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时,美国再次派出了一去由六艘战列舰组成的舰队,对施佩进行围剿,施佩舰队在迫不得已之下,只得再一次进入太平洋之中,想利用太平洋的复杂海域,与英美联合舰队进行同旋。

    当施佩舰队再次进入太平洋之后,还是想要依靠中华帝国的无线电,来摸清英美联合舰队的情况,但是施佩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中华帝国却给了他们一个错误的情报,使得施佩舰队与美国舰队相遇。

    主力舰五对六,美国舰队稍占优势。双方在厄瓜多尔以西三百里处的海域发生击战,双方海战将近六个小时后,英美国的联合舰队赶了过来。

    而此时德国施佩舰队与美国舰队各有两艘战列舰被击,其余战舰也都是伤痕累累,施佩舰队最后选择向北太平洋海域撤走。

    当施佩舰队进入加拉帕戈斯群岛海域之时,不想被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第一舰队给扣压,理由就是,这里是中华帝国海域,而中华帝国是中立国,德国的施佩舰队不能进入,所以被强行扣压,言双方战争结束之后,才能释放。

    大英帝国与美国对此当然不会反对,因为他们终于解决了这个心头大患,而中华帝国对德国的抗议也是置之不理。

    后来就是英德日德兰海战,本来按照那一世的历史,大英帝国利用德国的情报泄漏,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可是在这一世,不想却被德国人给利用了,他们在得知无线电密码本被大英帝国得到之后,反而是将计就计。

    德国的公海舰队先歼灭了贝蒂率领的分舰队,虽后与杰利科的主力舰队交战,双方实力基本平衡,所以打得难解难分,双方在激战一天一夜的时间之后,美国舰队却突然赶到,德国在不利之下,只得选择了退回合恩礁海域。

    而此次海战,大英帝国与德国海军都可谓是损失巨大,但最终在美国的帮助之下,德军还是未能打破封锁。

    而在陆军方面,美国参战之后,也先后投入兵力达到了二百万,并且开始在西线发动了对德军的反攻,由于德军在武器上的优势已经全无,所以双的战争非常的焦灼。

    双方围线着巴黎再一次展开了大会战,协约国方面在兵力上虽然占优,但是德国处于防守之势,巴黎会战比一九一五年一至打到了一九一六年年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绞肉机。但是双方都没能达到预期的战果。

    而在其他战场,经过了近三年的战争,各国都已经非常的疲备,都转入了阵地战中。

    而就在这相持不下之时,协约国中的俄国,却发生一场大得变革,也就是在那世的历史之中的俄国二月革命,很快俄国的尼古拉二世退位,这也使得俄国在前线与德军交战的士兵,士气受损。

    此时的协约国的内部,也知道俄国对他们的重要性,如果俄国一旦退出,那么德国就会再两线作战,而西线的平衡也将会被打破。

    所以他们决定,必须要拉入新的盟友,才能抵住德国人的攻势,并取得最后的胜利。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参战之君主立宪

    在紫禁城的御花园中,载淳迈着四方步,在前面走着,虽然花园之中,大部分的花木都光秃秃的,只剩下枝杆,但并不影响载淳的情趣。(下。载;楼ww。

    载淳面带微笑,一边走,一边说道:“现在欧洲的战局,已经两年多的时间了,双方死伤的人也已经不少了,也是该想一想,大战在什么时候停止了。”

    唐绍仪在旁边听了,笑着说道:“皇上,这场战争,早就应该停止了,可这事咱们说了也不算啊,他们也不会听咱们的。”

    而在另一边的总参谋长王十珍说道:“皇上,现在这场战争,已经进行两年多的时间了,如果皇上要是说一句话,哪一方要是敢不听的话,那他们自己也要掂量掂量。”

    载淳听完之后,笑着说道:“怎么,聘聊也学会这个了,朕虽然登基数十年,但还没有到老眼昏花的地步,朕可不吃这一套。”

    王士珍也笑着说道:“皇上,臣可是军人,什么虚头巴脑的事,臣可是不会去做的,臣说得可都是实话。现在皇家第二军的吴禄贞、皇家第三家的周家树、皇家第四军的张孝准,皇家第五军的张绍曾、皇家第八军张其皇,都已经上书,向皇上请战。”

    载淳一听,面色就是一沉,说道:“聘卿,怎么,他们这都是忍不住了吗?这是在说朕胆子小,不改再有所作为吗?还是说朕作了几十年的皇帝,就要象唐明皇一样,只知道享乐了吗?”

