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财务部部长周自齐也说道:“现在,我们的主要银行,也要引起注意,以防他们给我们来一个以假乱真,由其是支票等票据,更要加以注意,以免经受不必要的损失。”

    载淳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说道:“几位受卿说得都不错,这些我们确实要加以防备。周爱卿、锦堂,你们要通知下去,凡事票据超过五十万龙元以上的,都要以实名制,登记好持票人详细情况。

    还有,我们还要防备的,就是现在,我们很多的工人都面临着失业的危险,这也很他们带来很大的恐慌,这时,如果他们在背后加以煽风点火的话,对我们也是一个危害。

    所以,秉三,我们的预备措施,也该提前实施了,下好趁此时机,对我们的城镇基础建设,进行彻底的整改。尤其是那些困扰居民的老难题,这一次我们要给予彻底的解决。这样一来,那些个暂时失业的工人们,也就有了生存之道。

    再有一点,就是我们也可趁此机会,整顿金融市场,我们的几家国有大型银银,要将这些个小银行就行收购,以免百姓们因此而受到损失。同时,对那些个抵押过来的工厂,也要进行整合,对他们囤积的商品,我们的部队可以消化一部分,再有一部分,锦堂,我们就以成本价格进行收购,然后以慈善或援助的名义,捐助给纳米比亚等非洲国家,将这些个商品消化出去。

    至于广州的潘家,锦堂,你就联合晋商们,将他们挤垮吧!这种家族不应该在我中华帝国再继续生存下去了。”

    吴佩孚接着说道:“皇上,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沪商中的孔家,他们也是上海滩的大家族,而在这次,他们表面之上,是持观望态度,可是在私下里,他们却是一直在接触李家,国舅已经将此事报了上来,说他们愿意支持国家的政策。”

    载淳一听,心中一动,孔家,蒋宋孔陈的孔家吗?还确实不是简单的,载淳说道:“既然他们孔家能够如此,那朕就不会让他们有亏吃,锦堂,你就再联系一下他们孔家,如果他们愿意,此次整合也算上他们一份。”

    载淳的意思非常的明显,那就是顺者昌,逆者亡,在此之时,绝对不会有一丝的心慈手软。
………………………………

第四章 示恩

    更新时间:2012…09…15

    “三千世界释南梁,五百皇宫佛道场。天竺菩提留梵磬,若兰萧寺起云光。妙音袅袅天花堕,高座巍巍法雨扬。步步金莲何处觅,六朝烟梦入斜阳。仲彭,这雨花说法可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相传当年的南粱时期,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说法,说得生动绝妙,感动了佛祖,天上落花如雨,才得名‘雨花台’。”载淳说道。

    “皇上博闻广学,臣也确实听闻此说。当年的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说法,每说必有数百僧众,慕名听法,可见云光法师在当师,也确实为名不虚传的有道高僧。”说话之人,正是琰妃李菊耦的二哥,也是已顾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的亲自李经述。

    载淳笑着说道:“朕与仲彭也有些时日没见了,此次朕召仲彭来南京一见,一是菊耦经常向朕提起你来,朕知道,她在未出阁之前,与你的关系最好,而在菊耦与朕的事情之上,你也是最支持的,朕也是很感激的。”

    李经述听完之后,赶紧说道:“皇上,琰妃娘娘乃是臣的妹妹,我不疼她,还让谁去疼她呢?自小,琰妃娘娘就与臣亲近。”

    载淳微微一笑,说道:“仲彭,与朕一起去前面,在前面的亭中,菊耦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水酒,现在也将近晌午了,我们二人就边饮边聊。”

    载淳与李经述二人来到了前面的亭中,菊耦见了之后,就将左右的侍者打发走了,然后就迎了出来。

    高声叫道:“二兄,妹总算见到二兄了,这一晃已经数年没有见到了,二兄也不来京城看看妹妹。”

    李经述赶紧要过去见礼,却被载淳拦了下来,说道:“仲彭,这都是什么年代了,现在没有外人,咱们不用再讲那些儿个虚礼了,到显得见外了。这个新文化运动,可还是菊耦首倡的呢,你这做二兄的,可是要坚定支持的噢!”

