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样做,置大情这个宗主国于何地,内政为兄弟之争,你们却找外人来帮忙。不过这样也好,局长曾经自己来朝鲜之时,就与自己交待过,朝鲜的地理位置对大清至关重要,要我从中想办法,让大清有借口来插入朝鲜的内务,从而对朝鲜进行控制,或是直接纳入大清的版图之中,这不正好给了我们借口吗!
不过俄国此时派人过来,会不会与我大清有关系呢?还需谨慎一些,可是这个兴宣大院君这次行事还是很小心的,自己打入兴宣大院君府中的细作,也得不到什么内幕消息,这还真是有些难办?
就李正生极力收集兴宣大院君与俄国人的情报之时,义州负责人李东源来到了汉城之中,见到了李正生。
李东源说道:“大人,属下一路跟踪贾桢一行人,并没有被他们发现,他们进入汉城之后,先一个客栈住了下来,然后就派人去了兴宣大院君府上。随后兴宣大院君就派人将他们接进了府中。看起来恭亲王他们与这个兴宣大院君李罡应有勾结。”
而李正生听完李东源的汇报之后,心中非常的惊讶,说道:“东源,你还不知道,兴宣大院君李罡应的府上还有两个俄国人。他们三方一起,肯定是有所图谋。此时我大清正与俄国交战,他们的图谋会不会与我们大清有关系呢?
如果他们所图谋的真的与我大清有关系的话,那么他们所图又是为何呢?他们又有什么利益结合呢?兴宣大院君李罡应的不难想出,此时他朝鲜已经是危机四伏,就是想要借助外力,来让自己的地位重巩固。
而北京城中的那位恭亲王爷到了现还不老实,现居然联合了外敌,就想从掌权。但是恭亲王与兴宣大院君李罡应、俄国人谈判的筹码又是什么呢?难道恭王还有什么隐藏的实力不成。
恭亲王所图肯定是简单的,那就是皇上。而此时皇上齐齐哈尔,指挥大清东北方面军对俄之战。肯定不知道恭亲王再次不安份起来的事。
恭亲王与兴宣大院君的图谋都能猜出,那么俄国人所要的利益又是什么呢?他肯定不会干那些无利可图之事。而时俄国人关心的就是现的大清与俄国之战。那肯定会是对战局有关。”
李东源听了李正生的分析之后,心中也紧张起来,说道:“恭亲王与俄国人的利益基础是一样的,那就是此战俄国必须要胜,皇上失败才可以,所以他们的图谋肯定是这场大清与俄国的大战。”
李正生也说道:“东源,你说得不错,他们此次肯定是这次大清与俄国之间的大战。虽然我们现还不知道他们具体的计划是什么,但是这个情报已经非常重要了,我们必须将此情报快速的传给局长,好让皇上他们那里有所准备。
皇上与局长他们那里的情报比较全面,肯定也容易分析出来。我们这边还要继续监视兴宣大院君李罡应他们,争取拿到他们的计划。这个情报太重要,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我通过渠道传出密码情报之后,你再跑一趟齐齐哈尔,将咱们这里的情况亲自向局长说明。”
李东源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也不复赘言,说道:“大人,那我现就走,将此事详细说给局长。大人,属下感觉汉城离大乱已经不远,您汉城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李正生拍了拍李东源的肩膀,深情的说道:“兄弟,你是一个稳重的人,旁得哥哥也就不用说了,你路上也要一切小心。”
两人又互相拍了折对方的肩膀,李东源扭头就走了出去,迅速向齐齐哈尔方向感去。
而此时兴宣大院君府中,一处密室之中,兴宣大院君李罡应坐主位之上,两边分别坐着大清的原军机大臣,也是恭亲王奕訢的死党贾桢,也就是李东源义州碰到的那位贾先生。还有两位,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亲信大臣,弗拉基米洛维奇和波利托夫斯基。
兴宣大院君先说道:“贾先生,王爷那边准备的如何了?是否顺利呢?”
