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点孝心吧。

    没有与皇额娘商量,就想给皇额娘一个惊喜。皇额娘不要老是闷这个皇宫之中,皇额娘也要多出去散散心。

    此次修复圆明园也没有花多少银子,皇儿只花了一百万两银子。”

    慈安听后,有些嗔怪的说道:“皇儿,一百多万两银子还少吗?我大清整个内务府一年才有几个一百万两银子。皇额娘知道你孝顺,可以不能太难为自己了,要是将这一百万两银子拔到工部,要也是能做很多事儿的。”

    载淳接过来说道:“是呀,这一百万两银子是能做很多的事,皇额娘您可是大清的堂堂国母,都能算计到如此,可是那些个旗老旗少们整日又都做什么。大清的那多么的军校,又有多少旗人考进去了?

    他们现只知驾鹰溜狗,花天酒地,他们的银子来的太容易了,这就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他们还有先祖们的武勇吗?象永山、长庚、长山那样的,放眼旗人还能找出几个来。皇额娘,我们再将满汉分得如此细,那我大清就真的危险了。

    想那胜保,大清对他可是不薄,要不是皇儿徐州等地亲眼所见,都不敢相信,胜保做得那些事都是真得。他们每战则畏敌不前,只知为祸百姓,长此以往又会出现多少长毛之乱?又会出现多少捻贼?

    皇儿之所以要裁撤八旗兵,并不是舍不得给他们那点银子,也不是不给他们活路。皇儿又成立了几家公司,那里少也需要几十万人,皇儿肯定会优先考虑他们的。剩下之人,皇儿也会给们土地的。皇儿就是想让他们知道银子来知不易。

    再有就是咱们的那些皇庄、皇店,每年不但不能赚银子,还要伸手向咱们要银子,并且那些个管事们,还都借皇庄、皇店之名为祸乡里,欺行霸市,所以皇儿也准备一并全取消。

    到于皇额娘所担心的,皇儿也早有了准备。皇额娘可还记得中华报上的那篇‘中华民族论’。”

    慈安皇太后对载淳的这些皇法还是很赞同的,就是担心汉人不可靠,听了载淳突然之间又有此一问,有些疑惑,便还是点了点头。因为现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慈安皇太后对这些个报纸也是相当的喜爱,报纸也成了她必看的。

    慈安皇太后说道:“皇额娘当然记得,虽然时隔多年,但那是中华报首期的第一条,当时可是大清引起了很大轰动,也不知道是谁写的?皇额娘当然记得。”

    载淳笑着说道:“皇额娘,那篇‘中华民族论’的撰笔者就皇额娘面前。”

    慈安皇太后听了载淳的话,惊讶的看着载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说道:“那、那篇文章是皇儿写的?”

    载淳笑道:“正是,皇额娘,如果我们都叫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那时我大清的根基岂不是稳定了吗?皇额娘还用如此担心吗?

    皇额娘可还记得那些学校的国语课吗?那些也都是朕让四川总督骆秉骆刻意做的,皇儿相信,等那些从小就受到这教育之人,长大之后,还会有多少人再这样刻意的什么满人和汉人吗?再有,皇额娘您看看这个,这是这些皇家军队平时训练之时,必修之课。”

    载淳说完,又将关于军队中政宣委们的教材拿了出来。

    慈安皇太后接过来认真的看着,这些可都是借鉴那一世军队中的思想教育,那可不是有一般的感染力的。

    慈安皇太后看完之后,象看怪物一样看着载淳,然后长出了一口气,才说道:“看起来皇儿对此是早有准备了,从开始之时就已经想到了,是皇额娘瞎操心了。

    可即使是皇额娘同意了,但那些个王爷们怎办,这可是也牵扯到他们的很大利益的,皇儿可也不要小看了他们。”

    载淳有些献媚的道:“此事还要皇额娘亲自出马才行,皇儿准备出那些铁路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分给他们,如此巨大诱惑面前,皇儿就不相信他们会不动心。”

    慈安皇太后听到这里,才完全放下心来,用手指点着载淳的额头说道:“你呀,皇额娘就知道你来就没有什么好事。”
………………………………

第二百一十四章 移驾圆明园(二)

    

