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江总督马贻知此事重大,一个处理不好可能会激起民变,所以请了皇家三军军长刘传帮忙,刘铭传专门派了一个营的部队,护送这万民折进京。

    而北京城中午门前,载淳亲自接见了游行队伍,并与他们保证,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待,定不会让前两江总督裁龄如此不明而死。

    而北京城的游行队伍同样也上了‘万民折’载淳当即收下。心中说道,裁龄,这个无心之举害了你,但朕给你做了如此大的排场,十几万人为你而动,你也能青史留名了,朕也算对得起你了。
………………………………

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龄案(十)

    

    时间双经进入了同治八年的九月份。轰轰烈烈的游行之后,载淳多次召集大臣,共商此事的解决之策。

    而刑部尚书瑞林与大理寺卿鲍源深回到京城之后,还没有回家,就被载淳给召进了养心殿中,同时被召来的还有各部大臣和刑部、大理寺与都察院的四品以上官员。众位官员到齐之后,载淳是大发雷霆。而与刑部尚书瑞麟和大理寺卿鲍源深一同进京的还有江宁的‘万民折’。

    载淳当即命人将万民折抬入大殿之中,而这个万民折要有一米多高。载淳看了看万民折,又看了看下面的众位大臣,满脸的怒容,大骂道:“瑞麟、鲍源深,你们两人就是这样给朕办案的吗?你们的到是很悠闲,坐着客轮,看着海景,是不是很惬意啊?你们还没有回到京城,可是这京城就已经乱成什么样子了?

    北京城数万学子们都堵到朕的家门口来了。你们两人是不是脑残啊,去了两江也不睁开眼睛看看,也不竖起耳朵听听,裁龄两江的官声如何。这样一位官员,百姓与学子们心中的地位如此之高,你们却给下了个什么结论?

    面对天下百姓,众多的学子,你们两人让朕如何的交待?你们也看看报纸,上面是怎么评判此事的?你们也不想想,怎样面对天下之人。”

    就载淳大发雷霆之后,军机领班曾国藩出班说道:“皇上,唯今之计只有先平息众怒,否则正象两江总督马贻所说,可能会激起民愤的。

    臣以为,还是先派人再赴江宁,重审判前两江总督裁龄遇刺一案,查出内幕,法办真凶,以此来平息众怒。”

    载淳说道:“朕也知道此事的重要性,两江之地刚平稳几年,百姓们刚过上几天踏实的日子啊。两江之地是我大清的财赋重地,而裁龄两江之地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是朕有负于裁龄啊,至今还没能让裁龄冥目啊!

    礼部,你们对前两江总督的谥号可议出来了?”

    礼部尚书麟魁出班奏道:“回皇上,臣等议出了几个谥号,为‘文襄’、‘文成’、文恭’,请皇上圣裁。”

    明清之时,谥法已有成文,对各级官员的谥号字数进行了规定,如亲王一字,郡王两字,大臣两字。

    文臣之中,文字可谓是很高的评价了。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而襄、成、恭三个也都是褒义,文襄、文成、文恭可谓是对文有着很高的评价了。

    载淳听后,面无表情,说道“慈惠爱民曰文,这个文字载龄是当得的,这襄、成、恭却有些略显不足一些。廉方公正曰忠,教人以善曰忠,朕看这个忠字能体现裁龄两江的功绩。传朕旨意,赐前两江总督裁龄谥号文忠,加封太保、文华殿大学士。其长子金正袭其父裁龄爵位,次子金源荫封为二等辅国将军衔。”

    ‘文忠’这个谥号只文正之下,有清以来也不过十来人而矣。如此可见载淳已经对前两江总督裁龄之事已经定下了基调。

    载淳又接着说道:“免去瑞麟刑部尚书之职,免鲍源深大理寺卿之职,押入天牢,待裁龄一案查清之后,再行定夺。另免曹毓英外务部尚书之职,潘祖荫左副都御史之职,任曹毓英为刑部尚书,潘祖荫为大理寺卿。

    同时令刑部尚书曹毓英、大理寺卿潘祖荫为钦差大臣一同前往江宁,二审前两江总督裁龄一案,务必查清此案,给天下之人一个交待。朕累了,都散了吧!”