贾桢说道:“这个请大院君、弗拉基米洛维奇和波利托夫斯基放心,虽然我们的皇上兵力部署上面有一些变动,但却无关大局,并且他们没有证据的时候,也不能轻易动我们的军队。”
兴宣大院君李罡应兴奋的说道:“那就好,那就好,到时大事成了之后,你们两国可不要忘记帮我除掉闵妃闵兹映那个可恨的女人及她的党羽。”
弗拉基米洛维奇笑着说道:“这个请大院君放心,我们结束此战之后,就会带兵帮大院君除掉她们,到时的朝鲜就只有大院君一人说了算了,不会再有什么反对的声音了。”
弗拉基米洛维奇说完之后,与波利托夫斯基两人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都流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诡笑,同时还带有贪婪之意。
弗拉基米洛维奇和波利托夫斯基两人心中都同时想,到时候我们的大军来了之后,就由不得你们这些人说了算了,吃到嘴中的肥肉岂有吐出来的道理,并且仁川港也是一个很好的优良深水港口。
即使我们俄国一时不能取得清国的旅大港,有了仁川港之后,我们伟大的俄国海军一样可以太平洋上立足,待发展起来之后,再报太平洋第一舰队与太平洋第二舰队被全歼之仇,将大清的海军全部歼灭。
兴宣大院君李罡应并没有注意到弗拉基米洛维奇和波利托夫斯基两人眼中所流露出来的贪婪之色,听了弗拉基米洛维奇的话后,心中很是高兴。心中还想着,待俄国人将闵妃闵兹映这个贱人以及她的党羽灭了之后,再给俄国人一些好处,到时的朝鲜还有谁敢再反对自己呢?
而此时的贾桢心中却很是纠结,真不知道这样与俄国人联合是对还是错啊,自己会不会成为大清的千古罪人呢?
不过现事已如此,再说什么也已经晚了。伪装成朝鲜军的俄军已经过了鸭绿江了,再有几日就可以到辽阳了,虽然只有五万大军,但是打得去是支援大清,共同抵抗俄军的名义,听说这一路之上还是很顺利的。
如果俄国人能一举将皇上擒下,那么那时就是恭亲王重掌朝政之时了……
………………………………
第四十章 惊天之谋(四)
此次贾桢、兴宣大院君李罡应、与俄国的弗拉基米洛维奇和波利托夫斯基三方再次相聚,主要是为了此战结束之后,三方的利益分配问题。
恭亲王奕訢主要就是要重掌大清朝政,甚至是完成他的皇帝梦,而兴宣大院君李罡应则是要除掉自己的政敌,闵妃闵兹映一党,重巩固自己朝鲜国中的地位。而俄国表面上就是提出要大清的唐努乌梁海等地。
此事说起来还是要从大清刚刚对俄国宣战时开始的。
载淳向俄国人宣战,并且成功的偷袭俄国的太平第一舰队和海参崴之后。恭亲王奕訢就感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所以恭亲王奕訢就秘密召来了贾桢、周祖培等人,将自己联合俄国人的计划说了出来。恭亲王奕訢知道载淳去东北地,齐齐哈尔指挥此战之后,就定出了说细的计划,让俄**队借道朝鲜国,然后秘密偷袭大清东北陆军后方,主要是偷袭齐齐哈尔城。施行擒王之计。
那时的大清陆军必会乱了阵角,然后俄军再进行反攻,载淳就会大败,甚至会命丧杀场,那时的北京城就会一片慌乱,以自己的威望,到时振臂一呼,就能重入朝堂,再掌大权。
贾桢与周祖培等人听了恭亲王奕訢的疯狂计划之后,当时都被惊呆了,过了好一会才缓过神儿来。但是他们又能如何呢?已经上了恭亲王奕訢的贼船,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但他们对此还很是担心的,联合俄国人,到时候可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周祖培担心的说道:“王爷,我们现没有一兵一卒,又拿什么来和俄国人结盟呢?就是与俄国人结盟成功,我们没有兵权,也很难控制得住局面啊,到时可不要被俄国人有机可乘啊。”
恭亲王奕訢听了周祖培的担心之后,而部都有些扭曲了,大笑道:“周先生,此事你们就不用担了,实话告诉你们吧。你们真的以为本王没有一兵一卒吗?本王那只是给载淳看的,其实吉林将军依克唐阿、盛京将军玉明、黑龙江将军德英一直就没有背叛本王。他们都是出于本王的受意,保存实力,才假意投靠载淳的。
所以本王手中还是有十五大军的,这就是本王的资本。本王隐忍了多年,终于等到了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本王又怎么能措过呢!”