    载淳说完之后,一阵哈哈大笑,李经述也是为官多年,现在依然是江苏省的省长,当然也是知道载淳的脾气秉性,见载淳高兴,也就没有再坚持。

    二人都落座之后,琰妃李菊耦为二人也都斟上了一盅酒,然后也未自己斟上了一盅,放下酒壶之后,说道:“二兄,前次菊耦回家之时,你没能在家中,只是看到了侄儿,菊耦真是很想念二兄,这一次承蒙皇上照顾,才能得见二兄一面,小妹小敬二兄一杯。”

    待菊耦说完之后,李经述说道:“妹妹,二兄管理着我中华帝国最富裕之省,也是如坐针毡啊,二兄可不能辜负了皇上的信任,也不能给妹妹脸上抹黑不是。”

    李菊耦听完,不觉得潸然泪下,说道:“二兄,都是妹妹连累了你们,当年就是因为菊耦进宫,使得父亲大人的志愿一直都没能实现,现在二兄,也……”

    载淳听到这里,轻轻的抚摸着菊耦的香肩,说道:“菊耦,这是在怪朕了吧!当年朕可是诚意挽留,怎奈李爱卿执意如此。”

    李菊耦赶紧说道:“皇上,菊耦并无怪皇上之意,只是想到当年之事,菊耦就觉得亏欠父亲太多了。”

    李经述赶紧接过来说道:“妹妹,你也不要想得太多了,当年父亲所修的《立宪志》能被皇上采纳,我想父亲在泉下也是非常欣慰的。”

    载淳听完之后,哈哈一笑,说道:“今天应该是个高兴的日子,怎么闹得全都哭哭啼啼的,此次我们一家人能在这里相聚,应该是一个大喜的日子,来,我们饮了这一杯!”

    载淳说完之后,率先喝了下去。李经述在饮完之后,问道:“皇上,刚才您说此次召臣过来,一是为了私事,那还有公事是什么呢?”

    载淳听了,放下酒盅说道:“仲彭,此次朕将你召来,一事与菊耦相见,以解她想念兄长之情。再有一件,就是现在,我中华帝国在颁布《劳动法》之后,很多的商人都是抵触。同时,此次欧洲大战,我中华帝国是从中获利颇多,但是,这些与普通的工人却没有多大的关系。而且此次还被有心人从中利用,使很多的小工厂陷入倒闭的困境之中。

    朕已经派排好了,也想趁此机会,整顿我中华帝国的市场。这也使得一些进步的家族从中获利。

    但是此次,朕并没有让李家、彭师家、胡师家、李师家、阿鲁特家、赫舍里家、西林觉罗家、曾家、醇亲王府、肃亲王府等与朕关系亲近之家参与其中。”

    李经述听到这里,说道:“皇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道理臣还是懂的。所以,臣已经警告过了家里,同时也去信与大哥经方说了此事,我们李家两代受皇上圣恩,断不会做出什么有损国家之事。”

    载淳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说道:“促彭能明白朕的深意,朕也就放下心了。俗话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们这些人都是受国民瞩目的,断不能做出什么出格,更不能做出什么违法之事。”

    李经述说道:“皇上请放心,大哥亲自做阵家中,如有私自违背者,不论我李家何人,一律送交有关部门,予以法办。”

    载淳听到李经述如此义正严词之语,也就放下心来,说道:“仲彭,不过你们也可以放心,朕是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现在的石油开采业,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皇氏集团在阿拉伯半岛已经成立的半岛石油公司,已经于伊拉克、萨巴赫、阿曼、卡塔尔等国签订的石油开采合同。朕可以告诉你,你们几家,都先将钱准备好,半岛石油公司中,朕给你们每家留了百分之一的股份。这是朕对你们几家的补偿。”

    李菊耦一听,都露出了一丝惊讶之情,说道:“皇上,这件事,还做得真是神秘,菊耦都不知道此事。”

    李经述听完之后,先是一愣,随后笑着说道:“皇上还真是大手笑,我们李家,彭家、胡家、直隶李家、阿鲁特家、赫舍里家、西林觉罗家、曾家、醇亲王府、肃亲王府,每家百分之一的股份,那可就是百分之十啊!”

