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文亮从怀中掏出怀表,一看已经到了上午九点,点了点头,然后站起身来,说道:“去刑场。”

    今日北京城天黑沉沉的,大雨好象即将来临。张文亮坐轿中,透过轿帘,看到外面围观之人,有的满脸的愤恨,有的一脸的兴奋,还有的一脸的幸灾乐祸……

    而这些个犯人也知道了自己的结局,有的神情麻木,有的大声的咒骂,有的大喊冤枉,有的默默流泪,有的号啕大哭……

    队伍很快就到了菜市口的刑场,张文亮不顾周围众人的目光,下了轿子之后,几名皇家调查局的人的陪同之下,走上了刑棚之内,坐了下来,那些罪犯也被一一从囚车木笼之中带了下来五十人为一组。

    张文亮见第一组犯人已经被带上刑场,吩咐道:“验明正身。”

    下面早有人对犯人进行一一查对,无误之后,张文亮大声说道:“时辰已到,行刑!”

    早有五十名刽子手站犯人身后,头裹红巾,身穿红褂,怀报鬼头大刀等候,听到张文亮的命令之后,端起酒碗,喝了解大口,朝鬼头大刀上‘噗’的一喷,然后举起鬼头大刀,向下砍落,只见一颗颗人头滚落地,喷出一腔热血,尸体倒地上。

    而此时法场之外,人群之中就是一阵骚乱,有上千人向前拥挤,并大骂张文亮,烂杀无辜,而士兵一时被挤了个措手不及,居然被他们冲进了法场。这些皇家第一军的这个旅长面子可就有些挂不住。

    刚要过去,就听见张文亮大场吼道:“肖旅长,有人意图劫法场,图谋判乱,你们还不动手!”

    这位肖旅长一听,当时就是一愣,回头看了一眼张文亮,见张文目露凶光,面带杀气,今这个肖旅长也是一阵的不舒服。但肖旅长毕竟是军人,很快恢复了过来,一咬牙,大声命令道:“这些人图谋判乱,立即将这些围杀,一个不留。”

    只听一阵枪声过后,这冲进来的近千人都倒了血泊这中。这些本来是被人煽动,认为张文亮不敢拿这些人如何,示图给张文亮压力,来解救这些人。

    但他们没有想到张文亮的手居然这么恨,直接下令枪杀。法场之外立时就是一阵大乱,张文亮并没有再管法场外这些人,而是吩咐下组。

    就这时,天空之中突然划过一道励闪,紧跟着就是声炸雷,天空之中下起了大雨,但这也不能阻止行刑……

    半天的时间过去,再也没有了站着的犯人。而此时的张文亮也是面色煞白,感觉浑身无力。待行完刑之后,张文亮已经有些坚持不住了,吩咐手下料理后事。而这些皇家调查局的手下们也知道张文亮所承受的压力,想要搀扶着张文亮上轿,但却被张文亮拒绝了。

    此时的张文亮虽然浑身无力,但还是坚持着自己走上了轿子,因为他不想给人一种软弱的表现。但张文亮坐轿子之上后,就再无一丝的力气,甚至连手指都懒得动一下。

    就轿子向紫禁城方向走回去的时候,半路之上被张文亮的弟弟张文德给拦了下来,直接被领到了自己的府中。

    张文德能有今日,也时借了张文亮的光,所以张文德很早的时候就将自己的二儿子过继给了自己的哥哥,使哥哥这一脉不至于断绝。

    而今日这么大的事,张文德当然也知道,他也知道自己哥哥所要承受的压力,所以很早的就将张文亮的儿子张兴与自己的两个儿子张平、张锁都叫回家中,并为张文亮早早的准备好了洗澡水。

    张文亮昏昏沉沉的来到了张文德的府上,被三小搀扶进屋,此时的张文亮已经好了很多,看到自己到了张文德的家中,心中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北京城的杀戮(二)

    

    天已经渐渐的黑了下来,大雨已经渐渐的停歇下来。菜市口的法场之上,已经再没有了一个人,但地上积水还是红色的,近两三千条性命,就这里丢失。虽然雨水冲走了斑斑血迹,但空气之中还弥漫着血腥之气。

    载淳此时正圆明园的北远山村之中。这是咸丰皇帝来圆明园常住的地方。

    圆明园是康熙年间,康熙赐给还是皇子的雍正的园子,雍正对圆明园的解释为‘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历经几代皇帝才修建而成,不想去被英法联军烧毁。

