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岸都是不错的港口,这里保罗先生可为葡萄牙王国任挑选两座城镇,做为葡萄牙王国的开埠港。”
葡萄牙大使一看,这位大清的同治大帝还真是大方,自己真的是没有赌错,帝汶岛的地理位置虽然不错,但是大清看上了,以葡萄牙王国现在的实力,肯定是没有办法再夺回来了,但是,这位同治大帝却将这大隅诸岛送给了葡萄牙王国,还真是不怎么吃亏。
不过保罗看到这些地方之后,都是面对太平洋,心里就有了一种想法,对载淳说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您却实是一位很大方的人,本来我们不应该再有什么异议了,但是保罗却是有些得寸进尺了。”
没有等载淳相问,保罗接着说道:“皇帝陛下,我在意思是我们能否用大隅诸岛,来换隐岐诸岛呢?再有就是,我们不愿选东海岸的城市,我们选松江与秋田可以吗?但就是大清帝国在对马海峡与津轻海峡不能难为我葡萄牙王国的商船就可以,而我们葡萄牙王国在隐岐请国可以不驻海军。”
载淳一听,立刻就明白了,这个保罗打得还真是还算盘,他们选这几地,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风险,因为两头都有大清的保护,而且还可以与大清通商,还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载淳看着这位葡萄牙的大使保罗,突然之间大笑起来,说道:“保罗先生还真是一个妙人,好,朕同意了。”
随后,两人都不约而同的大笑起来……
………………………………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两个共和国(八)
载淳与葡萄牙王国大使谈妥了条件之后,葡萄牙王国大使保罗美滋滋的就走了。载淳自己都有点觉得刚才的事情有些好笑。
自己与葡萄牙大使保罗,就好象是两位商人一样,但是手中所拿的商品都不是自己的东西,但还都很是故做大方。
在同治十三年六月底的时候,载淳再一次接见了还是小孩子的哲布尊丹巴。此时的七世哲布尊丹巴还只是一个六岁的小孩子,是在两名执事的陪同之下,从车臣汗来到北京城的。同时,陪同七事哲布尊丹巴而来的还有大清的蒙古总督曾国荃,这也是载淳特意下旨,让曾国荃一同进京的。
这一次载淳是在圆明园的北远山村之中,接见车臣汗哲布尊丹巴一行人的。因为车臣汗毕竟与葡萄牙大使,以及北海道的阿依努人不同。车臣汗现在还是大清的领土。只是车臣汗原来距离大清较远,同时咸丰等皇帝对车臣汗等外蒙诸部控制力也不是很强,所以他们的自主权很大。
载淳之所以招来了外蒙的哲布尊丹巴,也是吸取了那一世外蒙古建国的情况,俄国人正是利用了对外蒙古控制不强,才鼓动外蒙古建国的。
所以载淳想要尽早的消除这一不稳定的因素,将车臣汗给剔除出去,将他们发配到鄂毕河与叶尼塞河之间,成立一个车臣共和国,这样,他们对自己还会感带德。
便是载淳也有自己的担心,那就是自己的这一步棋子绝对不能被俄国人所利用。因此早在载淳去蒙古诸部之时,就已经让蒙古诸部的王子们来大清学习,就是要用自己的政治教育,来加强他们对大清的认同感,亲近大清。
其实上次这位五岁的哲布尊丹巴来北京城中,也只是一个样子,真正做主的还是车臣等汗部的王爷们,而此次车臣汗的车林多尔济也一同前来,可见他对此也是存有厚望的。
载淳在见到诸从之后,先是寒暄一阵之后,载淳说道:“哲布尊巴丹此次远能从车臣汗来到北京城之中,也是一路幸苦。朕本不该打搅哲布尊巴丹的清修,怎奈有些俗事,只能请哲布尊巴丹亲自来北京城中。
同时,车臣汗车林多尔济能亲自己来北京,朕心甚慰啊。同时车臣汗自从天聪之时就已经归顺我大清,并且车臣汗部曾多次助我大清击溃准葛尔汗的叛乱,你们对大清的功劳,朕是知道的,同时朕也是不会忘记的。”
哲布尊巴丹与车林多尔济在听到载淳的话之后,赶紧一阵的谦逊,连称不敢。
载淳又接着说道:“朕也不再与你们打什么哑谜了,想信朕的想法,你们也都会有所耳闻了,那么朕就直接说了。
在同治十年的时候,我大清与俄国开占,幸天祐我大清,在同治十二年的时候,我大清对俄国人取得了大胜,并占领了广大的土地。而此次占领的土地面积过大,朕也有些照顾不过来,所以就想在鄂毕河与叶尼塞河之间再成立一个国家。
朕也是经过多日的沉思冥想,最后才觉得车臣汗部一直对我大清忠心耿耿,所以有这等的好事,朕当然是不会忘记你们的。这次请哲布尊巴丹与车臣汗车林多尔济过来,就是商量一下立车臣共和国一事。不知你们有什么意见,说出来听听!”
