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应时漕帮之中也是有名的高手,就是帮主郑善也不敢说稳胜李应时。可是今天的李应时也感到一肚的憋屈,刚一上来,就被这两个给压制住了,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由其是用厚背钢刀的这个人,看年纪也就二十五六岁,可是这口刀用得却是神出鬼没,密不透风。

    过了十几招之后,李应时突然说道:“八卦刀,你们是朝廷的鹰爪孙。”

    不错,这些人正是善仁、王正谊带队,埋伏李应时的,李应时去江心小岛之时,就已经被盯上了,李应时再次上岸之后,善仁带人就早就观察好的小树林中埋伏好了。

    用八卦刀的当然就是董海川的徒弟尹福了,而那个用厚背钢刀的就是大刀王五王正谊,就李应时明白过来之时,但是也已经晚了,只见王正谊上大刀一晃,下面就是一个侧蹦腿,正踢李应时的胯骨处,李应时一个没站着,就趴了地上,还没等李应时反应过来,就被人给绑了起来,同时嘴中塞了一个破布。

    两路出击均胜利的完成了任务,也使得一直被动的局同面有了一丝的改变,两路人马碰面之后,于第二日去见了两江总督马贻、皇家第三军军长刘铭传、刑部尚书曹毓英与大理寺卿潘祖荫,四人见到皇家情报局取得如此的进展,也是非常的兴奋,案情终于又有了进展,刑部尚书曹毓与大理寺卿潘祖荫边夜对漕帮副帮主李应时进行审问。此时的刑训可不象现,三木之下,李应时也坚持不住,心里几近崩溃,后如实招出了他与漕运总督恒福如何倒卖漕粮,然后以次充好。又如何收卖盐运官员,由漕帮通过漕运倒卖私盐。

    而曹帮帮主郑善出面之后,也很快的解决了漕帮漕运码头罢工之事,同时善仁的锋镝营的帮助之下,也迅速的解决了李应时漕帮心腹,重掌握了漕帮的大权。然后由漕帮帮主郑善出面,也很快的解决了漕帮漕运码头罢式之事,江宁又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可能是好事连连吧,皇家情报局同时传来消息,广州发现了漕运总督衙门主事的下落,善仁接到情报之后,立即派人从广州将其抓捕过来。

    这个主事到了江宁之后,见大事已去,也不得不招供,原来前两江总督裁龄要整顿漕运之事后,就感觉事情不妙,所以巧妙的利利张汶祥这个盐帮份子对裁龄的私恨,为其创千了条件,漕运码头将裁龄杀死。

    为了乱中取胜,恒福再次出招漕帮副帮主李应时,漕帮之中散布谣言,说是裁龄已经断了盐帮的活路,将盐帮帮众给卖到了海外,这样就引起了漕帮的恐惧,后又再一次哄抢漕粮,进行罢工。

    同时也将此消息提前造知了北京城中,然后就造成了北京城中的粮荒之事,这要不是载淳提前为中俄之战做准备,从吕宋薛福成那调粮米,那北京城的情况如何发展还真是不好说。这个死老天关键时刻还是帮了载淳一把。
………………………………

第二百零八章 刺龄案(二十二)

    

    张汶祥刺杀前两江总督一案到此总算是拨云见日,怨不得张汶祥什么也不招,原来是张汶祥什么也不知道,只是被人家给利用了,还觉得自己很豪壮、很英雄,可是当他知道事情的原尾之后,立即被惊傻了,原来自己就是一个傻缺。

    就刑部尚书曹毓英与大理寺卿潘祖荫掌握了一切证据,带人就去了漕运总督衙门,去抓主犯漕运总督恒福的时候,去发现此时的恒福已经被人书房之中杀死了,同时还还墙上留下了一句话,写道:要想知道事情的真象,你们还是等下辈子吧。

    刑部尚书曹毓英与大理寺卿潘祖荫看了之后,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此案只能到此结束了,主犯定了漕运总督恒福身上。

    此事到完结之时,已经是同治八年十一月份了,载淳接到刑部尚书曹毓英与大理寺卿潘祖荫的奏折之后,也只能是摇头苦笑一下,然后下旨取消漕运总督一职,将漕粮的北运分成两部分,一是漕粮的征收交由各地官府,而漕运方面却是承包给了胡光墉与颜士璋两家公司,分别走河运与海运。

