自己吞并朝鲜了,心情也是大好,听了额尔金最后感谢的话,载淳笑着说道:“额尔金先生客气了,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有这种好事,朕又怎么会忘了您呢?朕在这里还要恭喜额尔金公使,不,应该是大使先生了。”
两人此次的交谈非常的愉快,都有了自己的想要的收获……
………………………………
第一百零五章 对日政策(一)
载淳与英吉利大使额尔金在对俄战争和朝鲜问题上交换了意见,双方达成了一致利益,所以并没有起什么波澜。在两人的的刻意维护下,双方在气氛很是融洽的氛围下交谈着。
英吉利大使额尔金又向载淳问道:“尊敬的大清皇帝陛下,您在旅大港对日本国的强硬态度,是一冲动呢?还是只是为了吓一吓日本人,让他们归还琉球岛呢?”
载淳听了额尔金的问题之后,一脸严肃的说道:“大使先生,您应该知道,朕说出去的话是金口玉言,不容更改的。所以朕说得不是玩笑,如果日本人真的赖在我琉球省不走,或者是对我琉球有什么破坏的话,朕是不介意给这个日本国一点教训的。
这个日本岛最近这几年也有些太猖狂了,频繁的对我琉球用兵。朕却是一忍再忍,没有想到这日本国却是贪婪无度,得寸进尺。所以朕已经决定给日本人一点血的教训,让他们知道,在亚洲还轮不到他们说话。”
额尔金知道,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么大清的皇帝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