哲布尊巴丹虽然是外蒙古的活佛,也很是聪明,但毕竟只是一个六岁的孩子,所以当载淳问道此事之后,哲布尊巴丹不由的看向了车臣汗车林多尔济。
而车林多尔济虽然对此也是早有耳闻,但也不知道大清这位皇帝到底是怎样一个想法,是不是在试探他们,车林多尔济拿不定主意。当年载淳第一次入蒙古时,当时周馥就上演了一场全武行,周阎王之名从此就在蒙古诸部之中流传开了。
车林多尔济赶紧跪了下来,以头驻地,道:“皇上,请皇上开恩,我车臣汗并没有一丝的不臣之心,请皇上明查。”
载淳一听,哈哈大笑道:“车林多尔济,你的忠心朕是知道的。朕刚才不是也说了吗,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所以朕才想到了你们。好了,朕就先将要算说出来吧,也省得你们多心。”
随后载淳就将成立车臣汗共和国的计划说了出来。虽然名为共和国,但其实就是一个宗教国家,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当然就是哲布尊巴丹,而后下面设立的总理一职,这也是一个实权的职位。而后下面又仿照大清,设立了各部。
而与阿依努共和国相同的就是,载淳还是掌控着车臣共和国的经济与文化,同时还有铁路运输方面。同时,载淳为了保证大清对车臣汗的绝对掌控,还派出了以曾国荃为首的一批人,做为特使,帮助车臣立国,但真正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
同时还有一点,就是此时大清的皇家第二军与皇家第四军,并不从托木斯克退出,而是美其名曰为车臣共和国抵挡俄国人,待俄国人承认车臣共和国之后,大清再将托木斯克交予车臣共和国。
同时大清还会帮助车臣共和国练兵,并支援一部分武器,其实这些支援车臣共和国,与阿依努共和国的武器都是大清陆军淘汰下来,或者是从俄国人手中缴获而来,但即使就是这些大清皇家陆军认为是垃圾的东西,在两国眼中也都是宝贝一样。
而此时的车臣汗车林多尔济,就如在梦中一样,虽然早先就隐约知道这码事,但总觉得事有反常,所以此次只有车林多尔济跟了过来,没有想到,却得了这么一件天大的好处。
但是车林多尔济在整个车臣汗部之中,并不是实力最强得,比如说阿尔塔什达,就要比车林多尔济要强大。这些载淳是知道的,载淳也是故意让车林多尔济做上总理之位的,这样,车林多尔济要想保住这个位置,就必须紧紧的依靠大清,只有大清的支持,车林多尔济的位置才能稳定,这也是载淳的平衡之策。
载淳在处理完了阿依努共和国与车臣共和国之后,对象德国、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之事,就直接交给了外务部去处理,原则就是想在日本开埠不可以,因为日本已经内定为大清、英吉利、葡萄牙三国的势力范围,但是这些国在日本通商还是可以的。
不过载淳对外务部还有一项特殊的交待,那就是对奥斯曼帝国,如果奥斯曼帝国愿意拿出伊拉克地区的话,那么大清是可以考虑的。
而正是载淳这样一个无心之举,却被外务部部长曹毓英给谈成了,那就是在日本的名古屋与仙台开埠,同时送给两艘从日本人手里缴获而来的战列舰,并且又将此时大清皇家海军的三等战列舰——直隶号等三艘战列舰卖给了奥斯曼帝国,而换取了在波斯湾的伊拉克地区。
载淳在听到这个意外的惊喜之后,差点没抱着外务部部长曹毓英亲两口……
………………………………
第一百七十章 冲冠一怒(一)
时间很快的就进入了同治十三年的八月份,距离载淳的大婚之日也就只有两个来月的时间了。
这一日,载淳在陪慈安皇太后在圆明园中转了一阵之后,就回道了北远山村之中,在书房之中处理完了政务之后,正准备看书之时,大总管张文亮走了进来。
张文亮进来之后,脸上露出了一副次扁的笑容,轻声说道:“皇上,皇后娘娘想要见您,派小丫鬟小翠送话来,约皇上明日到新青年报社中一见。”