    但是由于载淳的到来,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英法联军虽然还是烧毁了圆明园,但是里面的奇珍异宝他们却是没有带走。

    载淳也是经过三思之后,不想如此的皇家园林就此没落,同时也是算对咸丰皇帝的一点安慰之心吧,所以载淳才决定重修圆明园。

    同时还有一点,就是载淳早就准备对内务府下手,但是担心那些个人狗急跳墙,所以也坚定了载淳修建圆明园的决心,这样载淳就可以带着慈安皇太后等人避居到圆明园之中,然后再对内务府及皇宫中的太监管事们下手。

    此时的载淳正北远山村的书房之中,知道今日就是张文亮对这些人动手的日子,心中也是有些许的紧张,这毕竟是载淳着手整顿大清吏治的开始,如果失败了,那以后的事情就加难做了。

    载淳没有想到的是事情进展的会这么的快。曾国藩不惜名声,对张文亮进行了点拔,张文亮也确实够忠心的,明白了之后,决不拖泥带水,立即为载淳扫清障碍,甘愿做载淳手中的一把利刃。

    此时的书房之中,只有董海川一旁陪着载淳。他也知道此事的重要性,不管杀多少人,都要进行下去,只有这样才能震慑住大清的官场,震住那些个八旗子弟。

    同时董海川也很同情张文亮,为皇上做了这个恶人,虽然皇上是不会将张文亮交出去的。但张文亮一家这辈子的名声算是完了。

    董海川也没有想到,曾国藩会如此之做,此事过后曾国藩士林之中的名声也将一落千丈。这也许是出于自我的保护吧,因为曾国藩的名声整个大清太响了,要不是皇上也同样的出色,那一个功高盖主是绝对的跑不了的。

    曾国藩自污其名,也是向皇上卖好,这样皇上肯定会对曾纪泽与曾纪鸿兄弟二人会加的重用,那么曾家也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了。

    董海川见载淳心情有些个然,情绪不是很高,就说道:“皇上,此事也是再所难免之事,这些是这些人咎由自取的,皇上也不用放大心上。”

    载淳听完董海川的话,并没有接茬,而是说道:“张谙答的儿子张兴今年也已经十八岁了,听说现正皇家政法大学读书,再有三年也该毕业了,毕业之后,就先让这个张兴去户部历练历练部,看看能力怎么样再说吧。

    张文德的大儿子张平今年也已经二十一岁了,听说还是皇家天津海军大学毕业的,不错啊,就让他到丁汝昌那里先历练历练吧。”

    载淳饮了一口茶,又接着好象是自言自语的说着:“现是时不待我啊,否则朕也不会用如此激烈手段。现听说咱们大清东面的岛国日本,现明治天皇的领导之下,进行完‘倒幕运动’之后,正进行维运动。

    而这个日本岛国之人,是贪婪成性,现已经对大清的藩属国琉球国进行着侵占,朕现也是没有能力顾及,现有朕这个六叔一直和朕捣乱,并且北方还有强敌俄国,还真是让朕头痛的很啊。

    朕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使大清有了很大的发展,军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也架不住蚁蚀象啊。内务府、八旗兵、大清的吏治就是现大清的三大毒瘤,朕现已经没有耐心、没有时间和他们玩了。

    朕需要京城之中也有一个周馥周魔王那样的人,来震慑大清官场之上的宵小之辈们。朕现就要彻底切除大清这三大病瘤。”

    载淳说话之时,也站了起来,来到窗边,凭窗而望,目光深邃,看着外面黑沉沉的天,董海川也不知道载淳此时又想些什么。

    就这时,外面有人说道:“恭迎皇太后,皇太后吉祥。”

    载淳听到之后,就是一愣,皇额娘怎么来了,自己礼佛虽然是借口,但慈安皇太后可是一个信佛之人,这几天确实是真心礼佛。

    载淳赶紧走出书房,来见慈安皇太后,让慈安皇太后坐下之后,载淳柔声说道:“皇额娘,这天阴得这样的沉,眼看就要下雨了,您怎么过来了,要是皇额娘有什么事,您招乎一声不就是了吗?”

