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这个陆军师的师长叫奥特洛夫斯基,奥特洛夫斯基可以说是少年得志,今年只有三十六岁,就做到了师长的位置。为人也是有一定傲气的,同时也是经过多场大战的,他来到亚洲之后,根本就没有将大清的陆军放眼里,认为他们陆军成立不过十年,没有经历过任何的正经意义上的大战。
所以接到指挥官伊万诺夫的进攻命令之后,奥特洛夫斯基就带兵来到了恰克图城,远处观察之后,露出了轻蔑的笑容,心中暗道,难道他们就想凭借恰克图城来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吗?这也太小看我俄国的陆军了。
奥特洛夫斯基决定先给清国的陆军上一课,面对一马平川的战场,只是有一些小土包,这显然是防犯自己的哥萨克骑兵的,让自己的哥萨克骑兵无法奔开。但是自己即使不用哥萨克骑兵,也一样不是你们清国陆军可以阻挡的。
所以奥特洛夫斯基也没有什么试探性的攻击,直接就派了一个旅攻了上来。有什么样的将军,可以说就有什么样的士兵。奥特洛夫斯基没有重视大清的陆军,言行之中也就流露了出来,而士兵也就没有拿大清陆军当做一回事。
这个旅近三里多长的战线上,直接就向恰克图城攻来,可是当他们进入地保群之后,另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土包之中突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子弹这群俄国陆军之中不停的穿梭着,很快就倒下了很多士兵。
俄军遭到突袭之后,也进行胡乱的射击,但他们要本就不知道大清陆军哪里,只能向着喷射火舌的地方射击。
而后方的奥特洛夫斯基也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住了。心中惊讶的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从这些土包之中能喷射出火舌,难道清国的陆军都埋伏土包之中了吗?可是这些土包为什么这样的坚固?
奥特洛夫斯基虽然作战经验丰富,但是从来也没有见过这种情况,一时也慌了手脚,不知该如何的应对。看着这一片凹凸不平之地,竟然成了俄军的恶梦,而自己现也不知将如何去救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士兵一个个的倒下,而毫无办法。
驻守这一片地堡群的,是大清陆军皇家第四军一个团的兵力,他们也是经过多次的演练,对这些地堡已经相当的熟悉了。所以当俄军过来之后,团长王大力早就下了命令了,第一次先将俄国佬放进来,利用交差火力,先给他一点血的教训,让他们知道知道大清陆军的厉害。
一处地堡之中,一位士兵趴枪洞之处,向外面观看着,脸上很是兴奋,但同时也有一丝的紧张。
当俄军攻上来之时,士兵的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道:“班长,俄国佬上来了,俄国佬们上来了。”
班长也来到了枪洞旁,向外面看着,一看,才能看到俄国兵的一点影子,笑骂道:“你个臭小子,一看就是个没见过战场的,这还远着呢,你小子不会紧张,咱们的地堡前面,团长已经说了,这第一次先将俄国佬放进来,一会后面的兄弟们开枪之后,咱们再打也不晚。”
这个士兵一看就是个兵,紧张得脸都有些白了,说道:“班长,那要是俄国佬们才现了咱们的地堡怎么办啊。”
班长笑着一拍兵的脑袋,笑着说道:“你小子的小脑袋瓜子没事竟瞎想,不要说他们才现不了,就是让他们发现了,他们能进来吗?”
兵听了班长的话,心才稍稍的放了下来,同时也尴尬笑着,手不停的挠着脑袋。
又有一个小兵小声的说道:“班长,俄国佬距离我们不足一百米了,看他们的样子,一点也不知道咱们这里的情况,还傻了巴机的向前冲呢。”
班长也看着外面的情况,轻声说道:“注意,都不要出声了,都做好准备,听到后面的枪响之后,我们就开打。都给老子记住了,要看准了打,不要浪费子弹,知道了吗?”