    载淳说通慈安皇太后之后,才朝堂之上与众位大臣将此议说了出来。这些年,载淳的帝王威仪也渐渐的出来了,同时载淳表现的也一直是很强势。

    曾国藩等军机大臣听后,心里当然是很振奋的,因为大清的吏治、八旗军饷和内务府一直是困扰他们多年的问题,但一直也没有办法解决,而此次载淳终于下定了决心,准备解决此事。

    载淳散朝之后,又分别招见了醇亲王奕譞与肃亲王华丰二人,这也是诸王之中,自己坚定的支持者,载淳肯定不能让二人吃亏,同时也不能让跟着自己的人寒心。

    载淳养心殿东暖阁接见了二人。载淳让两人坐下之后,命人为二人上了茶。而这二人朝会之上听了载淳的话之后,心中也是一阵的恍惚,这对两座王府的打击也是比较大的,因为醇亲王奕譞领了整个汉军上三旗,而肃亲王华丰也领了汉军一旗。这也让二人很是为难。

    载淳知道二人的想法,笑着说道:“今日这东暖阁之中,关起门来,就是一家人,朕也不和你们客气什么了。朕问你们,你们两府的庄子与店铺每年能为你们赚多少银子?”

    醇亲王奕譞与肃亲王华丰一听,心中都是一愣,皇上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可都是有从龙之功的,并且也一直都安分守己,从没做过什么犯忌之事。难道皇上这是要查办我们,就该不会应,看皇上脸上毫无怒色,而是一脸的笑容。

    醇亲王奕譞壮着胆子说道:“臣王府这些庄子、店铺一年也就是几万两银子,不值一提。”

    肃亲王华丰见醇亲王奕譞都说了,也跟着说道:“臣府和肃亲王府情况差不多。”

    载淳说道:“一年几万两银子,看似不少,可是若大一座王府,除去吃喝嚼用,再发些例钱出去,一年到头也剩不下什么。如果朕再将三节两寿等给去掉,那你们岂不是大清穷的王爷了。”

    两人听了载淳的话,脸上都很尴尬,这些年两人虽没有军饷等方面伸过手,但是每年的孝敬银子还是不少的。

    载淳这些都是知道,同时载淳心里也明白,水至清则无鱼,整顿吏治也只是相对而言,但是要载淳给他们的范围之内才可以,也就是按各地的赋税状况,给与一定比例的经费,这些是你们的公款,你们可以伸手,但其他方面,就要老实本份。

    可是这些个王爷都大手大脚惯了,让他们省吃俭用那肯定是不行的,如果跟着自己的人一个个都成了穷光蛋,那还有谁再跟着自己干呢。

    载淳并没有让两人忐忑多久,就直接说道:“朕此次叫两位爱卿来,就是记你们二人放心,你们当初为朕立下的功劳,朕是不会忘记的,朕也不那种薄情寡义之人。

    你们两人也知道,朕名下有几家公司,所以朕才敢取消内务府。要不然朕也有一大家子人需要朕来养活,朕也不是神仙,朕也不能让朕这一家子人去喝西北风不是。

    但朕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朕就是想让那些个旗人子弟们知道居家不易。看看那些个旗人都成了什么样子了,将先祖们的脸都给丢了。

    但是你们二人的忠心朕还是知道的,所以朕有肉吃,就不会让你们二人喝西北风的。但是你们也要配合朕,主动将这些庄子与店铺交出来,朕做为补偿,皇家运输公司的股份会给醇亲王百分之三,肃亲五百分之二,虽然太多的银子没有,百之一的股分一年十多万两银子还是有的。

    同时朕的炼油厂也要生产了,朕也为你们两人都各留了百分之二的股份,现虽然还不能赚什么银子,但朕可以向你们保证,今后只会比皇家运输公司赚的银子多。不要说二十多三十万两,如果经营好了的话,就是上百万两的银子也是有的。”

    两人听了载淳的话,立刻就露出了笑容,这可比这些个皇庄、皇店加起来的收入要多的多了,看起来皇上还是想着自己的,还真是没有跟错人,虽然权力小多了,但是做一个富贵王爷也是不错的。

    但载淳接下来的话,也没有让二人失望,同时对载淳就加的忠心了。

    载淳说道:“你们没有了军职,以后就从文职吧,全庆这个吏部尚书及绵森的左都御史肯定是做不长了,朕打算将曹毓英调为吏部尚书,潘祖荫为左都御史,而这个刑部尚书就由醇亲王来任吧,大理寺卿虽然品级不高,但也是一个重要的衙门,就由肃亲五来担起来吧。”