    此时的恭亲王府中,恭亲王奕訢书房之中是大发雷霆,杯碗摔了一地,书藉也满屋都是。因为恭亲王奕訢设计了很长时间,没想到载淳居然来了这么一手,制造出如此舆论,所以刑部尚书瑞麟与大理寺卿鲍源深被罢官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了。

    这一手另恭亲王奕訢一党怎么也没有想到,认为这两个人顶多被训斥一阵无能罢了,怎么也不会丢官,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儿的事,居然就成了载淳罢免两人官职的理由,并且还这样的顺其自然。

    恭亲王奕訢从内心之中升出了一种无力之感,因为江宁还有一件事另恭亲王奕訢很是揪心,那就是漕运总督衙门中的那个主事不失踪了。本来恭亲王奕訢已经派人去了江宁,就是准备将那个主事杀了灭口,然后将所有的事都推到他的身上,那么漕运总督恒福就安全了,并且所有的线也都没有了。

    可是就昨天从江宁传来了消息,说是那个主事不见了,并且具打听,这个主事的家人早就已经离开了,并且家中的金银细软之物也都没有了。看起来是怕被杀人灭口,提疥逃走了。

    可是恭亲王奕訢心里却还是很担忧,一天没有打到这个,恭亲王奕訢的心理就一天不踏实。因为他怕载淳先找到这个人,那时漕运总督恒福就有危险了。恭亲王奕訢一直信奉,只有死人的嘴才是严的。

    恭亲王奕訢与咸丰皇帝斗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向载淳这里这样,一次比一次败的惨,无论怎样算计,载淳好象都有破解之法。所以这让恭亲王奕訢很是有一种无力之感。

    恭亲王奕訢发泄了一阵之后,心绪总算是稳定下来,又恢复了往日的从容与自信,慢慢的从书房中走了出来,来到了客厅之中,看着屋中的这几个人,只有贾桢、赵光、周祖培、全庆、沈桂芬、文煜几人了,而朝中也只有吏部尚书全庆、沈桂芬,和左都御史文煜。

    想想当初,高朋满座,是何等的风光,可是转眼几年,就被载淳打压的如此之惨,死的死,罢罢官的罢官。

    恭亲王奕訢的眼中流露出一丝迷茫之色,难自己英雄一世,这个载淳面前就真的再无出头之日吗?

    但恭亲王奕訢很快又目露精光,心道,我和会就此认输的,三王看你这次如果破解此招。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刺龄案(十一)

    

    江宁城中,一处民房之中,一个正对着善仁说道:“子鼠大人,那个人前两江总督载龄遇刺之后就悄悄的离开了江宁,而他的家人也早就离开了江宁,也不知去向。现兄弟们正全力追查此人。”

    善仁眉头紧皱,说道:“那个人不会是被人给灭口了吧?如果要真是如此,那我们可就真的麻烦了,就没有任何线了。”

    这个人是锋镝营天组甲队的天甲一,说道:“子鼠大人,我们已经对那个人的家中进行了查看,家中虽有些凌乱,但是所有的金银细软之物都不见了,并且我们没有发现屋中有任何异常,就该是自己的,不是被人灭口的。”

    善仁说道:“那还好一些,我们要快找到这个人,这是本案的关键性人物,皇上肯定还会派人再查此案的,所以我们要快找到此人。”

    天甲一又说道:“子鼠大人,兄弟们江宁城中还发现了一些情况,那就是还有人追查这个人的下落,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那拔人共有三十二人,应该是恭王府的人,就住城外的一处宅院之中。

    而那处宅院应该和漕帮帮主李应时有些关系。我们怕打草惊蛇,所以没敢深查。”

    善仁听后,心中一惊,说道:“没想到此事还真是恭亲王奕訢所为,这群人恐怕又是来杀人灭口。看起来漕帮和恭亲王府肯定是有些关系的,这个事还真有些麻烦。我们要想个办法,先将这些人给解决了,可不能让他们先找到那个人。”

    善仁想了一会,看着江宁一带的地图,说道:“天甲一,只留一组继续追查那个人的消息,其余的组全部调回来,另外令寅虎、卯兔、辰龙和巳蛇也都回来,我们先将这群麻烦去掉。”

    此时的卯兔与辰龙不再是杨班候与杨健候两人了,因为二人已经入军,而此时的卯兔是大刀王五王正谊,辰龙和巳蛇则是董海川的两个徒弟尹福和程廷华二人。

    一个漆黑的夜暗,有三十几个黑衣人出现了桐城外的一处破庙之内,其中一人说道:“贾三,你可查探清楚了吗?王爷要找的那个人确实前面的小谷之中吗?”