就班长交待完后不久,俄军已经来到了他们的眼前,几个兵边大气都不敢出,同时手心也都出了汗,眼睛一眨不眨看着外面,只等着后面的枪响了……
………………………………
第二十八章 外蒙古初战(二)
俄国陆军也是第一次与大清陆军接触,所以对大清陆军也不是很了解。同时大清还有载淳这样一个怪物,将后世的一些先进经验引了进来。同时自嘉庆之后,清兵的战力也不敢让人恭维,对欧洲诸强一直没有什么胜记。
而载淳横空出世之后,对欧洲诸强虽然没有败迹,但多以偷袭、埋伏为主。所以俄国陆军很是看不上,认为如果真的摆开阵势,两军对战的话,那么清军还是不堪一战的,所以根本就没拿清军当作一回事。
大部分俄军军官都认为自己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这次竟然出动五十万大军,确实是有一些小提大作了,这真是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奥特洛夫斯基就是其中明显的一个,所以他这个师也没有拿大清陆军当作一回事的,认为拿下恰克图城只是小菜一碟。所以这个进攻的部队也是没有什么紧张的情绪,而是大刺刺向恰克图城冲来,他们认为这是师长奥特洛夫斯基给他们的一个立功机会。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万分残酷的。跑离恰克图城北六七里远的地堡群中,有无数双眼睛都盯着俄国兵,他们就要象是一群猎豹,紧盯着自己眼前的食物。
就俄军进攻的这个旅进入地堡群中之后,突然俄军的前面响起了密集的枪声,跑早前面俄国兵立时就倒下了一片,他们立时就被打蒙了,一时都不知道子弹是从哪里飞出来的。
有的士兵立时就趴地上还击,有的俄国兵扭头就向回跑,但们都不知道清军用的是什么武器,射击的速度为什么这么快呢?
如果要不是载淳的出现,机枪还要再等十年之后才能出现,但是有了载淳这个怪物,枪炮厂成立不久之后,就让他们对机枪进行了研究,有了载淳这个理论家,天津的枪炮厂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研制了出来。
但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经常出现卡壳的现象,还有就是这个时代的枪管还没有什么冷却装置,所以枪管很容易过热,不能使用。卡壳的问题是由于技术还没有达到要求,只能慢慢的来,载淳相信有了理论性的指导,这个问题也能很快的就得到解决。而这个冷却的问题,载淳直接就将后世的风冷装置给搬了出来。
即使有载淳的理论性指导,天津枪炮厂也直到同治八年的时候,才将机枪技术彻底的成熟。制造出来之后,很快就被广大的官兵喜欢上了。
此时的机枪,就象一战中的坦克一样,就是一部绞肉机。俄军面对大清陆军机枪的疯狂扫射,顿时被压得抬不起头来。
而就前方机枪扫射之后,俄军周围的地堡也都同时发起威来,一道道火舌喷向俄军,此时的俄军长底的蒙了,只见一个个土包之中,都有清军的子弹,夺走他们的生命,而他们用枪对准土包进行射击,却对里面毫发无伤。
有的俄军真的急了,拿起步枪,直接就砸向了土包,可是就令他们吃惊了,枪托被砸折了,手都被震麻了,担只听到了‘啪’的一声响,土包之上被激起了一片尘土,这时真象才显露出来,这些哪里是什么土包啊,坚固的就象是石头。
直到此时,俄军完全丧失了信心,因为他们根本就打不到清军,并且对这些‘石堡’也是毫无办法。
他们的脑子中同时都想到了‘撤退’两个字,但是进来容易,想要出去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俄军的同围,到处都是枪声,子弹乱飞。
一处地堡之中,有一位兵,将枪口伸出枪洞之外,但握枪的手一直抖,怎么也停止不下来,急得这位兵满头大汗,后一闭眼,颤抖的食指一扣扳机,只听‘砰’的一声响,兵立即睁开了眼睛,真是另他不敢相信,正巧有一个倒霉的俄国兵,撞到了这位兵的枪口之上,直接就被打死了。
亲兵兴奋的大叫道:“我打中了,我打中了,我打死了一个俄国兵,班长,我打死了一个俄国兵。”
班长并没有回头看兵,但还是鼓励的说道:“好样的,继续,不用紧张,任何兵都要经过这段时间,慢慢的就好了。看好了打。”
兵听了班长的鼓励,就加来精神了。说来也奇怪,小兵的手也不抖了,枪也能端稳了,随着一发发子弹打出去,兵也渐渐的找回了训练时的手感了,兵打死一名俄国兵,就旁边划下一道……
班长突然说道:“兄弟们,俄国兵顶不住了,他们要逃跑,给我瞄准了他,争取多打死几个俄国佬。”说完,就拼命的扣动机枪的扳机,子弹疯狂的射向了俄国兵……