    慈安皇太后妙目露出慈爱之光,微笑的看着载淳。虽然慈安皇太后没有生过孩子,但女性天生的母爱就好象是与生俱来的。

    同时慈安皇太后也看出了载淳的大志,虽然有一些事情她还是不明白,但她一直都秉承祖训,后宫不得干政。所以只有到关键之时,或者是载淳来找之时才会出手。

    慈安皇太后不干涉朝政,但不代表慈安皇太后就什么也不知道,早载淳将自己与慈禧等知近之人的亲戚调离开内务府,并且远离京城之后,慈安就知道载淳不会容下内务府的。但载淳如此照顾自己及慈禧的家人,心中还是很感动的,也知道载淳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

    其实慈安皇太后这次佛事一是为了死去的咸丰,多的还是为载淳祈福,但听说今日张文亮要菜市口砍近两千人的脑袋之时,心就再也静不来,坐不住了,所以就来到了载淳的住所——北远山村。

    慈安皇太后来了,并没有与载淳谈论今日处斩犯人之事,也没有任何安慰载淳的话,只是一阵的闲聊,使载淳感到了家人的关怀与温暖。

    虽然此事载淳并没出面,但是载淳所承受的压力也并不比张文亮小多少,光是这两天弹劾张文亮的奏折就是一大摞,全是以前明的东、西两厂为鉴,载淳全部都留中不发。

    随着与慈安皇太后的聊天,载淳也渐渐的忘却了这些烦心之事。

    而此时的慈安皇太后见载淳的心情好了许多,心也就渐渐的放下了。脸上似笑非笑的,似乎还带有一丝的戏虐这意,看着载淳,突然说道:“皇儿是长大了,皇额娘听说皇儿外面认识了一个女孩子,也和皇额娘说说吧。”

    载淳一听,俊脸立时就红了起来……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北京城的杀戮(三)

    

    张文亮菜市口大开杀戮之后,整个北京城都笼罩了恐布之中,街上的行人都稀少起来,而菜市口直到几个月之后,都少有人走,能绕路全都绕道而行。

    张文亮处决完人犯之后的第三天,大清的各大报纸都大骂张文亮,什么阉人乱政,什么张文亮就是大清的魏忠贤。

    同时也有很多文章直指机军领班大臣曾国藩,说曾国藩与张文亮狼狈为奸,曾国藩就是真凶,要严惩曾国藩与张文亮两人。

    而这两个人要说没有影响,那是瞎说,但随着时间的一点点过去,这两人也就习惯了,随那些人去吧,嘴长人家的脑袋之上,人家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吧。

    此时的北京城中悄无声息的又出现了一家报纸,报名叫‘青年’,本来这份报纸还没有一点的明气。但是张文亮处决犯人之后的第七天,一个署名为飞琼的大名人‘青年’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使得青年一夜之间红遍整个大清。

    载淳再次见了琼琚,并且还说从肃亲王那里得到了内幕消息,将一摞内务府贪污腐化的证据给了琼琚。琼琚回来之后,就写下了一篇名为‘国之驻虫’的文章,并用了大量的数据揭露出了内务府的贪污腐化的事实。

    此文一出,便涌现出了很多的年轻人青年上发表文章,并替军机大臣曾国藩与张文亮明不平,言两人为大清吏治可谓是鞠躬瘁,不惜名声,乃是大清的有功之臣。

    此时的载淳也大圆明园的北远山村之中,亲自召见了军机领班大臣曾国藩与皇家调查局局长张文亮二人,两人从早上就去了北远山村之中,一直到用过午膳之后才从北远山村中出来。

    三人具体的谈话也很快的就传了出来,其实也没有什么正事,载淳只是与两人唠家长,并且相谈甚欢。后载淳虽没有明着赏赐二人什么,但还是留二人北远山村之中一起用了午膳。

    这也表明了载淳对二人的态度,虽然没有明着说我支技你们二人的亿所作所为,但如此也是表明自己是支持的。

    虽然大清的各家报纸之上,还有对曾国藩与张文亮的口诛笔伐之声,但相对前些时日的语言激烈,已经好了很多。同时有很多年轻人直接表明支持曾国藩与张文亮两人,言对这些国之蛀虫就坚决不能手软。

    而张文亮此时也是大清的名人,继皇家第九军军长周馥的周魔王之后,张文亮也被人送以大号——张阎王。

    此时北京城中的男女老少提到张阎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