    贾三说道:“大人,您就放心吧,贾三看得千真成确,那个人是去城中买东西之时,被属下发现的,一直跟踪到前面那个小山谷中的。”

    这群黑衣人中的头说道:“好,待此事完成之后,我必会王爷面前给你请功。我们马上行动,以免夜长梦多。”

    这群黑衣人迅速的向小谷之中而去。只见这处小谷的环境还不错,四周为山,中间有这么一块平地,一处小山角下,有三间茅草屋。

    这群黑衣人迅速的将这个茅给围了起来,其中一个人低低的声音说道:“头儿,就这么一个人,值得头让弟兄们都来吗?”

    这个头儿说道:“你知道什么,听说皇上也派出了皇家情报局的人来江宁了,现我们还没有发现他们的行踪,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小心使得万年船,万一皇家情报局的人也发现了,而我们人手不足,那就要坏了王爷的大事了。别那么多的废话了,动手。”

    就黑衣人说动手之时,就见四周与茅屋之中却发出一阵‘嗖、嗖、嗖’之声,迎面射来了一片寒光。黑衣人促不及防之下,立刻就有十多个倒下了。

    黑衣人的头儿大叫一声:“不好,中计了,我们快走。”

    可就这时,四周闪出六七十号人,已经将他们给围了起来。黑衣人的头一看事不好,真赶忙开口问道:“朋友,哪条道上,道个腕儿吧,是线上的还是合字的?”

    只听一人说道:“你们还是去问阎王爷去吧,动手,一个不留。”

    听到这个人的话后,这六七十人立刻就冲上来三四十人,与黑衣人撕杀一起,剩余之人却外面围着。

    只见冲上来的这三四十人两两一组,五组人合成一大组,进退自如,配合默契。有进攻的有防守的。瞬间就将这剩下二十几个黑衣人分割为几块。

    而黑衣人也知道此事不能善了,都各抽刀剑与这批冲上来的人战了一处。

    这就是善仁之计,锋镝营中找了一个与那个漕运总督府的主事长相差不多之人,桐城出现,将恭亲王奕訢的人引到了这处小山谷之中。为首之人正是王兰亭。

    王兰亭也没有闲着,上前与黑衣人对了一起,王兰亭上来就是一招推掌,直奔黑衣人头儿的前心,黑衣人侧身闪过。王兰亭一招走空,但王兰亭顺势又来了一抬横扫千军,直奔黑衣头的腰部扫来,黑衣人又赶紧收腹,王兰亭这一招再次走空,王兰亭再跟步上前,左手向前,奔黑衣人头的前胸抓来,黑衣人头儿再向后撤步。

    两人插招换式就战了起。两人打了十来个回合,黑衣人的头就看出了王兰亭的来路,惊呼道:“太极拳,你是王兰亭。原来是皇家情报局的鹰爪孙。”

    王兰亭冷笑一声,说道:“知道就好,今天就让你们这群恭王府的狗腿子全这吧。”

    黑衣人的头儿嘴上毫不势弱,手底下也还真是有两下子,这么高的一个王兰亭一时也拿这个黑衣头目没什么好办法。

    可是其他之处的黑衣人就顶不住了,首先是大刀王五这边,自己从进了皇家情报局之后,太极宗师杨露禅与八卦掌董海川的指导之下,武功有了很大的长劲,就是杨露禅与董海川两人一对人也不敢说就稳胜王正谊,这个王正谊还真是一个习武的好坯子。

    王正谊一口大刀黑衣人之中,简直就是如入无人之境,砍倒三人之后,就有一个黑衣人小头儿上来拦住了王正谊,与王正谊战一起。而尹福与程廷华也都找了对手各自撕杀起来。

    而其余的黑衣人锋镝营的配合攻击之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