    载淳听完之后,微微一笑,说道:“朕如此做,当然是不能让跟随朕之人,得不到什么好处。但是你们也要记住,如果你们有哪一家,胆敢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的家族取利的话,那朕是绝对不会轻饶的。”

    李经述见到此时的载淳,已经流露出一股煞气来,让李经述觉得很是不自在,连忙说道:“臣必会谨记皇上的教诲。”

    载淳心中暗道,这虽然不是什么好办法,但是,只有让他们衣食无忧之后,才会减少自己的贪念吧!
………………………………

第五章 稳定民心

    更新时间:2012…09…15

    这一日的上海港中,真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港口之中,已经被布置一新,到处都充满着喜气。这并不是中华帝国的什么传统节日,但这一天,即将会被载入中华帝国史册的。因为,在这在这一日,中华帝国的皇帝,将要在此亲自迎亲中华帝国的远征军归来,同时还有德国的七艘战列舰和两艘战列巡洋舰,也会出现在上海港口。

    在上午十点钟之时,载淳与皇后琼琚等上已经站在了码头之上,远眺海面,只见在远处水天相接之处,已经驶来了一片黑影,渐渐的,黑影越来越清晰了,渐渐的看清了轮廓,那是一支庞大舰队的轮廓。

    随着战舰越来越清晰,码头上的人们开始骚动起来,因为在上海港,很少出现这样庞大的舰队,因为此时的上海港,主要是以商业为主。

    而此次,载淳之所以如此的安排,就是要给国民一种震撼之感,让他们以国家的强大而感到自豪,也是想借此时机,平复已经有不稳之态的工人们。

    就在这时,远处已经能看清楚的战舰,同时向空中打出礼弹,而所有舰队官兵,除了轮机兵之外,都已经站到了甲板之上,穿上了他们崭新的海军服,向他们最尊敬、最崇拜的同治帝,敬上了他们的军礼。

    而载淳站在码头之上,面带微笑,也向他们回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向他们挥手示意。

    随后,就是登陆艇,载着三支远征军的代表士兵们,登上了上海港,走上了临时的阅兵场,在这一刻,载淳的目光深邃了,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看到了国庆阅兵的场景。但是,这已经是离他太遥远的事情了。

    当这些从战场之上走过来的士兵们,那带着浑身的杀气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的时候,确实是一阵震撼,同时,在场之人在见到这样的军队之时,都不由得从内心之中,生出了一丝的自豪之感。

    而在人群之中,有两个外国人,一个人个儿头不高,但双眼却是深邃,给人一种琢磨不透的感觉。

    只见这个外国人说道:“约瑟夫,我们走吧!这里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了。”

    约瑟夫听完之后,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说话的外国人一眼,惊讶的说道:“内斯德爵士,我们就这样走了吗?现在不是才刚刚开始吗?难道我们就这样收手了吗?”

    内斯德爵士轻轻的一笑,说道:“你认为我们还人机会吗?本来认为中华帝国的同治皇帝已经老了,我们会有机会了,但是没人想到,他的嗅觉依然那样的敏锐,我们还没有出手,就已经被他察觉到了。

    现在他在此举行这个仪式,你让为他只是给中华帝国的远征军们一种荣耀吗?你看看咱们周围这些人,现在已经拿他们的皇帝当成了神一样的人物了。

    当初中华帝国的这位同治皇帝去皇后群岛,现在想来,就是想要引诱那些人出手,然后他才呢反戈一击。”

    约瑟夫问道:“那依您所说,这位同治皇帝既然已经知道了,那为什么不立即动手,就不怕给我们罗斯柴尔德家族机会吗?”

    “他与我们不同,我们罗斯柴尔德家族为得只有利益,而他却不同了,他要想得东西还很多,最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怎样稳固他的统治。所以他没有急着出手,并是在给我们机会,而是选择一个更好的机会,从而将问题彻底的解决。”内斯德说道。

    “内斯德爵士,他们的阅兵式结束了,听说这位同治皇帝还有一个记者招待会,我们还去看一看吗?”约瑟夫问道。

    内斯德显得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个到是没有必要了,我们的时间是很宝贵,现在的事情已经无法继续下去了,那我们还是去我们应该去的地方吧!或许能给这位同治皇帝找点麻烦,因为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