    然后就是对漕帮的安排,载淳并没有追究漕帮哄抢漕粮之事,只是将首犯漕运总督恒福与漕帮副帮主处以极刑,同时将其抄家,家人直接充边的充边,发配的发配。而其余的帮众则等来年之后,直接向西北、蒙古、夏威夷群岛、南洋诸岛进行移民。

    而对于恭亲王奕訢,载淳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再等机会,将其彻底铲除,这样自己大清就再也没有什么障碍了。不过再对付恭亲王奕訢之前,还要先剪除其再朝堂上的后一个爪牙,那就是吏部尚书全庆,同时也想借此机会来彻底整治一下大清的吏治。

    但关于吏部的事,涉及面太广,载淳也不得不小心从事,所以一直也没有动吏部尚书全庆,就是想用全庆关键时刻当替罪羊。这些都已经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的载淳可没有时间管这些事情了。

    张文亮的安排之下,载淳与那位‘鲁琼鲁公子’再一次不期而遇,载淳很大方的自己家的中华楼请了这位‘鲁琼公子’。

    中华楼的饭菜虽好,但怎么比得上与鲁公子天南海北的聊天呢,这还真是秀色可餐,这下可便谊了一旁坐陪的小丫鬟和张文亮、董海川几人。尤其是这位小丫鬟,早就听闻中华楼的大名,可就是一直无缘而来,今天总算得到机会了。

    而载淳与‘鲁公子’这位才女聊天的时候,也是有很大的压力的,因为既然人家能称为京城之中的第一才女,那就不是浪得虚名之辈。虽然对方不是什么问题宝宝,但对一些问题还是有独到见解的。

    两人不知怎么得就聊到了中华报上,这么‘鲁公子’对礼部的中华报是赞不绝口,说上面的东西虽然杂,便是涉猎却很广泛。

    ‘鲁公子’说道:“对了,不知罗兄对前些年中华报上的一篇文章‘小年中国说’有什么看法呢?”

    载淳心道,问这个还好一些,自己后世的网络之上,可是经常看相关的文章的,所以对此还是有很深的理解的。

    载淳故意想了一下道:“愚兄对此文章也是拜读过多次,还确实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此文先说了欧西也就是现我们所说的欧洲,对我大清的看法,称我大清为老大帝国。

    何称为老呢?老代表着守旧、暮气沉重、缺乏进取之心,缺少开拓之志。使这个国家老弱难动。人老了,也就相对的保守了,不容易接受鲜的东西。

    而我大清皇上登基之前,还都是算命不凡,以泱泱大国自居,以礼仪之邦自称,可当英法联军打进来之时,这些东西又能起到什么做用呢,枪炮面前是一文不值的。

    再说英吉利与法兰西两国,我大清总是说他们是强盗,可是又有几人真正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发展史的呢?

    英吉利无法就是弹完小国,可是却能称雄于世界,是因为他们有先进的技术,而他们的这些东西却正是被我大清那些个士人们所看不起的。而英吉利经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国力大增,先后战胜了海上强国西班牙王国与荷兰王国,才奠定了自己世界第一强国的称号。

    他们为什么会有工业革命,而我大清却不会有,就是因为我们是老大帝国,固步自封,受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影响太深。可是这句话又有错吗?依愚兄看这些话其实并没有一点的错,欧洲人看来,无论是做什么事情也都离不开知识,这是使人增长见识的工具,这也是使人脱离愚昧的工具。

    再看欧洲那些所谓的科学家,哪一个又是没有读过书的。而我大清的那些读书之人又是为什么,只是为求取功名,金榜题名。但这些人金榜题名之后又能如何能?千里做官只为财,又有几人是真为百姓做事的?

    而少年者却具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但光有这种无所畏惧的精神是不够。我们要先明白为什么读书?