    两人听完之后,赶紧跪下谢恩,两人还真是感激涕零。因为载淳并没一点亏待之处,相反还占了很大的便宜。

    而载淳就是想让那些个王爷们看看,跟着自己干的,就绝对没有亏吃,而与自己做对的,那就没有好果子吃,轻都罢官,重者掉头,或甚者就是满门抄斩,这也是载淳为什么一直不重修定大清律的原因,自己现就是要有绝对的权力,不能有一丝的制约之处。

    载淳很顺利的处理完了醇亲王奕譞与肃亲王华丰之事。而慈安皇太后那边,虽然那些个王爷们有些不愿意,但也是没有办法,皇家第一军与近卫加强旅一直京城之中,就他们手中的那点力量,还不够给这些人塞牙缝的呢。

    但还是有一些王爷幸灾乐祸了,心道我们如此到也没有什么,可是醇亲王奕譞与肃亲王华丰一直就象两条狗一样紧紧的跟着皇上,可还不是一样,被一脚给踢开了。还是和我们一样,也只能做一个闲散的王爷。

    可是当他们从慈安皇太后的慈宁宫中出来,就已经知道了,醇亲王奕譞王还依旧是宗令,便又领了一个刑部尚书职,与刑部尚书曹毓一起整顿刑部。肃亲王则任大理寺卿,与潘祖荫一起整顿大理寺。

    同时还传出,这两位王爷与他们的待遇也不同,这两人虽然将皇庄与皇店都交了出来,可是皇上给他们的股份,现一年少也要分得洪利二三十万利,据说以后会多。

    这些个王爷们却只能暗自后悔去了。谁让他们没有这种眼光呢,早没有跟随皇上呢。

    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载淳与慈安皇太后及一众皇太妃们就都去了圆明园。而京城之中的皇家第一军,却取消了所有的假期,进入了战备状态,北京城中的气氛也随之紧张起来。
………………………………

第二百一十五章 移驾圆明园(三)

    

    载淳移驾园明园之后,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调外务部张之洞,任大清皇家谦政公署侍郎一职,同时所用之人,皆是从军队之中即将退役的侦察兵,和各军之种的攻尖连中挑选,人员暂定为五千人编制。

    同时还将董海川的两名义子董振兴与董振邦调与张之洞为肋手,同时还有一些皇家政法大学的毕业生们,共同组建这个谦政公署,并且是受大清皇帝载淳直接领导,其他之人都无权过问。

    说道董海川这两位义子,其实就是早年内务府中任职会计司郎中的董国兴的两个儿子。当时的载淳也是见两个小孩子比较可怜,而董家之人又没有人管,所以当时就接到了镖局之中。

    而董海川也经常去镖局,一来二去就与这两个小孩子混熟了,每次去的时候都会指点两个人的武艺,同时两个小孩子也都非常的聪明懂事。后来载淳的安排之下,就认了董海川为义父。

    成立大学之后,载淳也是将二人送进了皇家政法大学。这也算是对董海川的一种安慰吧,因为董海川无后,而载淳也算是董海川的弟子,也该为董海川着想。因为这个社会,过继之后,也就是董海川的子嗣了。

    而今年也正好毕业,所以载淳就将二人安排到了张之洞的身边。张之洞别看现只有三十多岁,但也是一个才华出众之人,并且这几年一直李鸿藻身边,受到了李鸿藻的言传身教,进步也是很快的。

    而载淳之所以用这群年轻人,就是想用年轻人受官声影响的还比较小,并且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只有这样的人才不会讲情面,才可能震慑住大清的官场。

    就载淳下旨之后,恭亲王府一处花厅之中,恭亲王奕訢正与自己手下的一群残兵败将们商量着对策。

    贾桢说道:“王爷,老夫看皇上此次是要对王爷下死手了,想要将王爷从朝堂之中彻底的踢除出去,并且还要将旗人也都彻底的收伏。而这次皇上要彻底的整顿大清官场,一个不好吏部尚书之位也是难保,我们还是应该想一个万全之策。”

    吏部尚书全庆也说道:“皇上此次整顿大清吏治,这是要将臣放火上烤啊,后平熄众怒之时,臣肯定是一个牺牲品,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