    王士珍一听,脸上的汗就流了下来,说道:“皇上,些事不怪他们,这都是臣的错,臣看到,此时的欧洲战场,战事进入焦灼状态,正是我们参战的好机会,所以臣才想了这个办法,来让皇上下定决心,臣……”

    载淳并没有再让王士珍说下去,而是叹了一口气,说道:“少川,你说朕是不是老了呢?登基这么多年,也该下去了吧!”

    唐绍仪一听,立即说道:“皇上,何出些言,皇上在我中华帝国的地位,那是无人可以替代的,是佻让我中华帝国走到了今天这一步,也是您,在如此大战之争,还能让我中华帝国成为一片没有战争的乐土,皇上万万不可如此说。”

    王士珍一听,赶紧要跑下来,却被载淳一把拉住,说道:“王总参谋长,朕可不敢当啊,朕如果再做出什么事情来,那军队还不来逼宫啊。”

    载淳说完之后,扭头就走了,并没有再理倒身边的众臣。本来很高兴的气氛,一时也压抑了下来,很多大臣,都不明白,这位载淳大帝,为什么在突然之间,就会变得如此的小胆鸡肠、

    当众位大臣们跟随载淳来到养心殿时,载淳的脸上已经露出了笑容,待众人都进了大殿之后,载淳才笑着就道:“众位爱卿,可知朕刚才之意?”

    众人一听,都是一愣,皇上这是怎么了,这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究竟是什么意思?众人都不知道载淳的意思,所以都大眼瞪小眼,没有一个敢说话的。

    载淳说道:“众位爱卿,朕刚才只是为你们做了一个实例。遍观我中华民族的历史,历朝历代,开国之帝无不是明君,而再向后呢,不过三四位之后,就多是平庸无能之辈,这是为何,诸位爱卿能否为朕解惑?”

    唐绍仪在此时,已经知道,这位皇上必有所指,否则也不会说出这样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在诸多的典集中都有过解释,皇上虽不能博览群书,但这个浅显的问题肯定也知道关键之所在。

    这个问题虽然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还是一直在发生,哪道皇上的目的是要寻求一个好的办法,要解决这个问题吗?历进历代可都想千秋万代,但又有哪一个能做到了呢?

    皇上并不愚蠢之人,难道是另有用意不成?那是什么呢?等等,早在李副总理隐退之时,曾经主持编纂了一部《立宪志》,主要是介绍欧洲的体制,难道皇上是要……

    就在这时,载淳又说道:“众位爱卿不说,但朕也知道,是你们不感说出来。而朕也想过了,此种制度就决定了,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锦衣玉食,不分五谷,不懂民间的疾苦,又怎么能做一个好的君主呢?但朕认为这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而另一个原因,就是,若大的一个国家的命运,全部由一个人来决定,这也是一个弊端所在。

    俗话说,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就算是圣人,难道所说所做就全都对吗?而朕在登基之后,又做出过多少的错误决定?朕也知道,朕也是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但是朕犯了错误,又将怎么办呢?

    所以朕觉得,我们要有一个更好的体制,来解决这种问题的发生,这才是根本所在。而朕对欧洲各国以及美国的政体,也略有一些研究,觉得他们在此方面,就是要比我们做得强。

    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而矣,更要落实到实处去,所以当年,在李副总理隐退要回乡之时,朕将李爱卿留在了京城,由其主持编纂了《立宪志》一书,李爱卿虽然早已离去,但是这本书最终还是在不久之前完成了。

    朕觉得,此书之中,有很多之处,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所以,朕也打算对我中华帝的政体进行更改。