    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而读书呢。愚兄对此也想了很久,我到底是为了什么而读书呢?难道也是为了金榜题名,封阁拜相吗?那如果我们这些年轻之人要是也这样想,那又何来少年中国?年龄虽小,但已是暮气沉沉了。

    愚兄到是觉得我辈之人是应该改变观念的时候了,我们要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只要有千千万万的少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那我中华民族何愁不能成为世界第一等民族,那往的辉煌何愁不能再续。”

    鲁公子也就是阿鲁特琼琚被载淳的一番话彻底的折服了,这么京城第一才女的芳心也同时被载淳给捕获了。两眼流露出异样光彩。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这样的快,这一天的时间好象过得比往日要快很多,就好象是一转眼之间,就到了两人分手的时间。

    载淳带着张文亮与董海川回宫的路上,张文亮还兴奋的说道:“少爷,今天您说得太好了,真是太精彩了,奴才看那位琼琚小姐肯定被少爷将芳心给捕获了。”

    而载淳听了只后,也是有一些自得的笑着……
………………………………

第二百零九章 回首成果

    

    同治八年虽然也起了一些小的波折,但也还算顺利。但是京城中的中华报上却又再次掀起了高潮。

    就载淳与阿鲁特琼琚相见后的第三日,中华报上刊登出一篇名为‘为中华崛起而读说的文章,属名却是飞琼,一时之间京城之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没过几天,大清的各大报纸都相继刊登了这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各处大学的学子们也都对此纷纷讨论,一时之间,这个飞琼成为大清所有读书人中的名人,都纷纷猜测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文亮也第一时间就将这份中华报送到了载淳的面前,载淳面露微笑的看着这篇文章,嘴中轻声的道:“这个小妮子不愧是京城第一才女,文笔甚佳啊,朕当时只不过是有感而发,却被她润色成为一篇绝佳的文章,这篇文章一出,大清肯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载淳忙完了裁龄一案之后,又成功的将刑部与大理寺掌握手中,而现的恭亲王奕訢手中就还剩下吏部与都察院了,这两部载淳也很想拿下,但是还是需要一个契机,不然东北之地的三个将军肯定会有所动作的。

    如今的兵部已经被载淳彻底改完了,并且招兵也已经完成,现的整个大清共有十个军,近百万的部队,皇家第一军驻守京师,皇家第六军驻守直隶,皇家五军驻守奉天,皇家第七军驻守瑷珲,皇家第四军驻守蒙古,皇家第二军驻守疆,皇家第三军驻守东南,皇家第八军驻守西南,皇家第九军驻守陕甘,皇家第十军驻守湖广四川。

    载淳准备对俄之战时,先动用皇家第二军、皇家第四军、皇家第五军、皇家第六军、皇家第七军五个军二十五个师的兵力,而皇家第九军随时准备接应西北与蒙古之地。

    而朝政方面,户部利用这几年的时间,已经成功的将税收制度贯彻了下去。随着税收制度的逐渐完善,现大清的的财赋收入仅海关总署与税务司两个部门就有近一亿五千万两白银,如今的户部尚书李鸿藻的腰杆也已经粗了。

    工部方面,首先是郑观应用了五年时间,已经成功的将法兰西的度量衡制度推行了下,同时标准化管理也已经有效的推行了下去,大清的制造业之中,尤其是造船业上,已经看到了显著的效果。

    郑观应完成这些事之后,载淳又再一次的成立一个部门,那就是工商部,由郑观应任尚书一职。虽然郑观应还很年轻,但是郑观应这几年之中所表现的能力确实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下面的反对之时也不大。

    而长江与黄河载淳的大力投入之下,也得到了基本的根治,同时还将淮河、辽河等流域也进行了整治,这几年虽然还有一些涝灾,但相比载淳登基之初也已经不值不提了。

    而陕甘等地进挖了深水进,对陕西、甘肃等缺水地区也有了相应的缓解。

    而科研方面,容闳于同治七年的时候,成功的将美国流浪的爱迪生给带来了大清,当时的载淳恨不得上去亲容闳两口,这可是这个时代的一个超级大宝贝。

    载淳与爱迪生假装的交谈之后,就为爱迪生投钱改建了一个豪华的实验室,并从皇家理工大学与皇家江南理工大学抽调了二十多位精英,做为爱迪生的助手,与他一同实验。

    而皇家理工大学之中,有一位叫李享的学子,现不应该学子了,他是皇家理工大学的首批毕业生,由于学习成绩优益,被留了皇家理工大学,通过多年对法国科学家罗沙关于内燃机理论的学习与实验,成功创制出一台往复活塞式、单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