贾桢听完恭亲王奕訢的话后,也是十分的兴奋,同时也有一些担忧,担心俄国人万一战胜皇上之后,战据东北与西北之地,不退兵,又能怎样?如果再与俄国人开战,那么又有多少的胜算。
但这确实又是恭亲王奕訢的机会,如果此次再失去的话,那么就很难再找到机会了,那么自已这些人就会从此沉寂下去。可是自己现才六十多岁,正是入直军机的佳时期,自己又不是没有能力。
所以此时的贾桢也很是不甘心,谁又不想官居一品,封阁拜相,达到臣子的高峰。这是每个进入官场的读书人的梦想。贾桢当然也不能例外。贾桢如是的想着。
而后贾桢对恭亲王奕訢说道:“王爷,此次确实是我们难得的机会。同时我们现暗处,皇上他们对于我们也是疏于防范的。同时,现吉林将军依克唐阿、盛京将军玉明、黑龙江将军德英正好被皇上调到与朝鲜的交界之处,也给了咱们便利。
属下不才,愿意去一趟朝鲜国,说通他们,与我们结盟,然后再与俄国人接触,将咱们的计划说与俄国人,来促成此事。”
恭亲王奕訢听到贾桢自动请命之后,也很是高兴,说道:“贾先生,本王能得你们的相助,是本王的幸事,如果此次大事成了之后,本王决不会亏待诸位。
贾先生此次与俄国接触,可以满足俄国人的一些要求,比如说唐努乌梁海之地,那里离我大清太远了,自古就是我大清的不安稳之地,所以给俄国人也是无防。再有,象外蒙古那些不安稳的地方,实再不行也是可以让给俄国人的。但是东北之地乃我大清的起兵之地,绝对不能有所雨让,这就是本王的底线。”
贾桢与周祖培等人看到恭亲王奕訢此等时候,还能有自己的原则的,所以心中还是很欣慰的。没有为了权利,而丢掉所有的东西。
贾桢肩负着恭亲王奕訢的重大使命,以及恭亲王奕訢一党所有人的命运。随后就有了贾桢去见兴宣大院君李罡应的那一段。
贾桢说服了兴宣大院君李罡应之后,又马不停蹄的去见了俄军亚洲的负责人波利托夫斯基。
当波利托夫斯基听完了贾桢的计划之后,眼前就是一亮,看到了破大清陆军防线的机会。并且自己做为此次对清国之战的总指挥官,也是一直没有找到清国陆军防线的露洞,所以沙皇与自己制定的偷袭之计,也找不到很好的突破口,所以那十万奇兵也就一直没有用上。
波利托夫斯基听完了贾桢的计策之后,自认为可行性很高,所以就一面向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汇报这个情况,一面将十万奇兵向海参崴方向调来。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接到了波利托夫斯基的情报之后,当时也是非常的兴奋。他的眼光也是独到的,很快就看出了取胜的机会,所以对自己的辅政大臣弗拉基米洛维奇交待一番之后,就让他全权负责此事。
三方都各有所图,所以很快就达成了同盟。然后俄军就借重修建海参崴军港的名义,将十万奇兵偷偷的移到了朝鲜国内,然后就是兴宣大院君李罡应为俄军提供了朝鲜国的军服。俄军就以朝鲜部队的名义偷偷的向鸭绿江移动。
同时恭亲王奕訢还为他们假造了一份大清的圣旨,就是同意朝鲜军进入大清助战,共同与俄军交战。同时还有恭亲王奕訢一党的官员进行掩护,所以一直没有被发现……
而俄国方面也表现得一直是胃口不大,同意了此战结束之后,只要唐努乌梁海等地。但是此战的军费,大清与朝鲜要负责一半。经过多次的讨论之后,贾桢与兴宣大院君李罡应还是同意了俄国的要求。
但是实际上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味口却是一直都不小的,他不光想要唐努乌梁海,并且还有乌里亚苏台、外蒙古、东北之地,以及朝鲜半岛,只是现还不是表现出来的时候。待此战结束之后,他们就是想阻拦也阻拦不住,到时还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吗?
所以一切都要等战败大清的陆军之后再说……
………………………………
第四十一章 惊天之谋(五)
而就贾桢、兴宣大院君李罡应和俄国的弗拉基米洛维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