    朕有意效仿美国的众、参两院制度,来制我中华帝国的宪法,而朕对此也无否决权。同时,由众、参两院来选举出中华帝国国家事务院的总理,而我中华帝国的皇帝,有一票否决权……

    当载淳说完了三权分立制度之后,众位大臣才如梦方醒,而他们对此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吃惊,因为,此时的中华帝国,已并非昔日的大清,经过数十年的新文化教育,他们对也都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而现在载淳所在的,就是在瓜熟之时,怎样让他蒂落。载淳认为此时,时机已经成熟,因为中华帝国现在的官员,都是经过新式教育之人,对现在各种政体的优缺点,也都有了很深的认识,所以很自然的就能接受了这个三权分立制度。

    载淳心中暗道,现在的自己已经六十岁了,是该开始引导此事了,否则真要在自己去后,这若大的一个国家,还要交到一个人的手里,那肯定会出现大的变顾不可,自己辛辛苦苦才改变的局面,绝对不允许再出现分裂。

    而想要一步实现共和,那又很是不现实,所以只能仿照大英帝国与美国的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制。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参战之抉择

    更新时间:2012…09…06

    欧洲大战,到此时,参战各国都已经显得有些精疲力竭,由其是同盟国方面,虽然在载淳的刻意之下,在中华帝国购买了大量的粮食、药品,在开战之初,还购买了大量的钢材,但是,大战到此时,也已经出不消了,国内反战情绪越来越高。

    而同盟国的其他几国情况就更加的糟糕,意大利王国虽然并没有象那一世一样,加入协约国,但是在这一世,加入同盟国中,对协约国作战,也是连吃败仗,国内已经发生了多次动乱。

    而在协约国方面,情况也比同盟国好不了多少,美国本土虽然没有战事,但是他们投放到欧洲的远征军,前前后后,也已经有二百万陆军,而经过两年的战争,也损失了一百多万,这在美国引起了一个不小的轰动。美国人已经不愿再打下去了。

    这一世的美国,并不象那一世,直到一九一七年才参战,同盟国已经无力再战,而此世的美国参战之时,正是德国战力最强劲之时,所以损失也是非常的大。

    大英帝国此时的损失,也比上一世要大的多,由其是在海军方面,虽然‘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提前下水,并且还多制造了五艘,但是到现在为止,十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艘,只剩下三艘,并且还有一艘在中华帝国。‘无敌’级战列巡洋舰,这个大英帝国海军的败笑,到此时,三艘已经全部葬身大海,而几场大海战中,大英帝国的损失也都远超那一世,实力已经下降了很多。

    法兰西共和国就更不用说了,整个法兰西的西部全部丢失,首都巴黎至今还在德国人的手中,这么欧洲的大都市,在战火中饱经沧桑,从开战之初就被战火洗礼,到此时,没有一刻停止过,已经是千疮百孔。

    此时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来尽早的结束这场战争,所以两方现在都看上了中华帝国。这几年的中华帝国大发战争财,实力更加的雄厚。

    先是德国驻中华帝国大使克林德找到了载淳,再次来说服载淳,想要让中华帝国加入同盟国。国为此时的德皇威廉二世已经给他下了死命令,无论是何代价,也要将中华帝国拉入同盟国中来。

    克林德说道:“尊敬的陛下,现在的欧洲形势,您已经非常的清楚了,我也不用再说什么了,只要贵国能介入战争之中,帮助我们赢得这场战争,那么大英帝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就全部是中华帝国的,同时,我国还愿与贵国共享苏伊士运河,不知道您的意下如何能。”、

    载淳听完之后,故作惊讶的说道:“克林德大使,您说得都是真得吗?就连印度大陆都会交给我们中华帝国吗?”

    克林德见到载淳有些动心,心中也是暗喜,说道:“不错,现在我们的威廉陛下已经授权与我,全面与陛下商谈。陛下还有什么条件,也可一并提出来,只要陛下愿意与我们同盟,我们会尽量满足贵国的要求的。”

    载淳听完之后,默默的点了点头,说道:“这足见克林德大使的诚意,不过此事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容朕再好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