此时的俄国兵都恨爹娘给自己少生了两条腿,不能快的冲出这个鬼地方,这一片土包群就成了俄国兵心中的梦魔。
当俄军的这个旅退回来之后,已经不足一千人,连他们的旅长都没能跑出来,这短短的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损失了四千士兵。
奥特洛夫斯基看着这群逃回来的士兵,眼中还流露着惊恐,同时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势。这让奥特洛夫期基真是欲哭无泪啊。自己的一旅,就这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就这样被打残了。
这一伏打得也太窝囊了一些,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见到,就没有四千人,前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鬼地方?这群清国人太狡诈了。
奥特洛夫斯基怒了,他还没有过这样的耻辱。奥特洛夫斯基大吼道:“调炮兵,对前的鬼地方进行轰炸,我要将这个鬼地方给炸平了。”
奥特洛夫斯基的命令不久后,俄军的炮兵阵地上就响起了‘轰、轰’的炮声,同清军的地堡群中炸开,炸出了一个个的弹坑,此时的地堡群已经被一片沙尘所覆盖……
恰克图城的城墙之上,皇家第四军的军长马玉昆也正用望远镜观察着前方的战势,见俄军的一旅短短的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就损失了四千人,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见到俄军的炮击之后,马玉昆也并不太担心,因为他们对这些地堡已经做了多次试验了,这些地堡根本就不是大炮能轰开的,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出来的……
………………………………
第二十九章 外蒙古初战(三)
奥特洛夫斯基见识到地堡的威力之后,也是十分的挠头,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见到过这种东西,所以一时也就没有什么好的应对方法。
但奥特洛夫斯基又不能就此罢手,这样显得自已也太无能了,今后还怎么去见人能。所以奥特洛夫斯基没有办法,只能用大炮进行轰炸。
奥特洛夫斯基这次为了不至于被他人耻笑,将全师的所有大炮全部调了过来,第二天炮兵就位之后,对方圆三里左右的地堡群进行了地毯式的炮击,连续不断的炮声,冒着火光向天空冲去,震动着天地,呜呜呜呜……呜呜呜……砰!一时之间地堡群轰隆轰隆之声不绝于耳。炸开的黑色烟柱不断的升上天空,经过半天的炮击之后,此时的地堡群已经被被炸得坑洼不平……
此时的地堡群就好象地震一样,整个大地都颤抖着,而地堡群中的大清士兵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的,剧烈的爆炸之声,强烈的震动,使士兵们的耳朵嗡嗡的直响。
一个地堡之中,班长大声的说道:“快,用棉布将耳朵堵起来,并且将嘴张开。”而每一个地堡之中,地上都铺着一层近半米的沙子。同时每一个士兵都离开了地堡壁,趴沙土之上,嘴都张得大大的……
这就是马玉昆的皇家第四军针对炮击做出的防备。他们演练之时,就已经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时由于不知道炮击对地堡有这么大的振荡,当时演习的地堡之中,一个班的士兵都被震得七窍流血而死……
当晨另马玉昆很是为难,这个地堡的防御虽好,但是剧烈的爆炸之后,士兵们全都被震死了,那还有什么用呢?这不就成了一个鸡肋了吗!
后来通过反复的试验,才有了现的地堡群中的准备措施,虽然地堡群中的士兵还是一个煎熬,但是不至于再有什么生命危险。
俄国的炮兵疯狂的向地堡群中发泄着炮弹,好象只有这样才能发泄出他们心中的愤怒,想要把这片地堡群夷为平地……
奥特洛夫斯基看着地堡群一处狼藉,硝烟弥漫,嘴角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心中暗道,这么多的炮弹打了出去,即使这些地堡不被炸毁,那么里面的士兵也会被震死。
而此时的奥特洛夫斯基愤恨的心才稍稍的平复一些,但他有了昨天的昨天的教训,而这次炮击之后,只让一个营上去进行察看。
这个营的俄国兵也都见到了昨日的战况,那个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