载淳一听,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因为就在大征礼之后,两人也是刻意没有相见,以遵古礼,但是这一次,不知道琼琚是有什么事吗?还是分开日久,这个小妮子忍受不住相思之苦了……
载淳在心里恶想了一阵之后,也就没有再往深处去想。其实这一次还真不是琼琚有什么事,也不是琼琚忍受不住相思之苦了。而是琼琚的小姑姑,小阿鲁特氏谨谕,就象是一般的女子一样,在出嫁之前,有了恐惧的心理。
琼琚见到自己的这位小姑姑日渐消瘦,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谨谕虽然名为琼琚的姑姑,但其实比琼琼琚还要小三岁,与琼琚一同长大,琼琚就拿他当成妹妹一般。所以才想出了这个主意,让谨谕与载淳提前见上一面,以解载淳的恐惧心理。
这一日,载淳在董海川与张文亮的陪同之下,穿了便服,并且还带了大刀王五及两名侍卫,一同出了圆明园,向城中方向而去。而载淳在出了圆明园之后,就感觉自己的左眼皮总是跳个不停。
而大总管张文亮也感觉到了载淳有些异样,就开口问道:“少爷,您今儿个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了?”
载淳对此并没有多想,见张文亮问,就随口说道:“没有什么,就是左眼皮总是跳,可能是昨儿个晚上没有睡好吧!”
张文亮听完之后,紧张的说道:“少爷,我看这不是一个好兆头,要不我们还是回去吧!”
载淳听完之后,笑着说道:“我说老张,你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这可是堂堂的天子脚下,能有什么事?我们走吧!”
张文亮听了载淳的话之后,觉得也是,再说了,皇上身边还有大清的第一高手大刀王五王正谊,并且还有名震大清的八卦掌董海川,这两人可都不是吹出来的。并且就是这位大清的同治大帝,可也不是一般的人物,虽然与王五相比有所不及,但是王五就是用全力与皇上比武,也要在百个回合开外,才能胜得了。
张文亮如是的想着,但是心里还是隐隐有些不放心,就在进城之后,给他们的皇家调查局留了一个信号,虽然没有透露出是什么事,但是告诉皇家调查局的人,自己在陪同一位大人物,要他们沿途保护。
可是就在载淳等人离开圆明园时间不是太长,就从远处飞奔而来两匹快马,再到圆明园宫门口之时,都飞奔下马。两人想互一看,都认识,一位正是大清大名鼎鼎的皇家情报局局长善仁,而另一位也不是一位简单的人物,正是皇家调查局副局长杨乃武。
两人见面之后,相视一笑,并没有多说一句话,而宫门守卫的近卫旅士兵也认得两位,知道这两位可都不是能忍的人物,赶紧带进了圆明园,带到了皇家近卫旅旅长杨健候处。
杨建候一见是这二位阎王,怎么同时来了。赶紧上前道:“两位大局长,不知是什么风,将两位同时吹来了。”
善仁与杨健候相熟,直接说道:“健候,现在不是费话的时候,我有重要事情要见皇上,赶快带我进去。”
而杨乃武也和善仁一样,是有要事要见皇上的。
杨健候一听,轻声说道:“这也就是你们二位,实不相瞒,皇上并不在这圆明园之中,一早就与张总管、董师父和王正谊等人微服出去了,具体去了哪里,我也不知道。”
善仁与杨乃武一听,同时大惊失色道:“坏了!”“大事不好!”
杨健候听了两人的话之后,也是一惊,赶紧问道:“你们两个人还别吓唬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快点说出来,你们两人可别急死人啊!”
善仁简短的说道:“我们皇家情报局刚刚查到,倭国人在五日之前,混进北京城中一大批人来,具不确切的消息,他们应该是要对皇上不利,所以我刚一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